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恶往往在一念之间被人忘却,对荣华富贵和潦倒困苦也都不放在心上。在黑暗与光明、隐藏与显现中任凭命运起伏,只是随缘地饿了就吃饭,渴了就饮水。心神宁静时就会湛然常寂,一旦昏沉冥昧就会有魔障入侵。如果在五行中遭遇不顺就会打破禅林的清规,就像风一动必然会让人感到寒冷凛冽。
话说那孙大圣带着八戒告别了沙僧,跳过枯松涧,首接来到那怪石崖前。果然看见有一座洞府,那景致确实是非同一般。但见:
回銮的古道幽深而寂静,清风明月间还能听到玄鹤的鸣叫。白云透出,满川都被照亮,流水从桥下流过,充满了仙家的意趣。猿猴长鸣,鸟儿啼叫,花草树木奇异非凡,藤萝缠绕着石磴,芝兰胜过寻常。苍翠的山峦在崖壑间摇曳,散发出烟霞,翠绿的松柏招来彩凤。远处排列着的巅峰像屏风一样插着,山峦环绕着山涧,真是神仙居住的洞府。这里的地脉源自昆仑,只有有缘人才能够享用。
快走到洞府门前时,看见有一座石碣,上面镌刻着八个大字,是 “号山枯松涧火云洞”。在那一边有一群小妖,正在那里舞枪弄剑,迎风玩耍。孙大圣厉声高叫道:“你们这些小喽啰,趁早去报告给洞主知道,让他把我唐僧师父交出来,饶了你们这一洞精灵的性命!要是敢说半个‘不’字,我就掀翻了你们的山场,铲平了你们的洞府!” 那些小妖听了这话,慌忙急忙转身,各自跑回洞里,关上了两扇石门,到里面报告说:“大王,祸事了!”
话说那妖怪自从把三藏抓到洞中,挑选着剥去了他的衣服,用绳子把他的西肢像攒蹄一样捆在后院里,让小妖打来干净的水给他刷洗,准备上蒸笼蒸熟了吃。忽然听到报告说有祸事,也顾不上刷洗了,就来到前庭上问:“有什么祸事?” 小妖说:“有个毛脸雷公嘴的和尚,带着一个长嘴大耳的和尚,在门前要他们的唐僧师父呢。还说要是敢说半个‘不’字,就要掀翻山场,铲平洞府。” 魔王微微冷笑道:“这是孙行者和猪八戒。他们倒也真会找。我抓他师父,从半山中到这里,有一百五十里路,他们怎么就找上门来了?” 接着吩咐:“小的们,把管车的推出去!” 那一班几个小妖,推出五辆小车儿来,打开了前门。
八戒望见后说:“哥哥,这妖精恐怕是怕我们,推出车子来,是要往那边搬东西吧。” 行者说:“不是,且看看他把车子放在哪里。” 只见那些小妖把车子按照金、木、水、火、土的方位安置好,让五个小妖看着,另外五个进去通报。那魔王问:“安置好了吗?” 小妖回答:“安置好了。” 魔王说:“取过枪来。” 有那一伙管兵器的小妖,让两个抬出一杆一丈八尺长的火尖枪,递给妖王。妖王轮起枪,迈开步子,也没有穿戴什么盔甲,只是腰间系着一条锦绣战裙,光着脚,走到门前。行者和八戒抬头观看,只见那怪物:
面容像搽了粉一样有三分白,嘴唇如同涂了朱砂,一表人才。鬓发挽起,乌黑胜过靛青染过,眉毛像新月一样,好似用刀裁剪而成。战裙上巧妙地绣着盘绕的龙凤,身形比哪吒更加。双手拿着枪,威风凛凛,祥光护体,走出了门来。他的吼声如同春雷轰鸣,暴突的眼睛像闪电一样明亮。要知道这个妖魔的真正姓氏,那可是名扬千古的红孩儿。
那红孩儿怪走出门来,高声叫道:“是什么人,在我这里吆喝!” 行者走近前笑着说:“我的贤侄,别耍花样了。你今天早晨在山路旁,高高地吊在松树梢头,装成那般一个瘦怯怯、像有黄病的孩儿,哄骗了我师父。我还好心驮着你,你却弄起风来把我师父摄了过来。你如今又装出这个样子,我难道还不认得你?趁早把我师父交出来,不要不顾情面,失了亲情;不然恐怕你父亲知道了,会怪我老孙以大欺小,不像话。” 那怪听了这话,心中大怒,“咄” 的一声喝道:“你这泼猴头!我和你有什么亲情?你在这里满口胡言乱语,说些什么歪理!谁是你的贤侄?” 行者说:“哥哥,是你不知道。当年我和你父亲做兄弟的时候,你还不知道在哪里呢。” 那怪说:“这猴子一派胡言!你是哪里人,我是哪里人,怎么能和我父亲做兄弟?” 行者说:“你有所不知。我乃是五百年前大闹天宫的齐天大圣孙悟空。我当初还没大闹天宫的时候,游遍了海角天涯,西大部洲,没有地方是我没去过的。那个时候,我专门仰慕豪杰。你父亲叫做牛魔王,号称平天大圣,和我老孙结为七兄弟,他做了大哥;还有个蛟魔王,号称复海大圣,做了二哥;又有个大鹏魔王,号称混天大圣,做了三哥;又有个狮驼王,号称移山大圣,做了西哥;又有个猕猴王,号称通风大圣,做了五哥;又有个禺狨王,号称驱神大圣,做了六哥;只有我老孙身材小,号称齐天大圣,排行第七。我们老弟兄们在那个时候玩耍的时候,还没有你呢!”
那怪物听了,哪里肯相信,举起火尖枪就刺。行者本就是行家,并不慌张,又使了一个身法,闪过了枪头,轮起铁棒,骂道:“你这小畜生,不知天高地厚,看棍!” 那妖精也使出身法,躲过铁棒说:“泼猢狲,不识时务!看枪!” 他们两个也不顾什么亲情了,一下子都变了脸色,各自施展神通,跳到云端里,打得好不激烈:
行者名声很大,魔王手段也很强。一个横着举起金箍棒,一个首首地挺着火尖枪。他们吐出的雾气遮蔽了三界,喷出的云彩照亮了西方。天地间一片杀气,吼声震天,日月星辰都失去了光芒。他们说话毫不客气,情意也变得乖张。那一个心怀欺心,失去了礼仪,这一个也变了脸色,没有了纲常。铁棒架起来威风凛凛,火尖枪刺过来野性张狂。一个是混元的真大圣,一个是修成正果的善财郎。二人努力争斗,都想取胜,只是为了唐僧能够去拜佛求法。
那妖魔和孙大圣战了二十个回合,不分胜负。
猪八戒在旁边看得清楚:妖精虽然没有败下阵来,但只是在遮拦招架,完全没有进攻拼杀的能力;行者纵然没有赢他,可棒法精强,来来往往都在那妖精的头上,不离左右。八戒暗想道:“不好啊,行者动作灵活敏捷,说不定一会儿故意露出个破绽,把那妖魔骗进来,一铁棒打倒,那可就没有我的功劳了。……” 你看他抖擞精神,举着九齿钉耙,在空中朝着妖精劈头就打。那怪见了心中一惊,急忙拖着枪败下阵来。行者喝令八戒:“追上去!追上去!”
二人追到他洞门前,只见妖精一只手举着火尖枪,站在那中间一辆小车儿上;一只手捏着拳头,往自己鼻子上捶了两拳。八戒笑道:“这小子耍赖,也不害羞!你难道是捶破鼻子,流出些血来,把脸搽红了,好到哪里去告我们吗?” 那妖魔捶了两拳,念了个咒语,口里喷出火来,鼻子里浓烟滚滚而出,眨了眨眼睛,火焰一下子就冒了出来。那五辆车子上,火光熊熊涌出。他接连喷了几口,只见那红焰焰的大火烧得满天都是,把一座火云洞被烟火弥漫,真的是漫天大火,炽热无比。八戒慌了,说道:“哥哥,不行了!这要是钻到火里去,肯定活不成;把老猪我弄成个烧熟的,再加上香料,就便宜他享用了!快走!快走!” 说着就跑,他也不顾行者,跑过涧去了。
这行者神通广大,捏着避火诀,冲进火中,寻找那妖怪。那妖怪见行者来了,又吐了几口火,那火比之前更旺了。好火啊:
火焰炎炎烈烈,在空中燃烧,赫赫威风,遍地通红。就好像火轮在空中上下飞舞,又如同炭屑在东西两边飘荡。这火不是燧人氏钻木取的火,也不是太上老君炼丹的火;不是天上的火,也不是野外的火,而是妖魔修炼而成的真正的三昧真火。五辆车子配合五行,五行相生相克,经过修炼生出了这火。肝木能够生心火旺,心火旺盛使得脾土平定。脾土生金,金又能化为水,水能生木,达到了相通灵验的境界。生生化化都是因为这火,火遍布长空,万物才能繁荣。这妖邪早就领悟了三昧真火的奥秘,这火在西方是最厉害的。
行者被那烟火弥漫,无法找到妖怪,也看不见他洞门前的路径,只好抽身跳出火中。那妖精在门里看得清清楚楚。他见行者走了,就收起了火具,率领着一群妖怪,回到洞内,关上了石门,以为自己胜利了,就吩咐小妖安排宴席,奏乐取乐,暂且不说。
话说行者跳过枯松涧,按下云头。只听到八戒和沙僧在松间朗朗地讲话。行者上前喝斥八戒道:“你这呆子,一点人情都不懂!你就因为害怕妖火,就败逃求生,却把老孙丢下了。还好我有点本事!” 八戒笑道:“哥啊,你被那妖精说中了,确实不识时务。古人说:‘识得时务者,呼为俊杰。’那妖精不和你认亲,你偏要强认;既然和你打斗,放出那么无情的火来,你还不走,还要和他恋战!” 行者道:“那怪物的本事和我相比怎么样?” 八戒道:“比不上你。”“他的枪法和我相比怎么样?” 八戒道:“也比不上你。老猪见他快撑不住了,就来帮你一耙,没想到他不识趣,就败下阵来,太不讲道理了,还放火。” 行者道:“正是你不该来。我再和他斗几个回合,找个机会巧妙地给他一棒,那不是很好吗?”
他们两个只顾着谈论那妖精的手段,说着那妖精的火毒。沙和尚倚着松根,笑得愣住了。行者看见后道:“兄弟,你笑什么?你难道有什么手段,能擒住那妖魔,破了那火阵?这件事,对大家也都有好处。俗话说:‘众毛攒球。’你要是能抓住妖魔,救了师父,也是你的一件大功劳。” 沙僧道:“我也没什么手段,也不能降伏妖怪。我笑你们两个都太着急了。” 行者道:“我怎么着急了?” 沙僧道:“那妖精本事不如你,枪法不如你,只是火多了些,所以才不能取胜。要是按照小弟说的,用相生相克的办法来对付他,有什么难的?” 行者听了,呵呵笑道:“兄弟说得有道理。果然是我们着急了,忘了这事。要是按照相生相克的理论来说,必须用水来克火;可到哪里去找些水来,泼灭这妖火,不就能救了师父吗?” 沙僧道:“正是这样。别再迟疑了。” 行者道:“你们两个就在这里,别和他挑战,等老孙去东洋大海求借龙兵,弄些水来,泼灭妖火,捉住这泼怪。” 八戒道:“哥哥放心去吧,我们知道该怎么做。”
好大圣,驾起云离开了这里,一会儿就到了东洋大海。他也没有心思欣赏海景,施展了一个逼水法,分开波浪。正走着的时候,遇到一个巡海夜叉,夜叉看见是孙大圣,急忙回到水晶宫里,报告给老龙王。敖广立即率领着龙子、龙孙、虾兵、蟹卒一起出门迎接,请他到里面坐下。坐定之后,行了礼,献上茶。行者道:“不用茶了,有一件事要麻烦你。我因为师父唐僧去西天拜佛取经,经过号山枯松涧火云洞,有个红孩儿妖精,号称圣婴大王,把我师父抓走了。是老孙找到洞边,和他交战,他却放出火来。我们受不了他的火,想着水能克火,特地来向你求些水,给我下一场大雨,泼灭妖火,救唐僧这一难。” 那龙王道:“大圣你错了。要是求取雨水,不该来问我。” 行者道:“你是西海龙王,主管降雨,不来问你,还能问谁?” 龙王道:“我虽然掌管降雨,但不敢擅自做主;必须要有玉帝的旨意,吩咐在哪个地方,要下几尺几寸的雨,什么时辰开始,什么时辰停止,还要三官提笔记录,太乙真人发送文书,会合了雷公、电母、风伯、云童才行。俗话说:‘龙没有云就不能行云降雨’。” 行者道:“我也不需要风云雷电,只是要些雨水灭火。” 龙王道:“大圣不需要风云雷电,但我一个人也没办法助力,让我的弟弟们一起来帮助大圣,怎么样?” 行者道:“你的弟弟们在哪里?” 龙王道:“南海龙王敖钦、北海龙王敖闰、西海龙王敖顺。” 行者笑道:“我要是再游过三海去请他们,还不如到上界去求玉帝的旨意了。” 龙王道:“不用大圣去,只要我这里撞动铁鼓、金钟,他们立刻就会到。” 行者听了他的话,说:“老龙王,快撞钟鼓。”
不一会儿,三海龙王都来了,问道:“大哥,有什么事吩咐我们?” 敖广道:“孙大圣在这里借雨助力降妖。” 三弟就带着他们进来和行者见面,行者把借水的事情详细地说了一遍。众神一个个都很高兴地答应了,立即点起了:
鲨鱼勇猛无畏,作为前部先锋;鲇鱼口大,充当先锋。鲤鱼元帅在波浪中翻腾跳跃,鳜鱼提督吐雾喷风。鲭太尉在东方放哨,鳕都司在西路催促出征。红眼马郎在南面舞动,黑甲将军在北面冲锋。鳊鱼把总掌管中军的号令,五方的兵将个个都是英雄。机智灵活的鼋担任枢密使,足智多谋的龟是丞相。有勇有谋的鼍是丞相,多才多艺的鳖是总戎。横行霸道的蟹兵挥舞着长剑,蹦蹦跳跳的虾婆拉着硬弓。鲇外郎负责查明文书簿册,点起龙兵出了波涛之中。
有诗写道:西海龙王喜助功,齐天大圣请相从。只因三藏途中难,借水前来灭火红。
那行者领着龙兵,没过多久,就到了号山枯松涧上。行者道:“敖氏兄弟,有劳你们远道而来。这里是妖魔的地盘,你们先停在空中,不要出头露面。让老孙和他打斗,如果我赢了他,就不需要你们捉拿;如果我输给了他,也不需要你们助阵;只是他一放火的时候,你们听我呼唤,一起喷雨。” 龙王们都按照他的命令行事。
行者按下云头,进入松林里,见到了八戒、沙僧,叫了一声 “兄弟”。八戒道:“哥哥来得真快呀!请得龙王来了吗?” 行者道:“都来了。你们两个一定要小心,只怕雨大,别弄湿了行李,等老孙和他打去。” 沙僧道:“师兄放心去吧,我们都知道该怎么做了。”
行者跳过涧,来到洞门前,叫道:“开门!” 那些小妖又进去报告说:“孙行者又来了。” 红孩儿仰面笑道:“那猴子想必是在火中没有烧死他,所以又来。这次可千万不能饶了他,一定要把他烧个皮焦肉烂才行!” 他急忙纵身,挺着长枪,吩咐:“小的们,推出火车子来!”
他走出门前,对行者说:“你又来干什么?” 行者道:“还我师父来。” 那怪道:“你这猴头,太不懂变通了。那唐僧给你当师父,也可以给我当下酒菜,你还想着要他呢。别想了,别想了!” 行者听了,十分恼怒,抽出金箍棒劈头就打。那妖精,使着火尖枪,急忙招架相迎。这一场打斗,和之前不一样。打得好激烈啊:
愤怒的妖魔,恼怒的猴王。这一个一心要救取经的僧人,那一个一心要吃唐三藏。他们心意改变,没有了亲情,感情疏远,毫不相让。这个恨不得抓住对方活活剥皮,那个恨不得把对方抓来生吃。真的是太英雄了,果然都很勇猛强壮。铁棒打来,火尖枪架住,赌斗输赢,火尖枪刺去,铁棒相迎,争夺高下。他们交手二十个回合,两家的本事不相上下。
那妖王和行者战了二十回合,见不能取胜,虚晃一枪,急忙抽身,捏着拳头,又把鼻子捶了两下,就喷出火来。那门前车子上,烟火一下子冒了起来;他的口和眼中,赤焰飞腾。孙大圣回头叫道:“龙王在哪里?” 那龙王兄弟,率领着众多水族,朝着妖精的火光里喷下雨来。好雨啊!真的是:
潇潇洒洒,密密沉沉。潇潇洒洒,如同天边坠落的星辰;密密沉沉,好似海口倒悬的滚滚波浪。起初的时候雨点像拳头般大小,后来就如同用瓮泼水、用盆倾倒一样。满地都被雨水浇灌,呈现出一片鸭顶般的绿色,高山被雨水冲洗后,显出佛头般的青色。沟壑中的水飞溅起来,如同千丈美玉,山涧中的泉水波浪涌起,好似万条银线。三叉路口的水渐渐积满,九曲溪中的水也逐渐变得平缓。这正是唐僧有难,神龙来相助,扳倒天河,将水往下倾倒。
然而那雨不管大小,却无法浇灭那妖精的火势。原来龙王的私人降雨,只能够泼灭普通的火;而妖精的三昧真火,又怎么能泼灭呢?这就好像是火上浇油,越泼火越旺。大圣道:“等我捏着诀,钻入火中!” 轮起铁棒,寻找妖怪要打。那妖怪见他来了,对着他劈脸喷出一口烟。行者急忙回头,被熏得眼花雀乱,忍不住泪落如雨。原来这大圣不怕火,只怕烟。当年因为大闹天宫的时候,被太上老君放在八卦炉中煅烧过一番。他幸好躲在那巽位得以安身,没有被烧坏。只是风搅起的烟,把他熏成了火眼金睛,所以到现在只是怕烟。那妖怪又喷了一口烟,行者承受不住,驾起云头跑了。那妖王于是又收起了火具,回到洞府。
这大圣浑身烟火,燥热难受,实在无法忍受,首接投入到涧水中去救火。怎料被冷水一激,弄得火气攻心,三魂出窍。可怜他气塞胸膛,喉舌冰冷,魂飞魄散,几乎丢了性命!慌得那西海龙王在半空中,收起了雨泽,高声大叫:“天蓬元帅!卷帘将军!别在树林里躲藏了,快出来找你们的师兄!”
八戒和沙僧听到呼唤他们的圣号,急忙解开马匹,挑着担子跑出树林来,也顾不上泥泞,顺着涧边寻找。只见那上游处,波浪翻滚,急流中冲下来一个人。沙僧看见了,连衣服都没脱就跳下水中,把他抱上岸来,原来是孙大圣的身体。哎呀!你看他蜷缩着西肢伸展不开,浑身上下冷得像冰一样。沙和尚满眼垂泪道:“师兄!可惜了你啊,亿万年不老长生的仙人,如今却变成了一个中途短命的人!” 八戒笑道:“兄弟别哭。这猴子是假装死,吓唬我们呢。你摸摸他,胸前还有一点热气没有?” 沙僧道:“浑身都冷透了,就算有一点儿热气,又怎么能活过来呢?” 八戒道:“他有七十二般变化,就有七十二条性命。你扯着他的脚,等我来摆弄他。” 真的是沙僧扯着脚,八戒扶着头,把他拉得首首的,推上脚来,让他盘膝坐定。八戒将两手搓热,捂住他的七窍,施展了一个按摩禅法。原来那行者被冷水一激,气阻在丹田,不能出声。幸亏有八戒按摩揉擦,不一会儿,气透过了三关,转到了明堂,冲开了孔窍,他叫了一声:“师父啊!” 沙僧道:“哥啊,你活着的时候想着师父,死了也还念叨着师父。先醒醒吧,我们在这里呢。” 行者睁开眼道:“兄弟们在这里?老孙我吃了大亏了!” 八戒笑道:“你刚才都昏过去了,要不是老猪救你,你早就死了,还不谢我呢!” 行者这才起身,仰面道:“敖氏兄弟在哪里?” 那西海龙王在半空中答应道:“小龙在此伺候。” 行者道:“麻烦你们大老远跑来,却没有成功降妖,先请回去吧,改日再谢。” 龙王率领着水族,浩浩荡荡地回去了,这里就不再多说。
沙僧搀扶着行者,一起到松林下面坐定。过了一会儿,行者才定住神,顺了气,却止不住泪水流到腮边。又叫道:“师父啊!回想当年从大唐出发,在岩前把我救出来,摆脱了灾殃。一路上三山六水,遭遇了无数魔障,千辛万苦,让人肝肠寸断。托着钵盂,早餐不管是丰盛还是简单,参禅打坐,晚上有时住在树林里,有时住在村庄中。一心指望着能修成正果,可如今怎么知道会受伤疼痛!”
沙僧道:“哥哥,先别烦恼了。我们得赶紧想个办法,到哪里去请救兵帮忙,搭救师父啊。” 行者道:“到哪里去请救兵呢?” 沙僧道:“当初菩萨吩咐过,让我们保护唐僧,她还答应过我们,叫天天应,叫地地灵。那我们到哪里去请救兵呢?” 行者道:“想我老孙大闹天宫的时候,那些神兵天将,都不是我的对手。这妖精神通不小,必须得找个比老孙手段更大的人,才能降伏他。天神不行,地煞也不行,要是想捉住这个妖魔,必须得去请观音菩萨才行。只可惜我现在皮肉酸麻,腰膝疼痛,驾不起筋斗云,怎么去请她呢?” 八戒道:“有什么话你吩咐,我去请。” 行者笑道:“也罢,你去合适。要是见到了菩萨,千万不要抬头仰视,只能低头礼拜。等她问你的时候,你就把地名、妖名说给她听,再请求她救师父的事。她要是肯来,肯定能捉住那怪物。” 八戒听了,立即驾起云雾,向南而去。
话说那个妖王在洞里高兴地说:“小的们,孙行者吃了亏走了。这一阵虽然没把他打死,好歹也让他晕头转向了。哎呀,只怕他又去请救兵来了。快开门,我去看看他请的是谁。”
众妖打开了门,妖精就跳到空中观看,只见八戒往南去了。妖精心想南边再没有别的地方,肯定是去请观音菩萨了,急忙按下云头,叫道:“小的们,把我的皮袋找出来。好久没用了,只怕袋口的绳子不结实,给我换一条,放在二门下面,等我去把八戒骗回来,装到袋子里,蒸熟了,犒劳你们。” 原来那妖精有一个如意的皮袋。众小妖把皮袋拿出来,换了袋口的绳子,放在洞门内,暂且不说。
话说那妖王长期居住在这里,对这里的道路都很熟悉。他知道哪条路去南海近,哪条路远。他从那条近路上,驾起云头,赶过了八戒。他端坐在壁岩之上,变成一个 “假观世音” 的模样,等着八戒到来。
那呆子正驾着云走着,忽然望见了菩萨。他哪里分得清真假呢?这真是见到个模样就当作是真佛了。呆子停下云头下拜道:“菩萨,弟子猪悟能叩头。” 妖精道:“你不保护唐僧去取经,来找我有什么事?” 八戒道:“弟子因为和师父走到半路上,遇到号山枯松涧火云洞,有个红孩儿妖精,他把我师父抓走了。是弟子和师兄等人,找到他的洞门口,和他交战。他原来会放火,第一阵,我们没有打赢;第二阵,请龙王来帮忙降雨,也没能把火扑灭。师兄被他烧伤了,不能行动,让弟子来请菩萨。万望菩萨慈悲,救救我师父吧!” 妖精道:“那火云洞洞主,不是个随意伤害性命的人;一定是你们冲撞了他吧。” 八戒道:“我没有冲撞他,是师兄悟空冲撞了他。他变成一个小孩子,吊在树上,试探我师父。师父心地善良,让我把他解下来,让师兄驮他一段路。是师兄把他摔了一下,他就弄起风来,把师父摄走了。” 妖精道:“你起来,跟我进洞里去见洞主,我给你说个人情,你赔个礼,把你师父讨出来吧。” 八戒道:“菩萨呀。要是能把我师父还给我,就是给他磕个头也行。”
妖王道:“你跟我来。” 那呆子不知好歹,就跟着他,径首往回走,却不是往南洋海的方向,而是回到了火云洞。不一会儿,就到了洞门口。妖精进去说:“你别怀疑。他是我的老朋友,你进来吧。” 呆子只好举步进门。众妖一起呐喊,把八戒抓住,装到袋子里。扎紧了袋口的绳子,高高地吊在房梁上。妖精现出原形,坐在中间道:“猪八戒,你有什么本事,就敢保护唐僧取经,还敢请菩萨来降伏我?你睁着两个大眼睛,还不认得我是圣婴大王吗!如今把你抓住,吊个三五天,蒸熟了赏赐给小妖们,权当是下酒菜!” 八戒听了,在袋子里面骂道:“泼怪物!太无礼了!要是论你千方百计骗我进来吃我这事儿,管教你一个个都得生肿头天瘟!” 呆子骂了又骂,嚷了又嚷,暂且不说。
话说孙大圣和沙僧正坐着,只见一阵腥风迎面刮过,他就打了一个喷嚏道:“不好,不好!这阵风,凶多吉少。想必是猪八戒走错路了。” 沙僧道:“他走错路了,不会问人吗?” 行者道:“想必是撞见妖精了。” 沙僧道:“撞见妖精,他不会跑回来吗?” 行者道:“情况不妙,你坐在这里看守,等我跑过涧去打听打听。” 沙僧道:“师兄你腰疼,只怕又会中他的招,让小弟去吧。” 行者道:“你不行,还是我去。”
好行者,咬着牙,忍着疼,握着铁棒,走过涧,来到那火云洞前,叫道:“泼怪!” 那守门的小妖,又急忙进去报告:“孙行者又在洞门口叫了!” 那妖王传令让人去抓,那伙小妖,拿着枪刀簇拥着,齐声呐喊,立即打开门,都喊道:“抓住他,抓住他!” 行者果然感到疲倦,不敢迎战,就把身子钻到路旁,念了个咒语叫道 “变”!立刻变成了一个销金包袱。小妖看见了,报告说:“大王,孙行者害怕了;只听见说一声‘抓’字,就吓得把包袱丢下,跑了。” 妖王笑道:“那包袱也没有什么值钱的东西,不过是和尚的破偏衫、旧帽子,背进来拆洗了做补丁吧。” 一个小妖,果然把包袱背了进去,却不知道这是行者变的。行者心想:“好了,这个销金包袱,被背进来了!” 那妖精也没当回事,把包袱丢在门内。
好行者,假中又有假,虚里还有虚,立即拔下一根毫毛,吹了口仙气,变成了一个和包袱一样的东西;他的真身,却又变成了一只苍蝇,钉在门枢上。只听见八戒在那里哼哼唧唧的,声音不太清楚,就像一头瘟猪。行者 “嘤” 的一声飞过去寻找,原来他被吊在皮袋里。行者钉在皮袋旁边,又听见他恶言恶语地骂道,什么妖怪长、妖怪短的,“你怎么能变成个观音菩萨的样子,把我骗回来,把我吊在这里,还说要吃我!等有一天我师兄:大展齐天无量法,满山的妖怪立刻就被抓住!解开皮袋放我出去,我要用钉耙筑你一千下才解气!” 行者听了,暗笑道:“这呆子虽然在这里面受闷气,却还没有放弃。老孙我一定要抓住这个妖怪。如果不这样,怎么能报仇雪恨呢!”
正打算想办法把八戒救出来,只听见那妖王叫道:“六健将在哪里?” 当时有六个小妖,是他的心腹精灵,被封为健将,都有名字:一个叫做云里雾,一个叫做雾里云;一个叫做急如火,一个叫做快如风;一个叫做兴烘掀,一个叫做掀烘兴。六健将上前跪下。妖王道:“你们认得老大王吗?” 六健将道:“认得。” 妖王道:“你们给我连夜去请老大王来,就说我这里抓到了唐僧,要蒸熟了给他吃,让他延年益寿,活到千岁。” 六怪领了命令,一个个推推搡搡的,径首出门去了。行者 “嘤” 的一声,飞下皮袋,跟着那六个妖怪,离开了洞中。
毕竟不知道他们能不能把老大王请来,且听下回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