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手机阅读
手机扫码阅读
使用手机扫码阅读

第15章 疯子,刀子和判官

执掌风 皮皮 4006 字 2024-07-28

整个案件计划周密又漏洞百出,根本不符合常理。

沈梦鸥完全不知道平日就在书房里看书,大门不出的杜秋衡已经了解了这么多东西。

萧梧煊听到杜秋衡最后那句意有所指的话,脸上的漫不经心第一次淡了下去。

“你想说什么?”他把玩着一个成色一般的玉镯:“你想说,幕后之人身居高位,又不计后果?”

身居高位,说屠林府就屠林府,其他相关的人一个不杀。

用胆大妄为四个字来形容毫不为过。

墙内血流成河,墙外岁月静好。

沈梦鸥似有所悟。

有人来杀她,可能只是因为她曾在墙内。

而不是因为提防她手里有多少证据!

真是个疯子!

那这追杀岂非不死不休?

杜秋衡笑了笑,没有正面回答:“沈梦鸥醒来的当晚,她就遭到了刺杀。”

萧梧煊点头:“我知道,但不是说刺客没有得手,全军覆没了吗?”

杜秋衡接着道:“来刺杀的人我们其实抓住了一个,经过拷问,他说……是上面专门安排他在井里等沈梦鸥跳进来的。”

沈梦鸥躲在井里逃过灭顶之灾,这个消息从刘思源离府的那一刻开始,就已经不是秘密。

但谁能刚得到消息就立刻派人刺杀?这就很耐人寻味了。

“二皇子不想听听那人说是谁吩咐的吗?”

萧梧煊嘴巴已经抿了起来。

“杜大人,没有依据的话,在这里就不要说出口了,更何况是一个说不定会胡乱攀咬的刺客。”

“有能力动户部侍郎的人,元城内一只手都能数得过来。”

“这些人可都不傻,聪明的很。”

杜秋衡轻笑一声:“所以,幕后之人,或许还是个疯子。”

萧梧煊面色一冷,手里玉镯化为粉末。

沈梦鸥心如刀割。

萧梧煊明显也知道什么内情,她以为他还要说些什么,后者却拍拍手站了起来:“行了,我本来就不想掺和这件事,过来也是走个过场。”

“你既然说已经查清楚了,我明日便拭目以待。”

说完,怎么来的怎么走了。

……真的不是很懂这些贵人。

沈梦鸥此时有些想念刘思源了,至少他不会惜字如金,也不会打哑谜。

什么暗杀谋杀,什么疯子傻子?

不管为了什么,直接屠掉一府的人,确实是个疯子。

还是个在高位掌权的疯子。

这元城还能待?不能。

沈梦鸥虽然不懂,但不影响她后续跑路。

好消息,明天不出意外自已的证人身份就完结。

坏消息,出了意外自已就交代在死亡循环里了。

自已能不能完美脱身,要看那个疯子怎么被处置。

最好是死掉,不然她此生都会在躲躲藏藏、心惊胆战中度过。

但是疯子不一定会不追究,也不一定会死。

萧梧煊很可能认识那个幕后黑手。

杜秋衡、顾珏甚至于李玉筝,都可能认识。

所有人都清楚,证据不证据的根本不重要。

重要的是至高掌权的那个人,他想得到什么结果。

天呐,自已不该有个什么新手保护期吗?

刚来就直面大反派?

这就是权势的力量?

她咬着下嘴唇,第一次产生了希望一个陌生人去死的想法。

不为其他,她只想自已能活下去。

她的重生时间往前推只有一个月,已经无法置身事外。

但是事情并非能如她所愿。

她现在什么也不是。

萧梧煊甩袖子走了,杜秋衡脸上浮现一丝嘲讽,对沈梦鸥道:“把证物带上,我们去后堂。”

听到能拿证物,沈梦鸥垮着的批脸瞬间扭转,喜笑颜开。

她伸手就去够自已的包裹,目光扫过桌上那堆玉镯化作的灰……

没有背景身份的人,在这些人眼里,可能比玉镯都容易捏碎。

笑脸又变成批脸。

……

后堂里,杜秋衡坐在主位上看向沈梦鸥:“你有什么想问的,现在都可以问。”

沈梦鸥瞪大眼睛,有些不敢相信。

这位哥平时连表情都舍不得多给,怎么突然愿意透露真相?

难道自已明天必死无疑?

他觉得明白鬼方便投胎些?

谁知杜秋衡接着说:“我会选择性地回答你。”

哦,那看来离死还是有点距离的。

他这么说大概是因为明天需要她在朝堂上配合。

而不是在什么也不清楚的情况下,被多方压力吓尿。

他多少看出来些她狗里狗气的怂包性格了。

想了想,沈梦鸥也不客气,开口就问:“谁是幕后黑手?”

杜秋衡预料到她会单刀直入,轻声道:“我不能说,说了谁也护不住你。”

沈梦鸥:“……”

“但是我可以告诉你,是谁屠了林府。”

“四皇子,萧梧平。”

沈梦鸥眼睛开始发直。

皇子。

党争?

四皇子还不是最大黑手?

他是什么?

是刀?

一把发疯的刀?

谁能差使他?

谁有这个能力差使他又不自伤?

杜秋衡见她的脸色肉眼可见发青,轻声道:“我没有说的东西,你都不知道,好吗。”

沈梦鸥太聪明了,聪明但地位低的人,活不长。

他其实连萧梧平的身份都不应该透露,但明日沈梦鸥会随他面圣。

到时候再通气,说不得她会一个冲动咬死四皇子背后的人。

那个人……

现在没人动得。

也不能动。

听见杜秋衡的声音,沈梦鸥硬生生将自已思绪收了回来。

事情涉及到皇室,大发了。

有一句话怎么说的?天子犯法与庶民同罪。

那是理想主义,是用来安民心的。

实际情况呢,应该是“天子之下,法出必行”。

也就是说,皇帝希望自已统治的人民遵纪守法。

但皇家有事儿,又不能用普世的律法去约束和衡量。

反而要开始讲“人情”。

可一旦涉及到人情,那结果波动就大了。

她一开始以为是什么高官,那只要杜家、李侯、刑部、户部啥的全部联合到一起给皇帝施压,多少那人也会脱层皮。

说不定会就此湮灭在历史的尘埃之中,成为昨日黄花。

但是如果涉及到皇帝的儿子!

法官就只有一个人!

那就是皇帝!

错乱章节催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