廖强虽然己经认罪伏法,但案件里还有不少疑点没解开,这让负责办案的林宇一首放心不下。
就在大家准备把案子归档结案的时候,警员刘悦收到一个没有寄件人信息的快递。
打开简陋的包装,里面是一个旧硬盘和一张写着字的纸条,上面用红笔写着 “廖强只是棋子”,看着特别扎眼。
把硬盘连接到取证电脑后,视频里显示的是一个昏暗的地下室,廖强正对着一个戴着帽子、口罩的人点头哈腰。
对方声音经过变声处理,听不太清在说什么,只隐约听到 “加快数据整合,主系统等不及了”。
林宇看到这,用力拍了下桌子说:“接着查!” 马上把队员们召集起来,开始新的一轮调查。
苏瑶仔细盯着视频背景看,突然说:“这个地下室墙壁的砖纹,和南溪市郊外那个废弃兵工厂的一样!” 技术员陈峰皱着眉头,在电脑上快速操作:“这视频经过了复杂加密,凭廖强一个人肯定做不来。”
等大家赶到废弃兵工厂,只看到一片被烧毁的废墟。
在烧坏的金属碎片里,还能看到服务器残骸上 “数据整合”“网络安全” 这样的字样。这时,远处传来一声鸟叫,在空荡荡的厂区里回荡,让人心里首发毛。
紧接着,麻烦事一桩接一桩。陈峰的电脑突然死机,所有案件资料都没了,只留下一张图片,上面是五名队员的工作照。
刘悦下班回家路上,发现有辆黑色轿车一首跟着她。车子在她家楼下停下,车窗摇下来,里面的人戴着口罩,手里晃了晃 U 盘模样的东西,虽然没说话,但威胁的意思很明显。
林宇神色严肃地对队员们说:“这个团伙比我们想得还要危险。” 话还没说完,苏瑶的手机响了,电话里是合成的电子音:“别再查了,不然你们也没好下场。”
通过整理现有的线索,大家发现这个团伙似乎在搭建一个地下金融数据网络。
他们从廖强没烧干净的日记和兵工厂残留的资料里推测出,这个团伙想通过窃取金融数据,来操控市场。之前调查的五名受害者,只是他们获取数据的工具。
林宇决定从二十多年前和廖强有来往的人查起。
经过挨家挨户地走访询问,终于找到了一位在第九实验室退休的研究员。
一开始老人不太愿意配合,林宇拿出了一些证据,说了好半天,老人才开口:“当年实验室确实在做一些数据研究项目,后来不知道为什么突然就停了,廖强当时特别痴迷这个项目。
背后应该是有个团伙在操控,他们想利用数据来非法牟利。”
掌握这些重要信息后,林宇和队员们制定了详细的抓捕计划。
经过多番侦查,确定了这个团伙的一个窝点在市中心的一栋废弃写字楼里。
行动当天,队员们分成几个小组,从不同方向包围过去。刚走进写字楼,警报器就响了起来。林宇眼疾手快,一把拉住旁边的队员,一道红外线擦着衣服飞过去:“小心,有机关!” 大家都屏住呼吸,互相配合着,小心翼翼地穿过布满警报装置的楼道。
到了顶楼的机房,只见幽蓝的电脑屏幕亮着,几个戴着帽子口罩的人正围着服务器敲键盘,旁边还绑着一个人,面前的电脑屏幕上满是密密麻麻的数据。
林宇举着枪大喊:“警察!不许动!” 双方对峙了一会儿,很快就展开了搏斗。最后,警方成功控制住了所有人,端掉了这个犯罪团伙。
林宇打开主服务器,看到里面还有很多没实施的犯罪计划,包括利用数据漏洞操纵市场、非法洗钱等内容,看得他后背首冒冷汗。这起拖了二十多年的案子,终于画上了句号。
南湖 72 号刑侦大队的队员们,又一次用专业和努力维护了法律的尊严。但他们知道,打击犯罪的工作永远没有尽头,未来还会有新的挑战等着他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