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盯着电子钟,眼看着时间倒流到17:56。
苏瑶没有动,只是静静地看着那根秒针缓缓逆向滑行。她的呼吸很轻,像是怕惊扰了什么。
“系统故障?”她低声自语,“还是……玄风子说的‘人心’?”
门被推开的声音打断了她的思绪。
“苏总,海外公益项目的初步方案己经整理好了。”陈浩拿着文件走进来,“您看什么时候过目?”
她收回目光,点点头:“放桌上吧。”
陈浩放下文件,欲言又止。
“怎么了?”她问。
“是这样的……”他迟疑了一下,“刚才技术部那边说,服务器出现了短暂异常,所有后台数据都回滚了一小时。”
“回滚?”苏瑶眯起眼睛。
“就是像……时光倒流一样,部分记录回到了一小时前的状态。”
她没说话,只是拿起桌上的签字笔,在纸上画了个圈,然后在圈里点了几个点。
“继续查。”她说,“我要知道是不是只有我们这里出了问题。”
陈浩点头离开后,苏瑶打开了电脑。
加密邮件己经收到。
发件人只有一个字:**风**
内容也很短:
**“有人动了你的命盘。”**
她靠在椅背上,手指轻轻敲击桌面。
“这次又是谁的手笔?”她喃喃道,“想让我停下脚步?”
她站起身,走到窗边。夜色渐浓,城市灯火如星河铺展。
她知道,这不仅仅是一次管理改革那么简单。
从她决定把公益事业拓展到海外那一刻起,就己经触动了某些人的神经。
---
几天后,会议室里再次坐满了人。
“我们选定了第一个目标地区——非洲东部的坦桑尼亚。”苏瑶站在投影仪前,语气坚定,“那里水资源匮乏、教育基础薄弱,我们将以‘清泉计划’为核心,建设小型净水站和社区学校。”
大屏幕上切换出一张地图,标注着多个红色标记。
“这是我们的初步规划图。”她继续说道,“每个站点配备太阳能净水设备,由当地志愿者维护,同时我们会派遣短期支教团队前往。”
“资金方面呢?”财务总监问。
“第一批启动资金由公司利润中划拨,后续将通过公益基金会募集。”她顿了顿,“我己经联系了几家国际NGO组织,他们会协助我们在当地落地。”
“但题题是……”法务部负责人皱眉,“我们不是慈善机构,要在国外注册分支,流程非常复杂。”
“那就先走民间合作路线。”苏瑶笑了笑,“找当地有信誉的非营利组织做对接,我们负责提供资源和技术支持。”
会议室里响起一阵低语。
“听起来像是要打一场跨国游击战。”陈浩笑着说。
“对,就是游击战。”苏瑶眼神明亮,“我们要快、准、稳,不等审批卡死,就把事办成。”
她扫视全场,语气不容置疑:“我知道你们担心风险,但我想提醒大家一件事——”
她停顿了一下,声音压低:
“十年前,我只是一个在村里卖小吃的女人。现在,我们能坐在北京的会议室里谈非洲的水和孩子的书本。”
她环顾西周,每一个人都在听。
“我们不是为了名声,也不是为了宣传。”她一字一句地说,“是为了那些连干净水都喝不上的人,为了那些连课本都没有的孩子。”
会议室陷入沉默。
几秒钟后,市场部主管率先举手:“我申请加入第一批考察团。”
紧接着,技术部、工程部、培训中心的人都陆续举手。
苏瑶笑了。
“很好。”她说,“那就开始准备。”
---
出发前夜,她独自一人来到仓库。
箱子里整齐码放着净水设备、教材、医疗物资,还有几十台便携式太阳能发电机。
她蹲下身,轻轻打开一个箱子,取出一本儿童识字课本。
封面上印着一行小字:“给未来的一束光。”
她摸了摸那行字,忽然听见身后传来脚步声。
“你真的要去吗?”是陈浩。
“当然。”她合上书,“你不信我能搞定非洲?”
“我不是这个意思。”他走近了些,“我是说……最近公司内部不太太平。你这一走,万一有人趁机搞事情。”
“那就让他们搞。”她站起身,拍拍手,“只要我把事做成,他们说什么都没用。”
她看了眼表,己经晚上十一点多了。
“走吧。”她说,“明天还要赶飞机。”
就在这时,手机震动了一下。
一条陌生短信跳出来:
**“别去。”**
她愣了一下,再点进去查看,发信人显示为“未知”。
她没回复,只是把手机塞进口袋,转身往外走。
“你怎么了?”陈浩察觉不对劲。
“没事。”她摇头,“可能是骚扰电话。”
两人走出仓库,夜风吹得衣角翻飞。
远处的天际线上,乌云正在聚集。
---
机场大厅里人来人往。
苏瑶拖着行李箱走向安检口,回头看了眼陈浩。
“记得帮我盯好公司。”她说。
“放心。”他点头,“那你一路顺风。”
她笑了笑,转身走进通道。
就在她即将进入安检区时,口袋里的手机又震动了一下。
她拿出来一看,还是那个“未知”号码。
这一次,只有一句话:
**“你以为你在救人,其实你在动别人的棋局。”**
她站在原地,手指微微收紧。
“呵。”她冷笑一声,收起手机,头也不回地走了进去。
身后,广播响起:
“乘坐CA932航班前往达累斯萨拉姆的旅客,请尽快登机。”
她提步向前,身影消失在闸机尽头。
下一秒,机场大厅的电子钟突然闪烁了一下。
秒针,轻微地抖动了半格。
像是被什么东西轻轻推了一下。
然后,恢复正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