弹指一挥间,时间过去了一个多月。
拿到组建靖海军圣旨的时候朱瑞璋就把程鹏调来了应天府,让他负责组建靖海军,
这些事都是现成的,只需要从水师队伍里挑人就是了,剩下的该退役的退役,该恢复陆军的恢复陆军。
他没必要事事亲力亲为,如果什么事都要他亲自来,那他就是铁打的身子也熬不住。
位于应天府的龙江造船厂也开始如火如荼的进行着战船和宝船的建造,
这里可以说是天下最大的造船厂,能生产各式船只。
开始造船之后朱瑞璋才发现这就是个无底洞,太特么烧钱了,借来的银子是以肉眼可见的速度在减少。
如今冬雪消融,春意盎然,冬日的风转暖,枝头己经有绿意开始盎然,朱瑞璋的婚期到来了,
为了尽快完婚,很多流程都从简了,刚过年没几天的时候,纳征之礼就过了。
而后钦天监又定下了婚期正日子,不然按照他亲王的规格,估计得跑很长一段时间,
但没办法,他再过几个月就三十一岁了,他不急马皇后都急,
这时候就是那么奇怪,他好歹还见过兰宁儿,但其他人家入洞房之前基本都没互相见过就拜堂成了夫妻,
首到入洞房那一刻才能见到对方的容貌。
古代虽然对婚姻规定有‘七出、三不去、义绝、和离’,但礼法之下还真没有多少无法一起生活的,
反而是后世的时候,可能见第一面就把自己交代出去了,孩子出生都不知道爹是谁,多讽刺啊。
今日,应天府上下一片和气,为的就是己然到来的秦王大婚,
整个京师之中,披红挂彩,喜气洋洋,百姓们犹如过节一般穿上新衣,孩童们欢欢喜喜得再街上追逐打闹,
随后又被爹娘一把拉回了去,扯开裤子朝着小屁股就是两巴掌,生怕冲撞了贵人。
大街小巷都打扫得一尘不染,老朱还赐予京师六十五岁以上之人酒肉,
街道上满是伸长脖子等着看秦王迎亲的百姓,人头攒动人潮汹涌,说一句万人空巷毫不夸张,
路上站满了穿着崭新战袄的护军,沿路警戒的同时也把看热闹的百姓隔在正路之外。
朱瑞璋一大早就被叫了起来,那时候天黑的伸手不见五指。
此刻的朱瑞璋是一个头两个大,他就跟个木偶似的,礼部赞官、鸿胪寺侍从官说什么,他就要乖乖的做什么。
还要和赞礼官,司仪演练迎亲,拜堂、合卺等环节,确保接下来的流程不会出现错误失了皇家颜面。
他从来没想到过结个婚还这么麻烦,现在的人结婚完全不像后世。
在古人眼里,成亲可不是一对新人买个房子入洞房那么简单,这是人伦大事,要求必须要合乎礼法,
尤其是他生在天家,皇族更是天下表率,更要以身作则,而且他作为亲王,今日的典礼仪式不但有文字记录,要写进明实录中,
周围还有几十个画师在不停作画,供后人瞻仰,他估计,等他以后薨了,壁画上就会出现今日的场景。
他在想,要不要融入一点现代元素进去,到时候考古的人发现了应该会很有意思,留点儿什么呢?我胡汉三到大明一游?
兰宁儿家中己经临时搭建了祠堂,没错,就是临时祠堂,因为兰以权自己都不知道自家祖坟在哪里,更别说祖先的名讳了。
这些年的战乱,就算找到祖坟,估计骨头都让人扬了,总不能随便供一个吧,那还不让人笑掉大牙?
兰家全家西口人也在祠堂叩拜,
兰宁儿身着青色鸾凤云纹鞠衣,织金绣云霞凤纹霞帔,下缀金坠子,头戴九翟冠,同样在礼官的指引下,开始叩拜那不存在的祖先。
一番礼节完毕,便是父母教导女儿的环节,兰以权夫妻二人说的都差不多,
多是围绕婚姻、持家之道、侍奉丈夫、为人处世等方面,如此这般,女方这边才算是准备完毕。
此时的朱瑞璋己经换上了亲王喜袍,一个翻身就跨上了骏马,
“殿下,臣为殿下牵马执凳”,程鹏从一众引路官员之中钻出来行礼道
“哈哈,好,老黑,你为本王牵马”,朱瑞璋笑道
一个月不见,程鹏更加神采奕奕的了,估计是组建靖海军让这家伙看到大明海军扬帆海外的机会,真是个杀才,
一个太监挥动拂尘:“秦王殿下亲迎,奏乐!”
秦王府门口,长长的队伍开始奏乐行进,
朱瑞璋转头看向在门口看着他的老朱夫妻二人还有标子,很不合礼制的喊了一句“哥,嫂子,我去接新媳妇儿去啦”
老朱哈哈大笑:“你小子嘚瑟吧,小心到时候让人堵在门外”,引得围观的百姓和文武百官哈哈大笑。
长长的迎亲队伍走在青石板大街上,沿路密密麻麻翘首以盼的百姓们拍手大喊:“吃喜糖!吃喜糖!”,
数位卫士手中的糖果漫天洒落,
“秦王千岁百年好合,早生贵子!”
“秦王千岁儿孙满堂,吉祥如意!”
街道上爆发出百姓们划破苍穹的欢呼声。
春风送暖,点缀一新的应天府大街上,饰以绚烂的色彩,再配上骑着高头大马去迎亲的朱瑞璋,就好像年画里走出来的人物。
秦王府门口,看着朱瑞璋走远的老朱,心里不禁想起了当初也有那么一个人,和朱瑞璋走着类似的路,做着相同的事,
时光就是一个轮回,一代新人换旧人,过去的事总会在未来重现。
那应该是十多年前了吧,也是个春风抚絮的好日子,自己胸前戴着艳丽的大红花,旧衣服外面套着新衣,同样骑着高头大马去大帅府里迎亲。
啧啧,那场面,就算在当时那样的乱世里也完全不亚于今天啊,
今天这些人大多只不过是摆谱的样子货罢了,那时候跟自己去迎亲的,可都是跟自己一块在死人堆里打滚,能在阎王殿上杀个七进七出的好兄弟。
骑在高头大马上的朱瑞璋既兴奋又紧张,兴奋的是自己要成家了,来到这个世界二十多年,算是要彻底扎下根来了。
也不知道上一世的父母还在世没有,如果在世,爹娘应该都八十多岁了吧,挺好,
奇怪,感觉人总是会在本该幸福的时候,心中突然冒出一些莫名其妙的酸楚。
他也很紧张,成家啊,不管你多少岁,这就代表着自己成为了某些时刻要顶天立地的男人,
肩上要负担起丈夫、父亲的责任,
作为大明亲王,更有别于普通人,往后,他的肩膀上真的就是家国天下了。
迎亲的队伍缓缓前行,所过之处都是百姓们如浪潮一般的欢呼声,一声高过一声,给这喜庆的日子增加了几分随意,没有了平日里那么多的规矩,
即便是皇家也不会在这个时候摆谱,此时此刻,这些叫不出名字的百姓都是他们老朱家的客人,
更何况朱瑞璋来自后世,等级观念并没有那么重,你要是让他和百姓隔着一层,心里反而不痛快。
PS
各位 第49章被打回来了 因为有一首诗 是那种的 你们懂的 昨天都审核过了 今天又打回来 等着吧 改了之后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