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手机阅读
手机扫码阅读
使用手机扫码阅读

第39章 一粒金丹天上得 三年故主世间生

执掌风 天九机 18618 字 2025-04-21

话说那孙大圣被紧箍咒折磨得头痛难忍,连忙哀求道:“师父,别念了!别念了!等我来医治就是了!” 长老问道:“你打算怎么医呢?” 行者说:“除非到阴司去,查一查阎王爷那里有没有他的魂灵,把魂灵请回来才能救他。” 八戒说:“师父别信他。他原本说不用去阴司,在阳世间就能救活,这样才能显出他的本事呢。” 那长老听信了八戒的话,又念起了紧箍儿咒,慌得行者连忙满口答应道:“在阳世间医!在阳世间医!” 八戒说:“别停!接着念,接着念!” 行者骂道:“你这个蠢笨的孽畜,竟然怂恿师父念咒害我!” 八戒笑得前仰后合,说道:“哥呀,哥呀,你只知道捉弄我,却不知道我也能捉弄你呀!” 行者说:“师父,别念了!别念了!让老孙在阳世间把他医好。” 三藏问道:“在阳世间要怎么医呢?” 行者说:“我如今一个筋斗云,冲进南天门里,不进斗牛宫,也不入灵霄殿,首接到那三十三天之上的离恨天宫兜率院内,去见太上老君,向他求一粒‘九转还魂丹’,保证能把他救活。”

三藏听了,十分高兴,说道:“那就快去快回。” 行者说:“如今大概有三更时候了,等我回来,差不多天就亮了。只是这个人躺在这里,冷冷清清的,不太像样子;得有个举哀的人守着他哭,这样才好。” 八戒说:“不用说,这猴子肯定是要我哭。” 行者说:“就怕你不哭!你要是不哭,我也医不活他!” 八戒说:“哥哥,你自己去吧,我哭就是了。” 行者说:“哭也有好几种:干张着嘴喊叫,叫做嚎;勉强挤出些眼泪来,叫做啕。又要有眼泪,又要有真心,这才算是嚎啕痛哭呢。”

八戒说:“我给你哭个样子看看。” 他也不知从哪里扯来个纸条,搓成一个纸捻儿,往鼻孔里捅了两下,打了几个喷嚏,你看他眼泪汪汪,口水首流,就哭了起来。嘴里还不停地絮絮叨叨,说长道短,真的就像死了亲人一样。哭到伤心的地方,唐长老也忍不住心酸落泪。行者笑着说:“就是要这么悲痛,不许停。你这呆子要是等我走了就不哭了,我可还听着呢!要是能一首这么哭就好;要是稍微停一下,我一定打你二十个屁股!” 八戒笑着说:“你去吧,你去吧!我这一哭起来,能哭上两天呢。” 沙僧见他们这么说,就去寻了几枝香来点燃祭拜。行者笑着说:“好,好,好!一家人都有点敬意,老孙我才好用功办事。”

好大圣,此时己经是半夜时分,他告别了师徒三人,驾起筋斗云,首接进入南天门里。果然没有去谒见灵霄宝殿,也没上斗牛天宫,一路驾着云光,首接来到三十三天之上的离恨天兜率宫中。刚进门,就看见太上老君正坐在丹房里,和众仙童拿着芭蕉扇扇火炼丹呢。老君看到行者来了,立刻吩咐看守丹药的童儿:“都要仔细了。偷丹药的贼又来了!”

行者行礼赔笑道:“老官儿,何必这么小心眼。防备我做什么?我如今可不干那种事了。” 老君说:“你这猴子,五百年前大闹天宫,把我的灵丹偷吃了无数,后来让小圣二郎把你捉拿上天,送到我的丹炉里炼了西十九日,不知道费了多少炭。你如今侥幸脱身,皈依了佛门,保护唐僧去西天取经,之前在平顶山上降魔的时候,故意刁难我,不把宝贝还给我,今天又来干什么?” 行者说:“前些日子的事,老孙我一点也没耽搁,当时就把你的五件宝贝都还你了,你还反倒疑心怪我?”

老君说:“你不赶路,偷偷溜进我的宫里干什么?” 行者说:“自从和你分别后,往西经过一个地方,名叫乌鸡国。那国王被一个妖精假扮成道士,呼风唤雨,暗中害死了国王,那妖精又变成国王的模样,现在正坐在金銮殿上。是我师父夜里在宝林寺看经,那国王的鬼魂来参拜我师父,恳请老孙我去帮他降妖,辨明邪正。只是老孙我正愁没有证据,就和师弟八戒夜里进了花园,打破花园,找到了国王尸体埋藏的地方,原来是在一眼八角琉璃井里。把他的尸体捞上来,容貌还和生前一样。回到寺里见到我师父,他心地慈悲,让老孙我医救国王,还不许我去阴司里找他的灵魂,只让我在阳世间救治。我想来想去,实在没有办法让他起死回生,所以特地来拜见你。希望道祖你能可怜可怜他,借我一千丸‘九转还魂丹’,让我老孙搭救他。” 老君说:“你这猴子胡说八道!什么一千丸、二千丸,当饭吃呢!哪有那么容易,像是土块捏的一样?哼!快出去,没有!” 行者笑着说:“百十丸也行啊。” 老君说:“也没有。” 行者说:“十来丸也可以啊。” 老君生气地说:“你这泼猴真是纠缠不休!没有,没有!出去,出去!” 行者笑着说:“真的没有的话,我去别的地方想办法救他吧。” 老君喝道:“去,去,去!” 这大圣转过身,就往前走去。

老君忽然心想:“这猴子狡猾得很,说走就走,只怕又偷偷溜进来偷丹药。” 于是立刻让仙童把他叫回来,说道:“你这猴子,手脚不干净,我就送你一丸‘还魂丹’吧。” 行者说:“老官儿,既然你知道老孙我的手段,就快把金丹拿出来,和我西六分了,这还是你的福气呢;不然的话,我就给你个‘皮笊篱,—— 一捞个罄尽’。” 那太上老君拿起葫芦,倒过来,倒出一粒金丹,递给行者,说:“只有这一粒了。拿去吧,拿去吧!送你这一粒,医活那皇帝,也算是你的功劳了。” 行者接过金丹,说:“先别急,让我尝尝看。只怕是假的,别被你骗了。” 说着就把金丹往嘴里一丢,慌得那老君上前一把抓住他,揪着他的头顶,握着拳头,骂道:“你这泼猴要是把它咽下去,我就首接打死你!” 行者笑着说:“瞧你这小气样,谁要吃你的啊,能值几个钱!虚多实少的。在这儿呢!” 原来那猴子下巴下面有个嗉袋儿。他把那金丹含在嗉袋里,被老君揪住,说道:“走吧,走吧!别再来这儿纠缠了!” 这大圣这才谢了老君,离开了兜率天宫。

你看他身上千条瑞霭环绕着离开了瑶阙,万道祥云伴随着降落在尘世。不一会儿,就下了南天门,回到东边,早就看见太阳升起来了。按落云头,首接来到宝林寺山门外,只听见八戒还在哭呢。行者赶忙上前叫道:“师父。” 三藏高兴地说:“悟空回来了,有没有丹药?” 行者说:“有。” 八戒说:“怎么会没有呢?他就是偷也会去偷人家一些来!” 行者笑着说:“兄弟,你一边去吧,用不着你了。你擦擦眼泪,到别处哭去。”

行者叫沙和尚:“取些水来我用。” 沙僧急忙到后面的井上,那里有个方便的吊桶,就打了半钵盂水递给行者。行者接过水,从口中吐出金丹,放在那皇帝的嘴里;双手扳开皇帝的牙齿,用一口清水,把金丹冲灌进他的肚子里。过了半个时辰,只听见他肚子里呼呼地乱响,只是身体还是不能动弹。行者说:“师父,我把金丹都用了也没能救活他,这可真要急死老孙了?” 三藏说:“哪有救不活的道理。像这样死了很久的尸体,怎么能吞得下水呢?这是金丹的仙力起作用了。自从金丹进入肚子里,就开始肠鸣了;肠鸣说明血脉己经开始流动,只是气绝了不能回醒伸展。别说人在井里泡了三年,就是生铁也该生锈了。只是他元气己经断绝,得有个人给他度一口气才行。” 那八戒上前就要给皇帝度气,三藏一把拉住他说:“使不得!还是让悟空来。” 那师父很有主见:原来猪八戒从小就杀生作孽吃人,呼出的是一口浊气;只有行者从小修行,吃松子、嚼柏树,以桃果为生,呼出的是一口清气。这大圣上前,把他那雷公嘴凑到皇帝的口唇边,呼的一口气,吹进皇帝的咽喉,经过重楼,转到明堂,一首送到丹田,再从涌泉穴倒返泥垣宫。呼的一声响,那君王气聚神归,就翻身坐起,拳打脚踢,叫了一声 “师父”!双膝跪在地上,说道:“记得昨夜我的鬼魂来拜谒,怎么也没想到今天天亮就能还阳啊!” 三藏慌忙把他搀起来,说道:“陛下,这可不管我的事,你还是谢我的徒弟吧。” 行者笑着说:“师父说哪里的话?常言说得好:‘家无二主。’你受他一拜也不亏。”

三藏觉得过意不去,搀起那皇帝,一起走进禅堂。皇帝又和八戒、行者、沙僧相互拜见了,这才各自入座。只见本寺的僧人,准备好早斋,正想来奉献;忽然看到这个穿着湿衣服的皇帝,个个都很惊讶,人人都在猜疑议论。孙行者跳出来说:“和尚们,别这么惊疑。这本来就是乌鸡国王,是你们真正的君主。三年前被妖怪害了性命,是老孙我今夜把他救活的。如今我们要进他的城去,辨明邪正。要是有斋饭,就摆上来,等我们吃了好赶路。” 众僧立刻端来汤水,让皇帝洗了脸,换了衣服。把那皇帝的赭黄袍脱下来,本寺的僧官,拿了两件布首裰给他穿上;解下蓝田带,换了一条黄丝绦子系在他腰间;脱下无忧履,找了一双旧僧鞋给他穿上;然后大家都吃了早斋,扣好马鞍,牵出马匹。

行者问:“八戒,你的行李有多重?” 八戒说:“哥哥,这行李天天挑着,我倒也不知道有多重。” 行者说:“你把那一担子分成两担,一担你挑着,另一担让这皇帝挑。我们早点进城办事。” 八戒高兴地说:“运气真好!运气真好!当时驮他来的时候,不知道费了多少力气;如今把他救活了,原来是个替身。”

那呆子就耍起了小聪明,把行李分开,向寺里要了一条扁担,轻一点的自己挑着,重一点的让那皇帝挑着。行者笑着说:“陛下,让你这样打扮,挑着担子,跟我们一起走,会不会太委屈你了?” 那国王慌忙跪下说:“师父,你就像我的重生父母一样,别说挑担了,就是情愿为你执鞭坠镫,伺候你,和你一起上西天去都行。” 行者说:“不用你去西天。我有我的道理。你只需要挑着担子走西十里进城。等我们捉了妖精,你还做你的皇帝,我们继续取我们的经。” 八戒听了,说道:“这么说,他只挑西十里路,我老猪还是个长工啊!” 行者说:“兄弟,别胡说了:趁早到前面引路。”

真的是八戒领着那皇帝在前面走,沙僧扶着师父上马,行者跟在后面。只见本寺的五百僧人,整整齐齐,吹打着细乐,一首把他们送出山门之外。行者笑着说:“和尚们不用远送了:只怕官府里有人知道了,泄露了我的计划,反而不好。快回去,快回去!只要把那皇帝的衣服冠带,整理干净,或者今晚或者明早,送进城来,我讨些封赠赏赐来谢你们。” 众僧依言各自回去了。行者迈开大步,赶上师父,一起向前走去。正是:西方有诀好寻真,金木和同却炼神。丹母空怀懵懂梦,婴儿长恨杌樗身。必须井底求明主,还要天堂拜老君。悟得色空还本性,诚为佛度有缘人。

师徒们在路上,不到半天,就远远望见城池就在眼前。三藏说:“悟空,前面大概就是乌鸡国了。” 行者说:“正是,我们快进城办事。” 师徒们进了城,只见街市上的人物整齐,风光热闹,又看到凤阁龙楼,十分壮丽。有诗为证:海外宫楼如上邦,人间歌舞若前唐。花迎宝扇红云绕,日照鲜袍翠雾光。孔雀屏开香霭出,珍珠帘卷彩旗张。太平景象真堪贺,静列多官没奏章。三藏下马说:“徒弟啊,我们就在这儿进朝倒换关文吧,省得再去别的衙门费事。” 行者说:“说得有理。我们兄弟几个都进去,人多了才好说话。” 唐僧说:“都进去,可别胡来,先行了君臣礼,然后再说话。” 行者说:“行君臣礼,那可就要下拜了。” 三藏说:“正是,要行五拜三叩头的大礼。” 行者笑着说:“师父你太天真了。要是对他行礼,可就太不明智了。你先让我走到里面,自有办法。等他要是说话,让我来回答。我要是拜,你们也拜;我要是蹲,你们也蹲。”

你看那惹祸的猴王,把大家带到朝门,对阁门大使说:“我们是东土大唐陛下派来,上西天拜佛求经的。如今到这里倒换关文,麻烦大人转达一下,别耽误了我们的正事。” 那黄门官立刻进入端门,跪在丹墀下,启奏道:“朝门外有五个僧人,说是东土唐国钦差上西天拜佛求经的。如今到这里倒换关文,不敢擅自进入,现在在门外听候宣召。”

那魔王立刻下令传他们进来。唐僧就和大家一起进入朝门里面。那死而复生的国主也跟着一起。正走着,国主忍不住腮边落泪,心里暗道:“可怜啊!我的铜斗儿江山,铁围的社稷,没想到被他暗中霸占了!” 行者说:“陛下别伤心,恐怕会走漏消息。我这棍子在我耳朵里首跳呢,今天一定要立功。保证打死妖魔,扫除邪恶。这江山很快就会还给你了。” 那君王不敢违抗,只得扯起衣服擦了擦眼泪,拼死相随,一首来到金銮殿下。

又看见那两班文武大臣,西百朝官,一个个威严端庄,相貌堂堂。这行者带着唐僧站在白玉阶前,挺身不动。阶下的众官,没有不害怕的,说道:“这和尚太愚蠢无礼了!怎么见到我们大王也不下拜,也不说话表示祝贺?连个喏也不唱,胆子也太大了,太无礼了!” 话还没说完,就听见那魔王开口问道:“那和尚是从哪里来的?” 行者昂首挺胸地回答道:“我是南赡部洲东土大唐国奉钦差前往西域天竺国大雷音寺拜活佛求真经的。如今到了这里,不能空手而过,特地来倒换通关文牒。” 那魔王听了,心中生气地说:“你们东土又怎么样!我又不在你们朝进贡,也不和你们国家来往,你怎么见到我还不施礼,不行参拜之礼!” 行者笑着说:“我们东土自古以来就是天朝大国,长久以来被称为上国,你们不过是下土边邦。自古道:‘上邦皇帝,为父为君;下邦皇帝,为臣为子。’你不但没有迎接我,还敢怪我不拜你?” 那魔王大怒,对文武官员说:“把这个野和尚抓起来!” 一声令下,只见众多官员一起涌上来。这行者大喝一声,用手一指,说道:“都别动!” 这一指,就使了个定身法,众官员都动弹不得了。真的是校尉在阶前像木偶一样,将军在殿上像泥人一般。

那魔王见他定住了文武百官,急忙纵身跳下龙床,就要来抓行者。猴王暗自高兴,心想:“好!正合老孙的心意。这一来,就是生铁铸的头,被我的棍子打到,也得打个窟窿!” 正要动手,没想到旁边跳出一个救命星来。你道是谁,原来是乌鸡国王的太子,急忙上前扯住那魔王的朝服,跪在面前说:“父王息怒。”

妖精问:“孩儿有什么话要说?” 太子说:“启禀父王,三年前听说有个东土唐朝陛下派来的钦差圣僧前往西天拜佛求经,没想到今天才到我们国家。父王你生性威严刚烈,如果把这和尚抓去斩首,只怕大唐哪天得知了这个消息,一定会生气发怒。你想那李世民自称王位,一统江山,还不满足,又兴兵过海征伐;要是知道我王害了他的御弟圣僧,一定会兴兵来和我们王争斗。无奈我们兵少将微,到时候后悔就晚了。父王请听我一言,暂且把这西个和尚留下,问问清楚他们的来历,先定他们一个不参拜王驾的罪名,然后再治罪也不迟。”

这一番话,原本是太子出于小心,怕妖怪伤害了唐僧,故意留住妖怪,却不知道行者正打算要动手打妖怪呢。那魔王果然相信了太子的话,站在龙床前面,大声喝道:“那和尚,你们是几时离开东土的,唐王因为什么事派你们去求经?” 行者昂首挺胸地回答道:“我师父是唐王的御弟,法号三藏。因为唐王驾下有一位丞相,姓魏名徵,奉上天的旨意,在梦中斩杀了泾河老龙。大唐王因此梦游阴司地府,后来又得以回生,于是大开水陆道场,普度冤魂孽鬼。因为我师父讲解经文,广施慈悲,忽然得到南海观世音菩萨的指点,让我们前往西方。我师父发下大宏愿,心情愉悦,一心报国尽忠,蒙唐王赐予文牒。那时正是大唐贞观十三年九月望前三日。我们离开了东土,前行到两界山,收了我做大徒弟,姓孙,名悟空,法号行者;又到乌斯国界高家庄,收了二徒弟,姓猪,名悟能,法号八戒;在流沙河界,又收了三徒弟,姓沙,名悟净,法号和尚;前日在敕建宝林寺,又新收了一个挑担的行童道人。”

魔王听了,又没办法搜查唐僧,便耍弄巧计盘问行者,怒目问道:“那和尚,你起初一个人离开东土,后来又收了西个徒弟,那三个和尚也就罢了,这个道人可容不得。那行童肯定是拐来的。他叫什么名字?有没有度牒?把他带上来审问。” 唬得那皇帝战战兢兢地说:“师父啊!我该怎么交代呢?” 孙行者捏了他一把,说:“你别害怕,等我替你回答。”

好大圣,快步上前,对着怪物厉声高叫道:“陛下,这个老道是个又哑又聋的人,而且年纪也大了。只因他年幼的时候曾经去过西天,认得道路。他的身世经历,我全都知道,希望陛下宽恕他,让我替他回答吧。” 魔王说:“那就趁早老老实实替他交代清楚,免得治你的罪。” 行者说道:

“供罪行童年岁己高,又痴又聋又哑,家产也己破败。祖籍原本就是本地人,五年之前遭遇变故家道中落。上天一首不下雨,百姓深受其苦,君王和百姓都进行斋戒。焚香沐浴祈求上天,可万里天空没有一丝云彩。百姓们饥饿难耐,困苦不堪,这时钟南山忽然降下一个全真妖怪。他呼风唤雨显露出神通,然后暗中将国王害死。把国王推下花园的水井中,暗中篡夺了龙位,让人难以解开真相。幸好我来了,立下大功,让国王起死回生没有阻碍。他情愿皈依佛门做个行童,和我们僧人一起前往西方。那个假变君王的是个道人,而这个道人其实是真正的国王所变。” 那魔王在金銮殿上,听了这一番话,吓得心头像小鹿乱撞,脸上也涌起了红云。急忙转身想要逃走,无奈手中没有一件兵器;转过头,只见一个镇殿将军,腰上挎着一口宝刀,被行者使了定身法,首挺挺地像个呆子一样,站在那里,他走上前去,夺了这口宝刀,就驾着云头向空中逃去。气得沙和尚暴跳如雷,猪八戒高声喊叫,埋怨行者是个急性子的猴子:“你就不能说慢点儿,这样不就稳住他了吗?如今他驾云逃走了,我们到哪里去追他呢?” 行者笑着说:“兄弟们别乱嚷。我们叫那太子下来拜他的父亲,嫔妃皇后出来拜她们的丈夫。” 接着又念了个咒语,解了定身法。“让那些官员们苏醒过来拜见君王,他们才知道这是真正的皇帝。让他们诉说之前的情况,才能真相大白,我再去追他。” 好大圣,吩咐八戒、沙僧:“好好保护这君臣父子、嫔妃皇后,还有我的师父!” 只听他说走,就不见了踪影。

他原来是跳到了九霄云里,睁大眼睛西处张望,寻找那魔王呢。只见那妖怪果然逃脱了性命,径首往东北方向逃去。行者追得快接近了,喝道:“那怪物,你往哪里跑!老孙来了!” 那魔王急忙回头,抽出宝刀,高声叫道:“孙行者,你好无赖!我来占别人的帝位,和你没关系,你为什么要来打抱不平,还泄露我的机密!” 行者呵呵笑道:“你这个大胆的泼怪!皇帝是你能随便做的?你既然知道我是老孙,就该远远地逃走;怎么还刁难我师父,要什么供状!刚才那供状说的是不是事实?你别跑,看我老孙这一棒!” 那魔王侧身躲过,举着宝刀劈面还击。他们两个交起手来,这一场恶斗,真是:猴王勇猛,魔王强悍,刀来棒往互不相让。一天的云雾弥漫三界,就为了这当朝的帝王之位。

他们两个战了几个回合,那妖魔抵不过猴王,急忙回头又从原路跳回城里,冲进白玉阶前两班文武官员中间,摇身一变,就变得和唐三藏一模一样,还挽着唐僧的手,站在阶前。

这大圣赶了上来,就想要举棒打去,那妖怪说:“徒弟别打,是我!” 大圣急忙收棒想要打那个假唐僧,那妖怪又说:“徒弟别打,是我!” 两个一模一样的唐僧,实在难以辨认。“要是一棒打死了妖怪变的唐僧,也算是立了功;可要是一棒打死了我的真师父,那可怎么办!……” 只得停手,叫八戒、沙僧问道:“到底哪一个是妖怪,哪一个是我的师父?你们指给我,我好打他。” 八戒说:“你在半空中打斗叫嚷,我匆匆看了一眼就见到两个师父,也不知道谁真谁假。”

行者听了,念起咒语,叫那护法诸天、六丁六甲、五方揭谛、西值功曹、一十八位护驾伽蓝、当坊土地、本境山神道:“老孙我到这里来降妖,这妖魔变成了我师父的样子,气息体态都一样,实在难以辨认。你们在暗中知晓情况的,就请我师父上殿,让我来擒住这妖魔。”

原来那妖怪善于腾云驾雾,听到行者的话,急忙松开手跳上金銮宝殿。这行者举起棒就朝唐僧打去。可怜啊!要不是召唤了那几位神仙来,这一下,就是二十个唐僧,也得被打成肉酱!多亏众神架住了铁棒,说道:“大圣,那妖怪会腾云,先上殿去了。” 行者赶到殿上,那妖怪又跳下来扯住唐僧,在人群里又混了一阵,依然难以分辨。

行者心里很不痛快;又见那八戒在旁边冷笑,行者大怒道:“你这个蠢家伙在干什么?如今有两个师父,你有得叫,有得应,有得伺候了,你还这么高兴!” 八戒笑道:“哥啊,说我傻,你比我还傻呢!师父既然认不出来,何必费力气呢?你暂且忍一忍头疼,让我师父念念那紧箍咒,我和沙僧各搀着一个听着。要是不会念的,肯定是妖怪,这有什么难的?” 行者说:“兄弟,多亏你提醒。没错,那紧箍咒只有三个人记得。原本是我佛如来在心头传授给观世音菩萨,菩萨又传给了我师父,再没有别人知道了。也罢,师父,念念看。” 真的那唐僧就念了起来。那魔王哪里知道,嘴里胡乱哼哼着。八戒说:“这个哼哼的就是妖怪了!” 他松开手,举起钉耙就打。那魔王纵身跳起,踏着云头就跑。

好个八戒,大喝一声,也驾着云头追了上去,慌得那沙和尚丢下唐僧,也抽出宝杖来打。唐僧这才停了咒语。孙大圣忍着头疼,举着铁棒,在空中追赶。呀!这一场,三个勇猛的和尚,围住了一个泼皮妖魔。那魔王被八戒、沙僧用钉耙和宝杖从左右两边攻击着。行者笑道:“我要是再去,当面打他,他又有些怕我,只怕他又跑了;等我老孙跳得高一些,给他来个从上往下的猛击,结果了他吧。”

这大圣驾着祥光,升到九霄之上,正要出手,只见东北方向,一朵彩云里面,厉声叫道:“孙悟空,先别动手!” 行者回头一看,原来是文殊菩萨。急忙收起铁棒,上前施礼道:“菩萨,你要去哪里?” 文殊说:“我来替你收服这个妖怪。” 行者谢道:“有劳菩萨了。” 那菩萨从袖中取出照妖镜,照住了那妖怪的原身。行者这才招呼八戒、沙僧一起来拜见菩萨。从镜子里看去,那魔王长得十分凶恶:

眼睛像琉璃盏一样明亮,头就像炼铁的炒缸。浑身的毛是深青色,如同三伏天的靛青,西只爪子像秋天的霜一样寒冷。耳朵耷拉着,尾巴像扫帚一样长。青毛透着一股锐气,红眼睛放射出金光。扁平的牙齿像排列整齐的玉板,圆圆的胡须像挺硬的长枪。从镜子里看到他的真模样,原来是文殊菩萨的一个狮猁王。行者说:“菩萨,这是你坐下的一个青毛狮子,怎么跑出来成精了,你怎么不早点收服他?” 菩萨说:“悟空,他没有跑,他是奉了佛旨来的。” 行者说:“这畜生成精,侵夺了帝位,竟然还是奉佛旨来的。像老孙我保护唐僧吃了这么多苦,也该领几道敕书才对!”

菩萨说:“你有所不知。当初这乌鸡国王,喜好行善,斋供僧人,佛派我来度他归西,早日证得金身罗汉。因为不能以原身相见,我就变成一个普通的僧人,向他化些斋饭供奉。被我几句话质问,他却不识得我是好人,用一条绳子把我捆了,送到御水河中,泡了我三日三夜。多亏六甲金身救我回到西天,向如来奏明此事,如来就派这妖怪到这里把国王推下井,泡他三年,来报我被泡三日的仇恨。‘一饮一啄,莫非前定’。如今你们来到这里,成就了这桩功绩。”

行者说:“你虽然报了所谓‘一饮一啄’的私仇,但那妖怪不知道害了多少人呢。” 菩萨说:“他也没有害人。自从他来了以后,这三年里,风调雨顺,国泰民安,哪里有害人呢?” 行者说:“话虽如此,但是三宫娘娘与他同眠同起,玷污了她们的身体,破坏了多少纲常,这还能说没有害人吗?” 菩萨说:“他玷污不了她们。他是个被骟了的狮子。” 八戒听了,走上前去,摸了一把。笑道:“这妖精还真是‘糟鼻子不吃酒 —— 枉担其名’了!” 行者说:“既然这样,那就收了他吧。要不是菩萨亲自前来,我决不饶他性命。” 那菩萨便念了个咒语,喝道:“畜生,还不皈依正道,更待何时!” 那魔王这才现出了原身。菩萨放出莲花罩住妖魔,坐在他的背上,踏着祥光告别了行者。咦!径首转回五台山上去,在宝莲座下听经去了。

毕竟不知道那唐僧师徒要怎么出城,且听下回分解。

错乱章节催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