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川做官这两年,身上自带一种官威,村里的孩子都有些怕他,不敢上前。
陆川将女儿放在凳子上坐下,唤过身后的陆元慎,“元慎,你来给他们分糕点。”
“是,三叔。”
陆元慎从小跟着陆川读书,是个懂礼的孩子,有他在,这些孩子不会因为糕点发生争吵。
一群孩子分到糕点小心翼翼的放进嘴里品尝,虽然这两年家里条件都改善了许多,可是这么精致的糕点村里人还是舍不得买。
一斤糕点都能买一斤肥肉了,一般都只有过年的时候才会买几块糖哄哄家里的孩子。
晚上,一家人坐在一起吃晚饭,陆家没有什么食不言寝不语的规矩,饭桌上,陆父问陆川,“最近县里没什么大事吧?”
“没事,左右不过是些小事,儿子能应付得过来。”
“那就好。”
陆川不怎么和家里人谈论县衙里的事情,图给他们增添烦恼。
“爹娘,村里最近都还好吧?”
陆父喝口酒,爽朗的笑道,“好,你不知道啊,最近桃花开了,来村里游玩的公子小姐比去年还多嘞,乡亲们今年都赚了不少银子呢!”
“那就好。”
“三郎啊,你许久没回来都不知道,乡亲们心里都记着你的好呢!”
陆全现在走在村里,谁不敬重的叫他一声陆老爷,自己都是沾了儿子的光,他也知道,可是这是自己亲生的儿子,就沾光怎么了。
“爹,这都是我应该做的。”
“来,你们哥几个,今天爹开心,陪爹喝几杯。”
陆母听到这话,教育自己相公,“嘿,你个老头子,三郎好不容易回来,你也不让他休息休息,他明日还有正事要办呢,喝醉了怎么办。”
陆川现在公事繁忙,少有时间看望爹娘,不忍心拒绝父亲,便说,“娘,你放心,儿子有数,绝不会多喝,耽误不了明日正事。”
陆母遂作罢,“难得今有时间,那你们三兄弟便随你爹喝个痛快吧,但只此一次啊。”
“知道了,娘。”
陆家三兄弟陪自己爹喝了个痛快,说着心里有数的陆川也喝醉了,将爹和两个哥哥扶回他们的院子后,踉跄的走回自己的屋子。
白钰婷打开房门就看见陆川跌跌撞撞的朝自己走过来,即将摔倒时赶紧上前扶住他。
陆川靠在白钰婷肩上,“娘子,我今日好高兴,你知道吗?”
白钰婷当然知道陆川是为什么这么高兴,“我知道。”
“那你说,我为什么高兴?”
“因为桃花村的百姓因为你过上幸福的生活。”
“不是。”
“因为整个青阳县的百姓心里都十分感激你,让他们的日子越过越好,看见未来的希望。”
陆川摇摇头,“这些都不是最让我开心的。”
“那你最开心的是什么?”
陆川摇摇晃晃的走到床边躺下,
“嘻嘻,我最开心的是,我们的宁宁能在这样美丽祥和的桃花村长大。”
陆川转头看向白钰婷,
“娘子,我们的宁宁不用再像我小时候一样,要走很远的山路才能到县城的书院,很久都回不了家。”
“住的房屋夏季飘雨,冬季飘雪,一家人得节衣缩食才能活下来。”
“我们的宁宁是个女孩,我要她将来活得自由潇洒。”
“娘子,我们不要拘束女儿的天性好不好,就让她自由成长。”
“我陆川的女儿,不必像寻常女子那样待在后院,我要让她走遍东陵的山川,做个自由翱翔的鹰。”
白钰婷看着躺在床上的陆川,坐在他身边,软语道,“放心吧,咱们女儿聪明着呢,她这辈子一定会活成她想成为的样子。”
“叩叩。”敲门声响起。
白钰婷起身去开门。
“娘~”
“哎,钰婷,三郎醉酒闹你了吧!”
“没呢,喝醉了就念叨他女儿呢!”
陆母笑吟吟的,没想到自己儿子有了女儿后是这个样子,一颗心全在他女儿身上了。
“他啊,现在心里只有宁宁了,我这个做娘子的,还有你们做爹娘的全都得往后排了。”
陆母担心白钰婷吃醋,“这么大的人了,可不兴吃自己女儿的醋啊!”
白钰婷不好意思的跺跺脚,“娘,我哪有!”
“好,你没有,我明天给三郎说说,心里不能只记得女儿,娘子也要放在心上。”
白钰婷当然知道婆母是在调笑自己,笑道,“娘,相公他心里有我的,上次还带我去买首饰了呢!”
说着还晃晃手腕上的镯子。
“得,那还是我多管闲事喽!”
“娘才没有呢,娘是天底下最好的婆母,我知道娘是心疼儿媳呢。”
白钰婷抱着陆母的手臂撒娇。
王荷花拍拍白钰婷手臂,“好了,别撒娇了,一会儿汤都撒了。”
将手里的醒酒汤递给白钰婷,“这是醒酒汤,一会儿三郎难受了给他喝。”
“好,那娘你也早点回去休息。”
“好。”
王荷花刚回到自己屋子,坐在床上的陆全询问,”醒酒汤送过去了?”
“送过去了。”
王荷花走过去坐在床边,双手放在陆全太阳穴上轻轻按摩,“头还疼吗?让你喝那么多酒。”
“高兴嘛!”
“难得三郎近日有空,自他当了青阳县令以来啊,那是一天比一天忙,宁宁那小丫头都好久没看到他爹了。”
王荷花揉揉双手,“还说呢,我刚过去时,三郎醉酒都一首念叨宁宁呢,你说我怎么之前没看出来咱儿子当爹后是这个模样呢!”
“可怜天下父母心,他这个当爹的那么久不见女儿,心里可不记挂吗!”
王荷花捂嘴笑笑,“当家的,我给你说,儿媳妇还吃孙女的醋呢,说你儿子回来眼里只有女儿,都看不见其他人了。”
陆全看着妻子,“那你可得开解开解她,虽然当娘了,到底年纪还小呢。”
“嘻嘻,你放心吧,小两口感情好着呢,前段时间三郎还送她媳妇首饰了呢。”
“那就好。”
老夫妻俩躺床上说着知己话,
“自从三郎考上秀才后,咱家日子是越过越好啦,感觉以前那些年穷苦的日子都过去好多年了。”
“家里儿子孝顺,妯娌和睦,这世上没有比咱们日子更好过的人了。”
“睡吧,明日我还得起来给我孙女蒸鸡蛋呢……”
“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