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3章 人不见了
他虽然面上服从,眼底却闪过一抹阴霾,暗中咬牙切齿:对方是在故意折辱自己吗?
难道情报有误?摄政王并不担心遂远城的困局,甚至对自己带来的援军不屑一顾?
他想起进城时,看见的那些羽州卫,心中有些许不安。
北辰渊收回了视线,落在周将军双手捧着地圣旨上,对林七使了个眼色,吩咐道:“呈上来。”
北辰渊威仪的凤眸轻闪,暗藏着一抹疲惫,却又不曾露出分毫。
遂远城是危急,是急需粮草与援兵,但却不能让对方看出来遂远城非他不可,不然便会有恃无恐,养大了这群朝廷援兵的心。
所以自己不能露怯,反而要做出一副不在意的模样,让对方知道,自己并非缺朝廷的援兵。
卧北王的羽州卫就是最好的挡箭牌。
自己可以适时的对卧北王做出气弱的样子,甚至让周将军怀疑,自己已经和卧北王结盟,那么对方便会想尽办法探查,甚至暗中做一些小动作针对羽州卫,试图拿回主权。
那么自己便有机会从中调节,是乃权衡之术。
这些时日,他已经渐渐看出来,卧北王并非什么真心实意来为国支援,只是冲着他昔日的太傅王献而来。
一旦交战,北辰渊有八成把握,卧北王北辰谣绝对会第一时间,带着他的羽州卫,撤军离开徽州跑路回羽州。
他只有搅和的周将军和北辰谣对上,牵制住两人,似乎才有机会维持这种平衡。
朝廷军和羽州军都在遂远城,对这两波人马,或者北雁大军,都是一种震慑。
过犹不及,北辰渊收回目光,看向林七呈上来的圣旨。
这是皇帝亲笔所书,字迹浑厚有力,行云流水,虽尚显稚嫩,但已颇有几分风骨,只是行笔时似乎十分焦急,心存怒意,所以收笔时略显轻佻。
由字可观人,幼帝并非之中之物,虽然暂时被压着被迫写了圣旨,但也只因年纪尚小,经验不足,手腕轻浅。
圣旨大致说,朕闻边境危急,为显皇恩,将自己的禁军托付给周将军,封为主帅,令其北上抗击雁军,前线官员当从中辅佐,不得有违。
北辰渊草草的看了一遍,就放在了一旁,淡淡对周将军说道:“既然周将军前来支援,就先把粮草交到守备府粮仓之中,登记造册,而后点兵一万前往城外围剿越城中的山匪。”
围剿山匪是个最容单不过的活计,现在兵力足、粮草足,又不是与北雁军交战,而是对一群毫无军纪可言的土匪,简直就是白送的军功。
周将军眼神骤然一亮,但随即又暗沉下来,被身侧的苏添使了个眼色,故作不满说道:“殿下,下官带兵前来是为了抗击北雁军,而非对付山匪!”
“是吗?”北辰渊似笑非笑地看向他,眼中满是探究,又开口道:“那你便带着军队去修筑战损城墙,清理战场如何?”
周将军想也不想地抱拳拒绝:“殿下,下官带来的军队都是禁军,而非乡兵!”
这些人在京城虽为军队,实则就保卫皇宫,说是养尊处优也不为过,又不是那些战时打仗,闲时耕田的乡兵!
“哦?那周将军想做些什么?”北辰渊凤眸之中的神色彻底冷了下来,心中的怒火被一点一点地挑起,语气听不出喜怒地说道:“是来此游山玩水?还是安家落户?”
这话可就诛心了。周将军心也不禁一沉,下意识看向身边的骁骑卫右卫指挥使苏添,又很快转过头来,装傻充愣:“王爷误会,下官自然是前来与北雁军交战,保卫云启北境!”
他自以为没露出半点马脚,却不想北辰渊已经将他的小动作尽数收在眼底。
看来对方是死咬着装傻了。北辰渊讥诮地勾了勾唇,冷声道:“既然如此,周将军是主将,你自己安排吧。”
周将军抱拳称是,领着身后的骁骑卫两位指挥使退出了书房。
直到三人的身影离开视线,北辰渊才压制不住怒意,将战报种种地拍在桌案之上,冷声问道:“那个骁骑卫的苏添,是什么人?”
林七怔了怔,表情有些复杂地说道:“苏添是苏丞相的嫡亲侄子,在五年前进了骁骑卫,因为苏家在朝堂上的缘故,不到三年就坐上了骁骑右卫指挥使。”
北辰渊眼眸轻闪,视线再度看向放在一旁明黄色的圣旨上,若有所思。
方才的情况,每次周将军有拿不定的主意,或者是有疑问的时候,就会下意识看向苏添。
照理说,周将军是奉旨而来的主将,才应该是这里面最有话语权的人,他反而要去询问苏添,这说明这些朝廷军里,骁骑卫右卫指挥使才是说话算数的人。
难不成还和那位丞相有关系?
北辰渊压下心里的疑惑,刚要开口询问林七,就听书房外传来亲兵的禀报声:“王爷,秦将军回来了。”
秦淮奉命出城,率领一千骑兵攻打一些规模较小的寨子,一边靠缴获的粮草军械撑着,一边向东北方向摸索,然后利用北雁卑犁城外的地形,做出几万大军攻城的假象。
给雁人造成一定恐慌之后,假意杀了雁人数十名信使,放走一个‘重伤’的信使,给乌弥传递消息,骗取对方调转人马,从而解了遂远城的困局。
而后他便带着骑兵隐匿在临江城外的一片树林之中,直到摄政王传讯召他回去,这才匆匆带兵归城。
回来时才知晓,不仅卧北王带领羽州卫前来支援,朝廷的人马也在午前抵达。
就在他准备回守备府汇报战况之时,在城中被两名亲兵拦下。
亲兵听闻秦淮归来,便匆匆出了守备府,因周围有无数人,两名亲兵只得凑近压低声音说道:“将军,不好了。出事了!”
秦淮心底顿时咯噔一声,一股不好的预感涌上心头,这两名亲兵是他派出去看管小侄女的人,没有大事他们不会擅离职守。
除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