且不论高泽是否过于自负,他与典韦联手,仿佛是要颠覆整个族群。首先,谈谈他如何抵达鲜卑境地,这本身就是一项艰巨的挑战。
据这个时候,他出生在海边小镇,位于青州附近,大致在今天的青岛地区。那么,从青岛到当时的鲜卑境地,最快的路线是哪一条呢?
最快的路线是沿海而行:从青岛出发,先抵达烟台,再乘船前往大连。至于陆地交通,此处暂且不提。然而,古代的航海技术并不发达,加之二人皆不善水性,这无疑又为他们的征程增添了难度。
在这个时空后期,高泽的传记中,未曾提及他早期就具备游泳技能;而典韦的记载中也未涉及此方面内容。这两位英勇的战士,竟然都是旱鸭子。
为了解决这个难题,高泽特意花费了两周时间,运用后世捕捞海鲜的技巧,捕捉了大量新鲜海味。他将自已熟知的烹饪方法留下,并将其他自已未曾品尝的,没见过的海鲜与村民交换得来葫芦。
屋外堆满了葫芦,高泽与典韦两人手持柴刀,将葫芦从中间劈开,一分为二。经过几个时辰的努力,高泽将劈开的葫芦弧面朝外,按照二人身高尺寸将它们缝合,再用藤条串联。
就这样,早期的救生衣制作完成。由于没有时间等待七七四十九天的暴晒和反复操作,也没有藤甲的主要材料,藤甲无法制作,只能用葫芦代替。
出乎意料的是,效果相当不错。据高泽本人实验,自制救生衣足以使人浮于海面。
尽管当时的船业不发达,高泽别无他法,只能暂时抛开这个难题。他准备了一艘中型渔船(找邻居用海鲜换来的,自已家中的渔船不能碰),携带着水和干粮,两人正式踏上了征程。
这段时日里,高泽除了和典韦切磋外,思考的最多的是如何以二人之力先站稳脚跟。这个时期的鲜卑还不同于其他几个外族。
拿后来五胡乱华时期来说,鲜卑和其他外族一起入侵了中原,这是中原王朝最早被其他种族攻占,但是鲜卑作为入侵者,却没有被当时的中原百姓歧视。原因很简单,因为鲜卑尊重汉文化,并没有试图扭曲汉文化,或者将自已的文化强行加入到汉文化里面。
所以,到时候高泽和典韦到了那里,沟通一般不成问题,但新的难题又来了,怎么站稳脚跟?
遇到人就说躲避仇家追杀还是能勉强说得过去,但高泽觉得这个理由让人听得耳朵长老茧了。咋办?
一路乘船驶来,风平浪静,高泽和典韦兄弟顺利抵达了大连。
由于这个时代的船舶技术较为落后,渔业也未能蓬勃发展。他俩登陆后,环顾四周,发现近海海域捕鱼的人络绎不绝,但也仅仅只是在近海海域而已。
整装待发,准备继续前行,此时,一个洋溢着阳光气息的声音从远方传来,清晰地落入他们的耳中。
“前何其来者,乃汉之良乎?”
前方的来者,可是汉朝的友人吗?疑问之中,带着一丝期待。
随着声音寻找,一位中年男子出现在二人对面。他头戴暖兽角,身着窄袖上衣,下装的色泽如动物皮毛,展现出粗犷的气息。
这位中年人名叫独孤冷,可是这个姓氏却和汉朝很有渊源。它(独孤氏)的起源同样来自于汉朝,是汉光武帝刘秀的后裔,是带有汉族血统的。
独孤冷,这个名字仿佛预告着他的一生都将孤独前行。然而,事实恰恰相反,他的性格犹如沙漠中的熊熊火焰,热烈且耀眼,仿佛要燃烧整个沙漠那样。
在一场寒暄之后,彼此交换了姓名,至于来意,对方却径直将其抛诸脑后。
古人的真诚并不意味着他们无脑,从高泽和典韦的衣着装备以及背后的武器来看,这两位显然是在本土难以立足,外出寻找新的出路。独孤冷根据眼前所见和自身经历,作出了敏锐的判断。
显然,他也有着自已的盘算。于是,在寒暄结束之后,独孤冷毫不犹豫地发出邀请:欢迎莅临他的陋室,共度美好时光。
他的家中陈设简约,寥寥无几的家具让整个空间显得宽敞而清冷。然而,在主位正上方,悬挂着一个兽骨头部模型,这个寓意深远的装饰物揭示了他在部落中的领导地位,仿佛宣告着这位领袖的威严和权威。
接下来双方沟通的内容都是从独孤宇口中发出的。
自从他随祖父迁徙至此,尽管他从不主动挑衅惹事,但仍难以摆脱邻近的贺兰氏一族的压迫。从大连市中心的原居地,他们被迫迁徙至这片沿海的小角落。
正因为他不肯依附他人,独孤氏这个小部落因此被困于此地,发展受限。五个可以向外发展的方向,分别被贺兰氏、贺拔氏、贺狄氏、贺赖氏和贺敦氏五个部落阻拦。
独孤冷说到激动和着急处之时,把汉高祖刘邦的那句口头禅说了出来:“为之奈何”
典韦吃着酒肉,配合着对方情绪也有自已的表演。但高泽却非常注意独孤冷说话时出现的数个微表情,包括嘴角、眉间、眼珠转动方向和频率等做出了自已的判断。
高泽觉得,尽管这位中年人外表热情洋溢,给人以好感,但他内心也藏着某些微妙的想法。当然,这并非野心,根据高泽的判断,他只是希望为族人创造更好的生活环境和发展空间。
此外,在交谈过程中,独孤冷总会不经意地看向高泽和典韦的武器,眼中闪烁着期待与渴望的光芒。
野心,并非瞬间爆发的力量。以当代的曹老板为例,他在报国无门的困境中,逐渐从渴望成为一代能臣的抱负,走向了距离那个位置仅一步之遥的境地。
然而,这并非至关重要。独孤冷的遭遇与期许,恰恰为自我发挥预留了空间,或许还能加快自已在此地计划的完成速度。
深夜,高泽从独孤冷的掌心接过一张地图,小心翼翼地俯卧在地上,全神贯注地审视着每一个细微之处。这不仅是他在这个时空中首次伸出援手助他人一臂之力,更是为自已投身战斗、奋力拼搏的第一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