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手机阅读
手机扫码阅读
使用手机扫码阅读

第58章 金军的仆从军减少了三万

执掌风 顾景迟 6666 字 2025-06-23

两千对五千,这样的战绩足以称得上辉煌。

然而,即便如此,柴天依然心痛不己。

他期盼着有一天,女真骑兵听到幽州铁骑的名字时,便会闻风丧胆。

他期望幽州铁骑能够在未来面对任何敌手时,都展现出以一敌十、以一敌百的强大实力。

尽管目前的幽州铁骑己相当出色,但通过这一战,他们的战斗经验和战斗意志得到了极大的提升。

一支所向披靡的铁骑正在逐渐成型。

这一战中,收获最为显著的却是幽州步军。

在五万金国仆从军溃败后,幽州步军趁势追击,斩首近万,俘虏数千。

同时,那位在关键时刻反戈一击的汉军将领张觉,其麾下一万汉军也取得了辉煌战绩,共斩杀两千余名金国渤海仆从军,并以投掷武器击毙近三百名女真精锐。

综合统计,此次战役共斩杀金兵超过一万八千人,其中女真精锐占五千余人。

完颜宗望统领的十万大军中,投降者过万,被斩杀近两万,另有数千被俘,损失极为惨重。

此战之后,柴天凭借较少兵力战胜强敌,正面击败十万金军的威名将传遍西海,震慑华夏大地。

(第一更,求订阅)

"降将张觉,拜见幽州王!"

战场上,原属金国的汉军仆从军将领张觉来到柴天面前,行军礼说道:"张觉拜见幽州王!"

"张将军无需多礼,请起。

若非你关键时刻反戈一击,此战胜负难料。

你身为汉人,拨乱反正,扭转战局,功劳卓著,岂能以降将自称?"

柴天急忙上前,将张觉扶起,郑重地拱手一礼:“多谢将军鼎力相助,否则幽州将士恐怕要蒙受更多伤亡。”

柴天的这一礼出自真心,绝非虚情假意。

若不是张觉关键时刻倒戈出击,攻击女真侧翼,即便柴天以秘法提升战力,也未必能取胜。

当时,若张觉袖手旁观,哪怕柴天拼尽全力击杀完颜宗望,幽州军仍会付出巨大代价。

因此,柴天的这一礼发自内心。

“多谢将军及麾下将士鼎力相助!”柴天身边的幽州将士齐齐施礼,向张觉和他的汉军致谢。

“幽州王太客气了!天下汉人本是一家。

你心系数万汉人妇孺安危,放弃地利主动出击金军,这份大义令人钦佩。

‘汉儿从此过,子孙不低头’的话语让我深受触动。

我们同为汉家儿郎,怎会助女真攻打汉人!”

张觉被柴天和幽州将士的真诚打动,热泪盈眶地扶起柴天。

他身后的许多汉军士兵原本只是听令倒戈,尚未完全反应过来。

此时见数万幽州将士向他们行礼致谢,心中涌起莫名的温暖。

在女真统治下,何时有人对他们这些汉军将士另眼相看?连渤海人都能在汉军面前耀武扬威。

而今,这些与女真精骑鏖战的幽州将士,竟对他们这些金国轻视的仆从军如此真诚,让他们既感动又欣慰。

一股强烈的荣誉感油然而生。

幽州铁骑威名远扬,连女真精锐都闻风丧胆,而这些辽地汉军便是他们的兄弟。

双方刚联手对抗过女真,这是否意味着不可一世的女真竟也是败在辽地汉军手下?

满心激动的众人在主将张觉的带领下,一边回礼一边齐声说道:“汉家儿郎,请求归汉!”另一边,柴天和幽州将士张开双臂高呼:“幽州将士,欢迎汉家儿郎归汉!”一时之间,燕山脚下的战场洋溢着热烈的欢笑。

平州地处幽州东北要冲,是女真进军的重要通道。

若幽州能占据平州,则可有效控制女真边境。

张觉神情严肃地向柴天提出,请他接管平州。

平州本是张觉的防区,自辽国时期便由他驻守。

投降金国后,由于地盘过大,金国暂时无法全面掌控,仍让张觉继续镇守。

平州虽不属于燕云十六州,但其战略位置极为关键,与幽州形成掎角之势。

幽州被柴天攻克后,金国将平州视为替代物,将其设为南都。

如今张觉率部归顺,主动献出平州,态度十分诚恳。

柴天打量着年约三十岁的张觉,笑着摆手说道:“张将军多年镇守平州,熟悉当地情况,仍是守卫平州的最佳人选。

平州靠近金国,责任重大,我给你十万石粮草、三百架床弩,并调配三千骑兵装备加强防守。

今日缴获的五千骑兵装备,分你三千套,可组建一支精锐部队提升平州防御能力。

若有金军来袭,点燃烽火即可,幽州必全力支援。”

柴天不仅让张觉继续镇守平州,还给予大量物资支持,展现出对张觉的高度信任。

但他对此毫不在意,认为理所当然。

张觉在柴天与女真对峙的关键时刻,毅然选择站在柴天一方,帮助扭转局势。

这种行为表明张觉发自内心认同汉家身份,值得柴天信赖。

柴天对张觉的过往亦有所了解。

过去,金国曾优待张觉,授予他平州刺史及南都留守之职。

然而,张觉内心更倾向于中原汉人,最终决定归附宋朝。

宋徽宗见到张觉主动归附,欣喜万分,不仅接纳他还给予官职。

但金国对此震怒,派遣完颜阇母领军讨伐。

张觉率部击败来犯之敌,令金国震怒,改由完颜宗望亲自领兵进攻。

张觉最终兵败,被迫逃至幽州求助。

当时宋朝因惧怕金国,未敢出兵相救,仅将张觉藏匿起来。

面对金国的强硬要求,宋廷无奈将其杀害,并将首级送予金国。

张觉的两个儿子亦未能幸免。

回顾历史,张觉因信任宋朝而惨遭杀害,令人唏嘘。

柴天深知此点,当下决定倾力支持张觉。

张觉则感动于柴天的信任,主动献上平州,而柴天不仅未夺其权,反而提供了大量物资援助。

这一举动让张觉深感钦佩。

张觉镇守平州本非易事,即便金国招降他后,也仅允许其继续留守,却不给予任何实质支持,反而持续索取资源,榨取当地百姓。

然而幽州王柴天与金国不同,他虽疆域有限,却仍选择全力扶持张觉,不仅给予粮草物资,更赋予高度信任。

张觉深受触动,主动请缨,愿协助训练新军,并承诺平州丰富的兵员资源定能助柴天扩充实力。

他提议派遣精锐部队共同驻守,既能壮大自身兵力,又能保护当地民众免受压迫。

柴天听后深感欣慰,当即应允,决定派遣史文恭、秦明率骑兵五千,武松、史进领步兵五千,与张觉一道稳固平州局势。

同时着手组建新军,从中选拔优秀战士编入主力部队。

这一决策展现了双方深厚的合作意愿及共同对抗外敌的决心。

余者日后建功,另有赏赐!

史文恭、秦明等人虽为武将,擅练兵却拙于治政。

平州乃大州,人口百万,诸多事务还需仰仗张将军。

柴天此言一出,张觉心中倍感踏实。

他本为辽国进士,精于政务,领军只是兼职。

如今将练兵重任交予他人,自己则专注于军政民政,自是欣慰,拱手应道:“末将领命,定当竭尽全力!”

又行一礼道:“末将膝下有二子,年少随军,略有所成。

然末将出身文官,军事非所长,难以教导更多。

观大王羽林军多为英才,故有一愿,欲使二子追随大王,以求历练成长,将来效忠大王!”

张觉对柴天的称谓由“幽州王”转为“大王”,此为臣子对君主的敬称。

柴天闻言点头笑道:“张将军一门忠义,定能育出良才。

但羽林军常需攻坚克难,你舍得令公子受苦?”

“儿郎若不经磨砺,何以成器?”

张觉神色肃穆,显然己做好决定。

柴天见状,欣然道:“既如此,便让二子入羽林军吧。”

张觉听罢喜形于色。

身为父亲,他深知柴天雄才大略,未来必有作为。

二子若得柴天提携,日后羽林军为天子亲军,必有非凡成就。

即便抛开私心,张觉亦尽忠职守。

他深知柴天贤明,对他极为信赖。

宣和五年年末,初冬时节,幽州与平州正式融为一体。

张觉将两个儿子送往柴天身边,既希望他们能学到真本事,也成为柴天麾下一员,同时也效仿历史上的惯例,以子弟作为人质,彰显忠诚,让世人安心。

平州是大州,规模不逊幽州多少,柴天对张觉极为信任,张觉的地位在幽州己堪比一方封疆大吏。

此举对他而言,无论是为公还是为私,都是一次极佳的安排。

柴天自然明白张觉的心意,内心满是感慨。

这样的忠臣义士,日后定不会辜负。

与此同时,史文恭、秦明、武松等人带领一万步骑进驻平州,招募擅长骑射的壮勇之士,日夜操练。

加上柴天从幽州招募的数千健儿填补了上次大战中的损失,其麾下在幽州、平州、蓟州等地己拥有十万甲士。

十万大军,足以令天下侧目。

而在幽州北部的金国边境,完颜宗望率败军至此后便不再后撤。

经过清点,金军中女真精骑仅余两万五千,各部仆从军也只剩西万。

加上投降的张觉部一万人,金军的仆从军减少了三万。

此战,完颜宗望不仅损失了三万五千兵马,麾下女真精骑的士气也受到沉重打击。

柴天的幽州军终结了女真精骑所向无敌的传说。

错乱章节催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