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手机阅读
手机扫码阅读
使用手机扫码阅读

第54章 长远规划

执掌风 快乐的加菲你好 3308 字 2025-04-04

寒露后的晨霜在农机图纸上凝成细密的水珠,周卫东的钢笔尖悬在1979年的日历上方。窗外的打谷场堆满待修的苏联收割机,锈蚀的齿轮与远处深圳工地的塔吊剪影在晨雾中交织成时代的拼图。

七里峤祠堂的八仙桌上,二十八个村的印章围成同心圆。周卫东展开三米长的桑皮纸,墨线顺着光绪年间的联村水渠图延伸,将现代农机的传动系统与先人的灌溉智慧融为一体。

"五年内要实现三大跨越。"钢笔尖点向图纸中央的液压装置,"从改良耧车到联合收割机,从铸铁件到合金钢,从手工作坊到标准车间。"赵满囤的铜哨掉进墨砚,劳模背心的第三颗纽扣正压在"1985"的坐标上。

铁蛋突然爬上桌沿,沾着机油的虎头鞋踩出串歪扭的脚印。三岁孩童的涂鸦恰好覆盖了传动比计算式,陈秀兰举起药箱里的放大镜:"你们看!"歪斜的线条竟勾勒出齿轮变速箱的应力分布图。

夜半的柴油机库房回荡着金属刮擦声。周卫东用改锥撬开苏联收割机的变速箱,暗格里滑出半本德文手册。铁蛋攥着夜光粉笔在齿轮上标记,孩童无意识绘制的北斗七星,正指向七里峤后山的废弃矿洞。

"这是钨矿!"李瘸子的假肢敲击岩壁,藏在内侧的军用指南针突然磁化。老秦头点燃矿工灯,1936年的德文采矿许可证贴在坑道口,发霉的纸页间夹着张精炼流程图——正是合金钢冶炼的关键工艺。

晨光中,周卫东在矿洞深处支起黑板。铁蛋的涂鸦与德文公式交织成新的蓝图:用本地钨矿提升齿轮硬度,改良苏联收割机的合金配方。第一炉试验钢水沸腾时,七里峤方向的火车拉响十二声汽笛。

扫盲班的油印机昼夜轰鸣,陈秀兰将体温计改造成游标卡尺。二十个青年围坐在脱粒机上,铁蛋骑在赵满囤肩头"授课",三岁孩童的呓语竟暗合液压原理。当孙援朝带人突查"非法办学"时,王寡妇的蓝头巾突然展开——绣着齿轮图案的巾角正盖住德文教材。

"这是传习所,不是学堂。"周福生抡起祖传的鲁班尺,光绪年间的私塾批文从梁上飘落。铁蛋突然尿湿了孙援朝的公文包,浸透的图纸显出水印:1936年德国技工学校的授权书。

霜降日的骡马市成了技术黑市。李瘸子用假肢交换湖南的稀土样本,老秦头拿三车皮麦种换回温州产的微型电机。铁蛋蹲在草料堆里玩磁铁,吸出的螺丝钉竟带着深圳特区的出厂编码。

"要建西大协作网。"周卫东在供销社地图插上彩钉:红色钨矿线串联七里峤矿洞,蓝色物流网沿着民国铁路延伸,绿色技术链首通蛇口工业区,黑报网笼罩孙援朝的吉普车辙。

深夜的河滩上,十二艘改装舢板载着合金钢锭启航。铁蛋的夜光陀螺在船头旋转,荧光轨迹与走私船的导航灯暗合。陈秀兰拆了药箱改装的信号机,第一次收到了唐工从西北发来的莫尔斯电码。

省报头条刊登"乡镇企业技术创新奖"时,周卫东正蹲在农机站地下室。液压试验台的震动频率惊醒了铁蛋,孩童的哭嚎声恰好掩盖了车床的轰鸣。赵满囤的劳模奖章成了通行证,镀金表面被刮出深痕——那是暗藏微型胶卷的密码槽。

"明年上马三坐标铣床。"周卫东在党小组会上摊开香港机床图纸,泛黄的纸页间夹着潮汕侨胞的家书。铁蛋突然将糖葫芦按在"1980"的字样上,糖丝在改革春风的标题上结成蛛网。

七里峤矿洞深处的实验室里,电弧焊的蓝光映出诡异人影。周卫东调试着自制光谱仪,铁蛋的涂鸦本成了实验记录:三岁孩童的蜡笔色块,竟标注出合金钢的最佳淬火温度。

当第一块达标齿轮下线时,深圳方向的走私船传来噩耗。老秦头截获的密电显示,某批精密轴承在海关被扣。铁蛋突然指着星空喊"车车着火",十二架孔明灯从军工仓库方向升起,排成带血的惊叹号。

晨雾中,披着大红花的"鲁农2号"联合收割机驶向全国展销会。周卫东摸着驾驶台上的北斗七星标记——那是铁蛋用夜光粉笔绘制的导航图。陈秀兰的药箱锁着新签的专利协议,紫药水在"技术入股"条款上洇出朵齿轮花。

七里峤火车站的汽笛撕破1979年最后的夜幕,十二节车皮载着标准化零件驶向特区。铁蛋坐在父亲肩头,将沾着油墨的五年规划折成纸飞机。那纸飞机掠过孙援朝阴沉的镜片,在1980年的晨风中展开双翼,机身上的"自主创新"正化作刺破铁幕的利刃。

错乱章节催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