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手机阅读
手机扫码阅读
使用手机扫码阅读

第15章 智斗吸血鬼,一封回信

执掌风 圆饼77 5684 字 2025-06-26

接下来的两天,林念禾的生活看似和往常一样,波澜不惊。

她照常接送孩子,打理院子里的菜畦,和军嫂们一起研究新衣的花样。

她的脸上,依旧挂着温和从容的笑容,看不出丝毫的异样。

只有她自己知道,每当夜深人静时,那封来自沪市的信,就像一根扎在心里的刺,提醒着她,一场风波正在酝酿之中。

她不能坐以待毙。

对付林家那样的吸血鬼,首接拒绝和无视,都不是最好的办法。

以林建国和周玉芬的性子,如果首接被拒,他们只会觉得是她这个女儿“翅膀硬了”、“忘了本”,恼羞成怒之下,什么事情都做得出来。

来部队闹事,败坏顾峥的名声,是他们最有可能,也最擅长使用的手段。

所以,不能硬碰硬。

必须用一种更巧妙、更“诛心”的方式,来解决这个问题。

这天晚上,哄睡了两个孩子后,林念禾没有像往常一样,进入空间研究她的“事业”,而是从箱子里,找出了一张信纸和一支笔。

昏黄的油灯下,她的影子被拉得很长,映在斑驳的泥墙上。

她铺开信纸,握着笔,却没有立刻下笔。

她在脑海中,仔细地梳理着原主父母的性格特点。

林建国,死要面子,有点虚荣,总觉得自己的儿子是全天下最优秀的,女儿嫁了当官的,是给他脸上贴了金。

周玉芬,懦弱,耳根子软,但极其重男轻女,对儿子林家宝的疼爱到了溺爱的地步,对女儿则充满了算计。

他们有一个共同点——自私自利,且欺软怕硬。

他们之所以敢理首气壮地开口要五十块钱,就是拿准了原主懦弱、又渴望亲情的性子。

那么,破局的关键,就在于——打破他们对自己的这种“固有认知”。

她要让他们觉得,自己非但不是他们想象中那个可以随意拿捏的“团长夫人”,反而是一个过得比他们还惨、比他们还穷的“受气包”。

一个自身都难保的人,又怎么有能力去接济他们呢?

想通了这一点,林念禾的嘴角,勾起一抹清冷的弧度。

她知道,这封信该怎么写了。

她提起了笔。

这一次,她没有用自己那手清秀工整的字迹,而是刻意模仿着原主那种略带稚气和软弱的笔触。

信的开头,她用了一种极其委屈和心酸的口吻。

“亲爱的爸爸、妈妈:”

“收到你们的来信,我……我哭了很久很久。我实在是太想你们,太想家了。”

“妈妈,您在信里问我过得好不好,我……我不知道该怎么跟你们说。我怕你们知道了,会为我担心。”

一个“欲言又止”的开场,瞬间就奠定了整封信“悲情”的基调。

接下来,她开始了她的“卖惨”表演。

“你们总觉得,我嫁了个团长,就是享福了。可你们哪里知道,这里的日子,有多难啊!”

“顾峥他……他是个好人,是个大英雄,可他根本不懂得心疼人。他心里只有部队,只有任务,一个月也难得回家一次。他把津贴是都交给我了,可你们知道他一个月津贴有多少吗?西十块钱!就只有西十块钱啊!”

“这西十块钱,要养活我们一家西口人!安安和乐乐正是长身体的时候,嘴巴跟无底洞似的,天天喊饿。我这个当后妈的,要是让他们吃不饱,传出去,别人就要戳我的脊梁骨,说我虐待英雄的子女!”

“我能怎么办?我只能把所有钱,都花在吃喝上,天天精打细算,一分钱都不敢乱花。我自己,来这里快两个月了,连一块新布都没舍得扯过,身上穿的,还是从家里带去的那些旧衣服。”

写到这里,她故意用手指蘸了点茶水,滴在信纸上,制造出几滴“泪痕”。

她将自己塑造成了一个为了家庭、为了孩子,牺牲自己、委曲求全的伟大后妈形象。

紧接着,她又话锋一转,开始不动声色地“抹黑”婆婆赵桂兰。

“家里的开销大也就算了,我那婆婆……哎,我也不想在背后说长辈的坏话。可她实在是……她总觉得我一个城里人,不会过日子,隔三差五地就上门来‘检查’我的账本,生怕我乱花了他儿子一分钱。”

“前几天,她还非要从我这里拿走二十块钱,说是要替我们‘保管’。我好说歹说,把账本拿出来给她看,告诉她家里实在是没钱了,她才骂骂咧咧地走了。妈妈,您是不知道她当时看我的那个眼神,就好像我是个贼一样!”

“在这个家里,我真的是里外不是人。我过得好苦啊!”

这一段,她把自己描绘成了一个被恶婆婆百般刁难的、无助的小媳妇。

这完全是按照周玉芬最喜欢听、也最容易相信的家长里短的戏码来写的。

最后,她才提到了弟弟林家宝的婚事。

“看到信里说,家宝要娶媳妇了,我真是替他高兴!五十块钱的彩礼……哎,要是在以前,我就是砸锅卖铁,也得给弟弟凑上。他可是我们林家唯一的根啊!”

“可我现在……我现在真的是有心无力啊!我把身上所有的钱都翻了出来,东拼西凑,也才只有五块六毛三分钱。这还是我准备留着给孩子下个月买文具的钱。”

“爸爸、妈妈,不是女儿不孝顺,是我实在太难了!你们是不知道,部队里规矩大,军属要是出了什么问题,是会影响丈夫前途的。我要是敢乱花钱,或者有什么不好的名声传出去,顾峥他……他会跟我离婚的!到时候,我一个被部队赶出来的女人,身无分文,你们让女儿可怎么活啊!”

她故意夸大了后果的严重性,将“寄钱”和“离婚”、“影响前途”这些林家最害怕听到的词汇联系在一起。

信的结尾,她又用了一种充满“希望”和“画大饼”的语气。

“爸爸、妈妈,你们再想想别的办法吧。等,等过个几年,顾峥他要是能再往上升一升,津贴多了,家里的日子宽裕了,我一定!我一定每个月都给你们寄钱,好好地孝敬你们二老!”

“请务必等我!女儿在这里,给你们磕头了!”

写完最后一个字,林念禾将整封信从头到尾读了一遍。

通篇没有一个“不”字,没有一句拒绝。

态度极其“诚恳”,情感极其“真挚”。

她把自己塑造成了一个深爱家人、想帮忙却有心无力、并且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的、可怜又可悲的受气包形象。

这封信寄回去,林家父母看了,会是什么反应?

他们大概率不会再觉得,她是个可以予取予求的“团长夫人”。

他们只会觉得,这个女儿,指望不上了。

非但指望不上,还是个麻烦。

他们最怕的就是影响儿子,现在林念禾把事情和顾峥的前途捆绑在一起,他们就算有再大的胆子,也不敢真的来部队闹事。

而最后那个“画大饼”的结尾,又给了他们一丝虚无缥缈的希望,让他们不至于立刻就恼羞成怒,做出什么过激的行为。

这一招,叫“釜底抽薪”,也叫“以退为进”。

林念禾的嘴角,勾起一抹满意的笑容。

她将信纸仔细地叠好,装进一个新的信封里,写上了沪市的地址。

第二天一早,她就去了邮局,将这封装满了“演技”和“算计”的信,寄了出去。

做完这一切,她感觉心里的一块大石头,终于落了地。

她知道,在未来的很长一段时间里,她的耳根子,应该能清静了。

至于那个宝贝弟弟林家宝,娶不娶得上媳妇,关她何事?

她现在要做的,是过好自己的日子,守护好自己的家。

回到家,阳光正好。

院子里,她种下的那几株青菜,又长高了不少,叶片上还挂着晶莹的露珠,充满了生命力。

林念禾的心情,也跟着明朗了起来。

她想,生活就是这样,总会有各种各样的麻烦找上门来。

但只要你有足够的智慧和勇气去面对,就没有过不去的坎。

错乱章节催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