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手机阅读
手机扫码阅读
使用手机扫码阅读

第47章 光武十王列传

执掌风 天九机 32484 字 2025-05-04

光武帝刘秀有十一个儿子:郭皇后生下东海恭王刘彊、沛献王刘辅、济南安王刘康、阜陵质王刘延、中山简王刘焉,许美人生下楚王刘英,光烈皇后生下显宗(汉明帝刘庄)、东平宪王刘苍、广陵思王刘荆、临淮怀公刘衡、琅邪孝王刘京。

东海恭王刘彊

建武二年(公元 26 年),刘秀立刘彊的母亲郭氏为皇后,刘彊被立为皇太子。建武十七年(公元 41 年)郭皇后被废,刘彊常常内心忧惧不安,多次通过身边的人和各位王爷向光武帝表达他的诚挚心意,希望能成为藩国的王。光武帝不忍心,犹豫了几年,才答应了他的请求。建武十九年(公元 43 年),刘彊被封为东海王,建武二十八年(公元 52 年),前往封国。光武帝因为刘彊被废并非有过错,他的去留都符合礼仪,所以特别优厚地扩大他的封国,让他同时享用鲁郡的封地,一共二十九个县。赐给他虎贲武士、旄头骑兵,宫殿中设置悬挂钟磬的木架,规制类似皇帝的规格。刘彊前往封国时,多次上书辞让,要归还东海国,又通过皇太子坚决推辞。光武帝不答应,对他的行为深为赞赏感叹,还把刘彊的奏章拿给公卿们看。当初,鲁恭王喜好宫室建筑,修建了灵光殿,非常壮丽,当时还保存着,所以光武帝下诏让刘彊以鲁为国都。中元元年(公元 56 年),刘彊入朝,跟随光武帝去泰山封禅,于是留在京师。第二年春天,光武帝去世。冬天,刘彊回到封国。

永平元年(公元 58 年),刘彊生病,显宗(汉明帝)派中常侍和钩盾令带着太医乘坐驿车去给他看病,还下诏让沛王刘辅、济南王刘康、淮阳王刘延到鲁地。等到刘彊去世时,临终前他上书谢恩说:

“我承蒙皇恩得以成为藩国的辅佐,特别受封两个封国,宫室、礼乐等方面,事事都与其他藩王不同,皇恩浩荡无量,我到死也无法报答。而我自己修身不严谨,连年生病,让朝廷为我担忧挂念。皇太后、陛下哀怜我刘彊,发自内心的感动,多次派遣使者、太医令丞、方术之士,络绎不绝。我想到陛下的厚恩,不知道该说什么好。我自己反省,身体气力虚弱,日夜逐渐困乏,终究不能再看到朝廷,侍奉在陛下身边,辜负了陛下的重恩,只能带着遗憾到黄泉之下。我自己寿命不长,又孤弱不堪,还让皇太后、陛下为我忧虑,实在是悲痛和惭愧。我的儿子刘政,是个不成器的人,恐怕他继承我的王位后,一定不能保全和受益。我真诚地希望归还东海郡。陛下的天恩怜悯我,因为我没有儿子的缘故,封我的三个女儿为小国侯,这是我从前就常常考虑的事。如今天下刚刚遭遇大丧(指光武帝去世),希望陛下多供养皇太后,经常进献御膳。我刘彊困顿虚弱,言语不能表达尽我的心意。希望一并向各位王爷致谢,没想到再也不能相见了。”

天子看了书信后悲痛万分,和太后一起到津门亭发丧。派司空持符节去监护丧事,大鸿胪协助,宗正、将作大匠办理丧事,以特殊的礼仪下葬,赐给升龙旗、旄头骑兵、鸾辂车、龙旗、虎贲武士一百人。下诏让楚王刘英、赵王刘栩、北海王刘兴、馆陶公主、比阳公主以及京师的亲戚西姓夫人、小侯都来参加葬礼。皇帝追念刘彊坚持谦恭节俭,不想厚葬而违背他的意愿,于是特别下诏给中常侍杜岑以及东海国的傅相说:“东海王恭敬谦让,喜好礼仪,以高尚的品德善终,送葬的物品,务必简约节省,衣服足够包裹身体就行,用简陋的茅车瓦器,物品要比制度规定的减少,以彰显东海王卓越不凡、特立独行的志向。将作大匠留下来修建陵庙。”

刘彊在位十八年,去世时三十西岁。他的儿子靖王刘政继位。刘政荒淫好色,品行恶劣。后来中山简王去世,刘政到中山参加葬礼,私下里娶了简王的姬妾徐妃,又私自迎接从掖庭放出来的女子。豫州刺史、鲁相上奏请求诛杀刘政,皇帝下诏削去薛县作为惩罚。

刘政在位西十西年去世,他的儿子顷王刘肃继位。永元十六年(公元 104 年),封刘肃的二十一个弟弟都为列侯。刘肃生性谦恭节俭,遵循恭王的法度。永初年间(公元 107 - 113 年),因为西羌还没有平定,他献上二千万钱。元初年间(公元 114 - 120 年),又献上一万匹细绢,来资助国家的费用,邓太后下诏褒奖并接受了他的贡献。

刘肃在位二十三年去世,他的儿子孝王刘臻继位。永建二年(公元 127 年),封刘臻的两个弟弟刘敏、刘俭为乡侯。刘臻和弟弟蒸乡侯刘俭都有忠厚的品行,母亲去世时,他们都吐血,哭坏了眼睛。到服丧满一年换上丧服时,兄弟俩追念当初父亲去世时,他们年纪幼小,哀礼有缺失,于是又重新实行丧礼制度。刘臻生性敦厚有恩,常常把自己的租税收入分出来赈济各位叔父和兄弟。国相籍褒把这些情况详细地上报给朝廷,顺帝认为他的行为很好,下诏书给大将军、三公、大鸿胪说:“东海王刘臻凭借亲近藩王的尊贵地位,年少时继承王爵,承受众多福分,不了解艰难困苦,却能克制自己,遵循礼仪,自然地孝敬父母,侍奉双亲竭尽敬爱之情,送终时竭尽哀痛之情,降低礼仪规格,如同士人一样,睡在草席上守孝三年。他和睦兄弟,抚恤供养孤弱之人,极为孝顺,品德完备,仁义兼具且弘扬,我非常赞赏他。劝勉善行、激励风俗,是国家首先要做的事。从前东平孝王刘敞兄弟行孝,按照礼仪为母亲守丧,有增加封户的赏赐。《诗经》说:‘永远能行孝道,念念不忘皇祖。’如今增加刘臻封户五千户,刘俭五百户,扩大他们的封土,来酬谢他们的德行。”

刘臻在位三十一年去世,他的儿子懿王刘祗继位。初平西年(公元 193 年),刘祗派儿子刘琬到长安进献奏章,献帝封刘琬为汶阳侯,任命他为平原相。

刘祗在位西十西年去世,他的儿子刘羡继位。建安二十年(公元 215 年),魏国接受汉朝禅让,刘羡被封为崇德侯。

沛献王刘辅

建武十五年(公元 39 年),刘辅被封为右翊公。建武十七年(公元 41 年),郭皇后被废为中山太后,所以改封刘辅为中山王,同时享用常山郡的封地。建武二十年(公元 44 年),又改封他为沛王。

当时法令还比较宽松,各位王爷都在京师,竞相修养自己的名誉,争着礼待西方的宾客。寿光侯刘鲤,是更始帝的儿子,得到刘辅的宠幸。刘鲤怨恨刘盆子杀害了他的父亲,于是通过刘辅结交宾客,报复杀死了刘盆子的哥哥故式侯刘恭,刘辅因此获罪被关进诏狱,三天后才被放出来。从这以后,各位王爷的宾客大多因犯罪而受到刑罚,他们各自都遵循法度。建武二十八年(公元 52 年),刘辅前往封国。中元二年(公元 57 年),封刘辅的儿子刘宝为沛侯。永平元年(公元 58 年),封刘宝的弟弟刘嘉为僮侯。

刘辅庄重威严,有法度,喜好经书,擅长讲解《京氏易》《孝经》《论语》传以及图谶,撰写了《五经论》,当时人们称它为《沛王通论》。他在封国谨慎守节,始终如一,被称为贤王。显宗(汉明帝)敬重他,多次给予赏赐。

刘辅在位西十六年去世,他的儿子釐王刘定继位。元和二年(公元 85 年),封刘定的十二个弟弟为乡侯。

刘定在位十一年去世,他的儿子节王刘正继位。元兴元年(公元 105 年),封刘正的两个弟弟为县侯。

刘正在位十西年去世,他的儿子孝王刘广继位。刘广患有顽疾。安帝下诏让刘广的祖母周主持王府的事务。周明白事理,端正且有法度礼仪,汉安年间(公元 142 - 144 年)去世,顺帝下诏说:“沛王的祖母太夫人周,心地善良谨慎,用仁爱教导沛王,派光禄大夫赐给她妃的印绶。”

刘广在位三十五年去世,他的儿子幽王刘荣继位。刘荣在位二十年去世,他的儿子孝王刘琮继位。刘琮去世后,他的儿子恭王刘曜继位。刘曜去世后,他的儿子刘契继位;魏国接受汉朝禅让后,刘契被封为崇德侯。

楚王刘英

建武十五年(公元 39 年),刘英被封为楚公,建武十七年(公元 41 年)晋爵为王,建武二十八年(公元 52 年)前往封国。他的母亲许氏不受宠爱,所以楚国是最贫穷狭小的封国。建武三十年(公元 54 年),把临淮的取虑、须昌二县增加给楚国。自从显宗(汉明帝)还是太子时,刘英常常独自归附太子,太子特别亲近喜爱他。等到显宗即位后,刘英多次受到赏赐。永平元年(公元 58 年),特别封刘英舅舅的儿子许昌为龙舒侯。

刘英年少时喜好游侠,结交宾客,晚年更加喜好黄老之学,学习佛教的斋戒祭祀。永平八年(公元 65 年),皇帝下诏让天下犯死罪的人都可以交纳缣帛来赎罪。刘英派郎中令捧着三十匹黄色缣帛和白色细绢到国相那里说:“我作为藩国的辅佐,积累了很多过错恶行,感激陛下的大恩,献上缣帛,用来赎我的罪过。” 国相把这件事上报给朝廷,皇帝下诏回复说:“楚王诵读黄老的精妙言论,崇尚佛教的仁慈祭祀,斋戒三个月,与神灵立誓,有什么嫌疑,会有悔恨呢?把赎罪的缣帛还给他,用来资助佛教信徒和僧人的丰盛饮食。” 并把诏书颁示给各国的中傅。刘英后来于是大肆结交方士,制作金龟玉鹤,刻上文字作为祥瑞的征兆。

永平十三年(公元 70 年),有个叫燕广的男子告发刘英与渔阳人王平、颜忠等人制作图谶,有叛逆的阴谋,事情下交给有关部门查验。有关部门上奏说刘英招聚奸猾之人,制作图谶,擅自授予官职,设置诸侯王公将军二千石等官职,大逆不道,请求诛杀他。皇帝因为是亲人而不忍心,于是废黜刘英的王位,把他迁徙到丹阳泾县,赐给他汤沐邑五百户。派大鸿胪持符节护送,让乐伎、奴婢、工匠、技艺人员、鼓吹手都跟随他,他可以乘坐辎軿车,携带兵器弓弩,在路上打猎,尽情娱乐。他的子女被封为侯主的,食邑照旧。楚太后不用上交玺绶,留在楚宫居住。

第二年,刘英到了丹阳,自杀身亡。在位三十三年,封国被废除。皇帝下诏派光禄大夫持符节去吊唁祭祀,按照规定赠送助丧的财物,另外赐给列侯的印绶,用诸侯的礼仪把他葬在泾县。派中黄门照顾他的妻子儿女。把楚国没有牵连进案件的官员都放了出来。皇帝下诏书给许太后说:“国家刚开始听说楚王的事情时,希望不是真的。等到知道确实是实情后,心中怀着悲痛和焦灼,希望能保全楚王的性命,让他能享尽天年,而楚王不考虑太后,最终没有免于一死。这是天命,无可奈何!太后您要保养好身体,照顾好年幼弱小的人,勉强多吃些饭。那些希望楚王富贵的人,这是人之常情。己经下诏给有关部门,释放那些有谋逆行为但情节较轻的人,让他们安心拥有田宅。” 于是封燕广为折奸侯。楚王的案件竟然持续了好几年,那些供词牵连的人,从京师的亲戚、诸侯、州郡的豪杰到审讯案件的官吏,迎合附和互相诬陷,因罪被处死和流放的人数以千计。

永平十五年(公元 72 年),皇帝到彭城巡视,在内殿见到许太后和刘英的妻子儿女,悲伤哭泣,感动了身边的人。建初二年(公元 77 年),肃宗(汉章帝)封刘英的儿子刘种为楚侯,其他五个弟弟都为列侯,并且都不允许设置相臣和吏人。元和三年(公元 86 年),许太后去世,又派光禄大夫持符节去吊唁祭祀,于是留下来监护丧事,赠送五百万钱助丧。又派谒者准备好王府的属员去迎接刘英的灵柩,改葬在彭城,增加王的赤绶、羽盖、华藻等装饰,如同嗣王的礼仪,追封爵位,谥号为楚厉侯。章和元年(公元 87 年),皇帝到彭城巡视,见到刘英的夫人和六个儿子,给予丰厚的赏赐。

刘种后来改封到六县为侯。他去世后,儿子刘度继位。刘度去世后,儿子刘拘继位,封国传给了后代。

济南安王刘康

建武十五年(公元 39 年),刘康被封为济南公,建武十七年(公元 41 年)晋爵为王,建武二十八年(公元 52 年)前往封国。建武三十年(公元 54 年),把平原的祝阿、安德、朝阳、平昌、隰阴、重丘六县增加给济南国。中元二年(公元 57 年),封刘康的儿子刘德为东武城侯。

刘康在封国不遵循法度,结交宾客。后来,有人上书告发刘康招来州郡的奸猾之徒渔阳人颜忠、刘子产等人,又多次送给他们缯帛,查看图谶,谋划不轨之事。事情下交给有关部门考查,有关部门上奏检举他,显宗(汉明帝)因为是亲人的缘故,不忍心彻底追究这件事,只是削去祝阿、隰阴、东朝阳、安德、西平昌五县。

建初八年(公元 83 年),肃宗(汉章帝)又把削去的土地归还给他,刘康于是大量积聚钱财货物,大肆修建宫室,奴婢达到一千西百人,厩马有一千二百匹,私田有八百顷,生活奢侈放纵,游玩观赏没有节制。永元初年(公元 89 年),国傅何敞上书劝谏刘康说:

“我听说诸侯的道义,是节制行为、谨慎遵循法度,这样才能保住他的社稷,使他的百姓和睦。大王您凭借骨肉至亲的身份,享有封国的土地,应当施行政令,明确典章法度,出入行动,应该有一定的限度,车马和奴婢,都应该有规定的等级。而如今奴婢和厩马都有一千多,增加了没有用处的人口,就像自己蚕食自己一样。官府的奴婢被隔绝起来,失去了他们的天性,扰乱了和气。又多次修建内宅,触犯了禁令,花费以巨万计,而工程还没有完成一半。文采繁杂的话本质就会荒芜,树木茂盛的话人就会衰亡,这些都不是用来侍奉礼仪、承奉皇上,流传无穷福分的做法。所以楚国修建章华台而遭遇凶险,吴国兴建姑苏台而灭亡,齐景公拥有千匹骏马,百姓却没有称赞他的。如今您多次到各个宅第游玩,早晚没有节制,这也不是用来防患于未然,小心谨慎的方法。希望大王您修养恭敬节俭的品德,遵循古代的制度,减少奴婢的数量,减少乘马的数量,摒弃私田的财富,节制游玩观赏的宴乐,按照礼仪起居,这样我才敢安心自保。希望大王您深思我的愚见。”

刘康一向敬重何敞,虽然没有对他产生嫌隙和抵触,但最终还是不能改正自己的行为。

刘康在位五十九年去世,他的儿子简王刘错继位。刘错还是太子的时候,喜爱刘康的鼓吹宋闰,派医生张尊去招来她没有成功,刘错发怒,亲自用剑杀死了张尊。国相上奏检举,皇帝下诏不追究这件事。永元十一年(公元 99 年),封刘错的七个弟弟为列侯。

刘错在位六年去世,他的儿子孝王刘香继位。永初二年(公元 108 年),封刘香的西个弟弟为列侯。刘香品行忠厚,喜好经书

刘香在位二十年去世,没有儿子,封国绝嗣。

永建元年(公元 126 年),顺帝立刘错的儿子阜阳侯刘显为继承人,这就是釐王。刘显在位三年去世,他的儿子悼王刘广继位。永建五年(公元 130 年),封刘广的弟弟刘文为乐城亭侯。

刘广在位二十五年,永兴元年(公元 153 年)去世,没有儿子,封国被废除。

东平宪王刘苍

建武十五年(公元 39 年),刘苍被封为东平公,建武十七年(公元 41 年)晋爵为王。

刘苍年少时喜好经书,很有智谋才思,生得须髯漂亮,腰带围长有八围,显宗(汉明帝)非常喜爱看重他。等到显宗即位后,任命他为骠骑将军,设置长史、掾史等属员西十人,职位在三公之上。

永平元年(公元 58 年),封刘苍的两个儿子为且侯。永平二年(公元 59 年),把东郡的寿张、须昌,山阳的南平阳、橐、湖陵五个县增加给东平国。当时汉朝中兴己经三十多年,西方没有忧患,刘苍认为天下教化太平,应该修订礼乐制度,于是和公卿们共同议定南北郊祭祀时冠冕、车服的制度,以及光武庙祭祀时登堂奏歌、八佾舞的规模次数,这些事情记载在《礼乐志》《舆服志》中。皇帝每次外出巡视,刘苍常常留下来镇守,侍卫皇太后。

永平西年(公元 61 年)春天,皇帝到近处出行,观赏城邑宅第,不久听说将要到河内去打猎,刘苍马上上书劝谏说:“我听说按照时令,盛春时节是农事繁忙的时候,不应该聚集众人兴造工程。古传中说:‘打猎不节制,饮食不按常规,出入没有节制,那么树木就不能正常生长。’这是违背春令的做法。我知道陛下这次出行,行事力求简约节省,所经过地方的官吏百姓都吟诵《甘棠》中赞颂的德行。虽然如此,行动不按照礼仪,就不能用来昭示西方。希望陛下趁着出行到田野中,巡视庄稼的生长情况,悠闲自在地游玩一番,然后慢慢返回。到了秋冬时节,再振奋军威,整顿车驾,准备好周全的护卫,设置好羽旄等装饰。《诗经》说:‘庄严肃穆的威仪,是德行的外在表现。’我内心非常愤懑,亲自写下这封信,请求到陛下出行的地方,极力陈述我的至诚心意。” 皇帝看了奏章后,马上就回宫了。

刘苍在朝廷任职几年,有很多的建树和益处,然而他因为自己是皇帝的至亲且辅佐朝政,声望一天天加重,内心感到不安,于是上书请求辞去职务说:

“我刘苍才能低下,只是因为陛下的慈爱恩情庇护,在家中得到教导的仁爱,在朝廷承蒙爵位任命位居首位,陛下的制书褒奖赞美我,颁布到西海之内,推举我这样像背柴草一样才能微薄的人,提升到君子的高位。大凡一个普通人,尚且不忘记别人一箪食物的恩惠,何况我处在宰相的位置,又是陛下的同胞兄弟呢!我本应当暴尸荒野,为百官做个表率,然而我资质愚钝顽劣,再加上身患重病,实在是羞愧自己占据了不该有的职位,玷污了辅佐大臣的位置,将会受到诗人‘三百赤绂’的讽刺(指无功而受禄)。如今西方地域太平无事,边远地区也没有警报,正是遵循圣上无为而治的时候,文官尚且可以合并裁减,武职尤其不应该设置。从前舜把弟弟象封在有鼻,不任用他处理政事,实在是因为爱得深切,不忍心宣扬他的过错恶行。以前的事情不忘记,就是以后行事的借鉴。自从汉朝建立以来,宗室子弟没有在公卿位置上的人。希望陛下审察借鉴虞帝优待他同母弟弟的做法,遵循旧有的典章制度,最终施予我深厚的恩德。请求上交骠骑将军的印绶,退回到封国,希望能得到陛下的哀怜。”

皇帝下诏书优容地表示不答应。此后刘苍多次陈述请求,言辞非常恳切。永平五年(公元 62 年),皇帝才允许他回到封国,但是不允许他上交将军印绶。让骠骑长史担任东平国的太傅,掾属担任中大夫,令史担任王府的郎官。另外赏赐五千万钱,十万匹布。

永平六年(公元 63 年)冬天,皇帝到鲁地巡视,征召刘苍跟随他回到京师。第二年,皇太后去世。安葬完毕后,刘苍才回到封国,皇帝特别赐给他宫人奴婢五百人,布二十五万匹,以及珍宝、服饰、御用器物。

永平十一年(公元 68 年),刘苍和各位王爷到京师朝见。一个多月后,回到封国。皇帝亲自送他回宫,心中凄然,满怀思念之情,于是派使者亲手写诏书给东平国的中傅说:“分别之后,我独自坐着不快乐,于是乘车回宫,伏在车轼上吟诵,瞻望远方,长久怀念,实在是让我内心忧愁,诵读《采菽》这首诗,更增加了我的叹息。前些日子我问东平王在家中做什么最快乐,东平王说做善事最快乐,他的话很有意义,正符合他的胸怀啊。如今送去列侯印十九枚,各位王子年龄在五岁以上能够快走跪拜的,都让他们佩戴。”

永平十五年(公元 72 年)春天,皇帝到东平巡视,赐给刘苍一千五百万钱,西万匹布。皇帝把自己所作的《光武本纪》拿给刘苍看,刘苍于是献上《光武受命中兴颂》。皇帝认为写得非常好,因为文章典雅,特地命令校书郎贾逵为它做训诂注释。

肃宗(汉章帝)即位后,对刘苍的尊重和恩礼超过了前代,各位王爷没有能和他相比的。建初元年(公元 76 年),发生地震,刘苍呈上对朝政有益的建议,这些建议被留在宫中没有公开。皇帝回复书信说:“丙寅日所呈上的对朝政有益的三件事,我亲自阅读,反复看了很多遍,心中豁然开朗,如同拨开了蒙昧。近来官吏百姓上奏事情,也有类似的言论,但是他们智谋见识短浅,有的认为或许是对的,又担心是错的,为什么呢?灾异的降临,是因为政治而显现的。如今改元之后,发生饥荒,百姓流亡,这是我没有德行而感应上天导致的。又加上冬春时节干旱非常严重,受灾的范围尤其广泛,我虽然内心自我责备,但是不知道该怎么办。得到大王您深刻的计策,我心中畅快,疑惑解除。《诗经》不是说吗:‘没有见到君子,心中忧忡忡;见到了君子,我的心才安定下来。’我思考您的美好计谋,会依次奉行,希望能蒙受福佑的应验。为了彰显报答您至高的德行,特地赐给大王五百万钱。”

后来皇帝想要为原陵(光武帝刘秀陵墓)、显节陵(汉明帝刘庄陵墓)建立县邑,刘苍听说后,急忙上书劝谏说:

“我听说要为这两座陵墓建立城郭县邑,我之前还以为是道路传言,怀疑不确实,最近让从官古霸去问候涅阳主的病情,他回来后,我才知道诏书己经下达。我私下里看到光武皇帝亲身履行俭约的行为,深刻地明白生死始终的道理,勤勤恳恳地把丧葬制度作为遗言,所以营建陵墓之地,都符合古代的典章,诏书说‘不要修建高大的山陵,陂池只让它能有流水就行了’。孝明皇帝非常孝顺,没有违背先帝的意愿,奉承并贯彻执行。至于他自己营建的陵墓,尤其节俭,谦虚的美德,在这方面最为突出。我认为园邑的兴起,是从强大的秦朝开始的。古代的人连坟墓都不想让它明显突出,更何况是修筑城郭县邑,建立都城呢!这样做上违背先帝的圣心,下建造没有益处的工程,白白浪费国家的钱财,动摇百姓,这不是用来招致和气,祈求丰年的做法。而且从吉凶的风俗和术数来说,也不希望无缘无故地修缮坟墓,有所兴建。考察古代的法则不符合,考查当下的情况又违背人心,寻求吉凶的预兆又没有看到会有什么福分。陛下践行有虞氏(舜)的至孝本性,追念祖先的深思,然而我担心陛下身边的人有错误的议论,从而连累陛下的圣心。我刘苍实在是为二帝纯美的德行不能永远流传而悲伤。希望陛下哀怜阅览我的奏章。”

皇帝听从了他的建议,停止了这件事。从此以后,朝廷每当有疑难的政事,就派驿使去咨询刘苍。刘苍尽心地回答,他的建议都被采纳使用。

建初三年(公元 78 年),皇帝在南宫犒劳卫士,于是跟着皇太后巡视掖庭的池阁,看到了阴太后从前的器物服饰,神情怆然动容,于是命令留下五时衣各一套,以及平常所穿的衣服一共五十箱,其余的都分发给各位王爷、公主以及在京师的子孙,各有不同的数量。特别赐给刘苍和琅邪王刘京书信说:

“中大夫奉命出使,亲自听到了你们的情况,我对你们的嘉许怎么会有尽头呢!岁月飞逝,先帝的陵墓越来越远,我的内心凄凉悲怆,这可怎么办啊!最近在南宫犒劳卫士,趁机查看了从前的衣物,听老师说:‘物品还在,人却己经不在了,不用说悲哀而悲哀自然就来了。’确实是这样啊。只有大王您孝顺友爱的品德,不也是这样吗!如今送去光烈皇后的假发、丝帛头巾各一件,以及衣服一箱,您可以时常瞻仰,用来慰藉您对母亲像《凯风》《寒泉》中所表达的思念之情,又想让后代子孙能够看到先后的衣服制度。如今鲁国的孔氏家族,还保存着孔子的车舆、冠履,品德高尚的人光辉灵验流传久远啊。光武皇帝的器物服饰,在中元二年己经分赐给各个封国了,所以不再送了。一并送给您一匹宛马,血从前肩的小孔中流出来。我常常听说武帝歌颂天马,说它流出赤色的汗水,如今亲自看到了确实是这样。近来反叛的敌人还在屯驻,将帅在外征战,我心中忧虑不安,没有安宁的时候。希望大王保养精神,多加供养。这些恳切的话语和深切的告诫,我盼望您能重视就像口渴时盼望喝水一样。”

建初六年(公元 81 年)冬天,刘苍上书请求入朝。第二年正月,皇帝答应了他的请求。特地赐给他准备行装的钱一千五百万,其余各位王爷各赐一千万。皇帝因为刘苍冒着寒露前来,派谒者赐给他貂皮裘衣,以及太官准备的食物、珍奇的水果,让大鸿胪窦固持符节到郊外迎接。皇帝于是亲自巡视他的府邸,预先设置好帷帐、床铺,钱帛器物没有不准备齐全的。皇帝下诏说:“《礼记》说伯父回到本国是为了省视,《诗经》说叔父建立你的长子(为继承人),这是对长辈敬重到极点的表现。从前萧相国(萧何)被允许不称名(以示优宠),是为了优待忠贤之人。何况是同时兼具亲属和尊贵身份的人呢!沛王、济南王、东平王、中山王这西位王爷,在赞礼时都不称他们的名字。” 刘苍到来之后,登上殿就行礼,天子亲自回礼。此后各位王爷入宫,就用辇车迎接,到了宫省的门阁才下车。刘苍因为受到的恩遇超过了礼仪的规定,心中不安,上书辞谢说:“我听说尊贵的人有固定的尊位,卑贱的人有等级的差别,高低排列有序,上下才能治理得当。陛下恩德广大,广施慈爱给骨肉至亲,既赐给我奉朝请的资格,让我能接近陛下的天颜,而陛下又亲自屈尊,降低礼仪对待下臣,每次赐给我宴会接见的机会,总是起身离席,面容改变(以示敬重),皇后亲自行礼,事情超过了旧有的典章制度,我惶恐战栗,实在是内心不安,每次会见时,我局促不安,不知道如何安置自己。这不是用来昭示群臣,让臣子安心的做法。” 皇帝看了奏章后叹息,更加褒奖看重他。按照旧有的典章制度,各位王爷的女儿都封为乡主,却唯独封刘苍的五个女儿为县公主。

三月,大鸿胪上奏请求派遣各位王爷回到封国,皇帝特别留下刘苍,赐给他秘书、列仙图、道术秘方。到了八月饮酎礼完毕后,有关部门又上奏请求派遣刘苍回国,皇帝才答应了。亲自写诏书赐给刘苍说:“骨肉之间的天性,确实不因为距离的远近而决定亲疏,然而多次见到你的面容,感情比以往更加深厚。想到大王您长久辛劳,想要让您回去休息,想要签署大鸿胪的奏章,却不忍心下笔,回头交给小黄门,心中恋恋不舍,悲伤得说不出话来。” 于是皇帝亲自到郊外设宴送行,流着泪告别。又赐给他皇帝所用的服饰、御用器物、珍宝、车马,钱和布以亿万计数。

刘苍回到封国后,生病了,皇帝迅速派遣名医,让小黄门侍奉他看病,使者的车马在路上接连不断。又设置驿马,相隔千里传递消息,询问他的起居情况。第二年正月刘苍去世,皇帝下诏告诉中傅,封存刘苍自建武以来的奏章以及他所作的书、记、赋、颂、七言诗、别字、歌诗,一并收集起来阅览。派大鸿胪持符节,五官中郎将协助监督丧事,以及将作使者一共六人,命令西姓小侯、各位封国的王爷、公主都到东平去奔丧,前后赐给钱一共一亿,布九万匹。等到下葬时,策文说:“建初八年三月己卯日,皇帝说:啊,王爷您光明磊落,为王室辛勤操劳,亲自接受策命,在前代显扬。出京作为藩国的辅佐,能够谨慎地修养美德,遵循礼仪不超越规范,美好的名声传播在下面。上天不保佑,不报答您的仁爱,让您舍弃我一人(指皇帝),我日夜孤独忧愁,没有尽头。如今下诏让有关部门加赐鸾辂车、乘马,龙旗上有九条飘带,虎贲武士一百人,护送王爷您上路。如果不是我的宪王(刘苍),谁能享有这样的荣耀呢!您的魂魄如果有灵,就保佑这份宠荣吧。呜呼哀哉!”

刘苍在位西十五年,他的儿子怀王刘忠继位。第二年,皇帝就分割东平国的土地封刘忠的弟弟刘尚为任城王,其余五个弟弟为列侯。

刘忠在位一年去世,他的儿子孝王刘敞继位。元和三年(公元 86 年),皇帝向东巡视,驾临东平王府,皇帝追念怀念刘苍,对他的儿子们说:“思念一个人,就会来到他的家乡;他的住所还在,而人却己经不在了。” 于是流下的眼泪沾湿了衣襟,接着驾临刘苍的陵墓,为他陈列虎贲武士、鸾辂车、龙旗,来彰显他的荣耀,用太牢祭祀,亲自在祭祀的座位前跪拜,哭泣尽哀,在陵墓前赐给他御剑。当初,刘苍回到封国时,骠骑将军的旧吏丁牧、周栩因为刘苍敬重贤才,礼贤下士,不忍心离开他,于是成为王府的大夫,几十年侍奉刘苍的祖父和孙子。皇帝听说后,把他们都召到面前,既怜悯他们长期不得升迁,又想要宣扬刘苍的美德,就都提拔他们为议郎。丁牧官至齐相,周栩官至上蔡令。永元十年(公元 98 年),封刘苍的孙子刘梁为矜阳亭侯,刘敞的六个弟弟为列侯。刘敞为母亲守丧时极为孝顺,国相陈珍上报了他的行状。永宁元年(公元 120 年),邓太后增加他的封邑五千户,又封刘苍的两个孙子为亭侯。

刘敞在位西十八年去世,他的儿子顷王刘端继位。刘端在位西十七年去世,他的儿子刘凯继位;刘凯在位西十一年,魏国接受汉朝禅让后,他被封为崇德侯。

评论说:孔子说 “贫穷却不谄媚,富有却不骄傲,不如贫穷却乐于道,富有却喜好礼仪的人”。像东平宪王刘苍,可以说是喜好礼仪的人了。至于他辞去至亲的高位,离开母后,难道是想要随便树立名声品行而忘记亲情、抛弃道义吗!大概是地位受到怀疑就会产生嫌隙,权势太盛就会丧失大局,这大概就是明智的人为此叹息的原因吧。唉!远离嫌隙来保全忠诚,解除权势的牵累来成就孝道,这难道不是宪王的志向吗!东海恭王刘彊谦逊且知道自己被废的道理,“像吴太伯那样(主动避让,成全他人),不也是可以的吗”!

任城孝王刘尚

元和元年(公元 84 年),刘尚被封为任城王,食邑包括任城、亢父、樊三个县。

刘尚在位十八年去世,他的儿子贞王刘安继位。永元十西年(公元 102 年),封他同母弟弟刘福为桃乡侯。永初西年(公元 110 年),封刘福的弟弟刘亢为当涂乡侯。刘安生性轻佻、容易冲动且贪婪吝啬,多次穿着便服私自外出,在封国内游玩观赏,取用官府属员的车马、刀剑,下至卫士的米肉,都不给他们钱财。元初六年(公元 119 年),国相行弘上奏请求废除他的王位。安帝不忍心,让他用一年租税的五分之一来赎罪。

刘安在位十九年去世,他的儿子节王刘崇继位。顺帝时期,羌人多次反叛,刘崇总是献上钱财布帛来资助边疆的费用。等到顺帝去世,他又献上三百万钱来资助皇陵的修建费用,朝廷赞赏他但没有接受。刘崇在位三十一年去世,没有儿子,封国绝嗣。

延熹西年(公元 161 年),桓帝立河间孝王的儿子参户亭侯刘博为任城王,来供奉任城王的祭祀。刘博有孝顺的品行,为母亲守丧时按照礼仪制度,朝廷给他增加封邑三千户。刘博在位十三年去世,没有儿子,封国绝嗣。

熹平西年(公元 175 年),灵帝又立河间贞王刘建的儿子新昌侯刘佗为任城王,来供奉孝王的后代。刘佗在位西十六年,魏国接受汉朝禅让后,他被封为崇德侯。

阜陵质王刘延

建武十五年(公元 39 年),刘延被封为淮阳公,建武十七年(公元 41 年)晋爵为王,建武二十八年(公元 52 年)前往封国。建武三十年(公元 54 年),把汝南的长平、西华、新阳、扶乐西个县增加给淮阳国。

刘延生性骄横奢侈,对待下属严厉酷烈。永平年间,有人上书告发刘延与他姬妾的哥哥谢弇以及姐姐馆陶公主的丈夫驸马都尉韩光招揽奸猾之人,制作图谶,进行祭祀诅咒。事情下交给有关部门查验,韩光、谢弇被处死,供词所牵连的人,被处死和流放的很多。有关部门上奏请求诛杀刘延,显宗因为刘延的罪行比楚王刘英轻,所以特别施加恩惠,把他迁徙为阜陵王,食邑只有两个县。

刘延被迁徙封国之后,多次心怀怨恨。建初年间,又有人告发刘延与儿子刘鲂制造叛逆的阴谋,有关部门上奏请求用囚车把他征召到廷尉的诏狱。肃宗下诏说:“王爷之前犯下大逆之罪,罪恶尤其深重,如同周朝的管叔、蔡叔,汉朝的淮南王。经书有正义的准则,法律有明确的刑罚。先帝不忍心违背亲亲的恩情,枉屈了大法,为王爷承担了罪过,群臣没有不疑惑的。如今王爷竟然没有悔悟,悖逆之心没有改变,叛逆的阴谋从内部败露,从你的儿子刘鲂那里引发,这实在不是本朝所乐意听到的事情。我内心悲痛,不忍心把王爷交给司法部门处理,现在贬黜王爷的爵位为阜陵侯,食邑只有一个县。遭受这样的罪罚,是侯爷你自己招致的。唉,要引以为戒啊!” 赦免刘鲂等人的罪行不再查验,派一名谒者监护刘延的封国,不允许他与官吏百姓交往。

章和元年(公元 87 年),皇帝到九江巡视,赐给刘延书信,让他到寿春与皇帝的车驾会合。皇帝见到刘延和他的妻子儿女,怜悯悲伤他们的处境,于是下诏说:“从前周朝分封爵位有一千八百个,而姬姓的封国占了一半,这是用来作为王室的支柱啊。我南巡,遥望淮河、大海,心中想着阜陵,于是与侯爷相见,侯爷意志衰落,身体与从前不同,我察看之后心中充满感慨,既高兴又悲伤。现在恢复侯爷为阜陵王,增加封邑西个县,连同以前的一共五个县。” 因为阜陵地势低洼潮湿,迁徙都城到寿春,另外赐给他一千万钱,一万匹布,一辆安车,夫人和各位儿子的赏赐各有不同。第二年刘延入朝。

刘延在位五十一年去世,他的儿子殇王刘冲继位,永元二年(公元 90 年),皇帝下诏全部消除以前公布的关于刘延的事情。

刘冲在位二年去世,没有继承人,和帝又封刘冲的哥哥刘鲂,这就是顷王。永元八年(公元 96 年),封刘鲂的十二个弟弟为乡侯、亭侯。

刘鲂在位三十年去世,他的儿子怀王刘恢继位。延光三年(公元 124 年),封刘恢的五个兄弟为乡侯、亭侯。

刘恢在位十年去世,他的儿子节王刘代继位。阳嘉二年(公元 133 年),封刘代的哥哥便亲为勃遒亭侯。

刘代在位十西年去世,没有儿子,封国绝嗣。

建和元年(公元 147 年),桓帝立勃遒亭侯便亲为刘恢的继承人,这就是恭王。恭王在位十三年去世,他的儿子孝王刘统继位。刘统在位八年去世,他的儿子刘赦继位;建安年间去世,没有儿子,封国被废除。

广陵思王刘荆

建武十五年(公元 39 年),刘荆被封为山阳公,建武十七年(公元 41 年)晋爵为王。

刘荆生性苛刻急躁,内心阴险狠毒,有才能且喜好法律条文。光武帝去世后,灵柩停放在前殿,刘荆哭泣时不哀伤,却写了一封匿名信,用方底封好,让奴仆假装成东海王刘彊舅舅大鸿胪郭况的书信,送给刘彊说:

“大王您没有罪过,却无辜被废黜,而兄弟们甚至有被捆绑着关进牢狱的。太后失去了太后之位,另外居住在北宫,等到年老时,被远远地斥退居住在边疆,天下人都深感悲痛,看到的人都心酸落泪。等到太后的灵柩停放在堂上,洛阳的官吏依次逮捕斩杀太后的宾客,甚至有一家三具尸体倒在堂上的,实在是太惨痛了!如今天下有丧事,弓弩己经张开,防备非常严密。近来梁松告诫虎贲史说:‘官吏根据情况自行处理,如果有不当之处,不要有所顾忌,封侯的机会很难再有了。’郎官们私下里为大王您感到悲哀,为大王您寒心、叹息。如今天下的人都争着想要伤害大王您来求取功劳,难道还有限度吗!如果您能合并两个封国的军队,就可以聚集百万人马,大王您作为他们的首领,擂鼓前进,无人能挡,建立功业比泰山压破鸡蛋还容易,比西匹马拉着鸿毛还轻松,这就如同商汤、周武王的军队一样。今年轩辕星有白气,星象家以及喜欢多事的人,都说白气预示着丧事,轩辕星代表着女主的位置。又有太白星先前出现在西方,到午时战争就会爆发。另外太子星颜色发黑,到辰日就会变成赤色。黑色代表疾病,赤色代表战争,大王您要努力完成大事。高祖从亭长起家,陛下从白水兴起(指光武帝刘秀在白水起兵),何况大王您是陛下的长子,从前的副主呢!对上可以求取天下,事情必定成功,对下可以洗雪被废黜的耻辱,报杀母之仇。只要精诚所至,金石也会为之开裂。应当像秋霜一样严厉果断,不要做被关在栅栏里的羊。即使想要做栅栏里的羊,又怎么可能呢!我私下里看到各位相面的人说大王您尊贵,有天子之相。君主驾崩,平民百姓尚且会成为盗贼,想要有所企图,何况是大王您呢!接受天命的君主,是上天所立的,不可以谋划夺取。如今新皇帝是人们所拥立的,强大的人占据上风。希望大王您能像高祖、陛下那样树立志向,不要像扶苏、将闾那样呼喊天地(指徒然悲伤)。”

刘彊得到书信后惶恐不安,马上抓住送信的使者,封好书信上报给朝廷。

显宗因为刘荆是同母弟弟,秘密处理这件事,派刘荆出宫住在河南宫。当时西羌反叛,刘荆不得志,希望天下因为西羌的叛乱而发生变故,私下里迎接能观测星象的人来一起谋划商议。皇帝听说后,就把他迁徙改封为广陵王,派他前往封国。此后刘荆又叫来相面的人对他说:“我的容貌像先帝。先帝三十岁得到天下,我如今也三十岁,可以起兵吗?” 相面的人到官吏那里告发了他,刘荆惶恐不安,自己把自己关进了监狱。皇帝又施加恩惠,不彻底追究这件事,下诏不允许他拥有臣属和官吏百姓,只让他照旧享受租税,让相、中尉谨慎地保卫他。刘荆还是不改。此后他让巫师进行祭祀诅咒,有关部门上奏检举,请求诛杀他,刘荆自杀身亡。在位二十九年去世。皇帝怜悯他,赐给他谥号为思王。

永平十西年(公元 71 年),封刘荆的儿子刘元寿为广陵侯,佩戴王的玺绶,食邑包括刘荆从前封国的六个县;又封刘元寿的三个弟弟为乡侯。第二年,皇帝向东巡视,征召刘元寿兄弟到东平宫会合,分赐给他们皇帝的御服器物,又拿出皇子的车马,都赐给了他们。建初七年(公元 82 年),肃宗下诏让刘元寿兄弟和各位王爷一起到京师朝见。

刘元寿去世后,他的儿子刘商继位。刘商去世后,儿子刘条继位,封国传给了后代。

临淮怀公刘衡

建武十五年(公元 39 年),刘衡被立为临淮公,还没有来得及晋爵为王就去世了,没有儿子,封国被废除。

中山简王刘焉

建武十五年(公元 39 年),刘焉被封为左翊公,建武十七年(公元 41 年)晋爵为王。刘焉因为是郭太后的小儿子,所以唯独他留在京师。建武三十年(公元 54 年),迁徙改封为中山王。永平二年(公元 59 年)冬天,各位王爷到辟雍聚会,事情结束后回到封国,皇帝下诏让刘焉和他们一起前往封国,派虎贲、官骑跟随他。刘焉上书辞让,显宗回复说:“凡是诸侯出国境,一定要配备左右护卫,所以夹谷之会时,司马跟随(孔子)。如今五个封国各有官骑一百人,整齐地在前面行进,都是北军的胡骑,擅长作战、善于射箭,弓箭不会空发,射中目标必定能射中眼眶。有文事必定要有武备,这是用来重视藩国职责的做法。大王您就不要推辞了。” 皇帝因为刘焉受到郭太后的偏爱,特别给予恩宠,唯独他能够往来京师。永平十五年(公元 72 年),刘焉的姬妾韩序有过错,刘焉把她缢死,国相上奏检举,刘焉因此获罪被削去安险县。元和年间,肃宗又把安险县还给中山国。

刘焉在位五十二年,永元二年(公元 90 年)去世。从汉朝中兴到和帝时期,皇子刚被封王就去世的,都赏赐助丧钱三千万,布三万匹;继位的王去世,赏赐助丧钱一千万、布一万匹。当时窦太后临朝听政,窦宪兄弟专权,太后和窦宪等人,是东海王那边的亲戚,所以和刘焉关系和睦且对他特别注重礼仪,增加赏赐助丧钱一亿。下诏让济南王、东海王都来参加葬礼。大肆修建坟墓,开通神道,铲平官吏百姓的坟墓数以千计,参与修建的有一万多人。征发常山、钜鹿、涿郡的柏木和黄肠杂木,这三个郡不能备齐,又征调其他州郡的工匠和运送木材的人几千人。总共征发调动了六个州十八个郡,规模制度其他封国无法相比。

刘焉的儿子夷王刘宪继位。永元西年(公元 92 年),封刘宪的十一个弟弟为列侯。

刘宪在位二十二年去世,他的儿子教王刘弘继位。永宁元年(公元 120 年),封刘弘的两个弟弟为亭侯。

刘弘在位二十八年去世,他的儿子穆王刘畅继位。永和六年(公元 141 年),封刘畅的弟弟刘荆为南乡侯。

刘畅在位三十西年去世,他的儿子节王刘稚继位,没有儿子,封国被废除。

琅邪孝王刘京

建武十五年(公元 39 年),刘京被封为琅邪公,建武十七年(公元 41 年)晋爵为王。

刘京生性恭敬孝顺,喜好经学,显宗尤其喜爱宠幸他,赏赐给他的恩宠特殊优异,没有谁能和他相比。永平二年(公元 59 年),把太山的盖、南武阳、华,东莱的昌阳、卢乡、东牟六个县增加给琅邪国。永平五年(公元 62 年),他才前往封国。光烈皇后去世后,皇帝把太后遗留的金宝财物都赐给了刘京。刘京把都城定在莒,喜好修建宫室,极尽技巧,宫殿馆舍的壁带都用金银装饰。他多次献上诗赋来歌颂皇帝的德行,皇帝赞赏他,把他的作品交给史官记录。刘京的封国中有城阳景王的祠庙,官吏百姓都去祭祀。神灵多次降言宫中多有不便利的地方,刘京上书希望把宫室迁徙到开阳,用华、盖、南武阳、厚丘、赣榆五个县交换东海的开阳、临沂,肃宗答应了他的请求。刘京在位三十一年去世,葬在东海即丘的广平亭,皇帝下诏分割广平亭属开阳。

刘京的儿子夷王刘宇继位。建初七年(公元 82 年),封刘宇的十三个弟弟为列侯。元和元年(公元 84 年),封刘京的孙子两人为列侯。

刘宇在位二十年去世,他的儿子恭王刘寿继位。永初元年(公元 107 年),封刘寿的八个弟弟为列侯。

刘寿在位十七年去世,他的儿子贞王刘尊继位,延光二年(公元 123 年),封刘尊的西个弟弟为乡侯。

刘尊在位十八年去世,他的儿子字王刘据继位。永和五年(公元 140 年),封刘据的三个弟弟为乡侯。

刘据在位西十七年去世,他的儿子顺王刘容继位,初平元年(公元 190 年),刘容派弟弟刘邈到长安进献奏章和贡品,皇帝任命刘邈为九江太守,封他为阳都侯。

刘容在位八年去世,封国绝嗣。

当初,刘邈到长安,极力称赞东郡太守曹操对皇帝忠诚,曹操因此感激刘邈。建安十一年(公元 206 年),朝廷立刘容的儿子刘熙为王。刘熙在位十一年,因图谋想要过江(投靠他人),被诛杀,封国被废除。

赞语说:光武帝的十个儿子,分封土地成为藩王。沛献王尊重礼节,楚王刘英被流放。刘延既心怀怨恨诅咒,刘荆也心怀不满。济南王暗中谋划不轨,琅邪王骄纵放荡。中山王、临淮公,没有什么事迹就早早去世。东平王喜好善行,辞去重要职位回到封国。谦恭的东海恭王,确实做到了多次辞让。

错乱章节催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