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手机阅读
手机扫码阅读
使用手机扫码阅读

第五章 鲜卑之路(始)

执掌风 第二十五小时 5162 字 2024-12-19

在三国时期,著名的黄巾起义爆发,高泽和典韦作为卢植麾下最为勇猛的战士,积极参与了平定周边叛乱的歼灭战。

他们奋勇“杀敌”,屡立战功,逐渐在军中崭露头角。然而,高泽所设计的神秘武器——断魂,并未在这场战役中露面。

他曾这样说:“当百姓被逼得只能以观音土为食,起义爆发是必然的。他们只是想活下去,却被蛊惑,如果落在我手上能让他们少死一个,那就少一个吧!”

缴获的物资当然要上缴,不过那些看得到不上报的资源(主要是粮食),高泽全部藏在只有自已和典韦二人知道的小土坑中。

同时,只要是被自已遇到的,那些弃婴和孩童,高泽同样有一个捡一个。(不论男孩女孩)

高泽的这个举动再一次将一米八多的典韦给感动的不止一次当场落泪,大饭量的他甚至在吃“食堂”的时候把自已的口粮都抠搜了不少留了出来。

于是哥俩在闲暇时除了给那些孩童送吃食外,耗时最多的就是传授他们武艺基本。(典韦主要负责兵器,高泽主要负责拳脚)

自已的举动再一次拉近了和典韦的距离,高泽内心中暗暗地露出笑容。只是此时仅仅靠他们兄弟二人,只能勉强维持。钱粮是这个时候高泽最伤脑细胞的物资。他在等待机会的出现!

尽管朝中大佬眼中,高泽与典韦是平黄巾时最勇猛的战士,但二人心里清楚,真正死在自已手中的百姓并不多。

【那些必须离世的人,往往并非直接死于他们的刀下,而是在战斗中受伤无法得到救治,或者被遗弃在战场上,最终不幸丧命】。

庆功宴后,卢植单独将高泽和典韦请入自已掌中。一番寒暄问候,卢植询问起与李彦的渊源,一问之下,卢植大惊曰:

“汝等乃天下第一戟术高人李彦之徒!难怪!”

与此同时,在高泽隐晦的信息泄露下,他将自已还是名士高岱的文学生身份说了出来。在高泽看来,借着9岁娃这个模样和身型,故意顺着卢植问话意图无意且纯真的把是谁谁谁的学生或徒弟说出来,不是炫耀,而会被当成娃娃心。

再借着这位名人之口宣传出去,那么很容易坐实身份,获得一张被认可的名片。同时,信息还是真的,自已确实就是文从高岱武从李彦。

碰巧典韦也借着自已喝的脸红脖子粗的状态一副吃惊的问道:“乃知子为高岱之高徒乎?”

一方面典韦确实不知道,另一方面,看到高泽的做派,典韦多少有些自已的理解。反正自已这位义弟就目前看来,非常仁义。索性他用“酒后吐真言”时的问话,帮了高泽一把。

实际上高泽这个时候除了急粮食外,更急的是三年内(也就是公元189年前)必须借着对外(指的是当时中国周围的那些异族)战争拿到朝中高级武官职务。

因为在那之后,董胖子就被袁绍这个无脑玩意召进京来。百姓都知道请神容易送神难,何况这家伙请的是个凶神。

但可以借着反抗董胖子,尽可能的将他搜刮的财富据为已有,以为根本。

于是高泽恭敬地对着卢植敬了一杯酒后开口说道:“卢公,仆闻扫寇以安民,未闻自相鱼肉也。”

卢植听后,连连点头,但这位军部大佬却打起了太极:“为国尽力,固善矣,然子对外宣战,需得皇命而后可。”

高泽听后心里一阵好笑:汉灵帝不务正业,搞诗词歌赋、搞水理系统和随地释放能量,整个朝堂也是被外戚、宦官、士族搞得混乱不堪乌烟瘴气,打不打还不是你军部大佬说的算?

但是此时的自已没有实力,没有兵权,怎么办!只靠着热血不足以打动这位虽然正直,但也被污染的兵权实际拥有者。

一番思虑过后,高泽示意义兄典韦,再一次举杯敬酒给卢植之后,不再吭声,直接转身离开营帐。

二人没有会自已的行军营帐内,而是直接带上所有属于自已的物资(还是粮食),背上武器趁夜色离开了,只留下书信一封。

里面的内容就是之前和卢植喝酒的时候说的那些,只不过让人看起来更加热血。

“如果此时我们没有兵权也没有获得更多更高位置的人认可,那么就铤而走险,以自已的极限作为交换这些的资本吧!”这是高泽明面上说给典韦听的。

实际他真实的想法是,借着外族人的血为自已和身后这对名叫“断魂”的武器正名!在带着那群孩子朝自已家中前行的路上,高泽说道:

“兄长,吾去后,还望兄长照料吾父母恩师,并用心教导这些捡取之童,习武学文。若吾能生还,必以救命之恩来报答兄长与嫂嫂所付出。”

这算是高泽之后的打算,也是再一次亲身试验人心的时候。虽说古人义字当先,且典韦就是这样的人,但有后世经历的高泽还是以现代人的视角和对待来看这个时候的人。

听完高泽这么一说,典韦不乐意了,瞪着眼虎着脸吼道:

“兄弟忘之乎?亦自事其事也,危难亦吾事也,彼之刀山火海,吾必随之!”

听完典韦的回答,高泽报以一个抱歉、肯定的表情。很快的,高泽开始消化典韦回答时描述的顺序。

他是从授业恩师说起,一日为师终身为父,典韦算是当李彦为父亲了,先把这个关系说出来,随后对方语句中的与你同在加上他有些骇人的表情来看,可以再一次肯定典韦确实至孝忠义的人。

也是再一次打消心中七想八想的毛病(别怪高泽磨磨唧唧,后世人来到这个算是非常单纯的时代,扭转一些心里想法也需要时间),高泽单膝对着典韦跪拜道:

“长兄义薄云天,小弟愧之至极。自今愿与长兄共患难,共享富贵。若有违此誓,五雷灌顶,不得好死。”

而身后那群娃(准确来说这会就剩下十个了,四男六女;另外有些身体更弱的已经不在了。)

虽然不清楚为何这个时候高泽突然对典韦行礼但话中的大概意思他们还是听得懂的,并且这群娃心里对高泽和典韦的救命之恩也是深深刻在自已心里。

于是,十个娃原地双膝一并跪下,对着高泽和典韦用他们非常稚嫩的声音说道:

“贰位哥哥再生恩德,吾等永世不忘。愿与贰位哥哥同行,为奴为仆皆无所辞。”

当夜,兄弟二人以天地起誓,共同宣誓誓言;而那十个娃,认了高泽之母周氏之后,一并被安排到李彦那进行修炼。怎么去的不多描述,但多提一点,高泽在奔赴鲜卑前,在竹简上把后世的自由搏击术和巴西柔术的基本要领画在上面。

他相信,以李彦的武艺修为一定能从这些基本动作中看到更多,哪怕他的名号是天下第一戟。

于是在李彦公布不再收徒后不到一年,再一次一并收下这十个娃,并挨个根据个人资质因材施教。只是后来高泽回来探望恩师的时候,少不了被吐槽,当然这是后话。

而高泽留下的书信卢植也看了。当时没有多想,只是有些惋惜,但高泽借他人之口为自已打造名片的计划正在完美的进行。

于是,当各地还在继续剿灭剩余黄巾乱党之时,以东都洛阳和西都长安为中心点,一条信息正在无限扩大的朝四面八方散去:

李彦之首徒典韦,与其义弟二人,自青州而出,赴鲜卑之疆,唯愿以赤心报国,挥洒热血。其义弟高泽,亦为李彦之次徒,名士高岱之门生,同行其兄,共赴疆场。。。

错乱章节催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