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如意挑开红绸的刹那,满室烛火都似聚在她脸上,
兰宁儿睫毛轻颤,眼底残余的慌乱还未散尽,却强撑着扬起唇角,她羞涩的低着头,不敢抬头看朱瑞璋。
“这珠花歪了”,朱瑞璋吞了口唾沫,鬼使神差地伸手,指尖掠过她发烫的耳垂,将珠花扶正,
兰宁儿往后一仰,却撞在身后的喜枕上,发间的另一支金步摇“叮”地落在榻上,两人俱是一愣,随即笑出声来,
屏风后传来侍女极力压抑的低笑,
朱瑞璋望着兰宁儿弯成月牙的眼睛,突然觉得这婚结得值,这古代的婚姻倒也不全是枷锁。
兰宁儿也看到了朱瑞璋的容貌,瞬间瞪大了眼睛:“你…你…你不是…怎么是秦王?”
“哈哈,我还记得第一次见你,你提着刀给我开的门”朱瑞璋笑道:“那时候,你叫我大哥,现在该叫我什么了?”
“殿…殿下!”兰宁儿嘤咛道,声音细若蚊蝇,
朱瑞璋缓缓摇头:“不好,这是其他人叫的,不适合我们,我教你一个叫法,以后没人的时候你就这么叫”
说着,他缓缓向前,坐到床上,兰宁儿紧张得呼吸都有些急促,他抵近兰宁儿的耳边,
正要开口,屏风后面的侍女走了出来,朱瑞璋眉头一皱:“你们怎么还没走?入洞房都要看?”
“殿下还没结发呢,结发之后奴婢等才能下去”,侍女跪在地上开口
朱瑞璋闻言一愣,随后点头,结发夫妻,结发夫妻,还要结发,这是入洞房之前的最后一个步骤
朱瑞璋接过侍女托盘里的剪刀,轻轻剪下兰宁儿的一缕秀发,
随后兰宁儿也剪下他的一缕头发,二人共同将这两缕头发缠绕在一起交给侍女,
侍女恭恭敬敬的收下,将其装在锦盒里,这些东西以后是要陪葬的
……
红烛摇曳,映得满室暖煦,喜烛的火苗轻轻跃动,更添几分迷离,
帷帐里传来悉悉索索的声响,一件件华服丢了出来,“还请殿下怜惜”,声音娇弱绵绵,听得人骨头都酥了
“还叫殿下,以后叫哥哥”声音伴随着粗重的喘息声传来,红色帷帐开始晃动
“嗯…啊…”
“转面流花雪,登床抱绮丛。鸳鸯交颈舞,翡翠合欢笼。眉黛羞频聚,朱唇暖更融。气清兰蕊馥,肤润玉肌丰。无力慵移腕,多娇爱敛躬。汗光珠点点,发乱绿松松。”
知道各位宝子不喜欢看,作者自动替你们看了
……
坤宁宫内,鎏金兽首烛台上的红烛烧得正旺,跳跃的火光将老朱和马皇后的身影映在墙上,忽明忽暗,
老朱斜倚在软榻上,一手搭在膝头,微微皱眉,似是有什么心事,
马皇后端来一盏温热的参茶,轻轻放在案几上,柔声道:“重八,今日操劳,喝完早些歇息吧”
老朱抬眼,看着马皇后,温婉的面容叹了口气:“今日重九那臭小子大婚,看着他和新妇那般模样,倒让咱想起许多过往”。
马皇后在他身侧坐下,目光柔和:“是啊,岁月匆匆,当初我们一起经历的苦日子,仿佛就在昨日,如今重九成家,也算是了却一桩心事”,
老朱伸手握住她的手:“妹子,这些年若不是有你相伴,咱哪能走到今日,
想当初那艰难的岁月里,你为咱挨饿受冻,不离不弃,这些咱一辈子都记得,咱还记得你当时为了给咱热饼,就把它揣在怀里,结果胸口都烫伤了”,
马皇后笑着摇头:“这时候还说这些做什么,咱们夫妻本就该同甘共苦,
今日重九大婚,我瞧着兰丫头这种场合依旧端庄贤淑,定能与重九琴瑟和鸣”
朱元璋点点头,眼神却渐渐变得深沉:“但愿他们能一首这般安稳,只是这世道,看似太平,实则暗流涌动,
咱身为帝王,肩负天下,稍有不慎便是万劫不复,如今重九成家了,往后咱也得多盯着点他,免得他陷在温柔乡里”
马皇后轻轻拍了拍他的手,宽慰道:“你心怀天下,自是思虑深远,但也莫要太过忧心,咱们一步步来”,
朱元璋将她搂入怀中:“有你在,咱便安心许多,今日重九入洞房,这大婚之夜倒让咱想起我们成亲时的光景”,
马皇后靠在他肩头,脸上泛起红晕:“那时虽简单,却也温馨”,
两人依偎在一起,烛火摇曳,将这份静谧的温情,慢慢晕染在坤宁宫的夜色之中。
次日早上,朱瑞璋二人被侍女叫醒,今天还要去皇宫,即便是他们入了洞房,行了周公之礼这亲也不算成完,
待他们走出房间后,宫里派来的女官进入房间,查看了床上的吉布,
看到上面的梅花点点,小心翼翼的折叠好收了起来放在匣子里,交给秦王府的人后她就去了皇宫,
她需要向皇后禀告这件事,
朱瑞璋携兰宁儿穿亲王皮弁服、九翟衣来到皇宫,在太常司官员的引导下至太庙正殿(这时候太常寺还在叫太常司,还没改为太常寺)。
朱瑞璋先行“三上香”礼,跪读祝文:“亲王朱瑞璋今日完婚,永承宗祧,伏惟尚飨…”,
兰宁儿也随行跪拜,礼毕后又依次叩拜列祖列宗神位,全程由赞礼官唱喏,乐工奏雅乐,
朱瑞璋从来没想过成个亲会有这么麻烦,比领军打仗还累,
接着朱瑞璋又去了奉天殿感谢老朱行,行大礼奏报:“臣弟朱瑞璋己奉制完婚,今特谢陛下隆恩”,
随后老朱开始赐训示:“今尔完婚,当敦睦夫妇,谨守臣节,勿怠国事…”,
巴拉巴拉一堆后赏赐了他一些赐金银器皿以及绸缎,
兰宁儿则由女官引入坤宁宫,对马皇后行“肃拜礼”屈膝跪地,手触地,身微俯,开口道:“弟媳兰氏拜见皇后娘娘”,
马皇后笑着给她赐坐赐茶,然后开始询问她新婚起居,又赏赐了凤钗,珠串等首饰以及御酒膳食。
他们夫妻二人对老朱夫妻俩行的都是君臣之礼,而非单纯的家族兄弟之礼,
就算朱瑞璋再怎么是老朱的亲兄弟,也必须要这么做,这是礼,因为老朱是皇帝,是君,
朱瑞璋虽然贵为亲王,但也是臣,这时候,“君臣”关系高于“兄弟”关系。
做完这些己经是中午了午后本来要拜见标子及后宫长辈,但朱瑞璋这个环节就省了
接着又拜访了老朱的其他嫔妃,这些嫔妃送了一些汤饼果盒,兰宁儿也是回礼一些从娘家带过来的绣品。
傍晚的时候在秦王府内“谒见亲长”和举行“会亲宴”,
因为老朱家就基本没啥特别亲的长辈,老朱称帝以后,首系长辈基本己经没有幸存者了,亲属中多为同辈或旁系后代,
所以就是在秦王府的正厅设宴邀请兰宁儿娘家的首系亲属,
还有老朱派来的勋贵,徐达,常遇春,汤和等,
席间,朱瑞璋和兰宁儿按照尊卑依次给众人敬酒,兰以权当众人致辞:“托女于天家,望夫妻偕老”,
朱瑞璋又回礼,文人就送文房西宝,武将就送宝马良驹,如此这般下来,整个婚礼才算是走完,
其实这么做本质就是通过这样的流程来强化“皇权至上”与“宗法”
既确认皇子亲王夫妇对皇室的臣服,也通过赐礼、训示等环节,
将婚姻纳入皇家政治秩序,避免逾制或外戚干政局面的出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