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日一早,第一缕阳光透过窗子照入朱瑞璋的寝室,
他睁开眼睛看了一眼,老朱没在了,背上依旧疼痛,诺大的床上只有自己,
完全记不得自己昨天是怎么回来的,只是梦境依旧很清晰,这是在警告自己吗?
如此看来,成亲反而成了累赘,害了别人也苦了自己
房间里充满了浓郁的中药味,外面的侍女似乎听到里面有动静,立马跑远了,
没一会儿兰宁儿就推门进来,身后紧跟着端着脸盆的侍女一同进入。
看到朱瑞璋,她立马红了眼眶:“爷,你吓死妾身了”
朱瑞璋露出了一个安慰的微笑,“没事儿,以前比这凶险多了”,
兰宁儿听完不说话,红着眼拿起毛巾沾了沾温水,开始轻柔地给他擦脸。
“小歪昨天被揍了?”朱瑞璋趴在床上,他能猜出来以李老歪的德性,李小歪怕是跑不了一顿揍,
“嗯!”兰宁儿一边擦拭一边开口“昨儿个要不是妾身开口,估计得丢半条命,不过现在也好不到哪里去,背上没一个好地方”,
“倒是我害苦了他”,朱瑞璋心里还有些愧疚,
李小歪不过十七八岁的年纪,自己还是太大意了,以为天子脚下就安全了,
“放心吧爷,我己经让人送去了上好的金疮药”
今天,所有的人都发现应天府的不对劲,平日里早早就开的城门现在却是九门紧闭,
但只有为数不多的人才知道昨天发生的事,
朱标带着弟弟们来看朱瑞璋,
“小叔,你可知道是谁要刺杀你?”,
“是啊,小叔,别让咱知道是谁,不然咱宰了他”
几人叽叽喳喳的,吵得他脑仁儿疼,
“安静!”看到朱瑞璋的神色,朱标一句呵斥就止住了场面,
不得不说,他在这些弟弟妹妹们心中的威望还是很高的,
要是不早薨,他想要削藩也就是几句话的事,各个藩王都不敢炸刺,
他不早薨,蓝玉等人估计也不会被杀,这都是留给他的班底,只能说造化弄人,
蓝玉案受牵连的人高达一万五千多,这些人要是标子活着,或者老朱立朱允熥为太孙都不会被牵连,
说白了老朱就是为了给朱允炆扫清障碍,
蓝玉作为标子的妻舅,是标子的铁杆支持者,还曾多次建议朱标警惕燕王朱棣的野心,并凭借军功为标子巩固地位。
老朱早期对蓝玉还是很信任的,虽说这份信任也与他作为标子的外戚、能为太子制衡武将集团有关。
但不论是出于什么原因,那也是信任不是,
但随着标子去世后,可以说蓝玉就失去政治靠山,逐渐被朱元璋视为皇权威胁,最终引发蓝玉案,
因为老朱知道,朱允炆是无法制衡这群骄兵悍将的,因为朱允炆不是常氏的子嗣,这些人不会服他,
年幼的朱允炆太过缺乏政治根基了,而蓝玉作为武将集团核心,老朱担心其日后难以驾驭,可能威胁朱允炆的统治,所以只能让他下去了。
虽然蓝玉案和他的骄横跋扈分不开,但主要目的还是为朱允炆继位做铺垫,是为了维护老朱家统治、确保权力平稳过渡而采取的极端手段。
尽管蓝玉案加剧了朝堂恐慌,但不可否认,这也为老朱实现高度集权扫清了障碍,
只是弊端也是显而易见的,蓝玉案后,中央朝廷的军事掌控力减弱,
而老朱为制衡地方,又将兵权下放给藩王,导致藩王势力膨胀。
后来建文朝时,朱允炆因缺乏可用武将,在削藩过程中陷入被动,
最终引发靖难之役,明朝统治险些颠覆,还整出了个大明战神李景隆。
此举虽然短期内消除了军功集团的威胁,
但从长远看,却严重破坏了明朝的政治、军事和社会生态,导致人才凋零、藩王做大,
甚至为王朝中后期的统治危机埋下了多重隐患
朱瑞璋摇了摇头:“回去告诉你爹,这事儿不用查了,我昨天晚上忘了告诉他,这事儿是倭国人干的,估计是报复我来了”,
他听力还是不错的,昨天那冷箭就是从旁边的屋顶上射下来的,对方撤退时木屐踩在瓦片上的声音很清脆,
还有他隐约听到了日语的声音,别人可能模仿日语,
但这时候可没人穿木屐,更不会在刺杀的时候穿这碍人的玩意儿
“啥?倭寇?”朱棣瞪大了眼睛
“这群狗娘养的!咱以后要灭了他们给小叔报仇,把他们的狗屁天皇抓来给小叔牵马”朱棣小脸憋的通红,显然是气到了,
“呵呵,臭小子,等你长大了,那儿早就成为我大明的土地了”,
朱瑞璋对于这小子还是很欣赏的,哪怕当不了皇帝,这也绝对是个不可多得的人才,
上马杀敌,下马治国,多好的开疆拓土的大将军啊
“可是叔,先生们都说,那些是不开化的蛮夷之地,咱大明要来干啥?”朱棡有些不解的开口,
朱瑞璋灵机一动,是了,老朱不是想封藩王吗,那干嘛非要封在这片土地上,可以封出去呀
等他们长大了让他们自己去打,打下来多少都算他们自己的,
至于不想出去的,自个儿找个地方当个清闲王爷去,想要封地?门儿都没有,
“小屁孩儿,你懂什么,谁说那是蛮夷之地的?那是他们没见识”,朱瑞璋找了个舒服的姿势,让背后的伤口不那么痛才继续开口
“小老三,你过来”,朱棡不明所以的走过来,朱瑞璋伸手弹了弹朱棡的脑瓜,疼得他首龇牙
"你们听好了,这些海外国家虽然远了点,但可不是什么蛮夷之地,那些地方可以说藏着金山银山。
南洋的香料、苏木价比黄金,安南、占城的稻米一年三熟。
倭国的刀剑、漆器精巧无双,更别说还有数不尽的良田沃土以及无数的金银矿产。"
他情不自禁的动了一下身子,牵动后背伤口闷哼一声,却仍目光灼灼
"当年你们那不要脸的爹带着我们打天下时,最缺的就是粮草银钱。若能把这些地方攥在手里,往后咱们大明..."
话音未落,朱棣突然抄起案上茶盏重重一放:"叔,我懂了!占了那些地方,不仅能抢他们的好东西,还能让番邦人给咱们当牛做马!"
朱瑞璋闻言大笑:"对咯!这话糙理不糙!但光靠抢可长久不了,得让他们心甘情愿认大明做爹,
还要消灭他们的文化,植入咱们自己的思想,这样才能长治久安,
等你们长大了,就带着兵马去海外开疆,打下的地盘归你们,每年给朝廷纳些特产就行,
既给朱家子孙留了活路,又能让大明的国威传遍西海。"
朱棡挠着头嘀咕:"可要是打不下来呢?"
话音刚落,两道锐利目光同时射来。
朱棣攥紧腰间木剑,腮帮子鼓得像青蛙:"打不下来还算什么朱家儿郎!我朱棣定要把倭寇的老巢踏平!不止倭寇"
朱瑞璋笑着摇头:"打仗不是莽夫斗狠,得靠谋略。
以后你们不光要勤练武艺,还要学习兵法谋略,不战而屈人之兵才是最高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