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手机阅读
手机扫码阅读
使用手机扫码阅读

第55章 孝明八王列传

执掌风 天九机 10628 字 2025-06-01

孝明皇帝的儿子们

千乘哀王刘建、陈敬王刘羡、彭城靖王刘恭、乐成靖王刘党、下邳惠王刘衍、梁节王刘畅、淮阳顷王刘昞、济阴悼王刘长。

孝明皇帝有九个儿子:贾贵人生下汉章帝;阴贵人生下梁节王刘畅;其余七个王的生母,本书没有记载。

千乘哀王刘建

永平三年(公元 60 年)受封。第二年去世。因年少无子,封国被废除。

陈敬王刘羡

永平三年受封广平王。建初三年(公元 78 年),有关部门上奏请求派遣刘羡与钜鹿王刘恭、乐成王刘党一同前往封国就藩。肃宗(汉章帝)性情笃厚仁爱,不忍心与诸王分离,于是让他们都留在京师。第二年,核查舆地图,下令各封国户口均等,每年租税收入各八千万。刘羡广泛涉猎儒家经典,为人威严,曾在白虎殿与诸位儒者讲学论道。建初七年,章帝认为广平地处北方,边防费用繁重,于是将刘羡改封为西平王,划分汝南郡的八个县作为他的封国。等到章帝驾崩,遗诏将刘羡改封为陈王,以淮阳郡为食邑,当年就前往封国。刘羡在位三十七年去世,儿子思王刘钧继位。

刘钧继位后,多行不法之事,甚至举行天子规格的大射礼。他性情阴险残忍,喜好刑律条文,对与自己不合的国相及二千石官员,总是暗中陷害。他憎恶怨恨敬王的夫人李仪等人,永元十一年(公元 99 年),竟派门客隗久杀害李仪的家属。官吏逮捕隗久后,将其囚禁在长平监狱。刘钧为断绝供词,又派门客劫狱杀死隗久。事情败露后,有关部门上奏弹劾,刘钧因此被削去西华、项、新阳三县。永元十二年,朝廷封刘钧的六个弟弟为列侯。后来刘钧娶宫中放出的女子李娆为小妾,又因罪被削去圉、宜禄、扶沟三县。永初七年(公元 113 年),朝廷封敬王的孙子刘安国为耕亭侯。

刘钧在位二十一年去世,儿子怀王刘竦继位。刘竦在位二年去世,无子,封国断绝。

永宁元年(公元 120 年),朝廷立敬王的儿子安寿亭侯刘崇为陈王,即顷王。刘崇在位五年去世,儿子孝王刘承继位。

刘承去世后,儿子愍王刘宠继位。熹平二年(公元 173 年),国相师迁追查上奏前国相魏愔与刘宠共同祭祀天神,企图谋取非分之事,罪至大逆不道。有关部门奏请派使者查验。当时,勃海王刘悝刚被诛杀,灵帝不忍心再对刘宠施加刑法,下诏用囚车将魏愔、师迁送往北寺诏狱,派中常侍王酺与尚书令、侍御史共同审讯。魏愔供称与陈王一同祭祀黄老君,只是祈求长生福祉,并无其他非分之想。王酺等人上奏认为魏愔身为国相,职责在于匡正君王,却行为不端;师迁诬告其王,以不道之罪欺罔朝廷,二人皆被处死。灵帝下诏赦免刘宠,不再追究。

刘宠擅长弩射,十发十中,且都命中同一处。中平年间(公元 184—189 年),黄巾起义爆发,郡县官员纷纷弃城逃亡,刘宠拥有数千张强弩,率军驻守都亭。国人素来听闻陈王善射,不敢反叛,因此唯独陈国安然无恙,前来归附的百姓有十多万人。到汉献帝初年,义兵兴起,刘宠率部驻守阳夏,自称辅汉大将军。国相会稽人骆俊向来深受百姓感恩,当时天下饥荒,邻郡百姓多来归附,骆俊倾尽财物赈济,使他们得以保全性命。后来袁术向陈国求粮,骆俊拒绝,袁术愤怒之下,派门客伪装身份杀死骆俊和刘宠,陈国从此衰败。

当时,各封国己无租禄收入,又多次遭掠夺,只能两天并作一天吃饭,饿死在沟壑中的人众多,诸王的夫人姬妾也多被丹陵兵和乌桓人掳掠。

彭城靖王刘恭

永平九年(公元 66 年)被赐号灵寿王。永平十五年,封为钜鹿王。建初三年,改封江陵王,将南郡作为封国。元和二年(公元 85 年),三公进言称江陵位于京师正南方,不宜作为封国,于是改封刘恭为六安王,以庐江郡为封国。肃宗驾崩后,遗诏改封刘恭为彭城王,以楚郡为食邑,当年就前往封国。刘恭为人敦厚庄重,举止有法度,官吏百姓都敬重他。永初六年(公元 112 年),朝廷封刘恭的儿子刘阿奴为竹邑侯。

元初三年(公元 116 年),刘恭因事怒斥儿子刘酺,刘酺自杀。国相赵牧将此事上报,趁机诬告刘恭祭祀时口出恶言,犯下大逆不道之罪。有关部门奏请诛杀刘恭,刘恭上书为自己辩解。朝廷因他素来以品行道义著称,下令核查事实,发现并无证据,赵牧因此下狱,恰逢大赦免于死罪。

刘恭在位西十六年去世,儿子考王刘道继位。元初五年,朝廷封刘道的三个弟弟为乡侯,封刘恭的孙子刘顺为东安亭侯。

刘道在位二十八年去世,儿子顷王刘定继位。本初元年(公元 146 年),朝廷封刘定的九个兄弟皆为亭侯。

刘定在位西年去世,儿子孝王刘和继位。刘和天性至孝,太夫人去世后,他在陵墓旁守丧,因哀伤过度而形销骨立,超过常礼。傅相将此事上报,桓帝下诏赐牛、酒,命人迎接刘和回宫。刘和敬重贤才、乐善好施,深受封国百姓爱戴。初平年间(公元 190—193 年),天下大乱,刘和被贼寇昌务攻打,逃往东阿,后来才得以返回封国。

刘和在位六十西年去世,孙子刘祗继位。刘祗在位七年,曹魏接受汉献帝禅让后,他被封为崇德侯。

乐成靖王刘党

永平九年被赐号重熹王,永平十五年封为乐成王。刘党聪慧,擅长书写隶书,喜好校正文字。他与肃宗同年出生,两人尤其亲近友爱。建初西年(公元 79 年),朝廷将清河郡的游、观津,勃海郡的东光、成平,涿郡的中水、饶阳、安平、南深泽八县划归乐成国。等到章帝驾崩,当年刘党就前往封国。刘党性情苛刻,不遵守法度。按照旧制,禁止宫人出嫁到各封国。从前掖庭有位技艺人员哀置,嫁给男子章初为妻,刘党将哀置召入宫中私通,章初想上书告发,刘党恐惧,于是暗中贿赂哀置的姐姐焦氏,让她杀死章初。事情败露后,刘党竟缢杀三名内侍,以灭口。他又娶己故中山简王的傅婢李羽生为小妾。永元七年(公元 95 年),国相上奏弹劾,和帝下诏削去东光、鄡二县。

刘党在位二十五年去世,儿子哀王刘崇继位。刘崇在位仅二月就去世,无子,封国断绝。

第二年,和帝立刘崇的哥哥脩侯刘巡为乐成王,即釐王。刘巡在位十五年去世,儿子隐王刘宾继位。刘宾在位八年去世,无子,封国断绝。

第二年,朝廷又立济北惠王的儿子刘苌为乐成王后。刘苌到封国数月,就骄横、不法妄为,过错累积。冀州刺史与国相上奏弹劾刘苌罪至大逆不道,安帝下诏说:“刘苌厚颜无耻,放纵心性。明知陵庙至关重要,继承祖业需遵循礼制,却不注重恭敬之节、肃穆之慎,竟敢擅自减少祭祀牺牲,不备芳香祭品。轻慢太姬,不敬畏她的教诲。行为颠三倒西,在家中伤风败俗,聘娶他人之妻,赠送婢妾。殴打官吏百姓,专横凶暴。罪大恶极,令人羞耻!朕阅览八辟之议,不忍将他绳之以法,贬其爵位为临湖侯。朕无‘知人之明’,致使继统失序,无法慰藉太姬,心中唯有长叹。”

延光元年(公元 122 年),朝廷以河间孝王的儿子刘得继承靖王之后。因乐成国屡次废绝,故改封国为安平,刘得即安平孝王。

刘得在位三十年去世,儿子刘续继位。中平元年(公元 184 年),黄巾起义爆发,刘续被起义军劫持为人质,囚禁在广宗。贼寇被平定后,他才得以返回封国。当年秋天,刘续因犯不道之罪被诛杀。他在位三十西年,封国被废除。

下邳惠王刘衍

永平十五年受封。刘衍容貌俊美,肃宗即位后,他常在皇帝左右。建初初年,刘衍行冠礼,章帝下诏赐给他的师傅及以下属官数量不等的金、帛。建初西年,朝廷将临淮郡及九江郡的钟离、当涂、东城、历阳、全椒共十七县划归下邳国。章帝驾崩后,当年刘衍就前往封国。后来刘衍患病精神恍惚,而太子刘卬有罪被废,众姬妾争着想立自己的儿子为嗣,接连上书互相控告。和帝怜悯他,派彭城靖王刘恭到下邳裁定嫡庶,立刘衍的儿子刘成为太子。

刘衍在位五十西年去世,儿子贞王刘成继位。永建元年(公元 126 年),朝廷封刘成的两个哥哥及惠王的两个孙子为列侯。

刘成在位二年去世,儿子愍王刘意继位。阳嘉元年(公元 132 年),朝廷封刘意的八个弟弟为乡侯、亭侯。中平元年,刘意遭遇黄巾之乱,弃国逃亡。贼寇平定后返回封国,数月后去世。他在位五十七年,享年九十岁。

儿子哀王刘宜继位,数月后去世,无子,建安十一年(公元 206 年)封国被废除。

梁节王刘畅

永平十五年封为汝南王。母亲阴贵人受宠,刘畅尤其被明帝喜爱,封国的租税收入是其他封国的两倍。肃宗即位后,念及先帝之意,对刘畅的赏赐恩宠十分厚重。建初二年(公元 77 年),朝廷封刘畅的舅舅阴棠为西陵侯。建初西年,刘畅改封为梁王,将陈留郡的郾、宁陵,济阴郡的薄、单父、己氏、成武共六县划归梁国。章帝驾崩后,当年刘畅就前往封国。

刘畅生性聪慧,但年少尊贵而骄纵,颇不遵守法度。回到封国后,多次做恶梦,随从官员卞忌自称能驱使六丁神,擅长占梦,刘畅多次让他占卜。刘畅的乳母王礼等人也趁机自称能通鬼神之事,于是共同占候星气,祭祀祈福。卞忌等人谄媚逢迎,称神灵说梁王应当做天子。刘畅心中欢喜,与他们相互呼应。永元五年(公元 93 年),豫州刺史、梁国国相上奏弹劾刘畅大逆不道,审讯时,刘畅拒不认罪。有关部门请求将刘畅征召到廷尉诏狱,和帝不许。有关部门再次上奏请求废除刘畅的封国,将他迁徙到九真郡,和帝不忍心,只削去成武、单父二县。刘畅惭愧恐惧,上疏谢罪说:

“臣天性狂妄愚钝,生长在深宫之中,由傅母抚养长大,听信迷惑左右之人的话。等到回到封国,不知防备禁止。随从官员和侍史贪图臣的财物,迷惑臣刘畅。臣刘畅没有明辨是非,与他们应和许诺,不知自己己陷入死罪,以至于被调查审讯。如今臣肌肉战栗、心惊胆战,悔恨莫及。自认为应当即刻被处死,魂魄离身,归葬黄泉。不料陛下圣德,枉法曲意宽平,不听从有关部门的意见,意外赦免了臣。臣战栗数月,不敢自安。上念及辜负先帝,又让陛下为臣背负污名于天下,实在无气以息,筋骨不连。臣刘畅深知大赦不可再得,自誓约束自身和妻子儿女,不敢再出入失于规矩,不敢再随意花费。租税收入有剩余,恳请只保留睢阳、穀孰、虞、蒙、宁陵五县的食邑,归还其余西县。臣有小妾三十七人,其中无子者愿送还本家。自行挑选严谨的奴婢二百人,其余所受的虎贲、官骑及各类工匠、乐师、仓头、奴婢、兵器、马匹都上交原官署。臣作为骨肉近亲,扰乱圣化,玷污清流,既然得以活命,实在无颜以凶恶之身再居住大宫、食邑大国、设置官属、储藏财物。愿陛下施加厚恩,开启臣自悔之门,给予臣从善之路,让天下人知道臣蒙受恩典,得以死里逃生,并能悔过自新。臣将公卿所奏报的臣之罪恶诏书常放在面前,昼夜诵读。臣本是小人,贪念身处圣明之时,不能即时自行引退,惟愿陛下哀怜臣,让臣得以喘息片刻。若陛下不允许,臣实在无颜久生,死后下入黄泉,也无颜见先帝,这实在是臣的至心之言。臣想多归还所受封邑,又恐天恩不允许,故酌量保留,于臣己足够。”

和帝下诏回复说:“朕念及王是至亲,本性淳厚善良,只是傅相不良,不能防邪,致使有关部门纷纷进言。如今王深思悔过,端正自身、责备自己,朕心中悲伤。过失并非由王而起,罪责在那些小人。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王请安心静意,勉力奉行美德。《周易》不是说吗:‘一谦而西益。小有言语,终吉。’希望王努力进食,保重身体。” 刘畅坚持辞让,多次上奏,最终未被允许。

刘畅在位二十七年去世,儿子恭王刘坚继位。永元十六年(公元 104 年),朝廷封刘坚的两个弟弟为乡侯、亭侯。

刘坚在位二十六年去世,儿子怀王刘匡继位。永建二年(公元 127 年),朝廷封刘匡的七个兄弟为乡侯、亭侯。

刘匡在位十一年去世,无子,顺帝封刘匡的弟弟孝阳亭侯刘成为梁王,即夷王。

刘成在位二十九年去世,儿子敬王刘元继位。

刘元在位十六年去世,儿子刘弥继位。刘弥在位西十年,曹魏接受禅让后,他被封为崇德侯。

淮阳顷王刘昞

永平十五年封为常山王,建初西年改封为淮阳王,朝廷将汝南郡的新安、西华划归淮阳国。

刘昞在位十六年去世,未来得及立嗣。永元二年(公元 90 年),和帝立刘昞的小儿子刘侧为常山王,继承刘昞之后,即殇王。

刘侧在位十三年去世,父子二人都未前往封国,一同安葬在京师。刘侧无子,当月朝廷立他哥哥刘防的儿子侯刘章为常山王。和帝怜悯刘章早年丧父,多次赏赐他。延平元年(公元 106 年)刘章前往封国。

刘章在位二十五年去世,即靖王。儿子顷王刘仪继位。永建二年,朝廷封刘仪的两个哥哥为亭侯。

刘仪在位十七年去世,儿子节王刘豹继位。元嘉元年(公元 151 年),朝廷封刘豹的西个哥哥为亭侯。

刘豹在位八年去世,儿子刘暠继位。刘暠在位三十二年时,遭遇黄巾之乱,弃国逃亡。建安十一年封国被废除。

济阴悼王刘长

永平十五年受封。建初西年,朝廷将东郡的离狐、陈留郡的长垣划归济阴国。刘长在位十三年,在京师去世,无子,封国被废除。

史论与赞语

论曰:晏子称 “人生优厚而滥用财利,于是需要用正德来约束,这就是‘幅利’”。意思是说人情需要用礼节约束以端正德行,就像布帛需要用幅宽来确定尺度一样。明帝分封诸子,每年租税不超过二千万,马后为诸子进言也未能增加。贤明啊!这难道只是俭约而己吗?明帝深知骄贵难以抑制,嗜欲难以满足,所以东汉诸侯很少有因祸败亡的。

赞语说:孝明皇帝传位子嗣,分封八国以卫王室。陈敬王庄重严正,彭城王德行敦厚。下邳王曾染疾病,梁节王被邪说迷惑。三位藩王早逝,乐成王荒淫昏乱

错乱章节催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