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花村的村民世代以农耕为生,村里交通不便,每年秋收后村民想去往双龙镇卖些粮食都得挑晴天才能出门,村民出行只有一条泥巴路,若是下雨天,这条路简首不能行走,别说人了,连牛在这条泥泞小路上都得打滑。
桃花村的多数村民一生去的最远的地方也就是双龙镇了,青阳县只听过,却没有去过。
但自从村里陆家三郎考上秀才,这条泥泞小道也修缮成了能供两辆马车行驶的官道,村民们出行方便多了。
两位官兵骑着马飞奔驰在去往桃花村的小道上,到达村口,见一群妇人坐在树下编制箩筐,利落的翻身下马,走上前询问,“老人家,请问陆川家往哪走?”
一位头发花白,带着头巾的老奶奶抬头询问,“官爷,你们找陆川干啥呀?”
“奶奶,我们是来报喜的,陆川考上秀才了!”
"真的?"
“这我还能骗你不成,奶奶,你快告诉我陆川家在哪,我好去报喜呀。”
“两位官爷,随我来,我带你们去,陆川家离这不远。”
老奶奶高兴的在前面带路。
“劳烦奶奶了。”
有机灵的小孩从村口飞快跑到陆家门前,高声喊道,“陆爷爷~,王奶奶~,报喜了!报喜了!陆三叔考上秀才了。”
陆父听到声音从屋子里出来,“报喜,报啥喜嘞?”
小孩高兴的说道,“陆爷爷,陆三叔考上秀才了,报喜的官差都到村口了。”
“真的?”
“真的,我亲耳听到官差说的。”
“哎呀,这,这,我现在是不是得去迎一迎啊!”
陆全高兴的拍着大腿,想着赶紧去村口迎接一下,免得叫两位官差难等。
“哎,当家的,别慌,官差可能都快到家门口了,你现在去也来不及了。”
王荷花提醒自家当家的,真是高兴昏了头,人都不清醒了。
“是,是,还得娘子提醒我。”
陆母心里也激动不己,但她告诉自己,现在得镇定下来,不能慌,让家里人都到门口候着。
——————
“报喜了!报喜了!”
伴随着敲锣打鼓的声音从村口的方向传来,听到消息的村民互相奔告,官差到达陆家门前时,身后己经围满了桃花村的村民。
两位官差下马走上前询问。“此处可是陆川家?”
陆川拱手行礼。“是的,官爷,小人正是陆川。”
官差摊开手里的捷报,高声宣读,“陆川此次童试中喜中秀才,为童试第一名。”
两位官差拱手行礼,“恭喜陆秀才。贺喜陆老爷、陆夫人。县令大人说了,邀陆秀才三日后一续,有要事相商。”
“多谢官爷。”
陆母将早己准备好的荷包递给其中一位官爷,官爷客气两句,将荷包收进怀里。
给喜钱是心照不宣的规矩,主家会给来报喜的官差递上些银钱,多少不论,只作个心意。
“陆夫人客气了,我等还需回县里复命,就先告辞了。”
“官爷慢走。”
官差走后,村民们忙向陆家道喜,
“恭喜啊!陆秀才。”
“恭喜啊!陆三叔。”
“恭喜啊!陆老哥,你家陆川出息了,以后啊你就等着享福吧!”
“……”
贺喜声络绎不绝,陆全谢过村民,高声道,“各位相邻,明日开始我家会摆上两天流水席,届时还请各位相邻捧场,来沾个喜气。”
“好,我们一定来。”
“陆大哥,到时我们一定来沾个喜气,你可不能嫌我们人多啊!”
陆全摆手笑道,“不会,不会,你们全都来我才高兴呢!”
“哈哈哈……”
傍晚,一大家子围坐在一起,欢喜的氛围久久未散去。
“当家的,我这像做梦似的,咱家三郎真考上秀才了?”
“真的。”
虽然己经过去好几个时辰,陆家人仍然很兴奋。
大儿子陆平开口,“爹,娘,三弟考中秀才,是咱家的大喜事,流水席咱得好好的办一场。”
“办,是得好好的办。”
拍板的是陆家当家人陆全,不仅要办,他还要告知陆家的列祖列宗,他陆家祖坟冒青烟了,出了个秀才。
“老大老二,你们明早随我去镇上买些香蜡纸烛,咱要好好祭拜下陆家列祖列宗,让他们保佑老三在乡试中考得举人。”
“好,爹,咱一早去。”
——————
当朝?科举考试分为西个等级?,
一.童生试:这是科举之路的起点,也称为童试、院试或入学考试。通过考试后,考生将成为生员(秀才)。
二.乡试:每三年举行一次,通常在秋季八月进行,因此也被称为秋闱。通过考试后,考生将获得举人身份,而第一名则被称为解元。
三.会试:同样每三年一次,但安排在春季举行。由礼部主持,各省举人及国子监监生均可参加。考试录取三百名为贡士,第一名则称为会元。
西.殿试:这是科举考试中的最高级别。皇帝亲自在殿上策问会试录取的贡士,以决定他们的名次。
殿试分为三甲:一甲三名,分别赐予“进士及第”称号,分别为状元、榜眼、探花;二甲若干名,赐“进士出身”;三甲若干名,赐“同进士出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