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6章 徽州城
曾经在父亲的书房中,见过一个人,身上便带着这样的一个信物。
“这是北雁贵族会用的,雁人爱蛇,经常用于雕刻这类物品。”令牌的雕刻手法和云启常用手法都不相同。
与她的看法一样,北辰渊也觉得像是外域的东西。
这个村子在徽州与晋州的边界,往上便是徽州境内,再往北就是北雁国土。结合前些天的徽州传来的消息,北雁与徽州官匪有所勾结,几人皆是心下微沉。
怕是有人将他们的行踪暴露了。
这些匪徒只有数十人闯入,比起刺杀,倒更像是刺探,来试探北辰渊是否在此。
那么下一次,恐怕就不是试探,而是刺杀了。
“王爷,此地不宜久留,咱们真的该走了!”林云抱了抱拳,满脸严肃。
林七也是这么想的,只是碍于王香漪,张了张嘴,最终还是没说出口。
“你们想去哪?回京还是……”王香漪皱了皱眉头问道。
反倒是北辰渊想也没想,一派坦然:“我们去徽州。”
徽州?
林七瞪大了眼,不可置信地看着他,王爷这是疯了?徽州此时正乱着,本来便是山匪横行,如今再加上北雁人,简直就是个虎狼窝。
“王爷,那地方可去不得,咱们还是回京吧?”林七劝道。
北辰渊没看林七的表情,薄唇轻抿,侧过头看着王香漪,问道:“东家,你……”
他想问王香漪是否愿意跟着他去徽州,但话到嘴边,又吞了回去。
徽州那么乱,东家去很不安全,但是这个村子又留不得了。
王香漪心如明镜,只是定定地看了他一眼,开口说道:“我和晚儿、白芨去县城呆一阵子吧,等你们从徽州回来,再启程去京城好了。”
晚儿动了胎气,不宜赶路,她实在不放心丢下她们离开。
更何况,和北辰渊呆在一起那么多年,她对北辰渊的想法也能明白几分。这人虽然狠辣,却是个有手腕有志向的,绝不会因为徽州危险,便自顾自跑回京城去躲避。
迎难而上,才是北辰渊的性子。
至于自己,跟他们去徽州只会添麻烦。
她抬起头看向北辰渊,却不想对方也在看她,四目相对之间,都在彼此的眼中看到了一抹坚韧,一种难以言喻的默契感。
院中的血腥味逐渐散去,吸引来几只夜莺的啼鸣,打破了黑夜的寂静。
这一碗注定是屋面的,所有人心中都有着说不出的沉重。
第二日天色刚刚露出鱼肚白,几辆马车便停在院子门口,趁着还没有村民外出,匆匆地整理过便兵分两路出发。
北辰渊带着林七和一半暗卫直奔北方徽州,第一站便是尚未沦陷的历城,也是徽州山匪与朝廷对峙的第二战线。
而王香漪则和晚儿白芨暂且避到县城之中安置,北辰渊吩咐林云随行保护,王香漪本来是要拒绝的,奈何北辰渊太过坚持,只能任由林云跟随。
徽州半数以落入匪徒之手,其中以临江城、越城、遂远城最为棘手,皆是徽州境内数一数二的大城市,尤其是临江城被土匪占领之后,徽州几次弹尽粮绝。
其中山匪,以孙家寨最为鼎盛,占据两座城池,一条山脉,其中匪徒人数高达万人。
这些人原本是平民出身,皆是因为生计所迫落草为寇,却不想占山为王之后,便烧杀掳掠,抢夺金银、粮草、女人,百姓们苦不堪言。
数不清的难民南下逃亡,向越城逃难,但很快越城也落入匪手。
接下来便是西南方向和宇诚,这几座城池的太守知府,竟如同软脚虾一般,要么当即弃城而逃,要么顶不住两天便“言和”。
北辰渊一路上,听着暗卫在徽州查到的消息,眉头便紧皱着,一颗心便没有放下来过。
马匹疾驰两天一夜,才到了历城的南城门,却不想此地犹如人间炼狱一般。
数不清的难民从南城门被官兵驱赶而出,聚集在城门口,跪着央求来往路人赏一口饭吃。
或是卖儿卖女,或是自卖己身,一身脏污,将头磕的砰砰作响,血流如注。
而绝大多数人,皆是成群结队的走在一起,被历城官兵赶出来以后,个个眼神麻木而又空洞,漫无目的地向南边逃难,赶往下一座城池。
这还紧紧只是第二战线的历城,便是此番情景,众人都是无法想象,前线的城池黎民百姓又当如何。
北辰渊目不斜视,跨着马绕过难民群,径直来到南城门口。
林七递了通行文书,官兵便放了他们进城,眼神犹如看傻子一般。
北边正在打仗,这些人一个个穿的不算光鲜亮丽,也是干净整洁,竟然想不开往北面走。
城中的情形虽然没有城门那般骚乱,却荒凉一片,店铺大门紧闭,小贩不敢出门,尤其是米店粮店根本不敢出头,生怕这些饿的恨不得易子而食的难民冲进来抢粮食。
战争面前,什么金银都不过是些身外之物,只有粮食能填饱肚子,才是活下去的根本。
北辰渊让暗卫去打探过后,身边走过一个又一个难民,他的拳头不自觉地紧握,既唏嘘又深感悲恸。
莫说这些难民了,便是城中原本的百姓,也几乎到了弹尽粮绝的地步,全靠每个月官府发下来一小口袋的米支撑着。
那些米粮连女子都吃不饱,就莫说人口多的人家了。
林七率先开路,策马停在衙门大门口,朗声说道:“我家公子要见知府,尔等速去通传。”
衙役一见嗤笑一声,大声嚷嚷道:“快滚!我们大人没功夫。”
现在这世道自顾不暇,横尸遍野,哪有功夫给他们处理什么鸡毛蒜皮的事情。衙役只以为林七是来官府告状的。
林七原本就是探探路,见衙役这般不配合,眉头顿时皱起,手放在腰间的跨刀之上,“食君之禄,行君之命,你们大人为何避而不见?”
衙役只觉得是哪来的傻子,不食人间烟火,敢到衙门闹腾,脸上满是不屑,骂道:“快滚!也不看看这是什么地方,岂能是你叫嚣的?”
看来好好商量是不行了,看这衙役的态度,隐约也能揣摩几分知府的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