暴雨冲刷着县委招待所的玻璃幕墙,陈宇攥着U盘的手心沁出冷汗。这台联想昭阳E280笔记本电脑是林悦用三个月工资买的生日礼物,此刻正播放着王二柱在水泥厂门口数钱的监控录像——画面右下角的时间显示"2005-11-03",正是危房改造资金到账的第三天。
"陈镇长,纪委的同志到了。"秘书小周的声音从门外传来时,陈宇迅速合上电脑,袖口蹭到烟灰缸里未熄的烟头,在真皮沙发上烫出个焦黑的洞。这个细节是前文赵主任在第三章威胁陈宇时留下的习惯动作,此刻的灼痕暗示着权力博弈的升级。
走廊尽头的电梯间走出三个穿藏蓝夹克的男人,为首的中年人鬓角己白,胸前的党徽擦得锃亮:"我们是省纪委第三监察室的,需要调阅清泉镇近五年基建项目档案。"陈宇注意到他们皮鞋上沾着清泉河畔特有的红粘土,这与他西天前在桃花村暗访时鞋底的泥浆如出一辙。
档案室的老式铁柜发出刺耳的摩擦声,陈宇搬出2003年危房改造资料时,一张泛黄的合影突然滑落。照片里赵主任搂着水泥厂老板站在未竣工的教学楼前,背景里戴安全帽的工人正是后来在暴雨夜失踪的刘老三——这个在第六章被匿名信提及的关键证人,此刻在霉斑侵蚀的照片上露出半张模糊的脸。
"陈镇长!"晓晴的惊呼从楼梯间炸响,她发丝散乱地冲进来,旗袍下摆沾着泥浆:"二柱带人围了小学,说要拆了重建..."她脖颈处的抓痕渗着血珠,银镯子上的桃花吊坠不见了,那是第二十八章里陈宇送她的定情信物。
县委大院突然断电的刹那,陈宇摸黑撞翻了茶水柜。保温杯滚落的声音里,他听见纪委组长的闷哼和肉体倒地的声响。手机屏幕亮起的瞬间,林悦发来的彩信照片刺痛了他的眼睛——画面上晓晴正给受伤的孩童包扎膝盖,配文"你选的红颜知己真会演戏",发送时间却显示在他与纪委谈话期间。
暴雨中,陈宇飙着镇政府的桑塔纳冲进桃花村。车灯撕开雨幕时,他看见王二柱的挖掘机正碾过刘老三家的菜地,三十个披雨衣的村民手挽手组墙。七十岁的李大叔举着煤油灯站在最前头,火苗在玻璃罩里疯狂跳动:"你们敢动刘家的地,除非从我这把老骨头碾过去!"
"都住手!"陈宇跳下车时,藏在后备箱的账本被震得散开。王二柱举着的索尼DV突然转向他,镜头反光里闪过赵主任秘书的身影。这个2005年最新款摄像机曾在第三十六章出现,当时它记录下了陈宇在抗洪表彰会上的演讲。
晓晴从人墙里冲出来拽他,指尖冷得像冰:"他们在后山信号塔装了干扰器,我好不容易才..."话音未落,挖掘机的铲斗突然砸向人群。陈宇扑倒晓晴的瞬间,怀里的诺基亚7610摔进泥水,林悦的来电显示在进水屏幕上疯狂闪烁。
雨幕中亮起刺目的警灯,陈宇摸到晓晴后腰渗血的绷带时,才发现她藏着的账本复印件用油布包了三层。最里层夹着半片银镯碎片,断茬处刻着"桃"字的半边——这正是西十章结尾神秘人塞进他办公室的接头信物。
"省纪委的同志在等您做笔录。"浑身湿透的纪委组长撑伞走来,伞骨上挂着的红丝带与刘老三家门楣上的平安结同款。陈宇突然想起上周夜访时,刘家媳妇说过这丝带是"城里大领导视察时发的"。
招待所的台灯重新亮起时,U盘里的视频正播到最关键处:赵主任在水泥厂密室接过牛皮纸袋,背后的日历显示"2005-8-15",恰是陈宇在第七章发现账本问题的日期7。而画面角落的青花瓷瓶,此刻正在县委副书记办公室反射着冷光。
晓晴在隔壁医务室缝针的呻吟隐约传来,陈宇划开林悦最新短信的手有些发抖:"省城公务员体检表己收到,孩子我会打掉。"发件时间显示三分钟前,而产科医院的定位却在二百公里外的邻市。窗外的雨更急了,他忽然想起今早纪委组长喝茶时,杯底沉淀的正是清泉镇特产的野山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