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应一下读者的质疑
首先是第二章里面关于马皇后的地位
《明史》卷一百一十三《列传第一·后妃列传一》有关于马皇后的记载 里面说
说朱元璋出征缺粮 她常贮存干粮腌肉让其充饥 自己却忍饥挨饿 她还保管朱元璋的文书军令等 并且整理得井井有条
朱元璋称帝后 马皇后被封为皇后 她“益自勤励 督宫妾 治女工 夙兴夜寐 无时豫怠”
她关心太学生及其家眷 促使朱元璋设立红板仓 给太学生家眷发放月粮 她也关心民间疾苦 遇灾荒率宫人蔬食 并建议设立预备仓以备赈济
马皇后还多次劝谏朱元璋 让他“亲贤务学” 赦免小过以全人才
宋濂因孙子牵连胡惟庸案被判处死刑 马皇后求情 最终使朱元璋赦免宋濂 改判谪戍
她生活俭朴 衣裳破旧了缝补洗净再穿 还让宫女收集旧弓弦织成衾绸赐给孤寡老人 用零碎布帛制成衣裳赐给诸王 后妃 教导他们懂得民间蚕桑之艰难
洪武十五年八月 马皇后患重病 她担心服药无效朱元璋会迁怒诛杀太医 因此不肯就医 最终去世 年仅五十一岁
朱元璋悲痛不己 从此不再立后 《明史》的作者称赞马皇后“从太祖备极艰难 赞成大业 母仪天下 慈德昭彰”
马皇后深知文臣在治国中的作用 尤其推崇“以文辅政” 例如 宋濂作为明初大儒 被她视为“天下贤士”
当宋濂因孙子牵连胡惟庸案被判死刑时 她以“文人居家务学 不易干预政事”为由力谏朱元璋 强调“杀贤士则天下学术衰” 最终促成赦免
对武将 她重视武将的战功与忠诚 反对老朱因猜忌而滥杀
如大将李文忠被诬陷时 她坚持“用兵在外 若因谗言被杀 将士谁肯效命?” 力主彻查真相 避免功臣蒙冤
对老朱的朱侄子朱文正 她以“文正虽有错 但从龙之初屡立奇功 不可因一时之过而绝亲族功臣”为由求情
可以说 明初的文臣武将没有谁没受过她的恩惠 文臣武将对老朱的敬畏或许是出于对皇权的敬畏 对她则是发自内心的尊敬
马皇后去世后 他们哭得比自家亲娘去世还伤心 因为从此以后 老朱这把屠刀失去了刀鞘的约束 他们可能随时性命不保
《明朝那些事儿》这本书中也有提到 马皇后在朱元璋还未发迹时就与其成亲 感情深厚 追随朱元璋南征北战 精心辅佐
例如 陈友谅进攻龙湾时 她捐出自己所有首饰财务劳军 并组织妇女为军队缝补衣物
马皇后为人善良 在朱元璋脾气暴躁冲动时 多次劝阻他 救下了许多人命
和州孤立时 马皇后鼓励将士 抚慰眷属 稳定后方 此外 她还拿出金帛犒赏士兵 稳定军心 这些行为体现了马皇后对士兵的关怀 对稳定军心、鼓舞士气起到了重要作用
就连作为胜利者的清朝都找不到黑她的理由 只能说她脚大
作者说她想当皇帝文臣武将都能把老朱绑了送到她面前 或许是有夸张 但咱们这是小说 不是正史 又不写进教科书 非要较真的话就没意思了
再有就是关于兰宁儿见男主的场景 在当时的背景下看来的确有着不合理的地方
但他们第一次见面的时候她是有防备的 手里还有刀 开门都是先开一个小窗口
第二次的时候虽然没有多少防备 但兰宁儿虽然给人的感觉娇憨 她本身却不是那种养在深闺的少女 也有在外面抛头露面
而且也没有谁敢在天子脚下对一个三品大员的家眷动手吧 要知道当时是明初 民风还是很彪悍的
男主也有提到是是皇后让他来送东西 这无疑是会打消兰宁儿的疑虑的 皇权社会 一般人谁敢用皇后的名义行事
当然 小作者欢迎各位读者提出看法 咱们也会积极改进 尽量让大家有更好的阅读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