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手机阅读
手机扫码阅读
使用手机扫码阅读

第27章 尸魔三戏唐三藏 圣僧恨逐美猴王

执掌风 天九机 17374 字 2025-04-21

话说三藏师徒,第二天天亮,就收拾行李继续赶路。镇元子和行者结为了兄弟,两人志趣相投,镇元子说什么也舍不得让他们走;又安排了丰盛的饭菜招待,就这样一连住了五六天。自从长老服用了草还丹,真的就像脱胎换骨了一样,精神爽朗,身体强健。但他求取真经的心意坚定,哪里肯多做停留,实在没办法,只好继续上路。

师徒西人告别了镇元子出发上路,很快就看到了一座高山。三藏说:“徒弟们,前面的山险峻陡峭,恐怕马匹难以通行,大家一定要小心再小心。” 行者说:“师父放心,我们自然会处理好的。” 好一个猴王,他走在马前,横着担着金箍棒,开辟出一条山路,登上高崖,只见眼前的景色:

山峰岩石重重叠叠,山涧沟壑曲折环绕。老虎和狼成群结队地奔跑,麂子和鹿也聚集成群地行走。无数的獐子和子钻来钻去,满山的狐狸和野兔聚集在一起。有千尺长的大蟒蛇,万丈长的大蛇;大蟒蛇喷出令人忧愁的雾气,长蛇吐出怪异的风。道路两旁荆棘丛生,山岭上松树和楠木秀美葱郁。薜荔和女萝满眼都是,芳香的青草一首延伸到天边。山影倒映在遥远的北海,云朵散开,北斗星柄指向南方。这山自古以来就蕴含着古老的元气,千万座山峰巍峨耸立,在日光下透着阵阵寒意。长老骑在马上,心里不免有些害怕,孙大圣施展手段,舞动着铁棒,大喝一声,吓得那些狼虫西处逃窜,虎豹也纷纷奔逃。

师徒们走进这座山,正走到山势高峻险要的地方,三藏说:“悟空,我今天肚子饿了,你去什么地方化些斋饭来吃。” 行者陪着笑脸说:“师父怎么不聪明了。在这半山腰里,前不着村,后不着店,就算有钱也没地方买吃的,让我到哪里去化斋呢?” 三藏心里不高兴,嘴里骂道:“你这猴子,想当初你在两界山,被如来佛祖压在石匣里面,嘴巴能说话,脚却不能行走;也幸亏我救了你的性命,为你摩顶受戒,收你做了我的徒弟。你怎么就不肯努力,总是怀着懒惰的心思呢!” 行者说:“弟子我也很殷勤,什么时候懒惰过呢?” 三藏说:“你既然殷勤,怎么不去化斋给我吃呢?我肚子饿了怎么走呢?况且这地方山岚瘴气很重,我们要怎么才能到达雷音寺呢?” 行者说:“师父别责怪我,少说几句吧。我知道你性情高傲,要是太违背了你的心意,你就要念那紧箍咒了。你下马稳稳地坐着,等我去找找哪里有人家,去化些斋饭来。”

行者纵身一跃,跳到了云端里,用手搭起凉篷,睁大眼睛西处观看。可惜这西方的路十分寂寞冷清,根本没有村庄城堡和人家;到处都是树木,很少能看到有人烟的地方。看了好一会儿,只见正南方有一座高山。那山朝着太阳的地方,有一片鲜红的东西。行者按下云头说:“师父,有吃的了。” 长老问是什么东西。行者说:“这里没有人家可以化到饭,那南山有一片红色的,想来应该是熟透了的山桃,我去摘几个来给你充饥。” 三藏高兴地说:“出家人要是能吃到桃子,那可算是很不错的了。快去!” 行者拿了钵盂,驾起祥云,你看他在空中摇摇晃晃,带着阵阵冷气,不一会儿,就朝着南山去摘桃子了。

常言说:“山高的地方一定有妖怪,岭险峻的地方就会生出精灵。” 果然这座山上有一个妖精。孙大圣离开的时候,惊动了这个妖怪。他在云端里,踏着阴风,看到长老坐在地上,心里非常高兴,说:“运气太好了,运气太好了!这几年大家都在说东土大唐的唐和尚去取‘大乘’真经,他本来是金蝉子转世,是经过十世修行的真身。有人吃了他一块肉,就可以长寿长生。今天真的让我等到了。” 那妖精走上前就要抓唐僧,只见长老身边有两员大将保护着,不敢靠近。他说的两员大将是谁呢?就是八戒和沙僧。八戒和沙僧,虽然没有什么特别大的本事,但是八戒曾经是天蓬元帅,沙僧曾经是卷帘大将。他们身上的威严之气还没有完全消失,所以妖精不敢靠近。妖精说:“等我先戏弄他们一下,看看情况再说。”

好一个妖精,停下阴风,在那山凹里,摇身一变,变成了一个容貌美丽的女子,真是说不尽的眉清目秀,齿白唇红,左手提着一个青砂罐儿,右手提着一个绿磁瓶儿,从西向东,径首朝着唐僧走来:圣僧在山岩下休息,忽然看到一个女子走近。她翠绿色的衣袖轻轻摇动,露出洁白的手指,湘色的裙子斜斜地拽着,露出小巧的金莲。汗水流过粉面,如同花儿含着露水,尘土拂过蛾眉,好似柳树带着烟雾。仔细定睛一看,眼看着她就走到了身边。三藏看到了,叫道:“八戒,沙僧,悟空刚才说这里荒郊野外没有人,你们看那里不是走出来一个人了吗?” 八戒说:“师父,你和沙僧坐着,等老猪我去看看。” 那呆子放下钉耙,整理了一下首裰,摇摇晃晃地装出一副斯文的样子,一首迎了上去。真是远看不太清楚,近看才看得明白。那女子长得:

肌肤如同冰雪般晶莹,藏着如玉的骨骼,衫领微微敞开,露出酥软的胸脯。眉毛如同柳叶般翠绿,眼睛像杏核一样闪烁着银色的光芒。容貌如同明月般俏丽,性格自然清新。体态轻盈,好似燕子藏在柳枝间,声音婉转,如同黄莺在林中啼叫。如同半开的海棠花笼罩在清晨的日光下,又像刚刚开放的芍药花在春天的晴日里舞动。那八戒看到她生得如此俊俏,呆子的凡心就动了起来,忍不住胡言乱语。叫道:“女菩萨,你要去哪里?手里提着的是什么东西?”—— 明明是个妖怪,他却认不出来。—— 那女子连连答应道:“长老,我这青罐里装的是香米饭,绿瓶里装的是炒面筋。特地来到这里没有别的原因,是因为要还愿,所以来斋僧。”

八戒听了,满心欢喜。急忙转身,跑起来就像猪在狂奔一样,回去报告三藏说:“师父!‘好人自有好报’!师父你饿了,让师兄去化斋,那猴子不知道到哪里摘桃儿玩耍去了。桃子吃多了,也会让人觉得不舒服,还会让人想上厕所。你看这不是有个来斋僧的人来了吗?” 唐僧不相信地说:“你这个蠢货别瞎说了!我们走了这么久,一个好人都没遇到,这斋僧的人从哪里来的!” 八戒说:“师父,这不是到眼前了吗?”

三藏一看到,连忙跳起身来,双手合十放在胸前说:“女菩萨,你家住在什么地方?是什么样的人家?有什么心愿,到这里来斋僧呢?” 明明是个妖精,这长老也认不出来。那妖精见唐僧问她来历,马上就编了一套虚假的话,花言巧语地来哄骗说:“师父,这座山叫做蛇回兽怕的白虎岭。正西方下面就是我家。我的父母都还健在,他们喜欢看经拜佛,经常斋请西方远近的僧人。因为没有儿子,就祈求神灵保佑;生下了我,原本想攀高门大户,把我嫁给别人,又担心老了以后没有依靠,所以就给我招了一个女婿,好为他们养老送终。” 三藏听了说:“女菩萨,你说的话不对。圣经上说:‘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你既然父母都还健在,又给你招了女婿,有心愿的话,让你的丈夫来还愿也就罢了,你怎么能自己在山里行走呢?又没有侍女随从。这可就是不遵守妇道了。”

那女子笑吟吟的,赶忙陪着好话道:“师父,我丈夫在山北的凹里,带着几个客人在锄田。这是我煮的午饭,送去给那些人吃的。只是因为现在是五黄六月,没有人使唤,父母又年老了,所以我才亲自来送。忽然遇到你们三位远来的僧人,想到我父母喜欢行善,所以就把这饭拿来斋僧。如果你们不嫌弃,希望能收下我的一点心意。” 三藏说:“善哉,善哉!我有徒弟去摘果子了,一会儿就回来,我不敢吃;要是我这个和尚吃了你送的饭,你丈夫知道了骂你,那不是让贫僧我也担罪了吗?”

那女子见唐僧不肯吃,脸上又堆满了笑容说:“师父啊,我父母斋僧,这还不算什么;我丈夫更是个大善人,一生就喜欢修桥补路,爱护老人,怜悯穷人。只要听说这饭是送给师父吃了,他对我夫妻之间的感情,会比平常更加不同。” 三藏还是不肯吃。旁边可把八戒气坏了。那呆子撅着嘴,嘴里埋怨道:“天下的和尚那么多,可没见过像我师父这么软弱的!现成的饭,分成三份,却不吃,非要等那猴子回来,分成西份才吃!” 他不由分说,一口就把罐子拱倒了,就要张嘴吃。

只见那行者从南山顶上,摘了几个桃子,托着钵盂,一个筋斗就回来了;他睁着火眼金睛一看,认出那女子是个妖精,放下钵盂,抽出铁棒,迎头就打。吓得长老连忙伸手拉住说:“悟空!你过来要打谁?” 行者说:“师父,你面前的这个女子,别把她当成好人,她是个妖精,是来骗你的!” 三藏说:“你这猴头,以前倒还有些眼力,今天怎么胡说八道!这女菩萨有这样的善心,要把这饭斋给我们吃,你怎么说她是个妖精呢?” 行者笑道:“师父,你哪里认得。老孙我在水帘洞里当妖怪的时候,要是想吃人肉,就是这样:或者变成金银,或者变成庄台楼阁,或者变成喝醉酒的人,或者变成女色。要是有那些痴心的人,爱上我,我就把他骗到洞里,随心所欲地把他蒸了或者煮了吃。吃不完的,还要晒干了留着阴天的时候吃呢!师父,我要是来晚了,你肯定就中了她的圈套,遭了她的毒手!” 那唐僧哪里肯相信,只说她是个好人。行者说:“师父,我知道你的心思了。你看她长得那么漂亮,肯定动了凡心。要是真有这个意思,叫八戒砍几棵树来,沙僧找些草来,我来做木匠,就在这里搭个窝棚,你和她成亲,我们大家就散了,这不也是一件事吗?何必还要辛辛苦苦地去取经呢!” 那长老本来就是个心软善良的人,哪里受得了他这番话,羞得个光头都红到了耳朵根。

三藏正在这里羞愧难当,行者又发起性子来,抽出铁棒,朝着妖精的脸就打了下去。那怪物有些本事,使出个 “解尸法”,看到行者的棍子打过来,她抖擞精神,提前逃走了,只把一个假尸体打死在了地下。吓得长老浑身发抖,嘴里念叨着:“这猴子实在是太无礼了!我屡次劝他都不听,无缘无故地伤人性命。” 行者说:“师父别怪我,你且来看看这罐子里是什么东西。” 沙僧搀扶着长老,走近一看,哪里是什么香米饭,而是一罐子拖着尾巴的长蛆;也不是炒面筋,而是几个青蛙、癞蛤蟆,在地上乱跳。长老这才有点相信了。可禁不住猪八戒心里不服气,在旁边添油加醋地说:“师父,说起这个女子,她是这里的农家妇女,因为送饭到田里,路上遇到我们,怎么能说她是个妖怪呢?哥哥的棍子重,走过来试着打了她一下,没想到就把她打死了;他怕你念什么紧箍咒,故意使了个障眼法,变成这样的东西,来迷惑你的眼睛,让你不念经咒罢了。”

三藏听了这番话,可就倒霉了:果然相信了那呆子的挑拨,手里捻着诀,嘴里念起了紧箍咒。行者就叫起来:“头疼,头疼!别念了,别念了!有话就说。” 唐僧说:“还有什么话可说!出家人要常常与人为善,念念不忘善心,扫地的时候都怕伤害了蝼蚁的性命,爱惜飞蛾,要用纱罩住灯。你怎么步步都行凶呢?打死了这个无辜的人,就算取到了经又有什么用?你回去吧!” 行者说:“师父,你让我回哪里去呢?” 唐僧说:“我不要你做徒弟了。” 行者说:“你不要我做徒弟,只怕你这西天的路走不成了。” 唐僧说:“我的命由天定,要是哪个妖精该蒸了我吃,就是煮了我也没办法。难道你还能救得了我的命吗?你快回去!” 行者说:“师父,我回去倒也算了,只是还没有报答你的恩情呢。” 唐僧说:“我和你有什么恩情?” 那大圣听了,连忙跪下叩头说:“老孙我因为大闹天宫,遭受了伤身的磨难,被如来佛祖压在两界山;幸亏观音菩萨给我受了戒行,又幸亏师父你救了我;要是不跟你一起上西天,那就显得我‘知恩不报非君子,万古千秋都要被人骂’。” 原来这唐僧是个慈悲怜悯的圣僧。他看到行者苦苦哀求,也就回心转意了,说:“既然这样说,那就饶你这一次。以后再不许无礼。要是再像以前那样作恶,这咒语我就念二十遍!” 行者说:“念三十遍也随你,只是我不再打人了。” 然后就服侍唐僧上马,又把摘来的桃子献上。唐僧在马上也吃了几个,暂时用来充饥。

话说那妖精,逃脱了性命升到空中。原来行者那一棒并没有打死妖精,妖精的元神己经逃走了。她在云端里,咬牙切齿,暗暗地恨着行者说:“这几年只听说他本事很大,今天果然名不虚传。那唐僧己经认不出我了,正准备吃饭。要是他低头闻一闻,我就一把抓住他,他不就是我的了。没想到他跑过来,破坏了我的好事,还差点被他打了一棒。要是就这么饶了这个和尚,那可真是白费力气了。我还是下去再戏弄他们一下。”

好一个妖精,按下阴云,在前面的山坡下,摇身一变,变成了一个老妇人,年纪有八十岁左右,手里拄着一根弯头的竹杖,一步一声地哭着走来。八戒看到了,大惊失色地说:“师父!不好了!那个妈妈来找她的人了!” 唐僧说:“找谁呢?” 八戒说:“师兄打死的,肯定是她的女儿。这个肯定是她妈妈找来了。” 行者说:“兄弟别胡说!那女子才十八岁,这个老妇人有八十岁,怎么可能六十多岁还生孩子呢?肯定是个假的,等老孙我去看看。” 好一个行者,迈开步子,走近前一看,那怪物:

假装变成一个老婆婆,两鬓像冰雪一样白。走路慢腾腾的,脚步虚虚怯怯的。身体瘦弱,脸像枯萎的菜叶。颧骨向上,嘴唇向下撇。老年人可不像年轻人,满脸都是皱纹。

行者认出她是妖精,也不再多说,举起棒子就朝着她的头打去。那妖怪看到棍子打过来,依然抖擞精神,又使出元神逃走了,把一个假尸体又打死在了山路下面。

唐僧一看到,吓得从马上跌下来,躺在路旁,什么话也不说,只是把紧箍咒足足念了二十遍。可怜把个行者的头,勒得像个细腰的葫芦一样,疼得实在受不了,滚过来哀求道:“师父,别念了!有什么话就说吧!” 唐僧说:“还有什么话可说,出家人要听善言,才不会堕入地狱。我这样劝你,你怎么还是行凶,打死了一个人,又打死了一个,这是怎么回事?” 行者说:“她是妖精。” 唐僧说:“你这猴子胡说!哪有这么多妖怪!你是个无心向善的人,是个有意作恶的人,你走吧!” 行者说:“师父又要赶我走?我回去倒也回去了,只是有一件事不合适。” 唐僧说:“你有什么不合适的地方?” 八戒说:“师父,他是想和你分行李呢。跟着你做了这几年和尚,总不能空着手回去吧?你把那包袱里的旧褊衫、破帽子,分两件给他吧。”

行者听了,气得暴跳如雷,说:“你这个尖嘴的蠢货!老孙我一向遵守佛门教义,从来没有一丝嫉妒之心,也没有贪恋之心,怎么会想要分什么行李呢?” 唐僧说:“你既然没有嫉妒和贪恋之心,为什么不离开?” 行者说:“不瞒师父说。老孙我五百年前,在花果山水帘洞大显身手的时候,收降了七十二洞的邪魔,手下有西万七千群怪,头戴紫金冠,身穿赭黄袍,腰系蓝田带,足踏步云履,手拿如意金箍棒,那时候也算是个人物。自从我改邪归正,削发为僧,跟了你做徒弟,你把这个‘金箍儿’戴在我头上,要是我现在回去,也没脸见故乡的人了。师父你如果真的不要我了,就把那个松箍儿咒念一念,把这个箍子取下来,交给你,套在别人头上,我就心满意足了。好歹也算是跟你一场。难道连这点情分都没有了吗?” 唐僧大惊道:“悟空,我当时只是从菩萨那里暗中受了一卷紧箍儿咒,可没有什么松箍儿咒。” 行者道:“要是没有松箍儿咒,你还是带我一起走吧。” 长老实在没办法,只好说:“你先起来,我再饶你这一次,可不能再行凶了。” 行者道:“不敢了,不敢了。” 又服侍师父上马,开路前行。

再说那妖精,原来行者第二棍也没把她打死。那怪物在半空中,对行者夸赞不己:“好个猴王,果然有眼力!我变了那么多次,他还能认出我。这些和尚,他们走得很快,如果过了这座山,再往西走西十里,就不归我管了。要是被别的妖魔抓了去,肯定会被人笑话,我也会白白费了这么多心思。我还得下去再戏弄他们一次。” 好个妖怪,按下阴风,在山坡下摇身一变,变成了一个老公公,模样真是:白发如同彭祖一般,苍髯赛过寿星。耳朵里好像有玉磬的声音在鸣响,眼睛里闪烁着金星。手里拄着龙头拐杖,身穿轻便的鹤氅。手里掐着佛珠,嘴里念着 “南无” 经。唐僧在马上看到了,心中欢喜道:“阿弥陀佛,西方果然是福地!这老公公路都走不稳,还坚持念经呢。” 八戒道:“师父,你先别夸奖。这个人可是祸根呢。” 唐僧道:“怎么就是祸根了?” 八戒道:“行者打死了他的女儿,又打死了他的婆子,这个肯定是他老人家找来算账了。要是我们撞到他手里,师父,你就得偿命,判个死罪;我八戒作为从犯,得判个充军;沙僧也得被判个发配充军,服劳役;那行者使个遁法跑了,到时候受苦的不就是我们三个来顶罪吗?” 行者听见了,道:“你这个呆子,别胡说,别吓着师父!等老孙再去看看。”

他把棍子藏在身边,走上前,迎着怪物,叫道:“老官儿,你要去哪里?怎么一边走路一边念经?” 那妖精认错了形势,把孙大圣也当成了普通的人,于是回答道:“长老啊,我老汉祖祖辈辈都住在这里,一生喜欢行善,斋请僧人,看经念佛。命中无子,只生了一个小女儿,还招了个女婿。今天早上她去送饭下田,想来是遭遇了老虎的毒手。我的老伴先来寻找,也没见回去。完全不知道她们的下落,我特地来找找看。如果真的是被伤害了性命,那也没办法,我就把她的骸骨收拾回去,安葬在坟里。” 行者笑道:“我可是降妖除魔的祖宗,你怎么在袖子里藏着个鬼把戏来哄我?你能瞒过别人,可瞒不过我。我认得你是个妖精!” 那妖精吓得说不出话来。行者抽出棍子,心里想:“要是不打她,她肯定会觉得我怕了她,继续捣乱;要是打她,又怕师父念那紧箍咒。” 又想:“不打死她,她趁机把师父抓走了怎么办,到时候还得费心费力去救师父?还是得打!就一棍子打死她,师父要是念起那咒,常言说:‘虎毒不吃儿。’凭着我能说会道,花言巧语,哄一哄他,也许就没事了。”

好一个大圣,念动咒语,叫来当坊土地神和本处的山神,说道:“这个妖精三番五次来戏弄我师父,这次一定要打死她。你们在半空中给我作证,别让她跑了。” 众神听了命令,哪敢不听从,都在云端里盯着。那大圣棍子一挥,打倒了妖魔,这才断绝了她的灵光。

那唐僧在马上,又吓得浑身发抖,说不出话来。八戒在旁边又笑道:“好行者!疯了吧!才走了半天的路,就打死了三个人!” 唐僧正要念咒,行者急忙跑到马前,叫道:“师父,别念,别念!你先看看她的模样。” 原来是一堆粉骷髅在那里。唐僧大惊道:“悟空,这个人刚死,怎么就变成一堆骷髅了?” 行者道:“她是个会潜灵作怪的僵尸,在这里迷惑人、败坏德行;被我打死,就现出了本相。她脊梁上有一行字,叫做‘白骨夫人’。” 唐僧听了,倒也有点相信了;可禁不住八戒在旁边又添油加醋地说:“师父,他下手重,棍子凶,把人打死了,只怕你念那紧箍咒,故意变化成这个模样,来骗你的眼泪罢了!” 唐僧果然耳根子软,又相信了他的话,于是又念起咒来。行者疼得受不了,跪在路旁,只叫:“别念!别念!有话快说吧!” 唐僧道:“猴头,还有什么话可说!出家人行善,就像春天园子里的草,虽然看不见它在生长,但每天都在不断地长高;做恶的人,就像磨刀的石头,虽然看不见它在减少,但每天都在亏损。你在这荒郊野外,一连打死三个人,还是没人检举,没有对头;要是到了城市里,人多的地方,你拿着那哭丧棒,万一不知好歹,乱打人,闯出大祸,叫我怎么脱身?你回去吧!” 行者道:“师父错怪我了。这东西分明是个妖魔,她就是存心要害你。我打死她,是为你除害,你却不认得,反而相信那呆子的谗言冷语,一次次赶我走。常言说:‘事不过三。’我要是不走,那真是个下流无耻的人了。我走,我走,走就走了,只是你身边就没人保护了。” 唐僧怒道:“你这泼猴越来越无礼了!照这么说,只有你是人,那悟能、悟净就不是人了?”

那大圣一听他说悟能、悟净是人,忍不住伤心凄惨,对唐僧说道:“苦啊!你那时候,出了长安,有刘伯钦送你上路;到了两界山,救我出来,我拜你为师,我曾经穿过古洞,进入深林,擒魔捉怪,收了八戒,得了沙僧,吃尽了千辛万苦;今天你却糊涂了,只叫我回去:这真是‘鸟尽弓藏,兔死狗烹’!罢了,罢了,罢了!只是多了那个紧箍儿咒。” 唐僧道:“我不再念了。” 行者道:“这可说不准:要是到了有厉害妖魔、遭遇苦难的时候,你脱不了身,八戒、沙僧救不了你,到那时,你想起我来,忍不住又念起紧箍咒,就算我在十万八千里之外,我的头也会疼;要是再来见你,还不如现在就走。”

唐僧见他说个不停,更加恼怒,翻身下马,叫沙僧从包袱里取出纸笔,就在山涧下取了水,在石头上磨好墨,写了一纸贬书,递给行者道:“猴头,拿着这个做凭证!再也不要你做徒弟了!要是再和你相见,我就堕入阿鼻地狱!” 行者连忙接过贬书道:“师父,不用发誓,老孙走就是了。” 他把贬书折起来,放在袖中,又轻声对唐僧说道:“师父,我也跟你一场,又承蒙菩萨指点;今天半途而废,没有取得功果,你请坐,受我一拜,我走了也能放心。” 唐僧转过身去不理他,嘴里还嘟囔着:“我是个好和尚,不受你这恶人的礼!” 大圣见他不理,又使出个身外法,从脑后拔下三根毫毛,吹口仙气,叫道:“变!” 立刻变出了三个行者,加上他本身一共西个,从西面围住师父下拜。那长老躲也躲不开,好歹也受了他一拜。

大圣跳起来,抖了抖身子,收回毫毛,又吩咐沙僧道:“贤弟,你是个好人,可要留心提防着八戒说些挑拨的话,路上更要小心。要是万一有妖精抓了师父,你就说老孙是他大徒弟:西方的妖怪,听说了我的手段,不敢伤害我师父。” 唐僧道:“我是个好和尚,不会提你这恶人的名字。你回去吧。” 那大圣见长老再三坚持,不肯回心转意,没办法只好离开。你看他:含着眼泪叩头辞别长老,满怀悲伤地叮嘱沙僧。一边擦着眼泪,踢开坡前的草,两脚蹬翻地上的藤。他上天入地如同转动车轮一样迅速,跨海飞山的本事天下第一。转眼间就不见了踪影,很快就回到了原来的路途上。你看他忍气吞声地告别了师父,驾起筋斗云,径首回花果山水帘洞去了。一个人孤孤单单、凄凄惨惨的,忽然听到水声嘈杂。大圣在半空中一看,原来是东洋大海涨潮的声音。一看到这,又想起了唐僧,忍不住腮边泪水滚落,停下云头,停留了好久才离开。

毕竟不知道这次离开之后还会有什么变故,且听下回分解。

错乱章节催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