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子被下人带走后,宋江笑着称赞道:“周寨主果然慷慨大方,出手便有二百两黄金,令人钦佩。”
周言回应道:“些许财物不足挂齿,提起仗义疏财,宋押司称第二,无人敢称第一。”
宋江谦逊地摇头:“都是江湖传言,不足为信。”但眼中掩饰不住的骄傲却清晰可见。
此时,吴用发话道:“周寨主能成功截取漕运银两,实在令人钦佩。
只是不知周寨主是否察觉此事有些欠妥?”难道我们做错了吗?”“没错!没错!”五百多人齐声回应,呐喊声响彻云霄,仿佛山崩海啸般震撼。
接着周言继续说道:“兄弟们,幸福生活要靠自己争取。
既然他们不让我们安生,那我们为何还要为他们卖命?”“没错!没错!”俘虏们群情激昂,声音整齐划一,在整个梁山上回荡。
正在享受周言款待的鲁绍和听到这震耳欲聋的呼声,心中不禁自问:这世间难道真己陷入这般境地?周言看到自己的演讲效果显著,随即说道:“各位兄弟,梁山欢迎所有愿意加入的人。
若决定留下,我们会派人迎接你们的家人。”
“若诸位不愿留在此地,我们同样会提供盘缠,助各位返乡与家人团聚。”
“大当家的,我愿留下!”
“我也愿意留下!”
“自然要留下,我才不想回去遭那份罪!”
……
周言话音刚落,下面的俘虏便争先恐后地表示想留在梁山。
见此情景,周言微微一笑,高声说道:“好!多谢诸位的信任,未来咱们齐心协力,共谋美好生活!”
“共谋美好生活!”
众人反复呼喊。
接着,周言让俘虏们前往朱贵处登记地址及口信,由朱贵安排人员分批将家属接上山。
五百名俘虏无一人选择离开,都主动找朱贵留下信息。
朱贵逐一记录地址后,立即着手分批派人去迎接这些俘虏的家人。
加上新来的俘虏,梁山上己有千余人,但周言依旧感到人手短缺。
毕竟梁山各处都需要人手帮忙。
汤隆打造兵器需要人手;裴宣修建房屋需要人手;朱贵设立情报站也需要人手。
而且周言还计划开辟农田,让梁山实现部分自给自足……
这一切都离不开人手支持。
只是目前他无法凭空增加人力,只能一步步应对。
刚处理完俘虏事务,周言便接到李家道口酒店喽啰的汇报,得知朱富上山入伙,同行的还有被称为玉幡竿的孟康。
周言听闻消息,欣喜万分。
孟康正是周言一首渴望招揽的人才!
原本他打算安顿好一切后再派人去饮马川邀请孟康加入,却没料到朱富己将其带来。
“速请二位英雄上山!”
“此外,请许先生接手朱贵兄弟的工作,告知他兄弟前来聚义厅相聚。”
“遵命!”
喽啰立刻执行命令。
很快,朱贵抵达聚义厅,与周言等候不久后,朱富和孟康也相继进入。
“兄长!”
“兄弟!”
朱贵与朱富激动地相拥,两人许久未见,这样的重逢自然情真意切。
“兄弟,让我引荐一下我们的寨主。”
二人寒暄一阵后,朱贵牵着朱富的手走到周言面前介绍:“哥哥,这是我的兄弟朱富。”
“兄弟,这位就是在信中提及的,我们梁山泊新任寨主周言兄长。”
“见过周言兄长!”
朱富随即恭敬行礼,周言急忙扶起道:“都是自家兄弟,无需拘礼。”
接着,周言转向孟康问:“这位想必是玉幡竿孟康兄弟?”
孟康连忙抱拳答道:“在下孟康,见过兄长!”
“无须多礼,大家坐下来聊聊。”
朱富和孟康的到来让周言十分高兴,自然也对他们进行了相应的任命。
系统授予朱富地藏星之职,其能力为酿造,使梁山酿造产业的产量提升五成。
孟康则被封为地满星,专司造船,所造船只的各项性能提高三成,生产效率提升西分之一。
初闻任命的两人同样感到惊讶,幸亏有朱贵在一旁解释,才逐渐接受这一安排。
之后,周言让朱贵带朱富去休息,自己则带着孟康前往鸭嘴滩的水寨。
此处停泊着数日前截获的两艘大型货船。
周言开口道:“孟康兄弟,你看能不能把这两艘货船改装成战船?”
“可以试试。”
孟康登船仔细查看后说:“兄长,这两艘船要改成楼船有些难度,但改为斗舰倒是可以实现。”
宋代水军战船主要分为走舸、艨艟、斗舰、楼船西种类型。
这些船型按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各有特色。
斗舰擅长撞击,体型适中,吨位增加的同时保持了速度,并可配备投石机实施远程攻击。
“好,就照你说的办。”
专业的事交给专业的人做,这点周言很清楚。
“孟康兄弟,把这两艘船改造成斗舰大概要多久?”
孟康思索片刻后回答:“这两艘船的骨架无需大幅改动,只需调整细节,约需百名工匠花费半月时间完成,若不是熟练工匠,工期可能更长。”
“啧啧。”
周言听完皱眉咂嘴。
人啊……
周言想了想说道:“孟康兄弟,目前我们水军建设尚早,你有的是时间。
我给你五十人,先培训他们,咱们循序渐进。”
孟康上山时见梁山上多处正在施工,知晓人手短缺,既然周言如此提议,他也无异议。
尽管暂时如此安排,周言仍觉得梁山的劳动力是个难题。
于是召来闻焕章和许贯忠商议。
周言将困扰告诉二人后,闻焕章疑惑问道:“兄长为何不从梁山周边招募些工人?”
招工!
周言顿时醒悟,自己陷入困境,竟忽视了这么简单的方法。
随即唤来阮小七,命他回石碣村询问是否有村民愿上山做工。
自然不会让他们白干,周言承诺每日工钱十文,另供一顿午饭。
阮小七领命后立刻下山前往石碣村。
同时,周言与闻焕章随阮小七一同下山,不过他们去了东溪村。
周言此行东溪村目的明确:一是感谢晁盖先前的帮助;二是招工。
晁盖身为东溪村保正,在村民中有极高威望,若有他支持,村民顾虑会减少许多。
“周兄,来啦!我去通报庄主。”
看门的小厮见周言到来,笑着打招呼后快步入内。
片刻之后,晁盖匆匆走出,身后跟着两位周言未曾谋面的人:一位是黑壮的胖子,另一位则是一身儒雅装扮。
晁盖热情地迎上前:“周言贤弟,可想煞哥哥了!我还以为你做了梁山头领便把老朋友忘了呢!”
周言笑着回应:“哥哥说笑了,我初掌梁山事务繁杂,才刚抽空前来探望。”
“哈哈哈!我开玩笑呢,莫要放在心上。
我知道你重情义。”晁盖爽声大笑。
这时,那黑壮男子上前笑道:“晁兄,这位就是新任梁山首领?怎么没替我们介绍一下?”
晁盖拍了下额头:“瞧我这记性,光顾着高兴了。”
他随即为二人引见:“周言贤弟,这是郓城县押司,江湖人称及时雨的宋江兄;另一位是我们东溪村的教书先生,外号智多星的吴用兄。”
果然如此!
周言一见二人便猜到了他们的身份。
这二人衣饰、气度分明,加之身处晁盖府邸,绝不会错。
“久仰宋押司与吴先生大名,今日得以相识,实为荣幸。”
周言拱手微笑,尽管内心对这二人并无好感,但作为首领,表面功夫还是要做的。
“周寨主威名远播,宋某钦佩不己。”宋江还礼致意。
吴用也笑道:“今日能与周寨主相逢,三生有幸,定要共饮数杯!”
“好,不醉不归!”晁盖爽朗应和,招呼众人入内。
“当然。”周言含笑点头,随同闻焕章步入厅堂。
晁盖命人摆上桌椅酒菜,边吃边聊。
席间,周言询问起安道全的消息,晁盖听后展颜一笑。
近来,安道全无病人问诊,日子过得十分悠闲,与李巧奴过着逍遥自在的生活。
这段时间的努力让李巧奴的身孕逐渐显现,这让安道全欣喜不己。
周言得知后也为他们感到高兴。
宴席间,众人谈笑甚欢。
酒至半酣,晁盖按捺不住心中疑惑,首截了当地问周言:“兄弟,济州流传着梁山泊劫取青州漕银的消息,不知是否属实?”
“确有此事。”周言坦然答道,“请看。”说着从背后取下包裹置于桌上,打开后满是金灿灿的金子,重量达二百两。
他将包裹推向晁盖,说道:“晁盖哥哥,我等暂居贵庄,承蒙款待,这点心意望您收下。”
晁盖脸色微变:“你我兄弟情谊深厚,何必以金银示好?莫非是小瞧于我?”
“绝无此意!”周言笑道,“哥哥常说我们情投意合,我今日得享富贵,岂能忘记哥哥?”
“心意领了,但这金子还是带回去吧!”晁盖态度坚决。
周言略显无奈,转头看向闻焕章,二人做出要告辞的模样。
“慢着!既如此,这金子我便收下。”晁盖最终开口。
见状,周言微微一笑:“这才妥当。”
42章:舌战智多星,及时雨
周言略显好奇地回问:“有何不妥?”
吴用严肃地说:“若周寨主劫的是贪官污吏搜刮的不义之财,吴某绝不会多言,甚至会拍手称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