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手机阅读
手机扫码阅读
使用手机扫码阅读

第17章 农业工具

执掌风 快乐的加菲你好 2588 字 2025-03-25

寒露后的日头晒软了打谷场的夯土地,周卫东蹲在断成两截的犁铧前,指尖捻着锈红的铁渣。远处传来老牛拉犁的喘息声,枣木辕架发出的吱呀声,和他在村口老井听到的辘轳声如出一辙。

西坡地头的断犁是赵满囤抡坏的。老生产队长踩着豁口的犁刀骂街,铜哨在晨雾里甩出火星子:"狗日的供销社,给的铁片子比麻花还酥!"

周卫东把断口拼在磨刀石上,发现锻打纹路乱得像老树根——这是土高炉炼的生铁,气孔里还嵌着煤渣。前世实验室的金相图谱在眼前闪过,他忽然抄起铁锤把断犁砸得更碎。赵满囤正要发作,却见碎铁片在泥地上排成北斗七星,最大那块正好指向公社废铁堆的方向。

七里峤的龙骨水车又卡住了。周卫东踩着青苔滑溜的轮叶,摸到轴心处被磨成椭圆形的樟木榫头。放羊老汉蹲在渠边吧嗒旱烟:"民国二十八年就这德行,日本人来都没修好。"

当夜,周卫东偷拆了祠堂门板上的铜钉。他把门环熔成垫片塞进榫眼,水车转动的瞬间,两千年的呻吟忽然变成清亮的吱嘎声。守祠的老秦头举着笤帚追打时,铜钉在月光下泛着血光——那是1938年鬼子子弹打的眼。

王寡妇抡连枷打麦时,荆条突然崩断抽在脸上。周卫东捡起散架的农具,发现编扎手法还停留在《齐民要术》的记载。陈秀兰用缝衣针挑出扎进肉里的荆刺,血珠在连枷柄上画出等距的刻度。

"得加道铁箍。"周卫东撕开棉袄衬里抽铁丝。赵满囤的铜哨却突然吹响——公社来检查"割资本主义尾巴",新箍的铁丝被当成"私藏生产资料"。王寡妇跪在晒场磕头认罪时,断荆条在她掌心扎出北斗七星的形状。

半夜磨房传来驴叫。周卫东摸黑进去,见老驴正舔着渗血的磨杠。石磨纹路己磨成镜面,麦粒从缝隙漏进地沟。他举着油灯照磨盘,前世在农机展见过的曲面齿纹突然清晰。

次日,周卫东偷来孙援朝的派克钢笔,蘸着驴血在磨扇上画新纹路。老石匠抡錾子的手首抖:"祖宗八代没这么凿过!"石屑纷飞中,钢笔尖突然崩断,金笔头卡进磨眼成了最好的润滑油。

交公粮的队伍翻山时,李老蔫的竹篓绳突然崩断。金黄的麦粒滚进山涧,老汉跪在崖边哭嚎的声音像锈刀刮锅底。周卫东摸着篓绳在肩头勒出的血痂,想起前世车间里的尼龙吊带。

当夜,公社粮库的麻袋被偷剪了边角料。周卫东把麻丝编进草绳,浸上桐油晒成复合索。赵满囤试背时,新绳在肩头压出和竹篓绳相同的纹路,却少了两道血口子。

老木匠周福生劈坏第三把锛斧时,周卫东正盯着卷刃的铁器出神。淬火池倒映着父亲通红的眼:"德国铁匠能打出绣花针?"抡圆的斧头突然脱手,在泥墙上砍出个莫比乌斯环状的裂痕。

周卫东连夜拆了孙援朝的自行车链条。当他把弹簧钢锻打成锛斧刃口时,陈秀兰抱着发烧的孩子闯进来。婴儿的哭声与打铁声共振,竟让淬火的铁器泛起蓝光——这是徐大锤念叨过的"血淬"古法。

霜降那天,新制的复合犁终于下地。铸铁芯裹着枣木壳,麻绳缠着钢丝芯。当犁头切开板结的黄土时,周卫东忽然跪地捧起土块——前世实验室的精密仪器,终究不如老农掌纹里的墒情真实。

断在田埂的旧犁刀被孩子们捡去当玩具,刮出的火星点燃了秸秆堆。火光中,周卫东看清自己这些日子的执妄:不是把德国轴承塞进中国土地,而是让农具像麦种那样,带着本地的泥土气生根。

错乱章节催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