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手机阅读
手机扫码阅读
使用手机扫码阅读

第二章 武师李彦

执掌风 第二十五小时 5694 字 2024-12-19

高泽采用了一种不为人知的方法,硬是让高岱在宛县多待了好久好久好久一段时间,一直等到何莲乘坐香车入宫的那一天。

在那一天,小高泽站在人群中一个不易察觉的位置,期待着心中的那一幕发生。

果不其然,何莲仿佛有心灵感应一般,在香车即将驶离时,将头探出窗外,目光投向了高泽所在的方向。

在车队消失在高泽的视线之外之前,他看到了何莲眼中闪过的最后一瞥,唇语读出了其中的信息:“小屁孩儿,我会记住你的!”

公元181年,何莲因其兄长铺路得以入宫。她,14岁;而这一年高泽4岁。

汉灵帝刘宏,除了让宫女穿开裆裤这一众所周知的事迹外,还曾进行过一项虽然与其皇帝身份不符,但却深有益于民生的工程——那就是构建地下水系统,也就是我们如今所称的自来水系统。

在他治下,这座惠及民生的水利工程,如同一条条脉络,将清澈的地下水输送到千家万户,不仅解决了当时城市的饮水问题,也开启了我国古代城市供水系统的先河。这一举措,既彰显了刘宏身为皇帝对人民的关爱,也体现了其超越身份的远见卓识。

尽管在古代,构建这样的大型水利工程充满了困难与挑战,但刘宏仍然坚定地推行这项工程,为的便是让每一个百姓都能喝上干净、卫生的水。这不仅在当时大大提高了人民的生活水平,也为后世留下了宝贵的经验与启示。

然而,在任何工程项目中,资金都是不可或缺的。因此,这个时期便成为了黑暗腐朽的时期,充满了公开买卖朝廷官职的现象。(大概比例是级别一石,一万钱。比如说你想买四百石的副县级的官,四百万钱)何进貌似买来的是大将军之职,真有钱!

当然了,若是当时朝廷的正式任命,也要交钱,不过可以打折。几折?刘宏说了算。起码他在时,皇帝的话很有用。

当时,有个叫司马直的人,被任命为巨鹿太守,委任状一到,(朝廷派来的宦官)就伸手要钱。

司马直为人正直,清廉,对于朝廷派人来要钱,实在交不起,所以他想辞官。事实上,他辞官的提议也被驳回。

万般无奈之下司马直在上任途中留下一封遗书,痛斥朝廷卖官,随后自杀。算是死谏。

可是现在看来,这个司马直算是白死了,汉灵帝公开买卖官职比之前更甚。

想到这些,高泽瘪了瘪嘴,摇了摇高岱长长的衣袖说道:“师傅,吾欲从军,哪怕战鲜卑!今汉室将崩,虽危难在前,但欲尽一搏,以报国恩。”

高岱听后非常高兴:“良儿!有志矣,然年尚幼,待数年可为之。”

高泽报以对方一个可爱的笑脸。实际上他心里开始盘算着常规历史进程。一番大概推算,高泽觉得若在公元189年,董卓进京之前自已打不出名头,那么自已的第一步计划恐怕无法实现。

一年的时光悄然流逝,高泽就这样在学习的道路上不断探索,游历于知识的海洋,不断琢磨、思考、总结,以此丰富着自已的经历。

高泽遵循着师傅高岱的教导:“多听,多看,多总结,少说话”,在原有基础上更上一层楼,不断精益求精。哪怕此时的他,外貌看来只有五岁。

公元 182 年,高泽与其文师傅高岱现于陕西境内,机缘巧合之下,竟与来自同一时代的武师傅——有“三国时代天下第一戟”之称的李彦相逢。

李彦与童渊皆出自世外高人玉真子门下。

同年,高岱因家中急事,需即刻返程。临行前,经与李彦深入交谈并确认后,高岱认定这位名为李彦的武士,不仅品行端正、武艺高强,且在高泽的恳切请求下,高岱决定将高泽暂时托付于李彦。

而李彦决定收下高泽的重要原因是,高泽虽年仅五岁,却能在赤手空拳的状态下,与自已过上数个来回。(当然,这是在李彦手下留情,高泽因这身皮肉限制,也同样无法使出全力的情况下)

次日清晨,高泽晨跑归来,恰遇正准备叫自已起床的李彦。

“痴儿,清晨至此,所为何事?”

“徒儿晨跑归来。”

小高泽言罢,向李彦扬了扬自已的手臂,而后抬起双腿,显示绑着用于负重的石块。

“晨跑为何负石?”李彦对小高泽此举的用意已了然于心,但仍出言询问。

“师傅,自今日起,徒儿凡事皆负石,如此便可在生活中持续进行力量和耐力的训练。”小高泽笑着对李彦答道。

“嗯。此法可行!与你年岁增长,为师将为你替换更大的石块。”李彦点了点头。

“嘻嘻。师父,七日后徒儿便可适应,届时便可替换。”小高泽还是一副笑眯眯地可爱娃表情。

实际上,他心里想虎着脸说的是,三天后就能加大负重!

古时候的夏天也热,但不像现在这样温度不规则的升高。自从那日知道小高泽有晨跑的习惯后,李彦也一块进行。

沿途李彦会采取没有固定线路来进行。或跨越丛林,或奔走于河流。期间让小高泽与自已进行娱乐性打猎比赛,获得猎物。

古时娱乐匮乏,打猎成为高泽除了习武识文外,唯一的消遣活动。当然,在有条件的情况下,他也会努力弥补自已的唯二短板之一——水性。

另一短板则是现阶段无法进行的马术。主要是李彦也只擅长步战,更重要的是,他家中也没有战马供自已练习。

随着小高泽肌肉和体重以超出其年龄的速度增长,李彦敏锐地察觉到了这一点。于是,晨练的时间从原来的半个时辰左右延长到了一个多时辰。

多出来的时间都用于打猎了。虽然古时没有现代的科学知识,但古人也知道孩子在成长和训练时需要多补充营养。

这个时期小高泽的技艺已经让李彦惊叹不已。而随处可见的绿色食材也在这段时间被他顺手带回。

李彦看着小高泽全神贯注地趴在地上,在确定他已经完全“安静”下来后,便朝着一只野兔匍匐前进。

老师傅微微一笑,眼中闪过一丝欣慰之色。这不仅仅是因为高泽完全接纳并迅速掌握了自已所传授的一切,更为重要的是,每次看到小高泽打野时,都会让他回忆起自已第一次打算给小高泽下厨的情景。

“今日猎得麋鹿两头,为师已将其皮毛去除,晒几日后为师让人给你做件外裳,余者卖些钱粮。”

“师傅,徒儿对穿着并不在意,全部拿去卖钱吧!再者,徒儿认为,食肉时不食米粮;食米粮时不可食肉。”

“这是为何?”李彦从未听过这样的吃法。但经过这段时间的接触,他发现这个小高泽虽然想法独特,但确实很有道理。

于是高泽把后世那套,吃肉一定不吃饭,吃饭(米面类)绝对不能吃肉的那套吃饭减肥法说了出来,当然,借口他用上了高岱。

实则是将饭与肉分开,每餐交替循环。如此,既可满足吃肉的满足感,又可享受饭菜的饱腹,且不会多长多余的“肉”。

古时无工业污染,许多后世的菜在此时期更为新鲜。故而,高泽每日下午练完戟法后,会以替代戟的树枝为加大型“笔”。

所画者乃是高泽通过后世认知所绘出的可食用菜类简笔画。他与李彦对话之意,是让李彦下午得空出门时,多采集一些回来。

自行种植,可增一项收入。且头一波人,吃得最饱。此乃打动李彦的关键因素。与此同时,小高泽已二次进行部署。

即便是粗糙的人工种植,所产亦为食材。而首位技术拥有者,乃是自已的武师傅!古人对他人亲属关系论,这里不多说。

若以此时古人平均寿命 为50 岁计,那么李彦前半生潜心武技,致使其此时见到各类大、中、小姐姐们,眼中自带三昧火。

古人三十岁称老夫,这是常识。《三国演义》中可没有此类常识。

高泽坚信,李彦通过实践并不断改良种植技术后,待到丰收后尝到甜头,一定会将自已视为其更为重要的亲近之人!

莫要小瞧天下第一戟此时只为一人。彼时若自已有了治所,那么他就会为自已源源不断地训练出一批又一批的用戟高手。

若今后自已的地盘人口不断增长的话。。。

错乱章节催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