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手机阅读
手机扫码阅读
使用手机扫码阅读

第12章 家常饭里的“考核”与收音机里的风波

执掌风 怀念徐小姐 3700 字 2025-06-21

张云要去省城“探路”的计划,像一颗投入平静水面的石子,在他和徐玲之间激起了兴奋的涟漪。但这个计划,显然需要先过“家长关”。

机会很快来了。林淑芬热情地邀请张云周末来家里吃饭,美其名曰“感谢他之前送玲玲回来,还帮忙修过收音机”。徐玲知道,这顿饭,某种程度上是爸妈对张云的“正式考核”。

周六傍晚,张云如约而至。他显然精心准备过,穿着崭新的白衬衫和熨烫得笔挺的深色裤子(估计是压箱底的“战袍”),头发也梳得一丝不苟,手里还拎着两瓶好酒(剑南春)和一网兜时令水果。

“叔叔阿姨好!打扰了!”张云笑容得体,声音洪亮,将礼物递给迎出来的林淑芬和徐国强。

“哎哟!小张来就来,还带这么多东西!太客气了!”林淑芬嘴上嗔怪着,脸上却笑开了花,接过东西仔细看了看,眼里满是满意。

“快进来坐!”徐国强也笑着招呼,拍了拍张云的肩膀,“小伙子,精神!”

徐玲看着张云这副“人模狗样”的紧张样子,心里觉得好笑又有点感动。她给他倒了杯水,低声说:“别紧张。”

“谁紧张了?”张云接过水杯,手指却有点僵硬,低声嘴硬,“我这是……表示对叔叔阿姨的尊重!”他挺了挺胸膛,试图找回平时那点潇洒劲儿。

饭菜很丰盛,林淑芬拿出了看家本领。红烧排骨油亮,清蒸鱼鲜嫩可口,还有几道时令小炒。饭桌上,徐国强和张云聊起了厂里的事、最近的国家大事(收音机里常播的国企改革新闻)。张云虽然年轻,但见识不浅,说话有分寸,该捧场的时候捧场,该表达观点的时候也言之有物,既不显得幼稚,也不过分油滑,分寸感拿捏得极好。徐国强听得频频点头,显然很满意。

林淑芬则更关心生活细节。

“小张啊,听说你考上省城的大学了?学什么专业啊?”

“阿姨,是机械工程。”张云放下筷子,认真回答。

“好专业啊!以后是工程师!”林淑芬眼睛一亮,“那你手臂这伤……不影响上学吧?”

“不影响!校医说恢复得很好,开学前肯定没问题!”张云连忙保证。

“那就好!那就好!大学生好啊!有出息!”林淑芬笑得合不拢嘴,又给张云夹了一大块排骨,“多吃点!看你瘦的!”

徐玲看着张云在她爸妈面前游刃有余、应对自如的样子,心里既骄傲又有点小得意。这家伙,关键时刻还挺靠谱的!

饭吃到一半,客厅那台被徐玲“修好”的牡丹牌收音机里,正在播放晚间新闻。突然,一条本地新闻插播进来:

“……近日,我市工商部门联合公安,针对部分区域存在的无证经营、非法组装销售电器等扰乱市场秩序的行为,开展了专项清查整治行动……重点打击利用劣质元器件非法组装、以次充好、危害消费者安全的违法行为……提醒广大市民提高警惕,购买电器请认准正规渠道……”

新闻播报员的声音清晰而严肃。

饭桌上的气氛瞬间凝滞了一下。

徐国强皱了皱眉:“啧,又查这个。不过也是,那些三无电器确实害人。”

林淑芬也附和:“可不是嘛!听说有的用了还爆炸呢!吓死人!”

张云握着筷子的手几不可察地顿了一下,脸上的笑容依旧,但眼神深处掠过一丝不易察觉的凝重。他状似无意地接话:“是啊,安全第一。买东西还是得去正规商店。”他飞快地瞥了徐玲一眼。

徐玲的心也提了起来。她明白张云那一眼的含义。他计划中的“小打小闹”,在这样风声鹤唳的清查背景下,风险陡增。

饭后,张云抢着帮忙收拾碗筷(被林淑芬坚决阻止),又陪着徐国强下了两盘象棋(输得不着痕迹)。临走时,林淑芬拉着他的手,亲热得不得了:“小张啊,以后常来!就当自己家!”

“谢谢叔叔阿姨款待!我一定常来叨扰!”张云笑容灿烂,礼貌道别。

送张云下楼时,两人沉默地走了一段。

“刚才的新闻……”徐玲率先开口,声音带着担忧。

“嗯,听到了。”张云的声音低沉了些,但并没有慌乱,“看来……得更加小心才行。步子不能迈太大。”他停下脚步,在昏暗的路灯下看着徐玲,眼神认真,“玲玲,你放心,违法乱纪的事我肯定不干。我就是想凭自己的手艺,组装点真正质量好的小东西,价格实惠点,给需要的人。如果……如果真不行,我就收手,老老实实等开学。”

他的坦诚和担当让徐玲的心安定了不少。“嗯,我相信你。”她轻声说,“不管做什么,安全最重要。”

“我知道。”张云笑了,伸手揉了揉徐玲的发顶,动作自然亲昵,“有你这个‘小福星’在,我肯定能逢凶化吉!”他指的是徐玲之前帮王婶和他自己带来的“好运”。

路灯的光晕下,他眼中的情意温柔而坚定。徐玲的脸颊微微发热,心底那点担忧被甜蜜取代。她知道,未来的路可能不会一帆风顺,但有他在身边,有这份共同面对的决心,似乎也没那么可怕了。

---

错乱章节催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