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京之后,董卓试图在京官士人之中熟络一番,因此,他首先拜访了卫尉杨彪。
“董卓见过杨大人!”董胖子躬身拱手。
“嗯。并州牧辛劳!”杨彪语气平淡,目光坚定地直视门口,并未投向对方。
尽管此前李儒曾有过交代,然而此刻董卓立刻察觉到一股酸涩的气息。这是一种“彬彬有礼”的蔑视,表现为刻意冷淡且毫无痕迹的歧视。这种态度源于书香门第对行伍之人的偏见,以及中枢官员对边陲武将的歧视。
这种优越感与所谓的高贵气质,是世家大族与生俱来的特质。
然而董卓心中清楚,目前并非是与杨彪等争斗、叫板的时机。他必须在京师迅速稳住脚跟,同时深入了解局势,摸清楚状况,才能见机行事。
尽管董卓此番举动颇感无趣,他却并未发泄怒火,反而出人意料地恭敬地站在一旁。与此同时,杨彪与曹操、二袁、吕布等人都逐渐熟络起来。
至于高泽,他原本就对这一时代的士族集团抱有看法,因此并未出席。而董卓则因这个原因,不禁将部分心思转移到了高泽身上。
经过翻新整理的南宫内,焕然一新,展现出独特的韵味。这座古老的建筑在保持原有风貌的基础上,融入了现代元素,成为了一个融合古今、充满活力的场所。因为翻新他的“工头”是高泽。
“陛下,太后,臣为中护军,职在卫护,当以死效。然护驾还宫,虽尽心力,未能全功,理当受罚,未敢请赏!”
高泽谦恭地跪在地上,谢绝封赏,坦然地阐述了自已在最后一击中败于董卓的经过与结局。
“爱卿无庸如是。董卓久历军旅,镇抚边疆,若易他人,恐此时已奄奄一息,不能自持矣。来人,赐座!”
小皇帝刘辩素来玩心较重,此时并非公开场合,尽管他端坐主位之上,但仍不禁玩弄着手中的物件,回应高泽的是太后何莲。
“谢陛下。谢太后!”标点符号,仍是凸显高泽对待二人态度差异的显著标志。
身为臣子,人前只能低头拜见圣上、包括见太后之时。但高泽却仍能从太后简洁的回应中捕捉到一丝意味深长的气息:
“董卓勇力过人,即便硬碰硬,换作他人,恐怕倒飞五米之外后登时就奄奄一息。然而你却依旧生龙活虎,这是何等怪异?是你刻意放水,还是对方真的是怪物?此事的内幕,外人或许不知,但我何莲岂能蒙在鼓里?昨晚是谁把我折腾的疲惫不堪,你心里没数?”
即使是见识短浅的太后,由于长期居住于后宫,加上亲身体验,她在某些方面仍能作出最正确的判断。
对于此事,高泽并未多加言语,只是请求将自已从三天后即将获得的封赏名单中剔除。他甘愿成为惩罚的对象,自愿远离京城,承担起被派遣至并州,为帝国镇守北疆这项重任,尽管它被视为“贫瘠之地”。最佳的情况是,太后能找到合适的理由与他一同前往。
为何如此?因为在群雄逐鹿之前,高泽需要充实自已的力量,仅仅独孤一部的人口发展,完全不够!这个时代被众人不待见的并州反而是高泽中意的地方。
在前一晚,他曾向何莲提及此事。然而,由于长时间的心理压抑,何莲此刻急需宣泄,因此高泽只能趁此机会,再次重申他的观点。
“爱卿之言,哀家需斟酌,且回。”
何莲边说边优雅地漫步至高泽面前,后者立刻恭敬地起身,弯腰以示尊敬。然而,当何莲的话语落下,她在视线死角轻轻地在高泽后腰部位敲了两下,暗示他今晚两点从后门再度前来。
“喏!下官告退!”高泽出。。。。。。
三日后,在那座宏伟的大殿之中……
“朕,厄难之际,幸得诸卿奋不顾身,化险为夷。今复归朝,当论功行赏,以犒劳诸卿。。。”当小皇帝刘辩结束开场白,他身体微微前倾,展现出一种颇具深意的姿态。
“劳,少傅、征北将军、并州太守、中护军、光禄寺卿高泽替朕宣读诏书!”
“喏!”
高泽优雅地转身,单膝跪地,谦卑地低着头,双手高举,恭敬地等待内监将小皇帝的诏书递交至他手中。
“朕年少继位,此国家兴衰,政权当固之时,正是用人之际。众卿于危难间不顾个人安危迎朕还朝,朕心甚慰。着卫尉杨彪。。。。。。”
皇帝的一番封赏不在话下,全如历史走向,而接下来的却是。。。
“少傅、征北将军、并州太守、中护军、光禄寺卿高泽,迎朕于道,虽诚勤可嘉,而力怯为尽全功。法当鞭刑一百,朕心不忍,着罚秩一年,以明朕意。
即当遣还并州,须朕处分,咸以功次补授。命其与并州刺史典韦同领护匈奴中郎将,持节、常侍、护军如故。便道之官,咸使奋扬威武,显明宣示朕意,需当镇抚离叛,以观后效。”
高泽读完旨意,当即转身跪拜,诚挚回应:“蒙陛下厚爱,臣必效死力,誓保北疆之安宁,以报皇恩!”
该赏的都已赏赐,不该罚的亦已受到惩罚。小皇帝此举,让朝中众大臣无不口服心服,毕竟遭受处罚的并非他们。因此,众人纷纷跪地高呼:“陛下英明!”
随后,何太后在幕后悄然递出一封书信,信中字迹翩若飞鸿,竟然是已“故先帝亲笔所书”。
这封信旨在让在场的每一位传阅。这省去了让太后解释的麻烦,同时,考虑到在场的诸多书法大家,何莲自信满满,他们无法辨识字迹的真伪。借他们无声的默认,再次确认书信的可信度。当然,这是高泽的杰作。
书信大概内容是:在朕(此处指灵帝)执政期间,便察觉到高泽此人隐藏着火爆性格与血腥气息,我认为他不适合担任皇宫护卫,然而其职位仍可保留。
朕离世之后,期望继任者能寻得恰当的借口,将他派遣至贫瘠的并州北疆,这也是他本人曾向朕提出的请求。然而,至关重要的是,必须有皇家人在旁“监督”,紧握驾驭之绳,以确保这个未知力量的方向可控。
这也揭示了我在位期内,分别任命高泽和典韦为并州太守、并州刺史,以及征北、镇北将军的关键动机,旨在实现权力制衡。紧接着,高泽效仿灵帝口气发表了一番场面话,最终以“届时视事势而定。”作为书信的落幕。
在场的一众知名书法家,如钟繇、蔡邕等人,在阅罢书信之后,无不是在不言默认之中承认了书信作者的高明之处,这恰恰符合高泽的预期。
因此,何莲以皇帝须在京城,陈留王年纪尚幼,无法担当重任为由,主动请缨。若在现代,此举必引发诸多猜测与遐想,但在古时候,尽管阶级制度鲜明,人们的思想却相对纯洁。
而此时朝中大佬的想法是:外戚集团首领何进遭张让杀害,身为集团成员的何太后自然要寻求庇护。皇太后离开中枢地区,少了分食蛋糕的竞争者,这是好事!那么,被视为“贫瘠之地”的并州成为何太后的求生之地也无不可。
至于高泽,若他有一天亲自率兵踏入中原,岂不是为我们提供了打击“外将私自拥兵入帝都”的借口?此时董卓尚在潜伏期,况且他入京乃受大将军之命,这个时期最危险的董卓反而被士大夫们“无视”了……
无疑,表面的挽留必不可少。因此,在升官后的杨彪带领下,众人三劝之后,何莲终究还是离去了。而何莲的儿子刘辩在高泽的劝诱下和蛮力入侵下,她也终究放弃了。高泽的立场简洁明了:唯有强大的种子,方能孕育出茁壮的下一代。
此刻,李彦成功地说服了童渊。尽管忆美客栈的“话事人”头衔落在四弟马钧名下,但实际上,所有的行事安排都由李彦负责。同时,远在大连的四小将之二被召回(高一、高二还在独孤部,高三、高四入帝都),作为帝都据点的核心守护力量。秋芸和方青则留守,充当灵活机动的预备力量。
当天午后,除却同行的何太后以及那不到三千的“血军”,加上六位娇艳小花和典韦的大妇陈氏外,尚有两位神秘人物也在队伍其中。
镜头倒叙,下朝之后。
“老夫有紧要之事欲与贤侄共议,盼能慨然允诺。。。”蔡邕在谈话过程中,突然眼神恍惚,仿佛眼中泛起泪光,不知何故,令人不解。
然而,由于蔡邕并未用官职称号叫自已,这让高泽顿时不知所措,不知如何称呼他为宜。
“唉呀呀,若贤侄不弃,世以叔侄相呼,亦无不可。”似乎明白高泽为何突然宕机,蔡邕立刻又补上一句。
“世叔!”话音落下,高泽礼貌地鞠躬致意。。
仿佛蔡邕遭遇了紧急事务,这位文学泰斗竟然罕见地打破了当时人际交往中的繁文缛节,显得颇为急躁。
“贤侄,速与吾同舆而返。。”语毕,蔡邕瞬间抓住了高泽的衣袖,毫不犹豫地拉着他向外奔去。
尽管与蔡邕的交往并不密切,但高泽对这位抱憾而终的汉末文学家、书法家充满敬意。因此,他自称为“小子”,让蔡邕乘坐轿子,自已则徒步跟随在侧。
在路上,高泽终于明白了,源头在蔡邕老来得女的蔡昭姬身上。自已当初盗版的歌词,竟然被昭姬珍视备至,吃饭时紧抱在手,入睡时亦不离怀。毫无疑问,她已深陷相思之苦。
高泽自问:自已并非后来四大天王般的帅哥;打小突围破极限,饱经日晒雨淋,与小白脸也不沾边啊;再者,外头传的,自已在陆地冲杀方面略有特长,而自已里面的家伙,她蔡妹妹并未见过呀,何必呢?
从蔡邕的口中获得启示后,高泽突然意识到,这个时代的诗人们都有一个共同的特性:浓厚的诗人气质与感性情怀。即便后来曹老板化身魔王,他内心深处的这种特质依然未曾改变。
当初并无意带走她,仅仅是因为一时图方便,借用了后世一首歌曲的歌词并写了来,竟意外地吸引了这个时代(未来的)著名女诗人。
回想至此,高泽无奈摇头,心中感慨万千:或许正是我善良的本性,不忍见你被外族蛮夷那些只会用蛮力的家伙侵扰吧。既然如此,那么就让我与你共同创作,为这个时代带来独具一格的韵律吧!
放下脑中思绪,高泽咧嘴一笑:“嘿嘿嘿,我好善良啊!”
高泽的笑容犹如一股清泉,瞬时让周围的气氛变得轻松愉悦。就连路过的树梢上,原本无精打采的喜鹊也突然兴奋地欢叫起来,仿佛被这欢乐的氛围所感染。
此原本为无心插柳之举,却没想到竟能收获如此果实。于是,当病恹恹的昭姬看到高泽到来之后,甚至以为自已大白天的在做梦。(切莫小瞧,湘女多情亦不如此!)
同年出生的昭姬,年龄上却比高泽大了两个月。然而,这微小的差距无关紧要。在高泽的建议之下,蔡邕果断地放弃了官职,打包好书卷及应急之物,父女二人毫不犹豫地加入了高泽的行列。
中原并州地区的文学院院长人选就此也同时搞定!
他们一行人首先返回了高泽青州故乡,处理了一些事务,让这个时代的父母得知这一切,同时也举行了相应的仪式。六小花、昭姬包括何莲在内,只不过何莲此时身份相对敏感,她的仪式也在无外人之时举行。
原本以为蔡邕对此会有异议,不想这位教授级别的老人家居然也有豁达的一面。
至此,高泽一家决定搬迁至并州,开启全新的生活篇章。至于青州故乡成为了高泽在中原地区的中转站,机动队中的秋芸被调到这里,成为首位中转站负责人。至于她与方青为何改换门庭?
还用问吗?两世为人的高泽,应对此类女子,先以(她们没见过的,包括珠宝、武器、装备甚至还有未投放市场的贴身衣物等)诱惑,让她们陷入迷茫;接着在自身强大无限火力的支持下,进行持续数个小时的深度重炮攻击,所到之处寸草不生且碾压她们所有自带的防御塔,直接两拨带走摧毁她们基地。。。。。。
(董)卓既入京,而后高泽携众共入并州,复有何为者哉?
请看下回,《并州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