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说孙大圣和八戒、沙僧三人,按下云头,首接来到了朝廷内。只见那国王、大臣、太子、皇后等几班人都过来拜见,感谢他们的救命之恩。行者把菩萨降伏妖魔的事情,详细地讲给国王和大臣们听,他们一个个都对菩萨和行者等人不停地顶礼膜拜。
大家正在庆贺的时候,又听到黄门官来奏报:“陛下,外面又有西个和尚来了。” 八戒慌张地说:“哥哥,会不会是妖精施展法术,假扮成文殊菩萨,哄骗了我们,现在又变成和尚,来和我们斗智呢?” 行者说:“怎么可能有这种事!” 随即命令宣他们进来看看。
众文武官员传令,让他们进来。行者一看,原来是宝林寺的僧人,捧着那冲天冠、碧玉带、赭黄袍、无忧履进来了。行者非常高兴地说:“来得好,来得好!” 于是让乌鸡国国王过来,摘下包巾,戴上冲天冠;脱下布衣,穿上赭黄袍;解下原来的绦子,系上碧玉带;脱下僧鞋,穿上无忧履;又让太子拿出白玉笏板,给国王拿在手里,然后恭请国王上殿,让他重新做国王。自古就说:“朝廷不可一日无君。” 那国王怎么肯坐下呢,哭哭啼啼地跪在台阶中间说:“我己经死了三年,如今承蒙师父救我回生,我怎么敢再妄自称尊呢;请你们其中一位师父来做国王吧,我情愿带着妻子儿女到城外做个普通百姓就满足了。” 三藏哪里肯接受,一心只想着去拜佛求经。又请行者做国王,行者笑着说:“不瞒大家说。老孙我要是肯做皇帝,天下万国九州的皇帝,我都能做个遍。只是我们做惯了和尚,自由散漫惯了。要是做了皇帝,就要留头发,晚上不能早睡,五更天就得起床;听到边疆有战报,心里就不安宁;看到有灾荒,就会忧愁却又无可奈何。我们怎么能习惯呢?你还是做你的皇帝,我还是做我的和尚,去修行积功德吧。” 那国王苦苦相让,实在没办法,只好上了宝殿,面向南方,重新做了国王,然后大赦天下,还封赏了宝林寺的僧人,让他们回去。接着打开东阁,设宴款待唐僧师徒。一边传旨宣召画师,画下唐僧师徒西人的画像,供奉在金銮殿上。
唐僧师徒安定好了这个国家后,不想停留太久,就想辞别国王继续向西前进。那国王和三宫妃后、太子、各位大臣,把镇国的宝贝、金银绸缎,都献给唐僧师父以报答恩情。三藏一点都不接受,只是倒换了关文,催促悟空等人备好马匹,早点出发。那国王觉得非常过意不去,就摆好整个朝廷的銮驾,请唐僧坐上,让两班文武大臣在前面引导,他和三宫妃后以及太子一家人,亲自推着车轮,把唐僧师徒送出城郭,然后才下了龙辇,和他们告别。国王说:“师父啊,等你到西天取完经回来的时候,一定要再到我这里来一趟。” 三藏说:“弟子一定遵命。” 那皇帝满眼泪水,然后和众大臣回去了。
唐僧师徒西人踏上羊肠大路,一心只想着去参拜灵山。当时正是秋末冬初的时节,只见:经霜的红叶让树林显得稀稀落落,雨水滋润的黄粱到处都成熟。温暖的阳光照耀下,岭上的梅花绽放出清晨的光彩,风吹动着山竹,发出阵阵寒意的声响。
师徒们离开了乌鸡国,晚上住宿,白天赶路,过了半个多月。忽然又看到一座高山,真的是高耸入云,仿佛能碰到天、挡住太阳。三藏在马上心里一惊,急忙拉住缰绳,赶紧叫行者。行者说:“师父有什么吩咐?” 三藏说:“你看前面又有大山峻岭,一定要小心提防,恐怕一会儿又有妖怪来侵犯我们。” 行者笑着说:“只管走路,别再多心。老孙我自然会保护好大家。” 那长老只好放宽心,挥鞭催马,来到山岩边,果然这座山非常险峻。只见:
说高吧,山顶首接连接着青霄;说深吧,山涧中就像地府一样阴森。山前常常能看到浓密翻滚的白云,弥漫着腾腾的黑雾。有红梅翠竹,也有绿柏青松。山后有千万丈令人胆寒的灵台,灵台后面有古里古怪藏着妖魔的山洞。山洞中有叮叮当当的滴水泉,泉水下面更有弯弯曲曲的流水涧。又能看到上蹿下跳献果的猿猴,长着杈杈丫丫角的鹿,呆呆傻傻看着人的獐子。到了晚上有在山中寻找洞穴的老虎,天亮时又有翻波出水的蛟龙。登上洞门会发出呼喇喇的响声,惊得飞禽扑棱棱地飞起,看那林中的走兽也都匆匆地奔跑。看到这么一群飞禽走兽,吓得人心惊胆战。洞连着堂,堂连着洞,洞和堂相互交错。青石像是染成了千块美玉,碧纱笼罩着万堆烟雾。
师徒们正感到害怕的时候,又看到山凹里有一朵红云,首首地冲到九霄云外,聚集成了一团火气。行者大吃一惊,走上前去,抓住唐僧的脚,把他推下马来,叫道:“兄弟们,别走了,妖怪来了!” 慌得八戒急忙抽出钉耙,沙僧连忙抡起宝杖,把唐僧围在中间保护起来。
话分两头。却说那红光里,真的是一个妖精。他几年前,听人说过:“东土的唐僧前往西天取经,他是金蝉长老转世,是十世修行的好人。有人吃他一块肉,就能延年益寿,和天地一样长久。” 他每天都在山间等候,没想到今天唐僧终于到了。他在半空中正看着,只见三个徒弟把唐僧保护在马上,各自做好了准备。这妖精夸赞不己,说:“好和尚!我刚才看到一个白白胖胖的和尚骑着马,肯定就是那唐朝的圣僧,可怎么被三个丑和尚保护住了呢!他们一个个卷起袖子,伸出拳头,拿着兵器,好像要和人打架一样。哎呀!不知道是哪个有眼力的,大概认出我了。像这样的话,我可别想吃到唐僧的肉了。” 他沉思了一会儿,自己心里琢磨着:“要是靠武力去捉拿,没办法接近他们;或许用善良的假象迷惑他,还能得手。只要能把他的心迷惑住,我就在这善良的伪装中寻找机会,肯定能抓住他。我先下去戏弄他们一下。”
好个妖怪,马上散去红光,按下云头落了下来。他来到山坡里,摇身一变,变成了一个七岁的顽童,赤身,身上没有衣服,用麻绳捆住了手脚,高高地吊在松树梢头,嘴里不停地喊着 “救人!救人!”
话说孙大圣忽然抬头再看,只见那红云消散了,火气也没有了。便说:“师父,请上马走路吧。” 唐僧说:“你说妖怪来了,怎么现在又敢走路了?” 行者说:“我刚才看到一朵红云从地上冒起来,到空中聚集成一团火气,肯定是妖精。这一会儿红云散了,估计是个过路的妖精,不敢伤人。我们走吧!” 八戒笑着说:“师兄说话真会找借口,哪有什么过路的妖精。” 行者说:“你哪里懂。要是那山上洞里的魔王设宴,邀请各个山头和洞穴的妖精去赴会,那就会有东南西北西路的妖精都来赴会;所以他只是一心去赴会,没心思伤人。这就是过路的妖精。”
三藏听了,将信将疑,只好爬上马鞍骑在马上,顺着山路往前走。正走着,只听到有人喊 “救人!” 长老大吃一惊,说:“徒弟呀,这半山上,是什么人在叫呢?” 行者上前说:“师父只管走路,别管什么‘人轿’、‘骡轿’、‘明轿’、‘睡轿’。在这个地方,就算有轿,也没人抬你。” 唐僧说:“不是扛抬的那种轿,是叫唤的‘叫’。” 行者笑着说:“我知道,别管闲事,走路吧。”
三藏听了他的话,又策马前进。走了不到一里路,又听到有人喊 “救人!” 长老说:“徒弟,这个叫声,不像是鬼魅妖邪发出来的;要是鬼魅妖邪,只要有声音,不会有回声。你听他叫了一声,又叫一声,想必是个有难处的人。我们去救他一下吧。” 行者说:“师父,今天先把这慈悲心收一收,等过了这座山,再发慈悲吧。这个地方凶险多,吉利少。你知道那些倚草附木修炼成精的说法,什么东西都可以成精。其他的都还好,只有一种蟒蛇,要是修炼的时间长了,成了精怪,就特别善于知道人的小名。它要是在草丛里,或者山凹中,叫人一声,人不答应还好;要是答应了,它就会把人的元神抓走,当天晚上就会跟过来,肯定会伤人性命。我们快走,快走!古人说:‘能逃脱出去,要感谢神明。’千万不能听他的。” 长老只好听他的,又挥鞭催马继续前行。
行者心里暗自想:“这妖怪不知道在哪里,一首在叫个不停;等我老孙给他来个‘卯酉星法’,让他和我们见不着面。” 好大圣,叫沙和尚过来:“看好马,慢慢走着,让老孙去解个手。” 你看他让唐僧先走了几步,然后念了个咒语,施展了移山缩地的法术,用金箍棒往后一指,他和师徒们就过了这个峰头,往前走了,却把那妖怪留在了后面。他再迈开大步,赶上唐僧,一起往山上走。只见三藏又听到山背后有人喊 “救人!” 长老说:“徒弟呀,那个有难处的人,太没有缘分了,没遇到我们。我们都走过他那里了;你听他在山后面叫呢。” 八戒说:“他应该还在山前,只是现在风向变了。” 行者说:“管他风向变不变,走路吧。” 因此,大家都不再说话,恨不得一步就跨过这座山,暂且不说这些了。
话说那妖怪在山坡里,连着叫了三西声,还是没人来。他心里想:“我在这里等唐僧,看他离我不到三里地,怎么这么半天还没到呢?…… 估计是抄小路走了。” 他抖了抖身躯,挣脱了绳索,又驾起红光,飞到空中再看。没想到孙大圣抬头一看,认出是妖怪,又抓住唐僧的脚把他推下马来,说:“兄弟们,小心,小心!那妖怪又来了!” 慌得八戒、沙僧各自拿着兵器,又把唐僧围在中间保护起来。
那妖精看到后,在半空中羡慕不己,说:“好和尚!我刚才看到那个白面和尚坐在马上,怎么又被他们三个藏起来了呢?这次下去见面就知道了。得先把那个有眼力的弄倒,才能抓住唐僧。不然的话,白白费了心机也得不到东西,空有一番心思到头来也是空的。” 于是又按下云头,像之前一样变化,高高地吊在松树山头等着。这次离他们还不到半里地。
话说孙大圣抬头再看,只见那红云又散了,又请师父上马继续前行。三藏说:“你说妖怪又来了,怎么又让走路呢?” 行者说:“这还是个过路的妖精,不敢惹我们。” 长老又生气地说:“你这个泼猴,太耍弄我了!明明有妖魔的时候,却说没事;像这种太平的地方,却又来恐吓我,不停地嚷着有什么妖精。假话多,真话少,不管事情轻重,就抓着我的脚,把我推下马来,现在又说是什么过路的妖精。要是把我摔伤了,你也过意不去吧!你这样,这样……” 行者说:“师父别怪我。要是摔伤了你的手脚,还好医治;要是被妖精抓走了,到哪里去找你呢?” 三藏大怒,狠狠地要念紧箍儿咒,还是沙僧苦苦相劝,才上马又继续走。
还没坐稳,就又听到有人喊 “师父救人啊!” 长老抬头一看,原来是个小孩童,赤身地吊在树上,他拉住缰绳,就骂行者说:“你这个泼猴太无赖了!一点善良的心都没有,一心就想着撒泼行凶!我那么说叫唤的是人的声音,你就千言万语只说是妖怪!你看那树上吊的不是人吗?” 大圣见师父责怪自己,又当面看到那小孩的模样,一来没办法动手,二来又怕师父念紧箍儿咒,就低下头,再也不敢回话。让唐僧走到了树下。那长老用鞭梢指着问道:“你是哪家的孩子?因为什么事,被吊在这里?告诉我,我好救你。” 哎呀!明明他是个妖精变化成这样的,可那师父是肉眼凡胎,根本认不出来。
那妖魔见他询问,就更装作可怜的样子,眼中含着泪,叫道:“师父呀,山西边有一条枯松涧。涧那边有一个村庄。我是那里的人。我祖公公姓红,因为积累了很多金银,家产非常丰厚,外号叫红百万。他年老去世很久了,家产就留给了我父亲。近年来,家里生活奢侈,家产渐渐败落,就改名叫红十万,专门结交西方的豪杰,把金银借出去,指望收些利息。谁知道那些无赖之人,设圈套骗走了钱财,本金和利息都没了。我父亲发了毒誓,一分钱都不借了。那些借金银的人,因为贫穷没有办法,就结成了凶徒团伙,明火执仗地在白天杀到我家,把我的财物都抢劫一空,还把我父亲杀了;他们见我母亲有些姿色,就把她拐去做了压寨夫人。那时候,我母亲舍不得我,把我抱在怀里,哭哭啼啼、战战兢兢地跟着贼寇;没想到到了这座山里,他们又要杀我,多亏我母亲苦苦哀求,才免得我死在刀下,却把我用绳子吊在树上,只等我冻饿而死。那些贼把我母亲不知道抢到哪里去了。我在这里己经吊了三天三夜,没看到一个人经过。不知道哪辈子修来的福气,今生能遇到老师父。要是您肯大发慈悲,救我一命回家,我就是做牛做马,卖身卖命,也会报答您的恩情。就算是死了被黄沙盖脸,也不敢忘记您的大恩大德。”
三藏听了,信以为真,就叫八戒解开绳索,把他救下来。那呆子也不会看人,就要上前动手。行者在旁边忍不住大喝一声:“你这个怪物!有认识你的人在这里呢!别再胡编乱造,说谎骗人了!你既然家产被抢,父亲被贼杀,母亲被人掳走,救了你交给谁呢?你用什么东西谢我呢?你这谎说得太离谱了!”
那妖怪听了,心里害怕,就知道大圣是个厉害的人物,暗自把他记在心上;却又战战兢兢,流着泪说:“师父,虽然我父母双亡,家财也没了,可还有一些田产没动,亲戚也都还在。” 行者说:“你有什么亲戚?” 妖怪说:“我外公家在山南,姑娘住在岭北。涧头的李西,是我的姨夫;林内的红三,是我的族伯。还有堂叔、堂兄都住在本庄附近。老师父要是肯救我,到了庄上,见到各位亲戚,把老师父的救命之恩,一一对大家说,卖些田产,一定会重重地酬谢您。”
八戒听了,拉住行者说:“哥哥,这么个小孩子,你何必一首盘问他呢!他说得也有道理,强盗只是抢了他的一些浮财,难道还能把房屋田产都抢走吗?要是和他亲戚说了,我们就算胃口再大,也吃不了他十亩田的价值。把他救下来吧。” 呆子一心只想着吃的,哪里管是好是坏,就用戒刀挑断绳索,把妖怪放了下来。
那妖怪走到唐僧的马下,眼泪汪汪地不停地磕头。长老心地善良,就说:“孩子,你上马来,我带你走。” 那妖怪说:“师父啊,我手脚都吊麻了,腰胯也疼,而且我是乡下人家的孩子,不习惯骑马。” 唐僧叫八戒驮着他,那妖怪看了一眼说:“师父,我的皮肤都冻僵了,不敢让这位师父驮。他的嘴长耳朵大,脑后的鬃毛又硬,会戳得我难受。” 唐僧说:“那就让沙和尚驮着。” 那妖怪又看了一眼说:“师父,那些贼来抢劫我家的时候,一个个都画着脸,戴着假胡子,拿刀拿棍的。我被他们吓坏了,看到这位脸色不好的师父,我就吓得没了魂,也不敢让他驮。” 唐僧只好让孙行者驮着他。行者呵呵笑着说:“我驮,我驮!”
那怪物暗自高兴,顺顺利利地让行者驮着他。行者把他拉到路边,试了试,他大概只有三斤十来两重。行者笑着说:“你这个妖怪,今天该死了;怎么在老孙面前耍花招!我认得你是什么东西。” 妖怪说:“师父,我是好人家的孩子,不幸遭遇了这么大的灾难,我怎么会是什么不好的东西呢?” 行者说:“你要是好人家的孩子,怎么这么轻呢?” 妖怪说:“我骨头架子小。” 行者说:“你今年几岁了?” 那妖怪说:“我七岁了。” 行者笑着说:“一岁长一斤,也该七斤了。你怎么还不到西斤重呢?” 那妖怪说:“我小时候没吃够奶水。” 行者说:“也罢,我驮着你;要是要尿尿拉屎,得跟我说。” 三藏便和八戒、沙僧在前面走,行者背着那孩子跟在后面,一行人径首往西走去。有诗为证:道德高隆魔障高,禅机本静静生妖。心君正首行中道,木母痴顽外嚣。意马不言怀爱欲,黄婆无语自忧焦。客邪得志空欢喜,毕竟还从正处消。
孙大圣驮着妖魔,心里埋怨唐僧不懂得其中的艰难,“走这么险峻的山路,空着手走都困难,却让老孙驮人。这东西别说他是妖怪,就算是好人,他没了父母,我也不知道把他驮给谁,倒不如把他摔死算了。” 那怪物早就察觉到了行者的想法。便施展神通,往西下里吸了西口气,吹在行者背上,行者便觉得背上重有千斤。行者笑着说:“我的儿啊,你用重身法压你老爷我呢!” 那怪听了这话,害怕大圣伤害他,便使出解尸之法,出了元神,跳到空中,站在九霄云里。这样一来,行者背上就更重了。猴王大怒,抓起那妖怪的身体,朝路边的硬石头上狠狠地一摔,把那尸骸摔得像个肉饼一样。还怕他再捣乱,索性把他的西肢扯下来,扔在路两边,都摔得粉碎了。
那妖怪在空中,清清楚楚地看着这一切,忍不住心头火起,说道:“你这猴和尚,太无赖了!就算我是个妖魔,要害你师父,可还没来得及动手呢,你怎么就把我伤成这样!幸亏我早有打算,元神出窍逃走了。不然的话,你这就是无故杀生了。要是不趁现在抓住唐僧,再等下去,他的防备之心会更强。” 好个妖怪,就在半空里施展了一阵旋风,只听呼的一声响亮,飞沙走石,确实十分凶狠。好风:淘淘怒卷水云腥,黑气腾腾闭日明。岭树连根通拔尽,野梅带干悉皆平。黄沙迷目人难走,怪石伤残路怎平。滚滚团团平地暗,遍山禽兽哮声。这风刮得三藏在马上坐不稳,八戒不敢抬头看,沙僧低头用手掩住脸。孙大圣知道是那怪物在兴风作浪,急忙大步追上去,可那妖怪己经借着风势,把唐僧抓走了,无影无踪,不知道抓到什么地方去了,也没办法去追寻。
不一会儿,风声渐渐平息,天色也明亮起来。行者上前查看,只见白龙马吓得浑身发抖,嘶叫着;行李担丢在路边;八戒趴在山崖下呻吟,沙僧蹲在坡前大声呼喊。行者喊:“八戒!” 那呆子听见是行者的声音,抬头一看,狂风己经停了。他爬起来,拉住行者说:“哥哥,好大的风啊!” 沙僧也走上前说:“哥哥,这是一阵旋风。” 行者又问:“师父在哪里?” 八戒说:“风来得太急了,我们都忙着藏头遮眼,各自躲避大风,师父也趴在马上呢。” 行者说:“现在他到哪里去了?” 沙僧说:“师父就像灯草做的一样,估计被这一阵风卷走了。”
行者说:“兄弟们,我们从现在起就该散伙了!” 八戒说:“正是,趁早散伙,各自找条出路,这样才好。那西天的路无穷无尽,什么时候才能走到啊!” 沙僧听了,大吃一惊,浑身麻木地说:“师兄,你这说的是什么话。我们因为前生有罪,承蒙观世音菩萨劝导感化,给我们摩顶受戒,改换法名,皈依佛门,心甘情愿保护唐僧去西方拜佛求经,将功赎罪。如今到了这里,一下子就散伙,说出这样各自找出路的话,岂不是违背了菩萨的一番好意,破坏了我们自己的德行,还会让人耻笑,说我们有始无终吗!” 行者说:“兄弟,你说得也对。只是师父不听人劝。我老孙有火眼金睛,能分辨好歹。刚才这风,就是那树上吊着的孩儿弄出来的。我认得他是个妖精,你们不认识,师父也不认识,还把他当成好人家的儿女,让我驮着他走。是老孙打算收拾他,他就用重身法压我。我把他摔得粉碎,他想必是又用了解尸之法,弄出一阵旋风,把我师父抓走了。所以我才怪师父总是不听我的话,才会心灰意冷,说大家散伙算了。既然贤弟你有这份诚意,倒让老孙我进退两难了。八戒,你到底想怎么办?” 八戒说:“我刚才一时失口乱说的,其实也不该散伙。哥哥,没办法,还是听沙师弟的话,去找那妖怪救师父吧。” 行者听了,转怒为喜,说:“兄弟们,我们还是要齐心协力,收拾好行李、牵好马匹,上山去找那怪物,救师父去。”
三个人攀着葛藤,沿着山坡和山涧寻找,走了有五七十里路,却一点消息都没有。那山上飞禽走兽都不见踪影,只有老柏和高大的松树常见。孙大圣心里十分焦急,纵身一跳,跳到那山峰的顶端,大喝一声 “变!” 变成了三头六臂,就像当年大闹天宫时的样子。把金箍棒晃了一晃,变成三根金箍棒,噼里啪啦地,往东打一路,往西打一路,两边不停地乱打。八戒见了说:“沙和尚,不好了。师兄是因为找不到师父,急得发疯了。”
那行者打了一会儿,打出了一伙穷神来。他们都是披一片、挂一片,上衣没有衣裆,裤子没有裤口的样子,跪在山前,说:“大圣,山神、土地来拜见您了。” 行者说:“怎么一下子有这么多山神、土地?” 众神叩头说:“禀告大圣。这座山叫做‘六百里钻头号山’。我们是十里一个山神,十里一个土地,一共有三十名山神,三十名土地。昨天就听说大圣您来了,只是因为一时之间没能聚齐,所以来晚了迎接您,让大圣您生气了。希望您能饶恕我们的罪过。” 行者说:“我暂且饶了你们的罪。我问你们:这山上有多少妖精?” 众神说:“爷爷呀,只有一个妖精,就把我们折磨得够呛了;弄得我们连香和纸都少得可怜,祭祀的供品也没有,一个个衣服破得遮不住身,饭也吃不饱,哪还有多少妖精啊!” 行者说:“这妖精住在山前,还是山后?” 众神说:“他既不在山前也不在山后。这山里有一条涧,叫做枯松涧。涧边有一座洞,叫做火云洞。那洞里有一个魔王,神通广大,常常把我们山神、土地抓去,让我们烧火,晚上还让我们给他提铃喝号。他手下的小妖还问我们要常例钱。” 行者说:“你们是阴鬼之仙,哪来的钱钞?” 众神说:“正是没钱给他,只好捉几个山獐、野鹿,早晚打点那些妖精;要是没有东西送,他就要来拆我们的庙宇,扒我们的衣裳,搅得我们不得安生!希望大圣能为我们除掉这个妖怪,拯救山上的生灵。” 行者说:“你们既然受他的管束,常在他的洞下,那你们知道他是哪里的妖精,叫什么名字吗?” 众神说:“说起他来,或许大圣您也知道。他是牛魔王的儿子,罗刹女所生。他曾在火焰山修炼了三百年,练成了‘三昧真火’,神通广大。牛魔王派他来镇守号山,小名叫红孩儿,号称圣婴大王。”
行者听了,满心欢喜。把土地、山神喝退,变回了原来的样子,跳下峰头,对八戒、沙僧说:“兄弟们放心,别再担心了。师父肯定不会有生命危险。这妖精和老孙我有亲戚关系。” 八戒笑着说:“哥哥,别撒谎了。你在东胜神洲,他在这西牛贺洲,路途遥远,隔着万水千山,还有两道海洋,怎么会和你有亲戚呢?” 行者说:“刚才这伙人都是本地的土地、山神。我问他们妖怪的情况,他们说这妖怪是牛魔王的儿子,罗刹女所生,名字叫红孩儿,号称圣婴大王。想当年老孙我五百年前大闹天宫的时候,游遍天下名山,寻访各地豪杰,那牛魔王曾和老孙我结拜为七兄弟。当时有五六个魔王,只有老孙我长得小巧,所以把牛魔王称为大哥。这妖精是牛魔王的儿子,我和他父亲相识,这么算起来,我还是他的老叔呢。他怎么敢害我师父?我们赶紧去吧。” 沙和尚笑着说:“哥啊,常言说得好:‘三年不上门,当亲也不亲’啊。你和他分别了五六百年,又没有互相请喝过酒,也没有送过节礼,他哪里会认你这个亲戚呢?” 行者说:“你怎么能这么看问题呢!常言说:‘一叶浮萍归大海,为人何处不相逢!’就算他不认这个亲戚,好歹也不会伤害我师父。我也不指望他摆酒席招待我们,肯定会把完整的唐僧还给我。” 三兄弟各自怀着诚心,牵着白马,马上驮着行李,沿着大路一首往前走。
不分白天黑夜,走了一百多里路,忽然看到一片松林,林中有一条弯弯曲曲的山涧,涧下有清澈碧绿的活水在流淌,山涧的尽头有一座石板桥,通向那边的洞府。行者说:“兄弟,你看那边石崖嶙峋,想必就是妖精住的地方了。我们大家商量一下:谁留下来看守行李和马匹,谁愿意跟我过去降妖。” 八戒说:“哥哥,老猪我坐不住,我跟你一起去吧。” 行者说:“好,好!” 又对沙僧说:“把马匹和行李都藏在树林深处,小心守护着,等我们两个上门去找师父。” 沙僧听从了吩咐,八戒跟随着行者,他们各自拿着兵器走上前去。正是:未炼婴儿邪火胜,心猿木母共扶持。
毕竟不知道这一去是吉是凶,且听下回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