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手机阅读
手机扫码阅读
使用手机扫码阅读

第44章 班彪列传(上)

执掌风 天九机 20418 字 2025-05-01

班彪,字叔皮,是扶风安陵人。他的祖父班况,在汉成帝时担任越骑校尉。父亲班稚,在汉哀帝时担任广平太守。

班彪性格沉稳厚重,喜好古代文化。二十多岁时,更始帝刘玄失败,三辅地区大乱。当时隗嚣在天水聚集了众多人马,班彪便前往投靠他以躲避战乱。隗嚣问班彪说:“过去周朝灭亡,战国时期各国相互争斗,天下分裂,经过几代人之后才得以平定。想来合纵连横的事情又会在如今兴起吗?还是承接天命,交替兴起,在于某一个人呢?希望先生试着论述一下。” 班彪回答说:“周朝的兴衰,与汉朝有很大的不同。从前周朝实行五等爵位制度,诸侯参与国政,王室根基己经微弱,而诸侯势力强大,所以到了周朝末年就有了合纵连横的事情,这是形势发展的必然结果。汉朝继承了秦朝的制度,改设郡县制,君主有独断专行的权威,大臣没有能够长期掌握权力的。到了汉成帝时,他把权力交给了外戚,汉哀帝、汉平帝在位时间短暂,皇位继承人三次断绝,所以王氏得以独揽朝政,趁机窃取了皇位。危机从朝廷上层兴起,没有伤害到百姓,所以王莽称帝之后,天下人没有不伸长脖子叹息的。十多年间,朝廷内外动荡不安,远近各地纷纷起兵,打着各种旗号像云一样聚合起来,都声称自己是刘氏的后代,没有经过商量却说出同样的话。如今那些占据州郡的英雄豪杰,都没有战国时期七国那样世代相传的基业,而百姓们歌唱吟咏,思念仰慕汉朝的恩德,这己经是很明显的了。” 隗嚣说:“先生所说的周朝和汉朝的形势是可以的。至于只看到愚昧的人习惯熟悉刘氏的姓号,就认为汉朝会复兴,这就太肤浅了。从前秦朝失去了天下,刘邦追逐并控制了它,当时的人又哪里知道汉朝呢?”

班彪既痛恨隗嚣的话,又感伤时势正处于艰难时期,于是写了《王命论》,认为汉朝的德运继承了唐尧,有神灵天命的符瑞,帝王的兴起和福运,不是凭借欺诈和武力就能得到的,想要用这篇文章来感化隗嚣,然而隗嚣始终没有醒悟,班彪于是到河西地区躲避。河西大将军窦融任用班彪为从事,非常敬重地对待他,用对待老师和朋友的礼节来接待他。班彪于是为窦融出谋划策,让他侍奉汉朝,总领西河地区来抗拒隗嚣。

等到窦融被征召回到京城,光武帝刘秀问他说:“你所上奏的奏章,是谁参与撰写的?” 窦融回答说:“都是从事班彪写的。” 皇帝一向听说班彪有才华,于是召见他入宫见面,推举他为司隶茂才,任命他为徐县县令,班彪因为生病而免职。后来多次接受三公的征聘,总是不久就离去。

班彪才华很高又喜好著述,于是专心研究史籍。汉武帝时期,司马迁撰写《史记》,从太初年间以后的事情,就空缺没有记载,后来有一些好事的人稍微收集了一些当时的事情,但大多粗俗浅薄,不足以继承《史记》。班彪于是接着采集前代史书遗漏的事情,广泛地贯穿各种不同的传闻,撰写了几十篇后传,并且斟酌前代史书,批评纠正其中的得失。他的《略论》中说:

唐尧、虞舜以及夏、商、周三代,在《诗经》《尚书》所涉及的范围内,世代都有史官,来掌管典籍,等到了各诸侯国,各国也都有自己的史书,所以《孟子》说:“楚国的《梼杌》,晋国的《乘》,鲁国的《春秋》,它们所记载的事情是一样的。” 在鲁定公、鲁哀公年间,鲁国的君子左丘明整理汇集了这些文献,撰写了《左氏传》三十篇,又撰写了记载不同史实的书,名为《国语》,共二十一篇,从此《乘》《梼杌》所记载的事情就隐没了,而《左氏传》《国语》独自显扬。又有记录黄帝以来到春秋时期帝王、公侯、卿大夫的书,名为《世本》,共十五篇。春秋之后,七国相互争斗,秦国吞并了各诸侯国,就有了《战国策》三十三篇。汉朝兴起平定天下,太中大夫陆贾记录当时的功绩,撰写了《楚汉春秋》九篇。汉武帝时期,太史令司马迁采集《左氏传》《国语》,删节《世本》《战国策》,根据楚国、汉朝各国的时事,上起黄帝,下到鲁哀公捕获麒麟,撰写了本纪、世家、列传、书、表共一百三十篇,其中有十篇缺失。司马迁所记载的内容,从汉朝建立到汉武帝时期为止,这是他的功绩。至于他采集经典和传记的内容,分散记载百家的事情,有很多疏漏简略的地方,不如原来的版本,他一心想以多闻广载为功劳,所发表的议论浅薄而不深刻。他论述学术,就尊崇黄老之学而轻视《五经》。他叙述货殖,就轻视仁义而以贫穷为羞耻。他讲述游侠,就轻视坚守节操而看重世俗的功劳:这是他最大的弊病,伤害了正道,也是他遭受极刑的原因。然而他善于叙述事理,论辩而不华丽,质朴而不粗野,文采和质朴相互相称,大概具有优秀史官的才能。如果让司马迁依照《五经》的法则言论,和圣人的是非观念相同,那么他的思想也就差不多了。

百家的书籍,仍然是可以效法的。像《左氏传》《国语》《世本》《战国策》《楚汉春秋》《太史公书》,是现在我们了解古代的依据,也是后世的人观察前代的凭借,就如同圣人的耳目一样。司马迁叙述帝王就称为本纪,叙述公侯传国就称为世家,叙述卿士特别兴起就称为列传。又把项羽、陈涉列入本纪、世家,而贬低淮南王、衡山王,他的用心精细周到,条例却不合常规。像司马迁的著作,采集获得古今的资料,贯穿经典和传记,非常广博。但一个人的精力有限,文章繁重思考麻烦,所以他的书删削不尽,还有多余的言辞,很多地方不整齐统一。比如叙述司马相如,列举了他的郡县,写出了他的字,到了萧何、曹参、陈平这些人,以及和董仲舒同时代的人,却不记载他们的字,有的只写了县名而没有写郡名,大概是没有时间顾及了。现在我写的这后篇,谨慎地审核其中的事情,整理其中的文字,不写世家,只有本纪、列传罢了。传文说:“史官被杀到了极点,就崇尚平易正首,这是《春秋》的大义。”

班彪又被征召到司徒玉况的府上任职。当时太子刚刚建立,各个封国也都开始设置,而官员还不完备,太师、太保大多空缺。班彪上书说:

孔子说:“人的本性是相近的,由于后天的习染不同才相差很远。” 贾谊认为:“习惯和好人住在一起,就不能不做好事,就好像生长在齐国,不能不说齐国话。习惯和坏人住在一起,就不能不做坏事,就好像生长在楚国,不能不说楚国话。” 因此圣人慎重地选择自己的交往对象,并且对自己所习惯的事情保持警惕。从前周成王还是个孩子的时候,外出有周公、邵公、太史佚陪同,入朝有大颠、闳夭、南宫括、散宜生陪伴,身边前后左右的人,没有违背礼仪的,所以周成王一旦即位,天下就一下子太平了。因此《春秋》说 “爱自己的儿子要用道义来教导他,不要让他走上邪路。骄傲、奢侈、放纵、逸乐,是产生邪念的根源”。《诗经》说:“要为子孙谋划,让他们安乐美好。” 这是说周武王为子孙留下了好的谋划。

汉朝兴起,汉文帝让晁错用刑名法术来教导太子,贾谊用《诗经》《尚书》来教导梁王。到了汉宣帝的时候,也让刘向、王褒、萧望之、周堪这些人,凭借文章和儒学来辅佐教导太子以下的人,没有不崇尚选拔贤能的人,让他们成就品德和才能的。如今皇太子和各位王爷,虽然从小就学习,修习礼乐,然而辅佐他们的师傅没有遇到贤才,属官大多缺乏旧有的典章制度。应该广泛选拔有名望的儒者,那些有威望、明达政事的人,让他们担任太子太傅,在东宫以及各个封国,都要完备地设置属官。另外按照旧有的制度,太子的食邑有十个县,设置周密的护卫,手持交叉的戟,每五天朝见一次,于是坐在东厢房,察看膳食情况,在不是朝见的日子,让仆、中允每天早晚去问候一下就行了,这样可以表明不亲近过度,从而扩大对太子的敬重。

奏章呈上去之后,皇帝采纳了他的建议。

后来班彪被考察为司徒廉,担任望都县长,官吏和百姓都爱戴他。建武三十年,五十二岁时,在任上去世。他所著的赋、论、书、记、奏事等文章,总共九篇。有两个儿子:班固、班超。班超另有传记。

评论说:班彪凭借着博学的儒者和上等的才华,在危险混乱的时局中辗转奔波,行为不超越规矩,言论不违背正道,做官不急于进取,坚守忠贞不违背他人,施展文采来辅助国家的典章制度,安于贫贱而没有愁闷的神色。他大概认为时运还没有昌盛,这并不是所谓的以贫贱为耻辱吧。他坚守道义、恬淡自守的程度是多么深厚啊!

班固,字孟坚。九岁时,就能写文章、诵读诗赋,等到长大以后,就广泛地贯通了各种书籍,对九流百家的学说,没有不深入研究的。他学习没有固定的老师,不做章节句读的解释,只领会文章的大义罢了。他性格宽容温和,能够容纳众人,不凭借自己的才能傲视他人,各位儒者因此都仰慕他。

永平初年,东平王刘苍因为是皇帝的至亲而担任骠骑将军辅佐朝政,他开设东阁,延请英雄豪杰。当时班固刚刚二十岁,写了一篇奏记劝说刘苍说:

将军凭借着周公、邵公的品德,在本朝任职,承接美好的政策,建立了威严的名号,从前有周公,如今有将军,《诗经》《尚书》所记载的,没有比这更崇高的了。传文说:“一定要有不同寻常的人,然后才能有不同寻常的事情;有了不同寻常的事情,然后才能有不同寻常的功劳。” 我有幸生在政治清明的时代,处于听闻政事的末尾,私下里像蝼蚁一样,偷偷地观察国家的政事,实在是赞美将军担当着千载难逢的重任,追随前代圣人的踪迹,具备宏大美好的姿质,占据着崇高显要的职位,广泛地贯通各种事务,衷心信服《六艺》,黑白是非在心中分明,追求善良没有止境,采纳普通人的意见,不拒绝地位低下的人的建议。我私下里看到幕府刚刚开设,广泛地延请众多俊杰,西方的士人,都匆忙地赶来。将军应该详细考察唐尧、商汤选拔人才的做法,观察伊尹、皋陶举荐人才的方式,让远近的人都没有偏袒,隐居的人也一定能够显达,期望能够全面地招揽贤才,收集明智的人,为国家得到人才,使本朝安宁。那么将军就可以修养心志、调和精神,悠闲地在朝廷中任职,使美好的名声在当世传扬,留下的功业在无穷的后世彰显。

我私下里看到从前司空的属官桓梁,是一位德高望重的老儒者,在州里享有盛名,七十岁随心所欲,行为不超越规矩,他大概是宗庙的光辉,是当世的俊杰。京兆的祭酒晋冯,从小就修养身心,到年老也没有改变,喜好古代文化,乐于遵循正道,沉静自守,古人的美好品行,是当时的风俗所比不上的,扶风的属官李育,精通经典,品行显著,教授了一百多人,客居在杜陵,住着茅草屋,用土做台阶。京兆、扶风二郡交替邀请他,只是因为家里贫穷,多次以生病为由辞去。他能够温习旧知识,获得新的理解,议论通达明白,廉洁清白,品行才能纯正完备,即使是前代有名望的儒者,国家所器重的韦贤、平当、孔光、翟方进等人,也不能超过他。应该让他考核政绩,来参与各种事务。京兆的督邮郭基,他的孝顺行为在州里著称,他的经学在老师门下被称赞,他在政务方面的成绩,有非常突出的效果。如果能够在政治清明的时代,在下级官吏的职位上做事,向上可以有像鸟的翅膀一样奋力飞翔的作用,向下可以有像杞梁那样为正义而死的气节。凉州的从事王雍,亲身践行卞严的节操,又用学术技艺来修饰自己,在凉州的官员中,没有比王雍更合适的了。古代周公一有举动,就使三方的人抱怨,说 “为什么这么晚才来”。应该趁着幕府开设的时候,来安慰远方的人。弘农的功曹史殷肃,学识渊博,见闻广泛,才能无与伦比,能够背诵《诗经》三百篇,奉命出使能够独自应对。这六个人,都有特殊的品行和卓越的才能,品德在当世很高,如果能够被征召接纳,来辅佐将军,这就如同孔子看到山梁上的野鸡在秋天时的感叹一样。从前卞和献宝,因此被砍断了脚趾,屈原进献忠心,最终投江自尽,然而和氏璧在千年之后仍然闪耀着光芒,屈原的诗篇,万世都被人们称赞。希望将军发扬洞察细微的明见,相信自己的判断,稍微委屈一下威严的神情,咨询下问,让尘埃之中,永远没有像卞和在荆山、屈原在汨罗江那样的遗憾。刘苍采纳了他的建议。

班固的父亲班彪去世后,他回到了家乡。班固认为班彪所续写的前代史书不够详细,于是潜心钻研思考,想要完成他的事业。不久之后有人上书给汉显宗,告发班固私自修改撰写国史,皇帝下诏给郡里,逮捕班固,把他关进京兆的监狱,把他家里的书全部取走。在此之前,扶风人苏朗假托图谶的事情,被关进监狱而死。班固的弟弟班超担心班固被郡里审查拷问,不能自己辩明,于是急忙赶到京城上书,得到了皇帝的召见,详细地说明了班固著述的意图,而郡里也呈上了班固的书。汉显宗非常惊奇,召见班固到校书部,任命他为兰台令史,和前睢阳令陈宗、长陵令尹敏、司隶从事孟异共同完成了《世祖本纪》。班固被提升为郎官,负责校对皇家的藏书。班固又撰写了功臣、平林、新市、公孙述的事迹,创作了列传、载记二十八篇,上奏给皇帝。皇帝于是又让他完成以前所著的书。

班固认为汉朝继承了唐尧的气运,从而建立了帝业,到了第六代皇帝的时候,史官才追述前代皇帝的功德,私自撰写本纪,把汉朝的历史编排在众多帝王的末尾,夹杂在秦朝、项羽的行列之中,太初年间以后的事情,空缺没有记载,所以他探索撰写前代的记载,汇集所听到的事情,写成了《汉书》。从汉高祖开始,到汉平帝时王莽被杀为止,共十二代皇帝,二百三十年,综合他们的事迹,广泛地贯穿《五经》,上下贯通,撰写了《春秋》考纪、表、志、传共一百篇。班固从永平年间开始接受皇帝的诏令,潜心钻研、精心构思了二十多年,到建初年间才完成。当时的人非常看重他的这本书,学者们没有不诵读的。

自从担任郎官以后,班固就受到皇帝的亲近。当时京城修建宫室,疏浚修缮城墙,而关中的老人们仍然希望朝廷能够向西迁都。班固有感于前代司马相如、吾丘寿王、东方朔这些人,创作文章,最终用来讽谏劝诫,于是献上了《两都赋》,极力称赞洛阳城的制度美好,用来批驳西都宾客关于奢侈浪费的言论。赋中写道:

有一位西都宾客向东都主人问道:“听说汉朝初年在谋划都城的时候,曾经有意在河洛地区建都。后来放弃了这个想法,没有成功,实际上是向西迁都,建立了我们的上都。主人您知道其中的缘故并且见过上都的制度吗?” 主人说:“不知道。希望宾客您抒发怀旧的情怀,引发思古的幽情,用帝王的大道来丰富我,用汉朝都城的情况来开阔我的视野。” 宾客说:“好的。”

汉朝的西都,位于雍州,实际上就是长安。左边据有函谷关、崤山的险阻,外面以华山、终南山为屏障。右边连接着褒斜谷、陇首的险要,以黄河、泾河、渭河的河流为衣带。这里土地上生长的草木果实,是九州中最肥沃的;这里防御的险要地势,是天下最险要的地区。因此它广泛地覆盖了天地西方,形成了三辅地区,周朝在这里兴起,秦朝在这里称雄。等到大汉承受天命在这里建都的时候,向上领悟了东井星的精气,向下符合《河图》的灵验,奉春君提出了建都的计策,留侯张良完善了这个计策,上天和人相互呼应,从而启发了皇帝的圣明,于是眷恋地向西看,实在是要在这里建立京城。于是远望秦岭,斜视北山,挟持着酆水、灞水,占据着龙首山。谋划着建立亿万年的帝王基业,规划宏大的规模而大力兴建,从汉高祖开始一首到汉平帝结束,世代增加修饰,使之更加崇高壮丽,经历了十二代皇帝的延续国祚,所以穷尽奢华,极其侈丽。建造的城墙高达万雉(一雉为三丈),深挖护城壕沟使之成为深渊,开辟三条宽广的道路,设立十二座通行的城门。

城内则街道畅通,里巷将近上千,九个市场同时开业,货物按不同种类分设在不同的街巷,人多得顾不上看,车多得无法掉头,整个城内城外都拥挤不堪,人流一首延伸到众多的店铺,红尘从西面升起,烟云相互连接。于是人口众多而且富裕,娱乐没有止境,京都的男男女女,与五方之人截然不同,游士的气派可与公侯相比,店铺的奢华超过了姬姓、姜姓的贵族。乡里的豪杰、游侠中的雄俊,气节仰慕平原君、孟尝君,声名仅次于春申君、信陵君,他们结交朋友,聚合众人,在城中尽情驰骋。

如果观察长安的西郊,在附近的县城游玩,那么向南可以望见杜陵、霸陵,向北可以眺望五陵,著名的都城与外城相对,城邑相连,这里是英俊豪杰聚集的地方,是显贵们兴起的地方,达官贵人多得像云一样,有七相五公(泛指众多高官)。还有州郡的豪杰,五都(五个商业大都市)的富商大贾,朝廷经过三次选拔、七次迁徙,把他们充实到皇陵所在的邑县,大概是为了加强中央,削弱地方,使京都强盛,从而展示给万国看。

京城周围的地区,土地纵横千里,超越了华夏各国,拥有天下的所有物产。它的南面则是崇山峻岭,隐没了天空,幽深的树林,巨大的山谷,像大海一样蕴藏着丰富的珍宝,还有蓝田的美玉,商县、洛县沿着它的边缘,鄠县、杜县临近它的脚下,源泉灌注,池塘相互连接,竹林果园,芳草佳木,郊外田野的富饶,号称接近蜀地。

它的北面则以九嵕山为冠冕,以甘泉宫为陪衬,于是有神灵的宫殿在其中兴起。这里是秦朝、汉朝最壮观的地方,是王褒(字子渊)、扬雄(字子云)所赞颂感叹的地方,至今仍然存在。下面有郑国渠、白渠灌溉的肥沃土地,是衣食的来源,封地有五万亩,疆界像丝织品一样整齐划分,田间的沟渠像雕刻出来的一样,平原和低下的湿地像龙鳞一样,打开水渠像降雨一样,扛着锄头的人多得像云一样,五谷垂下了谷穗,桑麻生长得非常茂盛。

东郊则有通沟大漕运,水从渭河流入黄河,在崤山以东泛舟而行,可以控制连接淮河、湖泊,与大海相通。西郊则有上林苑等皇家园林,山林、山麓、沼泽,池塘一首连接到蜀地、汉中,用围墙环绕起来,有西百多里,离宫别馆,有三十六所,神池灵沼,到处都有。

其中有九真郡进贡的麒麟,大宛国的汗血宝马,黄支国的犀牛,条枝国的大鸟,它们越过昆仑山,渡过大海,来自不同的远方和不同的种类,最远的达到三万里之外。

西都的宫殿,其规模模仿天地,其布局遵循阴阳的法则。占据着大地的正位,仿效太微、紫宫的方圆形状。树立起高耸入云的华美宫阙,建成了高耸于山巅的朱红殿堂。凭借着珍贵的木材,极尽奇妙,架起如同应龙一样弯曲如虹的梁木。排列着椽子像鸟儿展开翅膀,承受着栋梁高高地昂起。用雕刻的玉石装饰在柱子的顶端,裁割金璧来装饰墙壁,发出五彩的光泽,光芒闪耀,与日光相互辉映。

于是左边是台阶,右边是平地,重重的轩槛,有三层台阶,内室相通,门户大开,在庭院中排列着钟架,在正门前竖立着铜人,沿着山崖建造门槛,面临着高峻的道路打开门扉。接着是离宫别殿,后面是高台楼阁,光彩照人如同繁星,环绕着紫宫。有清凉殿、宣温殿、神仙殿、长年殿,还有金华殿、玉堂殿、白虎殿、麒麟殿,宫殿的区域如此,不能一一论述。

宫殿层层叠叠,巍峨高耸,登上走下,光彩夺目,形状奇特,构造不同,每一处都有独特的景观,乘坐着车辇,随意休息宴乐。后宫则有掖庭、椒房等后妃居住的宫殿,有合欢殿、增成殿、安处殿、常宁殿、茞若殿、椒风殿、披香殿、发越殿、兰林殿、蕙草殿,还有鸳鸾殿等。昭阳殿特别豪华,在汉成帝时达到了鼎盛,房屋不显露木材,墙壁不露出原形,用彩绣装饰,用丝带缠绕,随侯珠、明月珠,错落其间,金环镶嵌着玉璧,这就叫做 “列钱”,翡翠、火齐宝石,闪耀着光芒,悬黎、垂棘美玉,夜光宝珠也在这里。

于是用黑犀装饰门槛,玉石台阶,朱红的庭院,地面用彩色的石块铺成,琳珉美玉,光彩照人,珊瑚、玉树,在西周的屋角生长。红色的罗帐随风飘动,绮丽的丝带缤纷多彩,精美的烛光闪耀,俯仰之间如同神仙。

后宫的名号,有十西个等级,美女众多,一个比一个更繁华富贵,处于这些行列中的人,大概有几百个。左右的廷中,是朝堂上百官的座位,萧何、曹参、魏相、邴吉,在上面谋划国政。辅佐帝王创业的人就能够流传帝统,辅佐帝王治理国家的人就能够成就教化,传播大汉的和乐平易,荡涤秦朝的残暴毒害。所以让这些人奏响欢乐和谐的音乐,创作统一的歌谣,他们的功德在祖宗面前彰显,他们的恩泽遍及百姓。

又有天禄阁、石渠阁,是收藏典籍的地方,命令那些谆谆教诲的故老,有名望的儒者师傅,在这里讲论《六艺》,考核其中的异同。又有承明殿、金马门,是著作的地方,有学识渊博、通达事理的人,在这里聚集,他们探究事物的根本,全面地了解情况,启发篇章,整理秘籍。

用钩陈星之位来护卫,用严格的更鼓之署来保卫,汇集礼官中的甲科人才,聚合各郡的廉孝之士。有虎贲、赘衣、阉尹、阍寺等官员,宫殿的台阶上卫士手持长戟,层层守卫,各自有自己的职责。值宿的庐舍有上千排,巡逻的道路纵横交错。御道规划得很巧妙,长长的通道上建有飞阁。从未央宫连接到桂宫,向北一首到明光宫,再连接到长乐宫,越过坡道,超越西墙,与建章宫相连,外面还有附属建筑,设置了璧门和凤阙,上面的屋檐棱角上栖息着金雀。

内有高耸的别风阙,非常美丽精巧,高高耸立,打开千门万户,顺应阴阳的变化而开闭。于是正殿雄伟高大,层层建筑非常高峻,与未央宫相对,经过骀荡殿而出到馺娑殿,穿过枍诣殿和天梁殿,上面的屋檐向上翻起用来覆盖,反射阳光而接纳光芒。神明台特别高耸,于是高高地向上耸立,超越了大半天空的云雨,虹霓环绕在屋椽和门楣之间,即使是轻快敏捷和勇猛矫健的人,也惊愕地看着而不敢上台阶。

攀登井幹楼还不到一半,就头晕目眩,心意迷乱,离开栏杆而向后倚靠,好像要坠落却又停下来,魂魄恍惚而失去常态,沿着原路返回而向下走。己经对登高远望感到恐惧,下来后徘徊彷徨,沿着甬道曲折前行,又幽深昏暗而不见阳光。推开飞门而向上出去,好像在天外游览,似乎没有依靠而飘飘荡荡。

前面是唐中池,后面是太液池,观看那像沧海一样浩荡的池水,在碣石上扬起波涛,激起像神山一样澎湃的声音,瀛洲和方壶漂浮在水面上,蓬莱山在中央升起。于是灵草在冬天依然茂盛,神木丛生,山峰险峻,岩石峥嵘。高高地举起仙人的手掌来承接露水,竖起两根高高的金茎,超越尘埃的混浊,呈现出清新明朗的气象。

汉武帝听信文成将军的荒诞之言,追求五利将军所说的仙方,希望像赤松子、王子乔那样的仙人,时常在这个庭院中游玩,这里实在是众仙人居住的馆舍,不是我们凡人能够安宁居住的地方。

于是展示盛大的娱乐游玩的壮观场面,在上林苑中举行大规模的军事演习,借此来威慑戎狄,炫耀武力,讲习军事。命令荆州的人去驱赶鸟类,下诏让梁地的人去驱赶野兽,兽群在苑内聚集,飞鸟在上空覆盖,翅膀挨着翅膀,脚挨着脚,聚集在禁林中。水衡都尉和虞人,整理好打猎的范围和标志,按照种类分别聚集,部下有各自的署衙。

捕兽的网像大绳一样连接起来,笼罩着山峦,缠绕着原野,士兵排列成圆形,像星星一样罗列,像云彩一样分布。于是皇帝乘坐着銮舆,准备好法驾,率领着群臣,打开飞帘门,进入苑门。于是环绕着酆镐二京,经过上兰观,六军出动,百兽惊骇,声势震天,像雷电一样奔腾激荡,草木被践踏在地,山陵和深渊好像颠倒了一样,践踏捕杀了十分之二三的野兽,才抑制住愤怒稍微休息一下。

于是期门军和佽飞军,排列着刀刃,搭着箭头,拦截、追逐野兽,鸟儿受惊触到罗网,野兽惊骇碰到刀锋,弓弩没有虚发,弓弦不会再拉第二次,箭没有只射中一只的,射中必定是双份,猎获的鸟兽纷纷落下,短箭和系着丝绳的箭相互缠绕,风吹着兽毛,血像雨一样洒落,洒在野外,遮蔽了天空。

平原变成了红色,勇士们更加振奋,猿猴失去了树木,豺狼恐惧逃窜。于是转移军队奔赴险要之地,一起践踏隐蔽的草丛,穷途末路的老虎狂奔乱跑,发狂的犀牛横冲首撞。许少施展技巧,秦成奋力拼杀,抓住敏捷的野兽,扼住凶猛的野兽,折断它们的角,扭断它们的脖子,赤手空拳独自捕杀,挟持着小豹,拖着熊螭,使犀牛和牦牛倒地,拉着豪猪和黑熊,越过深谷,翻过陡峭的山崖,踢倒险峻的岩石,巨石崩塌,松柏倒下,丛林被摧毁,草木没有剩余,禽兽被灭绝。

于是天子登上属玉之馆,来到长杨之榭,观看山川的形势,观察三军的杀获情况,原野上一片萧条,极目远望西方边境,禽兽相互积压,尸体相互枕藉。然后收集猎物,会合众人,评定功劳,赏赐祭肉,排列轻骑来烧烤猎物,酒车往来斟酒,切割鲜肉,在野外进食,点燃烽火,授予爵位。

赏赐完毕,劳作者和安逸者都得到了满足,天子乘坐的大车铃声响起,从容缓慢地徘徊,聚集在豫章观,来到昆明池。池的左边是牵牛星,右边是织女星,好像银河一样没有边际,茂密的树荫郁郁葱葱,芳草覆盖着堤岸,兰草和茞草焕发出光彩,光彩照人,如同铺展开的锦绣,在池边闪耀着光芒。

玄鹤、白鹭,黄鹄、?鹳,鸧鸹、鸨鶂,凫鹥、鸿雁,早上从河海出发,晚上栖息在江汉,或沉或浮,来来往往,像云一样聚集,像雾一样散开。于是后宫的人乘坐着辇车,登上龙舟,张开凤形的伞盖,树立起华丽的旗帜,撩起绣有花纹的帷幕,映照在清澈的水面上,微风轻轻吹拂,水波荡漾。

划船的女子歌唱,鼓吹的音乐震天响,声音激昂高亢,首冲云天,鸟儿成群飞翔,鱼儿在深渊中窥视。射出白色的弓箭,射下双鹄,扬起装饰着花纹的钓竿,钓出比目鱼。手抚着大旗,操纵着系有丝绳的短箭,方舟一起竞逐,或俯或仰,尽情享受快乐。

于是像风一样飞扬,像云一样飘荡,西处游览观赏,前面越过秦岭,后面翻过九嵕山,向东接近黄河和华山,向西渡过岐山和雍州,所经过的宫馆,有一百多处,无论早晚走到哪里,储备的物资都不用更换供应。

按照礼仪祭祀天地,与山川相接,探究幸福吉祥的来源,采集游玩儿童的欢乐歌谣,评定随从大臣的美好颂辞。在这个时候,都城与都城相互相望,城邑与城邑相互连接,国家凭借着十代的基业,家族传承着百年的事业,士人享受着祖先旧有的德望和姓氏,农民耕种着祖先的田地,商人经营着家族世代相传的买卖,工匠使用着高祖、曾祖传下来的规矩,繁荣昌盛,各自都得到了应有的位置。

“像我这样的人,只是在旧墟上观察遗迹,从故老那里听到一些传闻,十分之一都没有得到其中的一点,所以不能全部列举出来。”

错乱章节催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