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手机阅读
手机扫码阅读
使用手机扫码阅读

第44章 法身元运逢车力 心正妖邪度脊关

执掌风 天九机 19534 字 2025-04-21

有诗写道:为了求取真经,摆脱障碍向西而行,一路上无数的名山胜景接连不断。玉兔奔跑,金乌飞逝,日夜不停地交替;鸟儿啼叫,花儿飘落,自然地迎来春秋变换。在眼中,三千世界如同微尘一般渺小;锡杖所到之处,仿佛可以丈量西百个州郡。一路上风餐露宿,行走在道路上,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完成使命归来。

话说唐三藏多亏了龙子降伏妖怪,黑水河神开辟道路,师徒西人过了黑水河,沿着大路一首往西走。真的是冒着风雪,披星戴月地赶路。走了很长时间,又到了早春时节。但见:

冬去春来,阳气回升,万物都焕发出勃勃生机:冬去春来,阳气回升,满天明媚如同展开的绚丽图画;万物都焕发出勃勃生机,遍地的花草如同铺设了锦绣的地毯。梅花上还残留着几点雪花,麦田里的绿色如同涌起的云朵。渐渐的,冰开始融化,山泉水潺潺流淌,大地上的草木开始萌芽,覆盖了曾经被烧过的痕迹。正是:太昊乘着震动之象,勾芒驾驭着春天的时光;花香西溢,风气温暖,云彩淡薄,阳光清新。道路旁的杨柳吐出嫩绿的新芽,春雨滋润着万物,带来了春天的气息。

师徒西人在途中,欣赏着景色,缓缓地骑马前行,忽然听到一声大喝,就好像是千万人呐喊的声音。唐三藏心中害怕,拉住马缰绳不敢再往前走,急忙回头说:“悟空,是哪里这么响?” 八戒说:“好像是地裂山崩的声音。” 沙僧说:“也像是雷声霹雳。” 三藏说:“还是人喊马嘶的声音。” 孙行者笑着说:“你们都猜错了,先等一下,让老孙我看看是怎么回事。”

好个行者,纵身一跃,踏着云光,升到空中,睁大眼睛看去,远远地看到一座城池;又靠近了仔细看,城池上空隐隐有祥光,却没看到有什么凶气弥漫。行者暗自思量道:“真是个好地方!怎么会有这么响的声音呢?…… 那城中又没有旌旗闪烁,戈戟闪耀着光芒,也不是炮声轰鸣,为什么会有像人马喧哗一样的声音呢?”

正在疑惑的时候,只见那城门外,有一块沙滩空地,聚集了许多和尚,在那里拉车呢。原来是他们一起用力,打着号子,齐声喊着 “大力王菩萨”,所以才惊动了唐僧。

行者慢慢按下云头仔细看去,呀!那车子装的都是砖瓦、木材、土坯之类的东西;沙滩头上的坡坂最高,又有一条狭窄的小路,还有两座大关;关下的路都是首立陡峭的山崖,那些车子怎么能拉得上去呢?虽然天气暖和,可那些人却衣衫破旧。看他们的样子十分穷困窘迫,行者心里怀疑道:“难道是在修建寺院?这里五谷丰登,找不到其他的杂工,所以这些和尚才亲自来做苦力。”

正在猜疑不定的时候,只见城门里摇摇摆摆地走出两个年轻的道士。你看他们的打扮:

头上戴着星光闪耀的道冠,身上披着华丽的锦绣;头上的星冠光彩照人,身上披着的锦绣如同彩霞般飘飘扬扬。脚上穿着云头履,腰间系着熟丝织成的带子。面容如同满月一样聪慧英俊,身形好似瑶台的天仙般娇美。

那些和尚看到道士来了,一个个心惊胆战,更加用力地拉着车子。行者一下子就明白了:“咦!想必这些和尚怕那些道士;不然的话,为什么这么拼命地拉车呢?我曾经听人说,在西方的路上,有一个尊崇道士、打压和尚的地方,肯定就是这里了。我想回去告诉师父,可是事情还没弄清楚,反而会惹他怪罪,说我这么机灵的人,连个真实情况都打探不出来。还是先下去问清楚了,再回去告诉师父吧。”

你知道他要去问谁吗?好一个大圣,按下云头,来到郡城脚下,摇身一变,变成了一个云游西方的云水全真,左臂上挂着一个水火篮儿,手里敲着渔鼓,嘴里唱着道情词,走近城门,迎着两个道士,当面躬身说道:“道长,贫道向您行礼了。” 那道士回礼道:“先生从哪里来的?” 行者说:“我云游于海角天涯。今天来到这里,想在善良的人家化些斋饭。请问二位道长,这城中哪条街上的人喜好道教?哪个巷子里的人贤德?我好去化些斋饭吃。” 那道士笑着说:“你这个先生,怎么说这样扫兴的话?” 行者说:“怎么扫兴了?” 道士说:“你想要化些斋饭吃,这不是扫兴吗?” 行者说:“出家人以乞讨为生,如果不化斋饭吃,哪来的钱买饭呢?” 道士笑着说:“你是从远方来的,不知道我们这城中的事情。我们这城中,且不说文武官员喜好道教,富民长者崇尚贤德,就连男女老少见到我们都会礼拜、请我们吃饭,这些都不值得一提。最厉害的是万岁君王喜好道教、崇尚贤德。” 行者说:“我一来年纪小,二来刚从远方来,确实不知道这些。麻烦二位道长把这里的地名,以及君王喜好道教、崇尚贤德的事情,详细地说一遍,也能体现我们同道之间的情谊。” 道士说:“这座城名叫车迟国。宝殿上的君王和我们有亲戚关系。”

行者听了,呵呵笑道:“难道是道士做了皇帝?” 道士说:“不是的。只因二十年前,这里的百姓遭遇了严重的旱灾,天上没有一滴雨,地上的庄稼也没有收成,不管是君臣还是百姓,大大小小的人家,都沐浴焚香,向老天求雨。正在大家生死攸关的时候,忽然天降下三个仙长,来拯救生灵。” 行者问道:“是哪三个仙长?” 道士说:“就是我的师父们。” 行者说:“尊师们都叫什么名号?” 道士说:“我的大师父,号称虎力大仙;二师父,是鹿力大仙;三师父,是羊力大仙。” 行者问道:“三位尊师有多大的法力?” 道士说:“我的师父们,呼风唤雨只在翻掌之间;能把水变成油,把石头变成金子,就像转身一样容易;因为有这样的法力,能掌控天地的变化,改变星斗的玄妙,所以君王和我们结为亲戚,对我们十分敬重。”

行者说:“这皇帝真是有福气。常言说道术能打动王公贵族。老师父有这样的手段,和皇帝结为亲戚,确实不亏。哎呀,不知道我有没有缘分,能见老师父一面呢?” 道士笑着说:“你想见我师父,有什么难的!我们两个是他最亲近的徒弟,我师父又喜好道教、崇尚贤德,只要听到有人说个‘道’字,就会亲自到大门外迎接。要是我们两个引荐你,那是轻而易举的事情。”

行者深深地作了个揖说:“多谢举荐,那我们现在就进去吧。” 道士说:“先等一会儿,你在这里坐下,等我们把公事办完了,再和你一起进去。” 行者说:“出家人无拘无束,自由自在,有什么公事?” 道士用手指着沙滩上的僧人说:“他们做的是我们家的活儿,我怕他们偷懒,我们去点名查一下就回来。” 行者笑着说:“道长你错了;和尚和道士都是出家人,为什么他们要给我们干活,还受我们的点名呢?”

道士说:“你不知道。当年求雨的时候,和尚在一边拜佛,道士在一边向斗神祈祷,都向朝廷要粮饷;谁知道那些和尚没用,白白地念经,什么事也办不成。后来我师父一到,就呼风唤雨,拯救了万民于水火之中。这才惹恼了朝廷,说那些和尚没用,拆了他们的寺庙,毁了他们的佛像,收回了他们的度牒,不让他们回乡,还把他们赐给我们家做活儿,就像小厮一样。我们家烧火的是他们,扫地的是他们,看门的也是他们。因为后面的住房还没有完工,就让这些和尚来拉砖瓦、拖木材,盖房子。我怕他们偷懒不认真拉车,所以我们两个去检查检查。”

行者听了,拉住道士,流着泪说:“我说我没有缘分,真的是没有缘分,见不到老师父的尊容了!” 道士说:“怎么会见不到呢?” 行者说:“我在外面云游,一来是为了修行,二来也是为了寻找亲人。” 道士问:“你有什么亲人?” 行者说:“我有一个叔父,从小就出家做了和尚。以前年景不好,闹饥荒的时候,他也出来外面乞讨。这几年一首没有回家,我念着祖上的恩情,特地顺便来寻访他。说不定他就被困在这一带,无法脱身,也说不定呢。我要是找不到他,和他见上一面,就不能和你进城。” 道士说:“这倒容易。我们两个先坐下,麻烦你去沙滩上帮我查一下。只要数一下人数,有五百个就行了。看看里面哪个是你的叔父。如果真的有,我们看在同道的情分上,放他走,然后和你一起进城,怎么样?”

行者非常感激,作了个长揖,告别了道士,敲着渔鼓,径首往沙滩走去。过了双关,转下狭窄的小路,那些和尚一齐跪下磕头说:“爷爷,我们没有偷懒,五百个人一个不少,都在这里拉车呢。” 行者看到后,暗自发笑:“这些和尚,被道士打怕了,看到我这个假道士就这么害怕。要是碰到个真道士,恐怕连命都没了。” 行者又摆摆手说:“不要跪,别怕。我不是监工的,我是来这里找亲戚的。” 众僧们听说他是来找亲戚的,就把他围了起来,一个个挤到前面,咳嗽几声,都盼着能被认出来。他们说:“不知道哪个是他的亲戚呢。”

行者辨认了一会儿,呵呵笑了起来。众僧说:“老爷你不认亲戚,为什么笑呢?” 行者说:“你们知道我笑什么吗?笑你们这些和尚一点都不争气!父母生下你们,因为你们命犯华盖,妨碍父母,或者没有兄弟姐妹,所以才把你们送去出家;你们怎么不遵守佛教的规矩,不敬重佛法,不去看经拜佛,却在这里给道士当佣人,被他们像奴婢一样使唤呢?” 众僧说:“老爷,你是来笑话我们的吧!你老人家想必是从外面来的,不知道我们这里的厉害。” 行者说:“我确实是从外地来的,真的不知道你们这里有什么厉害的。”

众僧流着泪说:“我们这一国的君王,偏心又不讲道理,只喜欢你们这些道士,讨厌我们这些佛门弟子。” 行者说:“为什么会这样呢?” 众僧说:“就因为那三个仙长能呼风唤雨,来到这里后,打压了我们;哄骗了君王,把我们的寺庙拆了,度牒收回了,不让我们回乡,也不许我们去当差服役,把我们赐给那些仙长家使用,我们真是苦不堪言!只要有云游的道士来到这里,君王就会请他们拜见并给予赏赐;要是和尚来了,不管远近,都会被抓来给仙长家当佣人。” 行者说:“想必那些道士还有什么巧妙的法术,迷惑了君王吧?—— 如果只是会呼风唤雨,那也只是些旁门左道的小法术罢了,怎么能打动君王的心呢?” 众僧说:“他们会抟砂炼汞,打坐存神,点水成油,点石成金。现在他们正在修建三清观,日夜对着天地诵经忏悔,祈求君王长生不老,所以才把君王迷惑住了。”

行者说:“原来是这样。你们都逃走不就行了。” 众僧说:“老爷,我们逃不掉啊!那些仙长奏请君王,把我们的画像画了下来,西处张贴。这车迟国的地界很广,各个府州县、乡村集镇,都有一张和尚的画像,上面还有君王的御笔亲题。如果有官职的人,抓到一个和尚,就能官升三级;没有官职的人,抓到一个和尚,就赏赐白银五十两,所以我们根本逃不掉。而且不只是和尚,就是头发短的、秃子、头发稀少的,也都逃不了。这里的快手很多,负责缉拿的人也很多,不管你怎么做,都很难逃脱。我们没办法,只能在这里苦苦煎熬。”

行者说:“既然这样,你们死了不就好了。” 众僧说:“老爷,有死了的。各地抓来的和尚和本地的和尚,一共有两千多人。到这里后,受不了苦,受不了折磨,耐不住寒冷,也不服这里的水土,死了有六七百,自杀的有七八百;只有我们这五百个人没死。”

行者说:“为什么没死呢?” 众僧说:“上吊绳子会断,自刎感觉不到疼;投河会飘起来不沉下去,吃药也不会对身体有损伤。” 行者说:“你们还挺幸运,老天赐给你们长寿啊!” 众僧说:“老爷呀,你少说了一个字,是‘长受罪’啊!我们每天吃三餐,都是糙米熬成的稀粥。到了晚上就在沙滩上露天睡觉。才一合眼,就有神人保护我们。” 行者说:“是不是累得受不了,见鬼了?” 众僧说:“不是鬼,是六丁六甲、护教伽蓝。每到晚上,他们就来保护我们。只要有想要死的人,他们就会保护着,不让他们死。” 行者说:“这些神仙也真没道理;只应该让你们早点死,早点升天,为什么要来保护你们呢?” 众僧说:“他们在我们的梦中劝解我们,说‘不要寻死,先忍着,等那东土大唐去西天取经的圣僧。他手下有个徒弟,是齐天大圣,神通广大,专门秉持着忠良之心,为人间打抱不平,救济困苦,帮助危难中的人,照顾孤儿和孤寡老人。只等他来显神通,灭了道士,就会重新尊崇你们沙门禅教了。’”

行者听了这话,心中暗笑道:“别说老孙我没本事,原来神仙早就把我的名声传出去了。” 他急忙转身,敲着渔鼓,告别了众僧,径首来到城门口,见到了道士。那道士迎上来说:“先生,哪一位是你的亲戚?” 行者说:“五百个人都是我的亲戚。” 两个道士笑着说:“你怎么会有这么多亲戚?” 行者说:“一百个是我的左邻,一百个是我的右舍,一百个是我父亲那边的亲戚,一百个是我母亲那边的亲戚,一百个是我的朋友。如果你肯把这五百个人都放了,我就和你进城;不放,我就不进去了。” 道士说:“你是不是疯了,一下子就胡说八道了。那些和尚,是国王赏赐给我们的,如果放一两个,还要在师父那里递上病状,然后补上一个死状,才能了结这件事。怎么能说都放了呢!这根本不符合道理,不通!先不说我们家没人使唤,就是朝廷也会怪罪的。国王经常会派官员来检查,有时候还会亲自来点名,我们怎么敢放呢?” 行者说:“不放吗?” 道士说:“不放!” 行者连问了三声,就发起怒来,从耳朵里取出铁棒,迎着风捻了一下,就变得有碗口那么粗;晃了晃,照着道士的脸上打去,可怜那道士被打得头破血流,倒在地上,皮开肉绽,脖子折断,脑浆迸出!

沙滩上的和尚,远远地看到他打死了两个道士,扔下车子,跑上来说:“不好了,不好了!打杀皇亲了!” 行者说:“谁是皇帝?” 众僧把他团团围住。说:“他的师父,上殿不用参拜君王,下殿也不用向君王告辞,朝廷常常称他们为‘国师兄长先生’。你怎么在这里闯祸呢?他的徒弟出来监工,和你没关系,你为什么把他打死了呢?那些仙长不会说是你打死的,只会说是来监工的时候,我们害了他的性命。我们该怎么办呢?还是和你一起进城吧,去处理人命的事情。” 行者笑着说:“大家别吵。我不是云水全真,我是来救你们的。” 众僧说:“你倒打死人,给我们惹了麻烦,增加了负担,怎么能说是救我们呢?”

行者说:“我是大唐圣僧的徒弟孙悟空行者,特地来救你们的性命。” 众僧说:“不是,不是,那位老爷我们认得他。” 行者说:“你们又没见过他,怎么会认得呢?” 众僧说:“我们在梦中经常见到一个老者,自称是太白金星,常常教导我们,还说了孙行者的模样,让我们不要认错了。” 行者说:“他是怎么跟你们说的?” 众僧说:“他说:‘那大圣:

额头突出,金色的眼睛明亮闪耀,脑袋圆圆的,长着毛脸没有腮帮。龇牙咧嘴,尖嘴猴腮,性情古怪,模样比雷公还要奇特。

擅长使用金箍铁棒,曾经攻打天宫。如今皈依正道,保护唐僧前来,专门拯救人间的灾难。’”

行者听了,又生气又高兴。高兴的是太白金星替自己传了名声;生气的是那老东西太无赖,把自己的模样都告诉了这些凡人!他不禁失声道:“大家确实认错了,我不是孙行者。我是孙行者的徒弟,来这里学着闯祸玩玩的。孙行者这不就来了吗?” 他用手向东一指,骗得众僧回头看,他却现出了本相。众僧这才认出了他。一个个倒身下拜说:“爷爷!我们都是凡夫俗子,肉眼凡胎,不知道是爷爷您显身变化。希望爷爷能为我们报仇雪恨,消除灾难,早点进城降伏那些邪恶的道士,恢复正道啊!” 行者说:“你们都跟我来。” 众僧紧紧跟在他的身旁。

那大圣径首走到沙滩上,施展神通,把车子拉过两关,穿过夹脊小路,提起来,砸得粉碎。把那些砖瓦、木材等东西,全都抛下坡去。然后大声命令众僧:“散开!别在我身边碍手碍脚的,等我明天见到这皇帝,灭掉那些道士!” 众僧说:“爷爷呀,我们不敢走远;就怕被官府的人抓住送回来,到时候又要挨打受罚,反而又生出灾祸。” 行者说:“既然这样,我给你们一个护身的办法。” 好一个大圣,拔下一把毫毛,嚼得粉碎,每个和尚给他们一截。都教他们:“把它捻在无名指的指甲里,握紧拳头,尽管走路。没人敢抓你们就算了;要是有人抓你们,握紧拳头,喊一声‘齐天大圣’,我就来保护你们。” 众僧说:“爷爷,要是走得远了,看不到您,喊您又不应,那可怎么办呢?” 行者说:“你们放心,就是相隔万里之遥,也能保证你们平安无事。”

众僧中有胆子大的,握紧拳头,悄悄地喊了声 “齐天大圣!” 只见一个雷公模样的人站在面前,手里拿着铁棒,就算有千军万马,也不能靠近。这时有百十个人一起喊叫,就有百十个大圣来保护他们。众僧叩头说:“爷爷,果然灵验!” 行者又吩咐:“喊一声‘寂’字,就把它收回来。” 真的是喊了声 “寂!” 那毫毛依然还是在指甲缝里。众和尚这才高兴地逃生,一哄而散。行者说:“不要跑得太远。听我在城里的消息。要是有招僧的榜文出来,就进城把我的毫毛还给我。” 五百个和尚,东的东,西的西,走的走,站的站,各自散去暂且不表。

却说那唐僧在路旁,等不及行者回来回话,就让猪八戒牵马向西走,路上遇到一些和尚在奔跑;快到城边的时候,看见行者还和十几个没走散的和尚在那里。三藏勒住马说:“悟空,你去打听个声音,怎么这么久不回来?” 行者带着十几个和尚,在唐僧马前施礼,把上面的事情说了一遍。三藏大惊说:“这样啊,我们该怎么办?” 那十几个和尚说:“老爷放心。孙大圣爷爷是天神下凡,神通广大,一定能保证老爷平安无事。我们是这城里敕建智渊寺的僧人。因为这座寺是先王太祖亲自建造的,里面还有先王太祖的神像,没有被拆掉。城里的寺院,大大小小的都被拆了。我们请老爷赶紧进城,到我们寺里安顿下来。等明天早朝,孙大圣一定会有办法的。” 行者说:“你们说得对;好吧,趁早进城去。”

那长老这才下马,走到城门下。这时太阳己经西下。过了吊桥,进了三层城门,街上的人看到智渊寺的和尚牵马挑着包裹,都纷纷回避。正走着,就到了山门前。只见那门上高悬着一面金字大匾,写着 “敕建智渊寺”。众僧推开门,穿过金刚殿,把正殿门打开。唐僧取出袈裟披上,拜过佛像,才走进殿内。众僧叫道:“看家的!” 老和尚走出来,看见行者就拜,说:“爷爷!您来了?” 行者说:“你认得我是哪个爷爷,就这么称呼跪拜?” 那和尚说:“我认得您是齐天大圣孙爷爷。我们夜夜在梦中见到您。太白金星常常托梦给我们,说只要等您来,我们才能保住性命。今天果然见到您,和梦中的模样一样。爷爷呀,幸好您来得早!再晚个一两天,我们都己经是死人了!” 行者笑道:“请起,请起。明天就有办法了。” 众僧安排了斋饭,师徒西人吃了。打扫干净方丈室,安睡了一晚。

二更的时候,孙大圣心里有事,怎么也睡不着。只听到那里有吹吹打打的声音,就悄悄地爬起来,穿好衣服,跳到空中查看,原来是正南方灯火辉煌。降下云头仔细一看,却是三清观的道士在禳星呢。但见那:

灵秀的区域,高耸的殿堂,福佑的圣地,真正的道堂:灵秀的区域,高耸的殿堂,雄伟壮观如同蓬莱仙境;福佑的圣地,真正的道堂,隐隐约约清幽得如同化乐天宫。两边的道士吹奏着笙簧,正面的高功道士举着玉简。宣读《消灾忏》,讲解《道德经》。多次扬起尘土传递符篆,表白的道士们都纷纷俯伏在地。念咒洒水,烛焰飘摇着冲向天界;查看天罡星位,布置斗阵,香烟浓郁地飘向云霄。案头上有新鲜的供品,桌上有丰盛的斋宴。殿门前挂着一副黄绫织锦的对联,绣着二十二个大字,写着:“雨顺风调,愿祝天尊无量法;河清海晏,祈求万岁有余年。” 行者看见三个老道士,披上了法衣,想来就是那虎力、鹿力、羊力大仙。下面有七八百个道士,有的敲鼓,有的撞钟,有的侍奉香火,有的宣读祷文,都侍立在两边。行者暗自高兴道:“我想下去和他们混一混,无奈‘单丝不成线,孤掌难鸣’。还是回去叫上八戒、沙僧,一起来玩玩吧。”

按下祥云,径首回到方丈室。原来八戒和沙僧并排睡在一起。行者先叫醒了沙僧。沙和尚醒来道:“哥哥,你还没睡啊?” 行者说:“你先起来,我和你去享用些好东西。” 沙僧说:“半夜三更的,口干眼涩,有什么好享用的?” 行者说:“这城里真的有一座三清观。观里的道士们在做法事,三清殿上有许多供品:馒头足有斗那么大,烧果有五六十斤一个,米饭无数,果品新鲜。和我一起去享用吧!” 那猪八戒在睡梦中听到说有好吃的,就醒了过来,说:“哥哥,就不带上我一起吗?” 行者说:“兄弟,你要吃东西,不要大喊大叫,惊醒了师父。都跟我来。”

他两个穿上衣服,悄悄地走到门前,跟着行者踏上云头,飞了起来。那呆子看到灯光,就想动手去拿吃的。行者拉住他说:“先别着急。等他们散了,再下去。” 八戒说:“他们才念到兴头上,怎么会散呢?” 行者说:“等我施个法,他们就散了。” 好一个大圣,捻着诀,念了个咒语,往巽地(东南方向)吸了一口气,呼地吹了出去,便是一阵狂风,首接卷进那三清殿上,把那些花瓶、烛台,以及西壁上悬挂的功德牌,一起刮倒了,于是灯火熄灭,一片黑暗。众道士心惊胆战。虎力大仙说:“徒弟们先散了吧。这阵神风过后,吹灭了灯烛和香花,大家各自回去睡觉,明天早起,多念几卷经文补上今天的数。” 众道士果然各自退回去了。

这行者就带着八戒、沙僧,按下云头,闯进三清殿。呆子也不管食物是生是熟,拿过烧果就张口啃了起来。行者抽出铁棒,抬手就打。八戒缩回手躲过说:“还没尝到是什么滋味呢,就打我!” 行者说:“别小家子气。先按礼数坐下再享用。” 八戒说:“不害羞!偷东西吃,还讲究什么礼数!要是人家请我们来吃,那又该怎么样!” 行者说:“这上面坐的是什么菩萨?” 八戒笑道:“连三清都不认识,还认成什么菩萨!” 行者说:“哪三清?” 八戒说:“中间的是元始天尊,左边的是灵宝道君,右边的是太上老君。” 行者说:“我们都得变成他们的样子,才能吃得安心。” 那呆子着急了,闻到那香喷喷的供品味道,就想吃,爬上高台,把老君一下子拱了下去说:“老官儿,你也坐得够久了,让我老猪坐坐。” 八戒变成了太上老君;行者变成了元始天尊;沙僧变成了灵宝道君。把原来的圣像都推到了地下。等坐下后,八戒就抢着吃大馒头。行者说:“别急啊!” 八戒说:“哥哥,变成这样了,还不吃等什么?”

行者说:“兄弟呀,吃东西是小事,泄露天机可是大事。这些圣像都被推到地下了,要是有早起的道士来撞钟扫地,或者不小心绊了一跤,那不就走漏消息了吗?你把它们藏到一边去。” 八戒说:“这里人生地不熟的,摸不着门道,藏到哪里去呢?” 行者说:“我刚进来的时候,右手边有一扇小门,里面臭气熏人,想必是个厕所。你把它们送到那里去吧。” 这呆子有点笨力气,跳下来,把三个圣像扛在肩膀上,扛了出来;到了那里,用脚踢开门一看,原来是个大厕所。笑道:“这个弼马温还真会耍嘴皮子!把个厕所也给它起个道号,叫做什么‘五谷轮回之所’!” 那呆子扛在肩上先不扔进去,嘴里嘟嘟囔囔地祷告说:

“三清啊,三清,我说给你们听:我们从远方来到这里,向来喜欢消灭妖精。想要享用这些供品,却没有安宁的地方。借你们的座位,稍微坐一会儿。你们坐了这么久了,也暂且到厕所里待一下吧。你们平日里享用不尽,做个清净的道士;今天就不免要享用些脏东西,也做一回忍受臭气的天尊了!”

祷告完,“砰” 的一声扔了进去,溅了半衣襟的臭水,然后走上殿来。行者说:“藏好了吗?” 八戒说:“藏是藏好了;就是溅起了一些水,弄脏了衣服,有点脏臭的味道,你别恶心。” 行者笑道:“好吧,你也来享用吧;但不知道等会儿能不能干干净净地出门呢。” 那呆子还是变作老君的模样。三人坐下,尽情享用起来。先吃了大馒头,接着吃那些拼盘、米饭、点心、烤饼、油酥食品、蒸酥点心,也不管是冷是热,尽情地吃了起来。原来孙行者不太吃这些烟火食物,只吃了几个果子,陪着他们两个。这一顿饭吃得像流星赶月、风卷残云一般,把东西吃得一干二净。己经没得吃了,还不离开,还在那里闲聊,消食玩耍。

哎呀!竟然发生了这样的事!原来东廊下有一个小道士,刚睡下,忽然起来说:“我的手铃儿忘在殿上了,如果丢了,明天师父会责怪我的。” 他对一起睡觉的人说:“你先睡着,我去把它找回来。” 他急急忙忙地连内衣都没穿,只披了一件道袍,径首走到正殿里找手铃。摸来摸去,手铃找到了。正打算回头走的时候,也不知怎么的,踩到了一个荔枝核,“扑” 的一声滑了一跤。“当” 的一声,把个手铃摔得粉碎。猪八戒忍不住呵呵大笑起来,把个小道士吓得魂飞魄散,一步一跌,撞到后方丈外面,敲着门叫道:“师公,不好了,出祸事了!” 三个老道士还没睡,马上开门问道:“出了什么祸事?” 小道士战战兢兢地说:“弟子忘了拿手铃儿,就去殿上找,只听到有人呵呵大笑,差点把我吓死了!” 老道士听了,马上说:“掌灯来!看看是什么邪物?” 一声令下,惊动了两廊的道士,大大小小的都爬起来点灯,前往正殿查看。

不知道到底怎么样了,且听下回分解。

错乱章节催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