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手机阅读
手机扫码阅读
使用手机扫码阅读

第24章 春山谣

执掌风 山村茶夫 3880 字 2025-05-29

2011年春分,青石镇的梯田泛着翡翠色的波光,廖承君的竹制助行支架碾过田埂,防滑钉嵌着新抽的草芽,像极了《长安十二时辰》里的踏春图景。他背着改良的背篓——底部垫着村民送的斑竹篾,消毒箱换成了陈欣怡绣的蓝布包,活脱脱《向往的生活》里的硬核村医,却在听见河边传来“廖医生救命”时,支架弹簧片绷得比心电图还急。

“虎娃他娘难产!”张婶的喊声惊飞了水田里的白鹭,“脐带绕颈三圈,神婆说要‘斩胎救母’——”“去你的斩胎!”承君的碎玉片护垫早己换成竹制按摩片,此刻硌得髌骨生疼,“把你家的穿衣镜搬来,再烧锅艾叶水!”

河边的临时产房飘着艾草香,承君用竹竿支起三块镜子,借春阳反光看清产道。虎娃他娘的手抓住他的支架,指甲缝里的泥渍混着血痕,像极了五年前血色产房的场景。他突然想起陈欣怡说过:“每个新生命都是破土的春笋,哪怕石头压着,也能顶出裂缝。”

“吸气,像吹灭生日蜡烛。”承君的银针快速刺入三阴交,竹制支架的纹理硌着掌心,“当年你表姐在棺材村难产,我用罐头盒当反光板,现在升级成‘梯田镜面套餐’了。”当婴儿的啼哭响起,他看见新生儿脚底的红印,和自己生物笔记里的“07号”血手印,神奇地重合。

陈欣怡的支教班车在正午抵达,车门打开时,念初像只花蝴蝶扑进他怀里,小辫上别着用蒲公英做的“听诊器”。承君看见妻子晒黑的脸上挂着梨涡,腕间的玉镯终于换成了他用碎玉片磨的平安扣,内侧刻着“医心”二字,比任何钻戒都耀眼。

“欣怡姐,诊所的艾草快用完了!”狗剩的喊声从后山传来,他现在是梯田诊所的得力助手,胸前别着“残疾人乡村医生培训班”的徽章,“县药材公司说咱们的‘土法艾灸’侵权,要告咱们——”“告呗,”陈欣怡笑着整理教案,“他们的艾灸条含硫量超标,哪有咱们后山的野艾管用?”

春分的夜来得慢,晒谷场飘着新麦饼的香气。廖承君和陈欣怡的婚礼就摆在老槐树下,没有婚纱礼服,只有村民们凑的红绸被面当喜布,竹椅摆成心电图的波形,念初举着用注射器改的“香槟塔”,里面装的是金银花露。

“承君哥,该改口了!”狗剩举着用吊瓶支架改的麦克风,“当年在血色产房,你说‘欣怡是我的医学奇迹’,现在要不要来段‘土味情话’?”承君的竹制支架突然打滑,却稳稳扶住陈欣怡的腰:“你是我的解剖刀,划开所有阴谋;是我的体温计,测出人间温热。”

村民们的笑声惊飞了栖息的山雀,张婶端来红枣粥,刘大爷捧出珍藏的包谷酒,酒坛上的红绸带,正是五年前婚礼被血染红的那根。承君突然想起母亲的日记,里面夹着片褪色的红绸,现在正系在念初的玩具支架上,像条穿越时空的红线。

“爸爸,放烟花!”念初指着天空,县防疫站的车正开来,车顶上的红十字比任何烟花都明亮。承君知道,那是省城医院送来的首批正规疫苗,却比不过村民们自制的艾草香囊,里面装着他们对抗康泰的勇气。

深夜的诊所飘着消毒水与泥土混合的气息,承君在生物笔记最后一页写下:“2011年春分,梯田诊所接生第100个新生儿,脐带血检测显示,脊髓灰质炎抗体阳性率达98%。”他摸了摸抽屉里的时光胶囊——铁皮盒装着七岁的血手印病历、母亲的碎玉片、还有念初的第一幅画。

“承君,该睡了。”陈欣怡的声音混着窗外的蛙鸣,她的教案上画着新的医学漫画:戴支架的医生背着背篓,旁边跟着扎小辫的女孩,脚下是层层叠叠的梯田,“明天还要给残疾青年上课呢,你的‘神经反射疗法’成网红了,首播间都在刷‘瘸脚医师yyds’。”

月光漫过诊所的木窗,承君望着墙上的锦旗,“医德如山”西个大字被烛光照得温暖。他的竹制支架靠在墙角,新绑的红绸带随风轻晃,像极了陈欣怡婚纱上的听诊器图案。原来真正的浪漫,不是鲜花钻戒,而是二十年来,他们用伤痕和希望,在这片土地上,写下的医者情书。

黎明前,念初抱着玩具支架钻进父母的被窝,小脚丫无意中踢到了时光胶囊。承君摸着女儿脚踝的胎记,淡青色己几乎看不见,突然想起审判时刻周明远的怒吼:“你们的抗体早晚失效!”可他知道,就像青石镇的梯田,哪怕暴雨冲刷,也会在春天重新披上绿装。

“爸爸,等我长大了,也要当医生。”念初的话混着奶香,像颗种子埋进承君心里。他望向窗外,后山的映山红开得正艳,花瓣落在他的支架上,像极了母亲当年绣的平安符。于是轻轻点头,把女儿往怀里拢了拢——有些传承,不必说出口,就像他的支架,她的玩具,还有时光胶囊里的血手印病历,终将在岁月里,长成最坚韧的春山谣。

这一夜,青石镇的星空格外清澈,北斗七星在老槐树梢闪烁,形成的图案,竟和承君生物笔记里的神经图谱一模一样。他知道,第二卷的故事在此暂告段落,但属于“瘸脚医师”的传奇,就像漫山遍野的蒲公英,随着春风,飘向更广阔的天地。而他,将继续背着背篓,踩着支架,在这片他深爱的土地上,书写属于医者的永恒诗篇。

错乱章节催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