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手机阅读
手机扫码阅读
使用手机扫码阅读

第43章 代际歧路

执掌风 山村茶夫 5244 字 2025-05-31

2025年芒种,青石镇的梯田被阳光烤成了金绿色的波浪。廖承君的碳纤维助行支架卡在诊所门口的磨盘上,支架腿甲蹭着磨盘边缘的碎玉片——那是他母亲当年补碗时嵌进去的,此刻在阳光下泛着温润的光,却挡不住念初摔门而出的巨响。

"爸!你就是见不得我好!"19岁的念初攥着烫金的录取通知书,牛皮纸信封上的哈佛医学院校徽闪着冷光,"人家给全额奖学金,还承诺根治我的腿,你非说是什么'基因陷阱'!"她的右腿戴着3D打印的仿生神经导管,钛合金外壳上刻着碎玉片纹路,却遮不住肌肉轻微的震颤。

承君的碎玉片护垫猛地发烫,他盯着通知书落款处的签名——藤井贤二,那个在国际会议上剽窃成果的日本教授,现在成了哈佛"神经再生中心"的主任。"根治?"他抄起桌上的算盘,珠子上还沾着昨天给学员们讲课的艾草灰,"藤井的'根治'是把你变成基因编辑的试验品,和当年康泰的'鬼胎计划'一个尿性!"

念初的眼泪砸在通知书上,晕开了校徽的烫金:"你就信不过任何高科技!看看你的支架,看看诊所的破血压计,再看看我这腿——"她猛地掀开裤腿,仿生导管的接口处渗出淡蓝色液体,"这导管是我用碎玉片基因图谱求来的,可你宁愿我拄着竹拐杖,也不让我去哈佛!"

陈欣怡端着金银花露从里间出来,腕间的碎玉片护腕突然裂开——那是她用承君母亲的碎玉磨的,此刻裂痕像极了父女间的隔阂。"念初,你爸不是反对你进步..."她的话被念初打断,女孩抓起背包,里面掉出封未拆的信,信封上印着"瑞士生命科学基金会",蛇形logo在阳光下若隐若现。

承君的支架突然卡住念初的背包带,碳纤维零件发出不堪重负的呻吟:"这是冯·伯格寄的吧?他给你看了'神经再生舱'的全息投影,说能让你像正常人一样跑跳——"他指向窗外的梯田,截瘫学员王芳正用竹制轮椅碾过稻穗,"但你忘了王芳姐吗?她当年信了康泰的'进口矫形器',现在脊髓损伤更严重了!"

念初猛地甩开支架,仿生导管的报警灯突然变红:"够了!你总拿过去的事当借口!哈佛的AI能精准编辑神经基因,你的碎玉片能吗?你的算盘能算出最佳手术路径吗?"她的声音在诊所里回荡,震得墙上的碎玉片装饰画嗡嗡作响,那是学员们用碎碗片拼的脊髓神经图谱。

突然,诊所的智能终端机发出刺耳警报,屏幕上跳出藤井教授的视频通话。念初下意识地接通,只见视频里的藤井穿着哈佛白大褂,身后的实验室里挂着念初的基因图谱,蛇形病毒链与神经纤维缠绕在一起。"念初同学,"藤井的英语带着关西腔,"你的脊髓基因修复项目己通过审查,下周来波士顿吧,我们有全球最先进的——"

"审查?"承君的支架拍在终端机上,碎玉片粉末洒在摄像头前,"你在京都大学剽窃数据时,讲过吗?你用S-07病毒变种做人体实验时,问过良心吗?"他抓起桌上的竹简,上面刻着康泰医药的罪证,"念初,你看清楚,他们要的不是治你的腿,是要你身上的'07号抗体'!"

念初的仿生导管突然漏电,蓝色火花溅在录取通知书上,烫金校徽被烧成蛇形窟窿。她盯着视频里藤井袖口的蛇形袖扣,突然想起七岁那年,父亲在暴雨中跪着给产妇接生,支架卡在血水里的场景。"爸..."她的声音突然哽咽,"可我真的...不想再坐轮椅了..."

承君的碎玉片护垫在此时彻底崩裂,露出嵌在髌骨里的母亲碎玉。他想起自己七岁时,也是这样哭着问母亲:"为什么我不能像别的孩子一样跑?"母亲摸着他的头说:"承君的腿是天使吻过的,以后要用来站在手术台前。"

"念初,"承君的声音比手术灯还稳,他指向窗外的残疾人培训中心,学员们正在用碎玉片和竹篾制作新的矫形器,"你看大壮哥,他用摩托车零件改的轮椅,比进口货还耐用;李梅姐用易拉罐做的听诊器,能听清楚新生儿的心跳。真正的医学奇迹,不在哈佛的实验室,在这儿——"他指了指自己的胸口,也指了指女儿的心口。

念初的仿生导管突然发出绿光,屏幕上跳出段隐藏代码:"07-23-01基因提取协议己激活"。她猛地看向藤井的视频画面,发现背景里的实验台上,放着标有"念初专属"的基因编辑病毒,和当年金矿洞里的"康泰宝宝水"如出一辙。

"爸,我..."念初的眼泪滴在碎玉片装饰画上,每滴泪都让画中的神经纤维亮一分,"哈佛的邀请信...是冯·伯格递的..."承君点头,从支架暗格里摸出块碎玉片,那是母亲日记的锁芯:"我知道。他们等了二十年,就为了用你的基因再造病毒。"

暴雨在此时倾盆而下,诊所的碎玉片地暖自动启动,发出蓝紫色光芒。念初的仿生导管在光芒中自动卸载了哈佛的控制程序,钛合金外壳上的碎玉片纹路与地暖共振,形成天然的防火墙。她突然笑了,笑得比雨后的梯田还亮:"爸,咱们用算盘算算,怎么把哈佛的'基因陷阱'变成'土法暴击'?"

深夜的诊所,承君用碎玉片粉末在竹简上绘制哈佛实验室的布局图,每一笔都与念初的基因图谱吻合。念初的笔记本电脑显示,藤井的视频通话被反向追踪,瑞士基金会的服务器正在下载青石镇的"土法医疗百科",里面全是学员们用废品改装设备的教程。

"爸,你说AI真能取代医生吗?"念初摸着仿生导管的裂缝,那里被她用碎玉片重新焊接,"藤井说未来看病不用见人..."承君笑了,笑得比油灯还暖,他指向窗外——老槐树下,学员们正在用碎玉片和艾草绳编织"代际结界",每个结都打得像神经元突触。

"傻丫头,"承君的支架轻轻敲了敲竹简,发出温润的响声,"AI能算出神经再生的最佳参数,算不出王芳姐喝中药时想加勺蜂蜜;能画出完美的手术路径,画不出瘸子医生为了救你,支架卡在手术台缝里的血印。"他指了指女儿的仿生导管,"这管子是高科技,但给它注入灵魂的,是你的仁心。"

这一夜,诊所的油灯亮到天明。承君在生物笔记写下:"当代际歧路出现,医者的白大褂就该化作路标,用碎玉片的温热,指引生命的方向。因为每个选择,都值得被认真对待,每个梦想,都不该被资本定义形状。"

黎明时分,承欣抱着碎玉片玩具跑来,小手里攥着片槐树叶,叶脉的走向竟与念初的基因图谱一致。承君望向远方,梯田在晨雾中层层舒展,像极了他心中的代际桥梁——那里没有科技与传统的对立,只有用仁心搭建的,跨越时空的生命通道。

而在哈佛医学院的实验室,藤井盯着突然黑屏的电脑,屏幕上最后闪过的,是廖承君用碎玉片刻在竹简上的"仁"字,像一枚永不褪色的印章,盖在所有试图用资本定义医学的阴谋之上。他不知道,这场代际歧路的尽头,站着的不是固执的瘸脚医师,而是懂得在传统与创新中,坚守仁心的新一代医者。

错乱章节催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