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中的所思所想,无一可与人诉说,但这并未影响高泽按部就班地推进他的计划。既然酒楼已经拿下,那么依据这个时代的酒楼规矩,高泽在忆美客栈门外挂上了五个幌子。
“民以食为天”,中国的饮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在中国古代, 远在 3000多年前的殷商就出现了官办的“驿站”,它是中国历史上最古老的官办住宿设施,随后,餐饮业不断发展演变,成就了现在的中华美食文化体系。那么,古代的酒楼是如何经营和招揽客人的呢?
借用酒楼的“招子”,招揽客人。所谓“招子”,就是指酒旗,亦称酒望、酒帘、青旗、锦旆等,是我国古代酒店悬挂于路边用于招揽生意的锦旗。
在酒旗上署上店家字号,或悬于店铺之上,或挂在屋顶房前,或干脆另立一根望杆,扯上酒旗,让其随风飘展,以达到招徕顾客的目的。
还有一种说法是,招子 相当于现在的“星级饭店” ,一个幌是小吃铺, 二个幌是基本的小饭店 ,有菜单的那种 ,一般菜都能做的 ,没有三个幌(三幌音同撒谎所以没有); 四个幌是基本上可以做某一菜系的菜; 五个幌是全能饭店 。
而酒旗还有一个重要的作用,那就是酒旗的升降是店家有酒或无酒、营业或不营业的标志。
“店小二”的作用,也是极大的。古代除了要求店小二工作勤快、头脑灵活、动作麻利,还要眼观六路耳听八方,圆滑处事,八面玲珑,既要服务好客人,还要对客人的问题及刁难,灵活应对,不让客人失望。
店小二在忆美客栈暂时空缺,但和高泽一同前来的,还有六个亲如姐妹的伙伴。即便偶尔需要与典韦分头行事,她们仍能在闲暇之余轮流值守。这个客栈未来将成为高泽在洛阳的重要据点。
“酒姬”,是专为豪客们设置的,他们的消费极高,出手大方。那么对于普通食客,酒楼会设有“艺人”专门招待,说书唱曲。
《武林旧事》里记载“又有小鬟,不呼自至,歌吟强聒,以求支分,谓之擦坐’。又有吹箫、弹阮、息气、锣板、歌唱、散耍等人,谓之‘赶趁’。”歌管欢笑之声,每夕达旦,往往与朝天车马相接。虽风雨暑雪,不少减也。
“酒姬”这个在高泽眼中属于后世陪吃陪喝的存在,未来也必须要有。但此刻酒楼的重磅回归无疑成为了一场引人瞩目的盛宴。
然而,如何在这场盛事中打响名号,成为吸引顾客的第一步。
高泽自信满满,他相信自已的手艺和后厨徒弟(六女也是)绝不会让食客们失望。更何况,如今的他有了充足的时间,可以亲自回来担任主厨,为酒楼的美食添砖加瓦。
既然终究要去叩开大将军等人的府门,何不趁此机会造势一番?次日清晨,锻炼完毕、用过早饭后,高泽雇人搬上几个大箱子,往大将军府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