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佶过了很久,才重新进来。
云昭微微侧首望着长佶问道:“他们在外嚷嚷什么?”
“是几名老臣,他们对先帝的死因有疑。认为是有人毒杀了先帝,想让公主彻查……”先帝驾崩,云昭下令对外宣称,她来到先帝寝宫时,先帝便已气绝。
云昭云淡风轻地笑了笑,“应该不止这一件事吧。”
“还有他们认为清宁公主身为前任储君,和先帝钦定的继承人,不适合参加公主的登基大典。”
云昭轻轻端起桌上的杯子,轻轻啜了一口,那凉透的茶水,仿佛直击心底,她将杯子缓缓放回桌上,有几分漫不经心道:“那怎么处置清宁为好?杀了?”
“是有大臣提出斩草除根,但更多的大臣认为可将清宁软禁在宫中……”
云昭静静望着面前的那个空杯子,良久都没有说话。
“公主,门外的这些大臣都是以百姓为重。所以,只要他们效忠的帝王是为百姓谋福祉的,他们根本不会在乎这个皇帝是谁?他们的谏言公主是可以考虑是否采纳的。奴婢认为,他们所提的,不让清宁公主参与登基大典,以及将清宁公主软禁在公主,此法可行……”
云昭笑了笑,对长佶的话不置可否,她喃喃道:“但是更多的,则是像穆衍真那样的,宁愿身陷囹圄,宁愿身死,都不愿效忠于我的……”
“公主即位后,只需假以时日,他们看到公主治下海清河晏,百姓安居乐业……他们定会发觉自己错了。”
“长佶,海清河晏,有些帝王一辈子可能都无法实现……”云昭望着长佶,“还有,人一旦有了坚定的信仰,就无法轻易更改,而且外人永远无法摧毁他的信仰,能摧毁的只是他的血肉之躯,他的信仰和他的魂魄是永远共存的……就比如穆衍真……”
“穆大人,早晚会理解公主的。”
“他一直都很理解我,可以说,他是这世上最理解我的人。他理解我,并不代表他会支持我,襄助我……”云昭微微仰首,“他可以耗费三年的时间寻找我,可以为了保护我去死,但这都是在不触及他信仰的前提下。一旦触及了他的信仰,他就会毫不犹豫和我决裂,就像两年前那样……一旦我试图改变他的信仰,他会变成一个无坚不摧无往不利的战士,誓死捍卫……所以,他这一生,至死也不会效忠于我这个名不正言不顺的帝王……”
“人不是总会改变吗?时间长了说不定就变了……”长佶喃喃道。
“这世上有一类人,时间越久,他就越坚定自己信仰……我很敬佩这类人,但是我却无法苟同……与穆衍真虽然理解我,但却不会与我并肩作战一般……”
“公主,是奴婢多言了。”长佶请罪道。
云昭微微摇头,望向长佶道:“你是我身边最信任的人,以后,无论何时,你心里有任何话,都可以直接禀报。你在我心中,和其他人都不一样。”
长佶忙跪下行礼,“是。”
云昭垂首望着跪在地上的长佶道:“接下来,我们会面对很多风雨,你做好准备,和我一同迎接了吗?”
长佶抬首望向长佶,昏黄的灯火映照在她的面孔上,她的一双眸子泛起盈盈波光,“奴婢,会誓死追随公主。”
“快起来吧。”
长佶缓缓从地上起身。
“你现在出去,告诉守在殿外的那些人,就说,先帝之死业已盖棺论定,是他因风疾重病无治而驾崩,与他人无涉。若因为莫须有的猜测就惊动大行皇帝之灵,他们吃罪不起的……”
“是。”
“还有……“云昭望着长佶,“三日后,我的登基大典,穆衍真和清宁如期参加。我要让他们亲眼看着,我是如何登上皇位的……”
长佶望着云昭,面露难色。
“怎么了?觉得很为难,搞不定那些老臣?我只是让你去传我的令而已,你没必要和他们解释过多。”云昭望着长佶,微微笑道:“而且这还是刚开始,如果这点小风小浪如果都过不去,后面滔天巨浪该如何处理呢?”
“奴婢明白了,奴婢这就去。”长佶向云昭微行一礼,缓缓退了出去。
“吱呀”的关门声响起,云昭为自己重新斟了杯,早已凉透的茶水,轻轻啜了一口,喃喃笑道:“这一切才刚刚开始……”
老臣们虽然不满云昭的强硬做法,但也无可奈何,他们已经尽全力去向云昭进谏言,虽然最后成效,不是那么尽如人意。但其实也并不是多么紧要之事,他们也并未再纠结。
大行皇帝的遗体,葬入陵墓那天,云昭没有前去,她站在高高的楼台上,望着远去的一片白花花的送葬队伍,眼中竟没有丝毫波动。
“公主……”身后响起苏子衿的声音。
云昭回过首,那天的风很大,将云昭的长发吹得有些凌乱,发丝不时拂过云昭的双眸,那双水眸,变得坚定冷硬,无往不利。
“教主有何事?”
“那些看守清宁和穆衍真的人禀报说,清宁要求见公主……”
“不见。”云昭缓缓收回目光,复又望向送葬的队伍,那些队伍已经沉浸在远方淡淡的雾气,和那些氤氲的雾气融为一体,辨不清行迹,“左不过是,指责我,或是想去为他送葬……”
“清宁说她后半生,愿意去为先帝守灵……”
云昭淡淡笑了笑,“她以为我会那么轻易放过她?”
苏子衿静静望着云昭,没有说话。
云昭缓缓侧首望向苏子衿,“苏子衿,你了解我的。我历来有仇报仇,有恩报恩。清宁,她并不无辜,所以,我不会放她走……”
“本座并无为清宁讲话的意思,只是好奇公主打算如何处置她?”
“不急,来日方长,我登基之后慢慢再想也不迟,总之,我定然不会让她好过就是……”云昭的目光缓缓落在苏子衿身上,“此次我能夺得皇位,全赖教主鼎力相助,教主的恩情,我一直记得。我登基之后,就要对教主论功行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