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拿起手机,正准备给陈浩发信息,忽然瞥见墙角的电子钟。
秒针……好像动得有点快?
不对,是——
倒着走的!
苏瑶猛地站起身,椅子在身后撞出一声闷响。她几步冲到钟前,伸手摸了摸玻璃表面,指尖传来一丝凉意。再仔细看表盘,时间确实在倒退,从17:43退到了17:42,又退到了17:41……
“这什么鬼?”她低声嘀咕,心里一阵发毛,“我不会又触发什么穿越bug了吧?”
玄风子那句“人心才是最难掌控的东西”还在耳边回荡,现在连钟都开始不讲武德了,难道是某种预兆?
她深吸一口气,强迫自己冷静下来,掏出手机拍下这一幕。刚按下录制键,屏幕上的时间却恢复正常了。再回头一看,电子钟也稳稳当当地往前走了。
“……是我眼花了?”她揉了揉眼睛,自言自语,“还是系统故障?”
就在这时,办公室门被敲响了。
“苏总,您刚才说要开会,我们现在可以开始吗?”是陈浩的声音。
苏瑶看了眼钟,一切正常,仿佛刚才只是幻觉。但她知道,那种异样感不是错觉。
“进来吧。”她坐回椅子上,语气恢复如常,“通知各部门负责人,十分钟后会议室集合。”
---
会议室内气氛凝重。
投影仪亮起,屏幕上是一张企业组织架构图,密密麻麻的部门和职位像一张网,把整个公司罩得严严实实。
“大家应该都感觉到了,最近的工作节奏出了问题。”苏瑶站在最前方,目光扫过一圈,“新系统上线后,效率没提升,反而下降了百分之十五。订单错误率翻倍,客户投诉激增,仓库积压严重。”
她顿了顿,继续道:“这不是技术的问题,是我们管理出了问题。”
底下有人小声议论,但没人敢打断她。
“我们扩张得太快,制度建设跟不上。每个人都在等指令,没人主动思考。流程混乱、职责不清、绩效模糊,这些都不是新问题,只是以前规模小,没暴露出来。”
她走到白板前,写下几个大字:
**明确分工|优化流程|强化培训|建立考核**
“接下来一个月,我们要做西件事。”她的声音坚定有力,“第一,重新划分部门职能,每个岗位都要有清晰的职责说明;第二,梳理所有工作流程,制定标准化操作手册;第三,启动全员轮训计划,老带新,一对一辅导;第西,建立科学的绩效考核体系,奖罚分明。”
“我知道改革会触动一些人的利益,也会带来短期的不适。”她环视全场,“但我希望你们记住,我不是来搞形式主义的,我是来解决问题的。”
会议室里一片寂静。
“谁先发言?”她问。
良久,陈浩举手:“苏总,我有个建议。”
“说。”
“我觉得咱们可以先从生产部试点,把工序拆解成模块化任务,每个人负责一个环节,这样更容易量化绩效。”
“不错。”苏瑶点头,“还有谁?”
陆续有人提出意见,有的担心流程调整会影响产能,有的建议引入第三方顾问协助制度设计。她一一记下,并当场安排专人跟进。
会议结束时,己是晚上九点。
---
第二天一早,全厂公告栏贴出一份《管理制度改革实施方案》,详细列明了各阶段目标与时间节点。
员工们围在公告栏前议论纷纷。
“这回是动真格的了。”
“听说还要重新定岗定编,以后升职加薪都有标准了。”
“绩效透明?那干多干少就不一样了?”
“对啊,小赵昨天还问我有没有报名导师制呢。”
与此同时,苏瑶亲自带队深入各个车间,实地调研每一个环节。
她发现,很多流程其实根本没人真正理解,只是照猫画虎地执行。比如物料入库,明明系统己经更新为扫码登记,但因为扫描枪不好用,大家干脆回到手动记录的老路子,结果导致库存数据频繁出错。
“这不是员工的问题。”她在现场跟团队分析,“是工具不好用,流程不合理。我们不能光靠口号让员工改变,得给他们提供切实可行的方法。”
于是,她立刻联系技术部门,对关键设备进行检修升级,并组织一线员工参与流程优化讨论会,让他们亲自动手改流程。
几天后,一个新的“流程共创小组”成立了,成员都是来自不同岗位的一线骨干。
他们一边操作设备,一边记录痛点,再一起讨论解决方案。短短一周,就优化了三个主要流程节点,效率提升了近三成。
---
就在改革初见成效时,一场突如其来的危机悄然逼近。
那天下午,苏瑶正在审核新的培训手册,突然接到采购部的消息:国外供应商临时取消了原料供应合同,原因是国际物流受阻,短期内无法恢复供货。
这意味着,下周即将交付的几批订单将面临断料风险。
“这是哪个环节出问题?”她皱眉问。
“合同是上个月签的,当时对方承诺没问题。”采购经理一脸无辜,“但现在人家说政策变化,他们也没办法。”
“政策变化?”苏瑶冷笑一声,“怕是有人不想让我们顺利交货吧。”
她立即召集相关部门紧急会议,要求寻找替代供应商,同时评估现有库存是否能支撑到找到新货源。
然而,更棘手的问题接踵而至。
“苏总,”质量检测部主管迟疑地说,“刚刚收到消息,海关那边说我们的某批次产品抽检不合格,可能需要整批返工。”
“不合格?”她脸色一沉,“什么项目不达标?”
“重金属残留超标。”
“……不可能。”她几乎脱口而出,“我们的原材料都是定点首供,每一批都做过严格检测。”
“可海关那边就是这么反馈的。”
空气瞬间安静下来。
苏瑶盯着报告看了好一会儿,忽然抬头:“这批货是谁负责的?”
“是质检科的小王。”
“把他叫过来。”
几分钟后,小王匆匆赶来,脸色有些发白。
“你说说,这批货你检测了几遍?”
“三次。”他结结巴巴地说,“第一次没问题,第二次……好像有一点偏差,第三次就……就过了。”
“什么叫‘就过了’?”苏瑶眼神锐利。
“我……我以为是误差……”
“你以为?!”她猛地合上文件夹,“你知道这批货要是真有问题,公司要承担多少损失吗?!”
小王低下头,不敢说话。
“从今天起,质检流程全部升级,双人复核制,必须签字确认。另外,我要查一下近期所有检测数据,看看是不是还有其他漏网之鱼。”
说完,她转身走出会议室。
走廊尽头,夕阳透过玻璃洒进来,拉长了她的影子。
她握紧拳头,心里明白,这场改革,才刚刚开始。
---
她走进办公室,关上门,打开电脑,调出一封加密邮件。
“情况比预计复杂。”她快速敲击键盘,“内部管理还没完全理顺,外部就开始施压了。”
发送完邮件,她靠在椅背上,闭上眼。
忽然,桌上的电子钟又开始倒转。
这次,她睁着眼,看着指针缓缓逆向滑动。
17:59 → 17:58 → 17:57……
她没有惊慌,而是轻声说了句:
“看来,有人不想让我把这事做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