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手机阅读
手机扫码阅读
使用手机扫码阅读

第29章 四方归位

执掌风 第二十五小时 4866 字 2024-12-19

在我国古代社会,普遍风气倾向于男尊女卑,然而,王公大臣家中的女性们却各有各的手腕。何莲便是其中之一,毒害王美人就是她的“杰作”。

在高泽看来,何莲的狠辣程度完全不够,且手段非常拙劣。

倘若换作自已,他定会在刘协还未降生之际,借助“巧合”使王美人在散步时自已不小心踩空滑倒,恰好又碰到附近的重物,从而导致一尸两命的悲剧。

如是则事可成,会不易觉!

这一刻的画面瞬间映入眼帘,虽转瞬即逝,却令高泽心头微微一震。未曾察觉的是,一种神秘的预兆已在他的内心悄然生根,或许今后将逐渐演变成难以忽视的东西。

然而在此刻,他本人并未给予足够的重视。

哥俩将马匹拴好,喂上草料,一同步入后堂大厅。六小花正忙碌于前台生意,无暇顾及他们的到来。独孤雨与典韦的夫人陈氏,面带喜悦地将他们接入厅内。

此刻的大厅中,还有李彦与马钧,他们的身旁坐着一位肌肉结实、肤色偏黑的男子--甘宁!

语及甘宁,诸人莫不闻其名也。然甘宁者,亦乃三国史上之兵器技之最博者乎?

为何说他或许是三国史上兵器掌握最多的将军呢?

在历史悠久的冷兵器战场上,甘宁以其多样化的武器技能独树一帜。他曾在马战中驾驭长刀、长矛等长兵器,英勇杀敌;

在水战中,他精通双短戟、短刀与弓箭的运用,令敌人闻风丧胆。甚至在与步战攻城时,他还能熟练运用流星锤,成为战场的佼佼者。

甘宁的多样作战才华,无疑为我国冷兵器战史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他堪称水陆两栖作战领域的翘楚,无疑是一位无所不能的五边形战将。这也正是高泽在重点寻找名单中,为何甘宁的名字赫然在列的重要原因。

甘宁与李彦、马钧携手而来,其背后的原因不仅在于他去到独孤部中的所见所闻使他对高泽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更重要的是高岱、李彦的盛名,以及高泽作战时,那令敌我双方都闻风丧胆的“血屠”之称。

席间寒暄自不必多说,随后在高泽假期的最后几天里,李彦就自已两位徒弟这段时间的武艺成长进行了数次切磋,这把甘宁也惹得心里痒痒。

武者之间的纯粹,共同进步的动力使得他们在切磋中不断增进彼此的关系。在这种互动中,他们相互磨砺,宛如砥砺的利刃,愈发锋芒毕露。

在这样的氛围中,他们之间的关系得以升华,宛如砥砺前行的船只,乘风破浪,驶向更紧密的彼岸。

马钧往返之际,携带的不仅有多位工匠,还有一台试验成功的简易蒸馏机。这使得高泽对他的评价越发高昂。

须知,在这个冷兵器时代,科技水平有限,高泽仅向其阐述了基本工作原理,却未曾料到,这位三国时期的发明家竟能巧妙地复刻出来,尽管性能与现代相比显得颇为逊色。

晚间,客栈打烊,众人围坐在一起吃吃喝喝好不快活。

在宴会上,高泽得知:独孤部海港已竣工,三艘符合远洋标准的大型船只也已准备就绪;兵器部成功仿制了高泽的陌刀设计,并已启动批量生产。

与之相配的重型板甲亦已顺利完成制造,唯一不足之处是能驾驭这套全封闭铠甲,并熟练舞动陌刀的战士不过百人。

对于这些跨时代的装备,甘宁在来之前已经亲眼目睹,而且高泽许多天马行空的理念并未引起他的不满,反而心向往之,只是甘宁没有获得使用权。趁着这个机会,高泽从怀里拿出一枚带有特殊图案的木牌交到甘宁手中。

这款木牌的核心作用,简而言之,便是赋予甘宁拥有独孤部对所有海洋行动的支配权。包括远洋贸易、对海作战的常规训练及实时作战总指挥。同时,高泽还把一些他知道的海洋生物对甘宁做了详细解说。

“靠海吃海”这个词在高泽的生动阐述下,赋予了更深层次的含义。他的初衷是希望甘宁能协助他组建一支兼具远洋贸易与作战能力的水陆两栖全能队伍。在基础训练方面,高泽参照了后世最为严苛的野外生存条件,确定了考核衡量标准。

初始阶段,独孤部全额资助经费,所有思想培训与文化课程,均遵循高岱的策划实施。得益于过去的经历,高泽对人胡乱的猜疑心得以缓解。

在提出建议并获得认可后,他利用假期的最后几天,与典韦、甘宁、马钧一同返回青岛故乡,举行了一场隆重的登堂拜母仪式。

之前的以血封唇加上这次的仪式,把典韦更加紧密的捆绑在一起,同时一个登堂拜母把甘宁和马钧一并锁定。这么做还有一个好处就是经历了双仪式的典韦能亲身体会到高泽对三人间的关系判定。

终,典韦年最长,为兄;甘宁次之,为次兄;高泽又次之,为三;马钧最少,为弟。至此,高泽初起时所集之众,皆已位定。

终于迎来了回朝廷报到的时刻。。

武师傅李彦、甘宁与高泽、典韦兄弟一行人相继离去,彼此的道别之中满含着互相激励的意味。

李彦即将拜访童渊,寻求新的力量加入;甘宁则手握授权,重返独孤部,全权负责海港事务。

不过甘宁需要走一趟江东,任务之一是把还是娃娃的陆逊尽可能捆绑;

典韦与高泽携手同行,前去拜见皇帝,领取官方认证,踏入仕途。

四弟马钧除了督促地下工程进度外,开始新一轮的发明创造,首先就是蒸馏酒技术研发,这本不是马钧的分内事,但高泽以“此技惟自家兄弟方可通其义”一句话道出了重要性。

一旦口感更为醇厚的蒸馏酒问世,必定能迅速聚敛世家大族的财富为已所用。随之而来的纸质优化和批量生产,以及活字印刷技术的研发,也自然成为高泽阵营下科研院首席马钧关注的焦点。

在做这些之前,高泽还留下了一堆设计图和玻璃制品的概念文章,图纸都是关于家具设计的。这项任务也交由马钧,这位四弟负责监督。这是除了客栈美食外,另一项早期收入来源。

然而,随着工作量的增加,带回来的工匠绝对不够,那么后招来的工匠要么加入已方阵营,要么永远无法开口是唯一准则。为了形成垄断,黑暗面的操作高泽交给了六小妹,只为进一步考察、开发她们各自擅长的领域。

顺带一提,在李彦和马钧此次赴中原的队伍中,汇聚了多位驯鸟技艺高超的人才。他们的主要任务是加快训练信鸽和鹰鹫,以提升其在书信传递、空中护航、巡视和观察等方面的效能。

正可谓“凡谋有道,必得其所因,以求其情;审得其情,乃立三仪。三仪者,曰上、曰中、曰下。参以立焉,以生奇;奇不知其所壅;始于古之所从。审知四邻之策,而后可以图之。”

一切皆如初期计划,循序进行。那么,当何莲与高泽碰面于充满未知和变数的宫廷舞台之时,他们又将如何书写自已的人生剧本?

请看下章---再度相逢!

错乱章节催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