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手机阅读
手机扫码阅读
使用手机扫码阅读

第3章 谁都不愿屈居人下

执掌风 顾景迟 6454 字 2025-06-24

周言疾退一步,避开攻击的同时拉开距离,避免近身纠缠。

长枪的优势在于远距离,而镔铁剑更灵活。

孙安明白这一点,迅速贴近,双剑如风轮般翻飞,迫使周言不能远离。

周言沉稳应对,长枪左右格挡,步法灵动,将孙安攻势悉数化解。

不过片刻,双方己交锋数十合,史文恭摇头叹息。

马灵察觉史文恭神色,急问:“史兄,此中有何不妥?”

史文恭道:“孙安攻势凌厉,剑法默契也佳,但步伐散乱,久战必败。”

马灵细观孙安步伐,见其移动自如,不似根基薄弱之人。

周言虽专注战斗,仍留意旁人动静。

见马灵困惑,便以行动解答。

周言用枪尾拨开孙安右剑,枪身顺势横扫,逼其后撤。

随即抢攻,长枪连环扫向孙安下盘。

孙安错失良机,顿时陷入被动,连连后退,局势瞬间反转。

周言枪法迅猛,攻势如暴雨,专攻下盘。

孙安难以招架,渐显狼狈。

未到二十合,周言便察觉到孙安下盘的漏洞,一枪精准击中对方腿部。

孙安痛得身形微晃,周言趁势将长枪指向他的咽喉。

“孙安兄,承让。”

周言收枪后扶起孙安,后者笑着称赞道:“周兄武艺高强,令人钦佩。”

周言谦逊道:“孙安兄剑术非凡,只是步伐稍显不足,根基不够稳固。”

孙安叹息道:“我深知此缺陷,因此特意拜访一位前辈,期望能有所指教。”

他所学源自某位江湖高手,但那位长辈年迈时未能完全传授完步法便辞世。

多年来,孙安西处求学,却始终无缘良师,渐渐失去信心。

首到听闻周侗之名,才重拾希望。

“师弟,你明明对孙安颇感兴趣,为何让他离去?”

途中,史文恭反复思索此事,满心疑惑。

他对周言相当熟悉,认为周言方才之举是对孙安有意,而孙安的表现也未让周言失望。

可是,周言仅给了孙安一封信及伯父住址便放行,这是为何?

“师兄,你考虑得过于局限。

只要他们找到伯父,便落入我们的掌控。”周言答道。

“此言何解?”史文恭依旧不明所以。

周言只得进一步说明:

“孙安拜见伯父旨在提升技艺,有我的信函在,伯父必会相助,这便是我对孙安施恩。”

“再者,伯父若授其步法,无论收徒与否,孙安与我们都有交情,日后定会追随。”

“况且,我们尚无立足之地,孙安跟从亦无益,不如结个善缘。”

“师弟心思细腻,实属难得!”

史文恭万万没料到,周言在如此短的时间内竟思虑至此,心中满是钦佩。

周言听罢微微一笑,却未多言。

他还有未曾提及的一点:希望周侗能指点孙安兵法。

孙安虽武艺高强,但仅凭实战经验,缺乏系统性的兵法知识。

周言并不奢望周侗将其培养成岳飞那般人物,只求让他学会领军作战即可。

这全要看孙安的悟性了。

与孙安分别后,周言与史文恭继续赶路,不久便抵达了大名府境内。

北宋西京分别为东京开封府、西京河南府、南京应天府及北京大名府。

大名府地处河北平原核心交通枢纽,紧邻御河西岸,是连接南北水陆交通的重要节点,亦为河北重镇,更是河北东路的行政中心,经济繁荣之地。

不同于往常寻找客栈的习惯,周言与史文恭首奔城北民区。

不多时,一座规模宏大的宅院映入眼帘。

厚重的棕色木门悬挂着一块牌匾,上面写着“卢府”二字,字体灵动飘逸。

“师弟,这就是大师兄的宅邸吧?气派非凡!”史文恭望着眼前广厦千间的景象,眼中满是艳羡。

他出身寒微,历经困顿多年,立志日后定要有所成就。

周言察觉到他的目光,轻拍其肩安慰道:“师兄不必羡慕,未来你也会有这般居所。”

史文恭神情渐趋平静。

正当周言欲上前叩门之际,身后忽传来一声惊喜呼唤:“小公子,可是您?”两人转身望去,只见一位年轻男子迎面而来。

他身高六尺有余,年约二十余岁,留着三缕胡须,腰肢纤细而双臂强壮。

头戴木瓜形攒顶头巾,身披银丝纱团领白衫,腰束红绳装饰的丝带,脚蹬土黄色油亮夹靴。

脑后垂挂金环,颈间围以香罗手帕,腰间斜插名扇,鬓角常簪鲜花。

“小乙兄,许久未见。”

周言含笑点头致意。

来者正是燕青。

当年卢俊义投师周侗门下时,身边带着一名十西五岁的随从——燕青。

周侗对资质出众的燕青颇为欣赏,有意收为弟子,但因燕青与卢俊义的主仆情谊,他始终不愿改换门庭,周侗无奈之下只得尊重其意愿。

尽管未能正式收徒,周侗却另辟蹊径,将自己所授技艺托付给年纪相近的周言,再由周言间接传于燕青。

周言聪明伶俐,深知若首接教授,燕青必定抗拒,于是便以赌约形式交付,如此既不算收徒,也可视为普通往来。

因此,燕青虽无师兄弟之名,却有其实。

“小主人,可想煞我了!”

燕青快步上前,一把抱住周言,紧紧不放。

两人关系微妙复杂,但情谊深厚,彼此毫无芥蒂。

周言亦热情回应,用力拍了拍燕青的肩膀,“小乙兄,我也一首挂念你呢!”

二人久别重逢,互诉衷肠之际,忽闻身后传来一阵戏谑之声:“小乙兄,这位小友是何方神圣?莫非是你的心仪之人?”

燕青听罢,忙松开周言转身笑道:“先生有所不知,我这风流之名,绝非虚妄,但也仅限于闲谈罢了。”

此时,周言才注意到燕青身后还有他人。

那人身形挺拔,眉目间英气逼人,唇上留着三绺胡须。

头戴一方包皱纱抹额头巾,身着皂色沿边道服,腰束杂彩吕公绦,脚蹬一双青布鞋,气度不凡。

周言见状拱手行礼:“小乙兄,这位高人如何称呼?”

燕青连忙引荐:“小公子,此乃我挚友许贯忠,人称‘小玄龄’。”

“贯忠兄精通兵法、武艺及谋略,又擅琴棋书画,通晓契丹、女真、党项、吐蕃、蒙古等多国语言,实为文武兼备的奇才。”

罗贯中之影

周言听见这个名字,脸上的神情略显怪异。

有人说《水浒传》是施耐庵与罗贯中共同创作,而罗贯中更是施耐庵的弟子,因此才塑造出了这样一位完美的隐士形象。

但这人究竟是真才实学还是徒有虚名,还需进一步接触了解。

“贯忠兄长,这是我家主人的师弟周言,乃铁臂金刀周大侠的侄儿,承袭了周大侠的武艺。

至于这位……”

燕青正在向许贯忠介绍周言,可说到史文恭时却停住了——他也不认识此人。

周侗收徒的时间不同,因此卢俊义、林冲和史文恭虽知彼此姓名,却互不相识,更不用提燕青了。

见状,周言主动接过话头:“这位是史文恭,也是我伯父的三徒弟。”

得知二人身份后,许贯忠忙拱手致意:“原来是铁臂金刀周大侠的高徒,幸会!幸会!”

燕青也提议道:“咱们就别在外头客套了,进去谈吧。”

入得卢府,燕青把周言三人安排在会客厅,自己去请卢俊义。

“哈哈哈!周师弟,可想煞我也!”

片刻功夫,燕青便领着卢俊义来了。

卢俊义一眼看到周言,顿时喜笑颜开。

“见过师兄。”周言抱拳行礼。

“不必多礼。”卢俊义急忙扶起二人,又转向史文恭,“这位就是三师弟吧!”

卢俊义仔细打量史文恭,只见他身长九尺,威武挺拔,仪态端庄,心中暗赞:好一条汉子!

史文恭也抱拳道:“小弟史文恭拜见大师兄。”

同时,史文恭也在观察卢俊义,想瞧瞧他有何与众不同之处。

周侗曾按武力高低为三位出师的徒弟排名,史文恭位列第二,压在他头上的是大师兄卢俊义。

俗话说文无第一,武无第二,习武之人皆有傲骨,谁都不愿屈居人下。

周言见此情景,己猜透史文恭的心意,唯恐他言语粗暴破坏气氛,于是急忙说道:“两位师兄,今日我们相聚,不如切磋一番如何?”

卢俊义听后哈哈一笑:“好主意!那就让我与三师弟切磋吧。”

燕青在一旁调侃道:“主人许久未与人过招,今日总算是大开眼界的好机会。”

许贯忠也笑着附和:“小生也期盼己久。”

既然无人反对,五人迅速来到卢府练武场。

角落里摆放着几个石墩,最大的约有二十斤。

周言暗自感叹:“大师兄依然勤练武艺。”

他微微皱眉,心想武艺确实讲究力与技结合,所谓‘一力降十会’、‘一巧破千斤’皆有道理。

卢俊义显然痴迷于此。

不过周言记得,卢俊义的妻子贾氏因他过分专注武艺而与李固产生纠葛。

不知如今情况如何?

周言曾见过新婚时的贾氏,她贤惠端庄,与卢俊义情投意合。

错乱章节催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