曹操应邀去张让府“品字”的消息不胫而走。袁绍趁机崛起,他本就来就打算除掉所有宦官,如今终于找到了充分的理由!
袁绍此刻所能调动的兵力颇为可观。除了隶属自已司隶校尉麾下部队外,他还能借助张邈的羽林军骑兵,以及部分归属于袁绍的西园军。更值得一提的是,他还有强大的盟友支持,而此时,这位盟友的援军也已抵达现场,领军人物正是吕布。
这会的吕布仍然是原并州刺史丁原部下,高泽和典韦现在都还没去上任,而且刘辩被推上皇位之后,何进下的第一道命令就是将丁原任命为执金吾。一方面是尽可能减少他与高泽未来的冲突,另一方面,也为自已争取到了一方力量的支持。
执金吾算是列卿,秩,中两千石。麾下缇骑二百,持戟五百二十,宛如一支铁甲雄师。每当皇帝出行,他皆手持金乌翱翔的金吾棒,作为天子的前导,威风凛凛。那七百二十名手下,便是如今我们所称的仪仗队,他们彰显了皇权的尊贵与威仪,也显现出自已的光鲜。
袁绍与吕布齐聚一堂,展开了一场热络且不失庄重的互相赞誉。与此同时,曹操驾驭坐骑,悠然踏向忆美客栈。为他牵马的,正是那位低调谦逊的高泽。至于他徒步赶上曹操的场面,颇为惊人,此处不多赘述。(请自行脑补老曹看到两条腿的高泽追上自已骑着的四条腿的马时,他的震撼表情)
抵达目的地后,高泽妥善安排下人将曹操的座骑引至马厩,并礼貌地邀请他进入后堂客厅。在宽敞明亮的客厅里,二人分别落座,周围摆放着精美的茶点小吃,一片宁静与和谐。
“永恩技艳,竟徒步追吾骑。”曹操轻轻抿了一口香茗,紧接着展开了精炼的开场白。
“曹公谬赞!泽幼时遵师训,常与狼共舞于风雪之中。习此者主于耐力与爆发之力也。”高泽说完,对着曹操拱了拱手,随后将小黑从脚边抱在怀中。
欲速曹公之知已,高泽乃顺老曹之言,言出必从,虽心忧老曹之困厄,亦不敢稍违。
曹操目睹高泽怀中所抱的是个小狼崽,心中惊异不已,然而面容依旧沉稳如常。
“不知吾入让府时,永恩于何处?”
“去曹公二十步之遥,有窳井焉。”
老曹听后颔首微笑,并未深入探讨高泽神奇的技艺,却在心中对他的评价提升了几个档次。
“自让府出,其并未围捕曹公,张让可生有恻隐之心焉?”为了在老曹心中把自已塑造为一个直率勇敢的武者形象,高泽巧妙地将话题引导至自已关切的问题。
因为他认为,张让放曹操离去并非出于心软仁慈,然而自已始终无法触及问题的关键。他期望通过这次询问,能够找到心中所渴望的答案。或者说,他想从对方口中得到自已今后遇到问题时思考的其他方向。
曹操又重申了两次造访张让府的关键经过,紧接着,他阐述了自已的观点:
老曹认为,张让此刻并未动粗撒野,皆因他先前已将大将军何进斩杀。如今,他需借助合法途径和正规手段来处理何进被杀后所引发的诸多纷扰及潜在危机。
因此,老曹推断,既然张让已有定论,并从自已这获得了行刺时短刀的刀鞘,这无疑是铁一般的证据,那么接下来,张让势必会发出针对自已的通缉令。
听完曹操的分析和最终结论,高泽终于知道自已与三国“三巨头”们到底差在哪了----
政治眼光!
以下是高泽本人心中独白:
在我过去的两世人生中,尽管曾拥有过独立星球,但政权建设方面的经验却是一片空白。即便在第二世,我所统治的星球也是在我战力碾压对手之后夺取的。然而,这种获取方式让我忽视了政权建设的本质,仅仅是建立了表面上的统治和运营发展。
“敢问曹公,将何以应之?”鉴于自身不足之处已明朗化,高泽渴望尽快了解对方的应对策略,以便借此机会进一步提升自身能力。
“阿瞒!”老曹正欲启齿,却听得背后有人大呼唤他的小名。
曹操无需回头便知是袁术到来,因为在整个洛阳城内,唯有此人不分场合,毫无顾忌地如此称呼他。
“哟?光禄寺卿亦在此座?哈哈。”对于袁术,高泽未作任何评价,无论褒贬。针对这类人,你与他交谈越多,他越会炫耀自已的优越感,令人颇感不适。于是高泽对他随意的拱了拱手,算是打招呼了。至于袁术能来到后堂,暗影部诸多口技传递,零号点头同意而已。
用他自已的话来说就是:地上的所有都能示人,至于地下,看人,看情况!
曹操敏锐地捕捉到了高泽举止中所蕴含的信息,于是他一面热情地与袁术交谈,一面暗地里向高泽传递出“不必如此,稍安勿躁”的信号。同时,曹老板心中进一步确认高泽这“直爽”的武人性格。
无可厚非,老曹对高泽的评价正是他所需要的。只要再有一、两次机会,高泽便能够以部下的身份留在他身边,不断丰富自已的能力。这样一来,他便能在当今时代过得游刃有余,不论生活、工作或是人际交往。
曹操与袁术的交谈颇为短暂,但他们交谈的核心议题却相当明确:袁绍即将发起一场对宦官的大规模行动。尽管袁术对这个兄弟并无太多敬意,但毕竟血浓于水,他还是决定助对方一臂之力。在交谈的最后,袁术提醒曹操,张让近期可能非常烦躁,短时间内应不会找曹操的麻烦。
高泽随同曹操送别袁术,目睹车队在外整齐排列,满载油罐与木柴。他们,要杀人放火了!这是二人心中所想。
回来之后,老曹向高泽详细阐述了其与袁绍两次交谈的内容。首先,袁绍曾表示有意尽灭宦官;其次,袁绍曾萌生招纳外部将领(如董胖子)进京的念头。随后老曹想听听高泽的看法。
“未知永恩以为何如啊?”
“张让等宦官当诛,余者当罚;(至于)召外将以入于京。欲以怖喝近习,泽以为。。。请神鬼者易送鬼神者难。”
曹操听完,表面上既然在吃着茶点喝着茶,内心中却不断点头:到底还是比袁绍那几个人的理解更高。只是还很嫩!不晓得应该杀一批,打一批,拉拢一批为已用。可谓有节之武夫,当在可驾驭之数。至于如何驾驭,还需观察。
高泽深知,若想跻身于老曹的核心圈子,不刻意隐藏自已的欲望与诉求是有必要的。因为上位者会用下官们的这些需求,来驾驭他们。
在动荡的时代,曹操老板对人才的选拔与运用有着一套独特的策略:对于小过失,他不予追究,对琐碎细节也不过于拘泥;他重视人才的独特才华,力求将其收为已用,始终坚持选拔人才的准则——唯才是举!这一举措,使他在乱世中汇聚了一大批贤能之士,为建立强大的曹魏政权奠定了基础。
然而,高泽此刻也有机遇降临。六小花中的四妹翩然来到他的身旁,告知他大夫人独孤雨询问是否在晚上共进家宴。在高泽倾听她传递信息之时,他巧妙地对四妹展开轻浮的挑逗。尽管此举颇为隐秘,但仍无法逃过老曹的敏锐目光,他在不经意间捕获到了高泽的小动作。
此刻,高泽仅用一个眼神,便让四妹心领神会,她瞬间化身害羞少女,对他一番“毒打”后,便独自欢快地跑开了。实则,传递出的信息为:何太后已顺利转移至安全地带,三千血军中两千人随行护驾,剩余一千人则原地待命。而张让等似乎绑架了的天子和陈留王。
这些当然不能让曹老板知道,不然不但自已没法继续从他身上学东西,反而会被其直接定义为“必杀目标”。
因此,高泽此刻面颊泛红,犹如气血涌动,紧接着露出尴尬的神情,将目光投向曹操。
曹先生表面依旧平静,心中却暗自发笑:“呵呵,年轻人终究还是年轻。”
对于这些问题,曹老板自然不会过多表态,心中却已有定论:可用!
“今曹公已无碍矣,恐天子太后有难,泽,急宜趋之。”高泽(看起来做了一番)平复后说道。
“嗯。。。当如此。夫如是,则曹某乃追术,吾与汝,一内一外,亦得相顾。。”
“多谢曹公!”
言讫,二人俱入厩,并马而出。。。
有道是:少时高泽颇有识,老于曹者多所见。
欲知其后事,且听下回分解--《二袁屠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