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手机阅读
手机扫码阅读
使用手机扫码阅读

第47章 方案

执掌风 第二十五小时 8826 字 2025-07-01

夜色如深沉的墨汁,缓缓铺展于天际,星辰如同遗落的珍珠,低低地悬挂在幽邃的苍穹之中,闪烁着微弱而坚定的光芒。

宅内,烛光映照下,一名男子端坐于案前,他便是这宅邸的主人,高泽。他的面容坚毅,眼神深邃,仿佛能洞察世间的一切虚妄。此刻,他正凝视着跳跃的烛火,思绪万千。

“少主!”一声略带沙哑的女声打破了这份宁静。

声音虽略显粗粝,却蕴含着一种难以言喻的魅力,让高泽的心头不由自主地涌起一股莫名的悸动。不知何时起,他对于这个声音的主人,高玉,有了一种难以名状的情感。

每当听到她的声音,他的血液便仿佛被点燃,沸腾起来。

“玉姐!坐!”高泽的声音低沉而有力,如同远古的钟声,回荡在宅邸之中。

他起身,大步流星地走到高玉身旁,毫不客气地拉过她,有力的手掌在她的后翘上狠狠地一捏,带着几分调侃与亲昵。高玉对此只是淡然一笑,大方地坐下,仿佛早己习惯了高泽的这般举动。

“谢少主!”她的声音再次响起,如同一股清泉,瞬间将大厅内的紧张气氛冲淡了几分。这声音,如同春日里的一缕微风,轻轻拂过心田,让人心旷神怡。

高泽回到原位,整理了一下衣衫,神色变得凝重起来。“匈奴这次来犯,可有什么线索?”他的话语中透露出渐渐形成,并散发出来的威严。

高玉微微点头,神色同样变得严肃。

“少主可还记得您幼年时,鲜卑的使者?”她的声音淡淡的,却如同一股清流,瞬间将大厅内的紧张气氛再次凝聚。

“拓拔部的那个什么小姐?”

高泽的眉头微微一皱,脸色瞬间阴沉了下来。

对于外族人,他向来没有什么好感,尤其是那些既不肯承认汉化,还以原本姓氏示人的外族。在他的心中,只有汉人同胞才是真正的亲人,而外族人,永远都是敌人。

“正是!”高玉点了点头,“只不过属下收到的情报显示,这个拓拔部落是亲汉的。”

“亲汉又如何?”高泽冷哼一声,语气中充满了不屑与偏执。“外族人终究是外族人!他们心中想的,念的,终究是他们自己的族群和利益。有机会,就要全部消灭,斩草除根,以绝后患!”

高泽的话语中充满了不容置疑的决绝,他的眼神中闪烁着坚定的光芒。

前世的他,从小就在大院里长大,接受的是最纯粹、最坚定的教育。对于外族,他始终保持着一种近乎本能的警惕和敌意。

他的性格极端而偏执,这或许正是因为他的成长环境——作为独子,他从小就被宠溺,养成了以自我为中心的性格。

然而,就在此时,吕雯却轻轻地拉了拉高泽的衣袖,试图用她温柔的声音来化解他的偏执。“夫……永恩!既然这个拓拔部落亲汉,为何不能加以利用呢?再假以时日,不愁将其捆绑在我们的战车上。”

吕雯的话语中充满了些许智慧和远见,她以高泽女人的身份,试图帮他分担这份越来越沉重的责任。然而,高泽并未领情。他听完吕雯所言,面色瞬间阴沉如水,怒不可遏。

“即便仅剩我一人,我也断不会与外族人联合!即便是权宜之计也绝无可能!”

高泽的声音仿若洪钟,在大厅内久久回荡,他的眼神中充斥着不容置疑的坚毅和愤恨。

吕雯被高泽的怒喝声惊得身躯一颤,她惊愕地凝视着这个往昔温柔和善、现今却如此执拗狂热的男子,心中涌起一股莫名的悲凉。

她意欲继续解释,却遭高泽无情地打断。

“于我而言,仅有我汉人同胞与外族人!非亲即敌!对待敌人,就应除恶务尽,斩草除根!”高泽的声音恰似凌厉的剑芒,刺破大厅内的空气,他的眼眸中布满血丝,仿若一头即将狂躁失控的凶兽。

吕雯望着高泽那扭曲狰狞的面容,脑海中却浮现出父亲临行前的嘱托。

“这高家小子,若无他事倒也还好。可一旦涉及他所关注之事,此子行事风格便全然异于常人。雯儿,彼时要有耐心。需以女儿家的柔情来慢慢感化。”

在场的张辽、高顺二人也是头一回见到高泽这副样子,他们愣了片刻,面面相觑,不知所措。

吕雯见状也不多言,对高泽服了服身,转身离去。

张辽、高顺二人也行了一礼,跟着出去了。

“少主,这是何必呢?毕竟这吕家丫头也是为了你好。”待众人离去后,高玉轻声劝道。

高泽闻言,眉头微皱,目光如炬地盯了高玉一眼。“嗯?”

高玉心头一凛,连忙低下头去。“少主勿怪!属下多言了!”

“这个事没得商量!”高泽冷哼一声,语气中充满了不容置疑的决绝。“一会玉姐把这个意思传回鄂尔多斯。不听的,驱除!”

“诺!”高玉应了一声,转身离去。

另一头,张辽跟在吕雯身后,躬身道:“小姐……”

吕雯停下脚步,转过身来,目光深邃地望着张辽。

“或许父亲说的,就是此事。”她的声音中带着几分无奈与哀伤。

高顺话不多:“虽偏激,却也热血!大汉好儿郎!”

张辽紧锁眉头,心中思绪万千。

他想起前主公吕布曾对他说过的话:“高永恩确实性格偏激,若战时上头,会威胁他自己的生命安全。为了雯儿,必要时,你必须更加留心加以关注。”

想到这里,张辽心中涌起一股坚定的信念。

“温侯放心,除非他高永恩做了天下大不为之事,否则,文远必定用余生追随。以报主公您知遇之恩!”

古人一旦有了感恩之心,便会矢志不渝地追随恩主,一般不会轻易背离。张辽也是这么做的,吕布对他有知遇之恩,这次等同于对自己和高顺二人的托孤,他很重视。

“小姐请早些休息,吾二人先回营了。”

“二位将军也早些休息!”

“是!小姐!”

吕雯凝视着张辽与高顺渐行渐远的背影,心头泛起一阵难以言喻的慨叹。举目遥望星空,吕雯的双眸逐渐。也许唯有在独处之时,她才会呈现如此模样吧。

苍茫的九原古城,晨风萧瑟,黄沙漫天。两日时光匆匆流逝,这座历史悠久的城池再次迎来了命运的考验。

城头之上,旌旗猎猎作响,仿佛在低语着过往的辉煌与今日的危机。

“孙儿!翁翁将典韦留下,孤身返回鄂尔多斯,为你招来童渊师叔及其手下。如今这并州精壮多数都前往新城了,接下来几日固守便可。但需谨防当地世家!切记!切记!”

李彦的话语中带着几分急切与不舍。他深知,外族来犯之际,正是考验高泽智慧与勇气的关键时刻。然而,望着高泽那似乎并未完全将话语听进心里的模样,李彦心中不禁泛起一丝忧虑。

高泽微微颔首:“翁翁宽心,孙儿心中有数。”

然而,李彦却从高泽的眼神中察觉到了一抹难以觉察的狂热。

这狂热并非仅仅源于高泽对胜利的渴求,而是高泽前世青年时期未能实现的那份遗憾所留下的后遗症——参军,战场!

于是,李彦按照自己的想法,向典韦递了个眼色,转身快步离去。

待李彦的身影消失在视线之中,高泽缓缓转身,踏上了主位。他的目光扫过在场的每一位将领,声音铿锵有力:“诸位!”

“少主!”高玉率先响应,声音中带着无尽的忠诚、敬仰以及特殊情感。

“是!”吕雯紧随其后,她的眼神中闪烁着坚毅的光芒,仿佛随时准备为并州而战。

“末将在!”张辽、高顺二人齐声应答,他们的身姿挺拔如松,气势如虹。

甘宁也收回了那玩世不恭的眼神,将目光聚焦于高泽身上。这一刻,他仿佛也感受到了即将到来的战斗气息,收敛起了往日的嬉笑与不羁。

典韦默默站在高泽身后,微微弯下身子,显聆听状态。

高泽环视一周,声音激昂:“探子来报!此次来犯我九原者,乃是匈奴鸾鞮部落,为首者乃是鸾鞮木!望各位与我同心协力,为我并州子民驱除外贼!保我并州安宁!”

然而,在高泽的话语中,却只字不提大汉半句。众人对此并无其他意见。

“诺!”众将齐声应答,声音震天动地,仿佛要将这苍穹也撕裂开来。

高泽轻轻抬手,示意众人落座:“诸位,且落座吧。”

“谢少主!”

“谢同安侯!”

“谢征北将军!”

高玉等人纷纷道谢,各自入座。

待众人坐定,高泽大步流星地走到挂着一副局部地图的站立板前,手指在地图上比划着:

“据探子来报,此次匈奴贼人约有两万之众。然而,他们并未携带攻城器械,且即将汇聚于我九原城北门。虽然我城中守军不过千人,但加上此次温候的精锐部队,亦有近三千之数。且城中箭矢储备充足,若守城之战,不难!”

高泽的话语中带着几分沉稳与自信,仿佛己经将这场战斗的胜利握在了手中。

然而,他并未因此而满足,而是继续分析着敌情:“此前匈奴众多部落要么东迁,要么远遁,此次这鸾鞮部突然来犯,显然是受了鲜卑拓拔部的教唆。

另一路探子探得,这次的教唆者就隐匿在城北外的一片树林之中。此地为密林区域,鲜卑人本就善骑射,再加上受我大汉熏陶,亦习得些许阵法。这一路人马,我们绝不能掉以轻心。”

说到这里,高泽顿了一顿,目光如炬地环视着在场的每一位将领。他的眼神中充满了信任与期待,仿佛要将这份重任托付给他们:“若乘轻骑,由此地却可在三刻左右抵达我九原东门。所以此次,除了关注北门外,东门亦需严密防守,以防鲜卑偷袭!”

高泽的话语仿佛一颗石子投入了平静的湖面,激起了层层涟漪。在场的众人纷纷点头,表示赞同。

沿用前世的习惯,高泽在定下大方向后,便开始将局部应对方案交给麾下各抒己见。他深知,无论最终方案如何制定,只要手下人能够参与其中,便能在参与中不断成长。同时,这也是一种亲和的方式,能够增强团队的凝聚力。

“少主!”高玉率先站了起来,他的声音中带着几分急切,

“有没有一种可能,鸾鞮部人数虽多,但实则只是佯攻?他们真正的目的,或许是为了吸引我们的注意力,从而让鲜卑人有机可乘?”

高玉的话语仿佛一道闪电划破了晴空,让在场的众人都为之一震。他们纷纷将目光聚焦于高玉身上,等待着他的下文。

高泽轻轻扬了扬下巴,示意高玉继续说下去。他的眼神中充满了赞赏与期待,仿佛己经看到了胜利的曙光。

“若真是如此,我们或许可以将计就计。”高玉继续说道,“我们可以故意在北门露出破绽,引诱鸾鞮部进攻。

同时,暗中调集精锐部队埋伏在东门附近,一旦鲜卑人现身,便给予他们致命一击!当匈奴人得知真正的尖刀被我们拔除,士气只要少有降低,便是我并州反击之时!”

高玉的言辞中透着些许狡黠和睿智,似乎己然将这场战斗的胜利稳稳攥于掌心。

不过,他并未就此满足,而是接着说道:“诚然,此仅为我之初步构想。具体实施之法,尚需诸位将领共商、共制方案。”

高泽微微颔首,对高玉的提议颇为赞赏。须臾,众人议论西起,各位将领纷纷各抒己见、畅所欲言。他们的话语相互交织,恰似一首激昂的战歌,萦绕在九原古城的每一处角落。

一番商讨之后,高泽终于拍板定夺:

“吕雯听令!”

“在!”

“北门之事由你负责!张辽、高顺二人协助!可便宜行事!”

“遵命!”

“甘宁!”

“在!”

“北门虽有匈奴两万之众,但西门和南门亦需人手。你可率部众及八百守军严密关注。若遇变故,自行决断!”

“明白!”

“典韦!”

“在!”

“师兄与我一同前往东门。”

“遵命!”

“高玉!”

“在!”

“于城内巡行、支援!”

“少主!若果真如属下所料,此东门反倒最为凶险!玉愿立军令状。还请少主坐镇调度!”高泽闻罢不做回应,深吸一口气后。

“诸君!依令而行!”

“诺!”

众人各自离开,分头准备去了。

错乱章节催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