汴京城外的新建港口,一座崭新的官署拔地而起。门前高悬金字匾额——市舶司。
陈德平站在新建的办公厅内,望着门外熙熙攘攘的人群,心中五味杂陈。
昔日的茶商,如今竟成了掌管大宋海外贸易的官员。
“提举大人,马可先生来了。”属官进来禀报。
“快请。”陈德平理了理官服,走向门外。
马可风尘仆仆地走进来,身后跟着几个同样是西方面孔的男子。“陈提举,我带来了好消息。君士坦丁堡的商人们听说大宋开放海贸,都非常兴奋,己有十几个商团准备前来。”
陈德平大喜:“那真是太好了。对了,荣王制定的新贸易规则,你都了解了吧?”
马可点头:“统一关税,明码标价,这比以前那些地方豪强的盘剥好太多了。”他顿了顿,“不过有一条我不太明白,为什么要求所有入港船只必须接受检查?”
陈德平神色一肃:“这是为了打击海盗和走私。凡是能说清来路的正当贸易,一律欢迎。但那些来路不明的货物…”
“明白了。”马可恍然大悟,“这样确实能保证贸易的公平。”
正说着,王三匆匆走进来:“陈大人,主人让你马上去王府,说是有要事商议。”
陈德平连忙告辞,跟着王三赶往荣王府。
荣王府书房内,龚美正在与陆羽研究一张巨大的海域地图。
“德平来了,正好。”龚美抬头,“市舶司运行如何?”
陈德平躬身回答:“启禀王爷,开张半月以来,己有三十多艘海外商船入港,光是关税收入就有两万余贯。照这个势头,今年的海贸收入将超出预期十倍。”
“很好。不过我听说最近海盗活动频繁?”
陈德平脸色一沉:“确实如此。昨日就有一艘从南海返回的商船遭到袭击,虽然货物无损,但船员受了不少惊吓。”
陆羽皱眉:“看来有人不希望我们的海贸兴旺。”
龚美走到地图前,手指在几个位置点了点:“这些海盗的出现绝非偶然。德平,你派人查过他们的来路吗?”
“查过了。”陈德平从怀中取出一份报告,“影七姑娘提供的消息显示,这些海盗背后都有南海某个岛国的影子。”
“果然。”龚美冷笑,“看来我们的海贸繁荣让某些人眼红了。”
陆羽若有所思:“王爷,您是打算…?”
“郑方的船队什么时候回来?”龚美问道。
王三回答:“明日就能到港。这次他们带回了不少好东西,还有几个南海小国的使者。”
“很好。是时候让那些宵小知道,大宋的海贸不是谁都能打扰的。”
次日黄昏,港口汽笛长鸣。
郑方率领的三艘蒸汽船缓缓驶入港湾。船上满载着各种海外奇珍:象牙、犀角、珍珠、香料,还有几种从未见过的热带水果。
最引人注目的是跟船而来的几个异域使者。他们皮肤黝黑,穿着色彩鲜艳的丝绸,佩戴着奇特的装饰品。
“王爷,这是占城国的使者。”郑方介绍道,“他们的国王听说大宋有神奇的铁船,特意派人前来求见。”
龚美打量着这些使者,“安排他们住下,明日再谈。”
占城使者中一个年长的男子操着生硬的汉语说道:“尊敬的荣王殿下,我国国王久仰大宋天威,特派小臣前来朝贡。”
“客气了。”龚美温和地笑着,“远道而来,先好好休息。有什么事我们慢慢谈。”
使者们被安排到驿馆,龚美则召集众人到府中商议。
“郑方,说说这次出海的见闻。”龚美开口道。
郑方神采飞扬:“王爷,我们这次航行收获巨大。光是占城一国,就愿意每年向我们提供十船香料,只要我们的蒸汽船能为他们清理海上的倭寇。”
“倭寇?”龚美挑眉。
“就是那些海盗。”郑方解释,“原来他们不光抢我们的商船,连南海各国都深受其害。占城、真腊这些小国都希望我们能出手相助。”
墨白在一旁兴奋地说:“王爷,我们的铁甲舰在海上简首是无敌的存在。那些木船根本不是对手,看到我们的舰队远远就逃了。”
陈德平若有所思:“这倒是个机会。如果我们能清理海盗,不光能保护自己的商船,还能获得各国的友谊,海贸必然更加兴旺。”
龚美点头:“不错。不过光靠一两艘铁甲舰还不够,我们需要更多的战舰。”
陆羽提醒道:“王爷,建造战舰需要大量资金和时间。”
“钱不是问题。”龚美胸有成竹,“海贸的利润足以支撑舰队建设。至于时间…”他看向墨白,“新的造船厂进展如何?”
墨白兴奋地回答:“己经在加紧建设了。有了第一艘的经验,后续的建造速度会大大加快。预计三个月后就能下水第二艘。”
“很好。”龚美满意地点头,“那就先用现有的舰队清理海盗,同时加快新舰建造。”
三日后,垂拱殿。
占城使者跪在殿内,向赵恒献上各种贡品。象牙雕成的观音像、珍珠串成的朝珠、还有一颗鸡蛋大小的红宝石。
“陛下,这些都是我国的珍宝,敬献给天朝上国。”使者恭敬地说道。
赵恒看着这些奇珍异宝,心中大悦。“你们有心了。大宋与占城友谊深厚,朕很高兴看到这样的交流。”
使者趁机说道:“陛下,我国海上常有海盗出没,商船难以安全航行。听说大宋有神威无敌的铁甲战舰,恳请陛下出兵剿灭海盗,造福各国商贾。”
赵恒看向龚美:“爱卿,你怎么看?”
龚美出班奏道:“陛下,海盗不除,海贸难兴。臣建议派遣舰队清剿海盗,既能保护我国商船,又能彰显大宋威德。”
“好!”赵恒拍案而起,“就依爱卿所言。朕授你便宜行事之权,组建剿匪舰队。”
占城使者大喜过望,连连叩头:“陛下恩德如海,小国上下必当感恩戴德。”
朝会结束后,龚美被赵恒单独留下。
“爱卿,这次剿匪行动,朕给你多少兵马?”赵恒关切地问道。
“陛下,海战不同于陆战,关键在于舰船的性能。臣只需三艘铁甲舰,足以横扫海上群匪。”
赵恒有些担心:“才三艘船?会不会太少了?”
龚美自信地笑道:“陛下,在海上,我们的优势更加明显。那些海盗的木船,在铁甲舰面前就像纸糊的一样。”
“那就好。”赵恒放心了,“朕等着你的捷报。”
港口边,三艘铁甲舰整装待发。
郑方站在旗舰甲板上,检查着各种装备。改进后的神臂弩、投石器、还有最新研制的“震天雷炮”。
狄青身着戎装,带着一队精锐士兵登船。虽然是海战,但登陆作战时仍需陆军配合。
墨白在机舱里忙碌着,确保蒸汽机处于最佳状态。铁庚则在甲板上调试武器,每一件装备都经过他的精心维护。
影七悄然出现在龚美身边:“主人,探子来报,海盗老巢就在南海的蛇岛。那里易守难攻,历来是海盗的聚集地。”
龚美点头:“知道有多少人吗?”
“大约三西百人,船只二十余艘。”影七回答,“不过都是些破烂木船,不足为虑。”
“很好。”龚美登上旗舰,“传令各舰,起航!”
汽笛声响彻港湾,三艘钢铁巨兽劈波斩浪,驶向茫茫大海。
港口上聚集了无数百姓,他们挥舞着手帕,为出征的舰队送行。陈德平站在人群中,心中满怀期待。这一战不只是剿灭海盗,更是为大宋的海上霸权奠定基础。
马可站在市舶司的办公楼上,望着远去的舰队,眼中满是震撼。“真不敢相信,东方竟然有如此强大的海军。”
陆羽在一旁微笑道:“不久的将来,大宋的舰队将驶向世界的每一个角落。”
夕阳西下,铁甲舰队消失在海平线上。
而在汴京城中,百姓们己经在热议着这次远征。
“听说荣王要去打海盗了!”
“那些钢铁船真厉害,海盗肯定不是对手!”
“等着吧,荣王从来没有败过!”
茶楼酒肆中,说书先生绘声绘色地讲述着即将展开的海战。
虽然战斗还没开始,但在民众心中,胜利己经是板上钉钉的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