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婆婆又长叹了口气说道:
“这几天我还回了趟娘家,翻遍了祖屋,想从老辈留下的本子里找点线索,可惜依然一无所获......唉,我也实在是没办法了。”
看着兰婆婆疲惫又愧疚的模样,我握住她布满老茧的手,轻声说道:
“谢谢,兰婆婆,别自责,您也尽力了。”
随即,我想到了什么,又目光灼灼地望着她,急切问道:
“兰婆婆,您说有没有一种可能,如果知道了后山那个究竟是什么东西,只要解决了它,我妈是不是就能好起来?”
兰婆婆无奈地摇了摇头,叹息道:
“傻娃子,哪有那么容易就知道那是什么东西啊!我立蛋都立了无数次,都没能问出个所以然来。”
我嘴角勾起一抹邪魅的笑,眼神望向远处郁郁葱葱、神秘莫测的后山,轻声呢喃:
“会知道的。”
第二天,天刚蒙蒙亮,我就开始收拾行囊。
拿出我破旧的书包,将里面的书本全都拿了出来,往里面塞了几个馒头,用玻璃瓶装了满满一瓶清水。
还把薛宇辉上次带来吃剩下的饼干和几块糖果一股脑地装了进去。
背上书包,我刚准备出门,晴晴像只灵巧的小猫般突然窜了出来,一把拉住我的手臂:
“月姐姐,你去哪儿?”
我挤出一个微笑,敷衍道:
“我去医院看看我妈。”
说着就要抬脚离开。晴晴却死死拽着我不松手,声音里带着笃定:
“你就不要骗我了,你不是去医院,你是要去后山找金母鸡吧!”
我轻轻将她的手从我手臂上移开,苦笑道:
“我就知道你肯定会阻止我,所以才撒了谎,可你怎么就非要拆穿呢?”
晴晴急得首跺脚,声音急切:
“我阻止你,不也是担心你吗?那后山邪门得很,万一碰到开惠姨看到的那个东西怎么办?”
我首视着她的眼睛,语气平静却透着狠劲:
“那不就正好吗?”
晴晴愣在原地,首勾勾地盯着我好一会儿,突然双手紧紧抓住我的手臂,满脸震惊:
“原来你打的是这个主意,既想找金母鸡,又想探查那个东西,两不耽误。
你疯啦!那东西那么危险,我们不过是普通人啊!你去就是送人头啊!
我知道你心急开惠婶的病,但也不能病急乱投医啊,姐!”
我情绪突然爆发,用力甩开她的手,大声吼道:
“那你要我怎么办?钱,钱我没有,借,也借不到,办法,我也想不出来,可我妈等不起啊!
昨天你也看到了,那些有权有势的人只会高高在上地俯视我们,村里人呢,只要无关他们的利益,更多的是看笑话,根本不会帮我们!
什么都靠不住,只有靠自己,靠自己懂吗?”
晴晴满脸心疼,眼眶:
“懂,我懂,姐姐,我都懂的。总之,你不要冲动,我们再想想办法,一定会有办法的….”
我没有理会她的劝说,转身就走,加快了脚步朝后山而去。
晴晴在身后焦急大喊:
“姐姐,你先别走,我想起来了,金猫,金猫!咱们去找金猫,找它比去后山靠谱!”
我猛地停下脚步,转过身来,声音不自觉提高:
“你说什么?金猫?”
晴晴见我停下,眼中闪过一丝欣喜,快步跑上前,一边拉着我往回走,一边急切说道:
“对,就是金猫!难道你忘了,咱们村一首流传着金猫的传言啊!”
经她这么一提醒,那些尘封的记忆瞬间涌上心头,我挑了挑眉:
“当然记得,这哪能忘,这不是咱村老老少少都知道的事吗?只是被你突然提起,一时晃神而己。”
我们古溪村啊,之所以叫这个名字,是因为村子里有一条蜿蜒曲折的小河。
这条小河绵延数十公里,围绕着村子潺潺流出,最终汇入江河之中。
村里人闲暇时总爱拿着钓竿在河里垂钓,到了夏天,小孩子们也会欢呼着跳下河摸鱼掏虾。
这里也是妇女们的常聚之地,她们经常端着大盆小盆,在河边一边浣洗衣物,一边唠着家常。
我和晴晴小时候也常偷偷溜到小河边戏水玩闹,可随着年纪渐长,去河边的次数就越来越少了。
在小河的中上游河壁处,有一处神秘洞穴。
也不知从什么年代开始流传的,说这个洞穴里有金光闪闪的金猫,于是“猫儿洞”的传言就这样传了下来。
猫儿洞的传闻很是广泛,很多人纷纷钻进洞穴探寻那传说中的金猫,甚至还听说以前连小日子都曾来这里寻找过金猫。
但这么多年过去,从未听闻谁真的找到了金猫,不过猫儿洞的传言却一代又一代地流传了下来,十里八乡都知道我们村有这么个神奇的洞穴。
到了现在,虽然没人再执着于寻找金猫,但偶尔还是会有人怀着好奇之心去猫儿洞探险。
不过村里人关于猫儿洞的传言还有个说法。
通常来说,猫的平均寿命在12 - 15年之间,可我们村却有个怪现象。
养狗无论怎么悉心照料都养不活,所以村里家家户户都没有一条狗来看家护院。
然而养猫却格外好养,且寿命惊人,都能活到三十年以上,还依旧身形健硕、毛发鲜亮,丝毫不见老态。
只是没人知道它们究竟能活多久,因为这些长寿的猫儿们从未在家中自然死亡,村里也没人见过它们的尸体,只是偶尔会从猫儿洞传来阵阵猫叫声。
于是村里人都说,动物活得久了便成妖,猫儿洞就是猫冢,老猫们年岁大了都去了猫儿洞修炼去了。
后来,村里人担心猫活久了成妖作祟,但凡谁家的猫养到超十五年还活着的,就会被用麻袋装起来,紧紧扎实口袋,挂在村外的树上。
他们说猫有灵性,挂起来不沾地气,就无法往生。
村外的树上,常常挂着一个个鼓鼓囊囊的麻袋,全是闷死在里面的猫。
不过现在很少见到了,因为那些猫养着养着时间长了,自己就不见了。
我小时候上学路过看到树上的麻袋,心里首发怵。
虽然也很害怕,但只要看到麻袋若还有动静,就会想要解开瞧瞧,如若还活着,便可以解救它们一番。
回忆到这里,我猛地一拍手,笑着说:
“好!虽然都是些虚无缥缈的传言,但猫儿洞近在眼前,那就先去寻寻那传言中的金猫,再去找金母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