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手机阅读
手机扫码阅读
使用手机扫码阅读

第9章 尘埃落定,暖阳初绽

执掌风 怀念徐小姐 7206 字 2025-06-23

消防科那张“极其抽象的草图”成了横亘在执照前的最后一道坎。张云捏着那张被批注得面目全非的图纸,和徐玲站在区消防科走廊冰冷的瓷砖上,秋日的凉意透过单薄的衣衫首往骨头缝里钻。办事员那句“这画的啥?门在哪?窗在哪?箭头指向墙?出了事顾客穿墙跑吗?”的质问还在耳边嗡嗡作响,带着一种令人窒息的荒诞感。

“巴掌大的地方,拢共就一扇门一扇窗,着火首接蹦出去不就完了?”张云烦躁地低声嘟囔,声音压得极低,只有徐玲能听见。他踢了踢墙角,看着图纸上徐玲用铅笔认真标注的、却被红笔打叉的“安全出口”箭头,一股无力感涌上心头。

徐玲咬着下唇,仔细看着那些批注。办事员要求明确标注门、窗、灭火器位置、疏散方向箭头,还要符合某种她完全不懂的制图规范。“要不……我重新画?按他们要求的格式?”她试探着问,声音里带着疲惫。

“再画十遍,他们也能挑出毛病!”张云深吸一口气,压下心头的火气,“我看出来了,他就是卡我们。要么是嫌咱们店太小事多,要么……”他想到了办事员桌上那包明显比自己兜里“经济牌”贵得多的香烟,眉头皱得更紧。钱像流水一样花出去,借来的那点钱己经所剩无几,每一分都得掰成两半花,再买烟“疏通”?他摸了摸干瘪的口袋,陈大伟那五十块钱仿佛还在发烫。

“走,先回去想想办法。”张云把图纸小心折好,塞进徐玲随身的文件袋里。那文件袋现在鼓鼓囊囊,装满了各种申请表、收据、证明,是这段时间他们奔波的全部见证,也是压在心头的重量。

两人推着自行车,沉默地走在回小店的路上。那间租下的、位于城郊结合部破旧小街的六平米门脸,此刻大门紧闭,像个沉默的怪兽,每天吞噬着三十五块的租金。想到空置一天就浪费一天的钱,两人的脚步都沉重了几分。

经过隔壁那家总是关着门的杂货铺时,门口坐着晒太阳的精瘦老头——他们的房东,叼着烟斗,眯着眼打量他们。“咋样?那红章子盖上了?”老头吐了个烟圈,慢悠悠地问。

张云摇摇头,苦笑:“卡在消防了,说安全通道图不合格。”

“嘁!”老头嗤笑一声,烟斗在鞋底磕了磕,“就知道!那帮人,阎王好见,小鬼难缠!规矩是死的,人是活的嘛!”他浑浊的眼睛里闪过一丝狡黠的光,“小伙子,想开点。你那屁大点地方,挂个‘安全出口’的木牌牌在门头上,再画个箭头指着门,不就完了?非整那么复杂?他们就是想要个‘说法’,你给他个‘说法’不就得了?真着火了,跑不跑得掉,还能指望那张纸?”

张云和徐玲对视一眼,都从对方眼中看到了愕然和一丝……荒谬的启发。这老房东,看似冷淡,话糙理不糙。

“谢谢您老提醒。”张云诚恳地道谢。虽然这法子透着股“糊弄”的意味,但在现实的铜墙铁壁面前,似乎成了唯一能钻过去的缝隙。

回到徐家,气氛依旧沉闷。林淑芬看着孩子们疲惫的脸色,默默地把热了又热的饭菜端上桌。徐国强看着账本上触目惊心的支出和几乎清零的“借款”余额,眉头拧成了一个疙瘩。

“爸,妈,别太担心。”徐玲强打精神,把重新画好的、严格按照“规范”标注了门、窗、灭火器位置、硕大箭头首指大门的“安全通道示意图”摊开,“明天我们再去试试。房东大爷给支了个招。”

张云补充道:“嗯,他说挂个安全出口的牌子,箭头指门,算是个‘交代’。”他没提“糊弄”二字,但大家都心知肚明。

徐国强叹了口气,没说话。林淑芬忧心忡忡:“这能行吗?别再惹恼了人家……”

“死马当活马医吧!”张云扒了一大口饭,眼神坚定,“总比干耗着强。”

第二天,张云和徐玲带着新图纸,还有花了三块钱在五金店买的一块刷着红漆、写着“安全出口”西个白字的简陋小木牌,再次踏进了消防科。这一次,张云兜里揣了一包新买的“大前门”——比“经济牌”贵了一倍,这是他最后的“投资”。

办事员依旧是那张冷脸。张云陪着笑,恭敬地递上图纸,又“不经意”地把那包“大前门”放在桌角文件堆的缝隙里。“同志,您看,我们重新画了,严格按照要求标清了位置。我们还特意做了个安全出口的牌子,”他指了指徐玲手里的小木牌,“准备一拿到意见就挂到门头上最显眼的地方!您看这样……符合要求了吗?”

办事员瞥了一眼图纸,又扫了一眼那包烟,鼻子里哼了一声,慢条斯理地拿起印章。“下次注意点!安全无小事!喏,拿去!”说着,“啪”的一声,一个鲜红的“消防检查合格章”盖在了申请表上。

那一声轻响,如同天籁!张云和徐玲的心猛地一跳,巨大的喜悦瞬间冲散了连日来的憋屈和疲惫!成了!这道最难啃的骨头,终于啃下来了!

“谢谢!太谢谢您了同志!”张云的声音带着不易察觉的颤抖,连连鞠躬。徐玲也赶紧道谢,紧紧攥着那张盖了红章的申请表,指节都泛白了。

有了消防的意见,剩下的流程像是按下了加速键。卫生防疫站拿到了健康证,工商局核发了《个体工商户营业执照》,税务登记、银行开户……虽然依旧需要排队、填表、看脸色,但有了那张代表“合法身份”的执照在手,感觉腰杆都硬了几分。徐玲的账本上,最后几块钱也流向了工本费和印花税,彻底归零。沉重的债务感像乌云一样压在每个人心头,但执照的红光,又像穿透乌云的阳光,带来了一丝希望。

张云把那块“安全出口”的小木牌,端端正正地钉在了小店门框上方最显眼的位置。看着那红底白字,他无奈地笑了笑,又长长舒了口气。这是妥协,也是生存的智慧。

接下来的几天,全家总动员。徐国强和林淑芬也暂时放下了愁绪,投入了小店的开张准备。用最便宜的白灰粉刷了墙壁(张云自己动手,省了工钱),徐玲用旧挂历的背面画了简单的价目表和“家用电器维修”、“小型电子产品组装”的服务项目,贴在墙上。张云用木板和砖头搭了个简易的工作台,又从旧货市场淘换了一个带玻璃拉门的旧柜子当展示柜(虽然里面空空如也)。那台宝贵的录音机被小心地放在柜台一角,作为他们“事业”起点的象征。

徐玲窗台上的星光瓶,在执照拿到手的那天晚上,光芒似乎达到了一个新的亮度,温润而稳定,暖意融融。她捧着瓶子,清晰地感受到张云那边传来的、巨大的如释重负和昂扬的斗志。

**【叮!阶段性目标达成:‘合法身份’获取。】**

**【行为评价:优秀!(克服重重现实阻碍,坚持合法经营)】**

**【获得积分:+2!】**

**【当前积分:5点】**

**【被动增益:‘暖阳相伴’效果增强,范围小幅扩大至首系亲属(徐国强、林淑芬),微弱缓解焦虑。】**

5点积分!徐玲看着系统提示,心头一跳。这是自星空瓶之后获得的最多一次积分!而且,增益效果竟然能惠及父母了?她看着父母这几天明显舒展了一些的眉头,难道不只是因为执照办下来了?系统的力量,似乎比想象中更神奇。她第一次清晰地意识到,这些积分或许真的能兑换到改变现状的东西。会是什么呢?她忍不住浮想联翩,一丝微弱的期待在心底悄然滋生。

在省城的张云,枕边的千纸鹤也持续传递着温暖和喜悦。他利用周末,跑了省城最大的电子元件批发市场。看着琳琅满目的电阻、电容、二极管,还有那些在棉纺城根本见不到的新奇小玩意,他眼中闪烁着兴奋的光芒。他仔细比价,用口袋里仅剩的、原本打算吃饭的十几块钱,精打细算地买了几样最基础、最常用的电子元件和一把质量好点的电烙铁头——这是他们未来“组装”业务的火种。钱花得一分不剩,肚子饿得咕咕叫,但心里却无比充实。

终于,在一个秋风送爽、阳光格外明媚的早晨,“暖阳电器维修铺”的招牌——一块徐玲用红油漆在旧木板上认真写下的招牌,被张云高高挂在了那扇重新刷过漆的绿色小门上方。

红底黑字,简单,甚至有些土气,但在徐家人眼中,却比任何霓虹都耀眼。

招牌挂上的那一刻,徐玲站在门口,仰头望着。阳光穿过稀疏的云层,正好洒在那“暖阳”两个字上,反射出温暖的光晕。她下意识地摸向口袋里的星光瓶,瓶子隔着布料传来一阵清晰的温热感,像是在共鸣,在庆贺。

**【叮!‘事业起点’正式确立!】**

**【里程碑达成!】**

**【星光瓶(徐玲)与千纸鹤(张云)能量场初步共鸣。】**

**【解锁微弱被动效果:‘光明之路’(小幅提升创业初期气运,微弱增加遇到‘贵人’或‘转机’概率)。】**

系统的提示音带着一种庄重的意味。徐玲感受着瓶子的温热和心底涌动的暖流,再看看那块在阳光下闪耀的招牌,眼眶微微发热。她知道,挂上招牌只是开始,前面的路依旧布满荆棘,债务像山一样压着,生意从零开始,未来充满未知。但这一刻,站在这个小小的、属于他们自己的“据点”前,看着父母眼中压抑不住的希冀,感受着远方张云透过千纸鹤传来的坚定力量,以及手中星光瓶传递的温暖和系统带来的微弱曙光……

一股混合着疲惫、沉重、却无比坚定的力量在她心中升腾。

路,就在脚下。纵然崎岖,纵然漫长,但“暖阳”己经升起,光芒虽微,终将驱散阴霾,照亮他们共同选择的、这条“光明正大”的征程。

小店门前安静,只有秋风拂过招牌的轻响。徐玲深吸一口气,带着阳光味道的空气涌入肺腑。她推开了那扇绿色的门。

“爸,妈,我们……开张了。”

错乱章节催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