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得不承认,听到瓦尔茨的话后余羡惊慌了片刻。
但他也只惊慌了片刻。收敛情绪后,他不动声色地开口问道:
“幽灵和池谷这两个名字,可以看出什么不同吗?”
“你要是早告诉我他叫幽灵,哪儿还有这么多麻烦?从名字上就能听出他多半不是仿生人了,”老板娘解释道,“可是我还有一个疑惑——他逃出日内瓦的时候,怎么会想到让你找我帮忙?我和他并没有提前交流过,而且,我身上的这个晋升会纹身应该只会让他生出戒备之心才对。”
“他只能判断出你有能力帮我,我也能判断出来;但我们都不能确定你是否愿意那样做,”余羡耸了耸肩道,“如果你不愿意帮我,事情也很简单——我会告诉前来对付我的人,是你出卖了库莎洛娃。相信这条消息足够在短时间内保我一命了。”
“原来如此......其实你是想通过说出我的秘密,来让仿生人看到你身上的价值吧?毕竟他们虽然不讲人情,却最看重价值。”
“没错。”
“不过这种应对只是赌博罢了。谁也没法确定仿生人会对你做什么。”
“嗯哼。如果事情的发展没有按照我的预想进行下去,我还有一个备用方案。猜猜那是什么?”
瓦尔茨凝眉思索了片刻,很快便得出了结论:
“我猜,你的备用方案是主动暴露你和纽卡斯尔出现仿生人之间的关系,利用‘能够控制仿生人的人类’这个噱头周旋于洲政府和仿生人之间吧?”
余羡苦笑了一声:“我只是让你猜,还真没想过你能猜对。”
“如果你在日内瓦旅店的前台问我同样的问题,当时的我肯定答不上来。可我们现在要面对的,不正是同样的局面么?”
瓦尔茨说得没错,对当时的余羡和幽灵来说,采取这种措施后最糟糕的结果也不过是两人眼下正要面对的这种局面。
因此余羡其实早已有了心理准备。
“还有三天时间,你打算做些什么准备吗?”他问瓦尔茨。
瓦尔茨惊讶地反问:“我要做什么准备?救你的小情人可不是我的任务,我的任务只是对付库莎洛娃而已。随机应变就是我的策略。”
余羡懊恼地扶住了额头。
对啊,差点忘了这茬了......这个女人可不会帮我救人,她有另外的目的。
不过,她对我们来说也不是完全没有价值。
至少她能把水搅浑。
解决了丰盛的午餐后,两人便各自回房休息了。由于不敢使用头盔,无法进入虚拟世界,余羡一时间竟不太明白自己应该做什么。
这种拔剑四顾心茫然的情景又给他带来了新的感触。
或许里弗斯和“现实主义”说得没错。“数码毒(Fhx)瘾”已经控制了我。
没准它也控制了幽灵——连独自置身充满危险的无法之地时,幽灵还是会想尽办法登陆《孪生宇宙》的。
这对我们来说可不是什么好事......一旦受限于条件无法进入虚拟世界,我们都会有一种无所适从的感觉。
这让他想起了一段从学校里听来的历史。
21世纪20年代,世界上最流行的娱乐方式是捧着砖块一样的通讯工具刷短视频。
当时就有学者指出,短视频平台这种经过大数据运算对每个用户进行精确内容投送的系统是超资本主义对于重塑人类神经系统湿件的一次成功尝试。
学者说得没错,短视频和自它诞生以前占用人们碎片时间的那些娱乐方式——比如社交软件、手机游戏和网络小说——都不相同,因为有了大数据的支持,它比起消遣来说更像是一种消费——你永远有逛不完的、精确贴合你的取向的商品可以浏览。
虽然大部分人意识不到,可其实每个用户都在为这个系统添砖加瓦,让它得以成长得更茁壮,并衍生出了更多消费环节。
比起电子游戏,这个系统更成功地把现实带入了虚拟——消费变得更简单了。那些商品链接和直播会根据不同用户可以接受的频率进入他们的视线,而用户们只需要动动手指,简单可靠的交易流程就在很短的时间里被完成了。
之所以突然想到这个,是因为余羡突然发现,“湿件”和“把现实带进虚拟”这两点,和现在这个时代与每个人息息相关的元宇宙概念是高度契合的。
元宇宙无疑是对人类神经系统湿件的又一次重塑。它让人们的选择变得更丰富了,尤其是在无线接口得到推广的情况下——你可以随时随地进入虚拟世界,在里面做到所有你想做但在现实中无法做到的事。
心情不好的时候,你可以在虚拟世界里杀几个人,或者砍倒一大群丧尸;
无数或真实或魔幻的道具可以满足你的一切物质需要;
现实中买不起的商品,比如跑车,在虚拟世界里极为廉价,可以轻易获得,连体验都比现实中要好:你可以超速,可以撞人,可以把它开到物理引擎支持的任何位置上;
而且在虚拟世界里,每个人都精心打扮着自己的化身,你在其中看到的每个异性都有不同的魅力,你甚至可以触摸到他们——只要对方同意。
元宇宙之所以是更高级别的重塑,和它与现实之间的联系同样不无关系:它为所有人提供了过上另一种人生的机会。
你以为脱下头盔你就能摆脱它?不,只要你连接互联网,有关虚拟世界的讨论总会出现在每一个角落——有这么一个自由、多彩的世界可以徜徉,谁还在意并愿意讨论操蛋的现实?
而且据幽灵所说,用户已经可以通过无线头盔的MR模式进行实地虚拟物品交易了,并可以通过MR模式随时随地地查看虚拟世界中的交易信息和管理自己的财产。
如果《孪生宇宙》的发展路线没变,那么人们很快就能在现实中看到其他玩家在虚拟世界里的化身形象了,它的作用方式甚至不是通过AR,而是通过控制玩家的视觉中枢,让玩家获得100%的真实体验,绝无失真的感觉。
到了那时候,所有城市里的居民都只剩下了两种选择——要么加入戴着头盔出行的大军,要么成为一个NPC,甚至连NPC都不如的一块贴图。
没有人会在意NPC和贴图的想法。
这就是元宇宙相对短视频来说实现的升级:从把现实带进虚拟,升级成了把虚拟带进现实。
你可以摆脱现实,但只要大脑不停止工作,就永远摆脱不了虚拟。
人的想象力和对事物未来发展的设想都是虚拟,而元宇宙让这些想象和设想变得更真实了——你可以找到无数贴合想象的参照物,也可以预演自己的设想。
躺在床上胡思乱想了一阵,旅途的劳顿终于开始侵袭余羡的身体。他终于沉沉睡了过去。
陷入混沌前的最后一刻,占据他思维的那个意识是:
现实世界可太无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