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城的街巷依旧热闹非凡,然而那股围绕着苏瑶的恶意流言,却如阴云般久久不散,即便她此前己在各种场合努力澄清,却仍有不少人对那些蜚语半信半疑。苏瑶深知,若不能揪出幕后黑手,这流言便会如附骨之疽,持续侵蚀她的声誉,进而影响到她与萧逸尘的未来谋划。
清晨,第一缕阳光还未完全驱散夜晚的凉意,苏瑶便己起身。她坐在铜镜前,丫鬟翠儿站在身后,正小心翼翼地为她梳理长发,看着镜中苏瑶略显憔悴却依旧坚定的面容,翠儿忍不住轻声说道:“小姐,您为了这事,都好些日子没睡个好觉了,要不今日就歇一歇吧。” 苏瑶轻轻摇了摇头,目光坚定:“翠儿,此事一日不解决,我便一日不得安心。”
苏瑶心中清楚,要找出幕后黑手,得从流言的传播路径入手。她吩咐翠儿去请京城中消息最为灵通的茶楼老板刘叔。刘叔经营的茶楼,向来是三教九流汇聚之所,各种消息在那里如活水般流动。不多时,刘叔便匆匆赶来。
“苏姑娘,不知唤老朽前来,所为何事?” 刘叔虽年过半百,眼神却依旧犀利,透着精明。苏瑶起身,微微福身,“刘叔,实不相瞒,苏瑶如今被流言所困,想请刘叔帮忙,打听这流言最初是从何处传出的。” 刘叔听后,沉思片刻,说道:“苏姑娘,这流言嘛,起初在市井间流传时,源头确实难以追溯。不过老朽近日倒是听闻,有几个形迹可疑之人,常在茶楼里刻意散布对姑娘不利的言论。”
苏瑶眼睛一亮,“刘叔,可还记得那些人的模样?” 刘叔皱着眉头回忆道:“其中有一个,身材高大,脸上有一道长长的疤痕,十分显眼。每次来茶楼,都是点一壶最便宜的茶,却一坐就是大半天,专挑人多的时候,说起姑娘的不是。” 苏瑶心中暗自记下这些特征,又与刘叔交谈了许久,询问了一些细节,这才让刘叔离去。
有了这个线索,苏瑶决定亲自去茶楼探探情况。她简单收拾一番,带着翠儿出了门。来到刘叔所说的茶楼,苏瑶选了一个靠窗的位置坐下,点了一壶茶,眼睛却不时观察着周围的人。翠儿紧张地跟在一旁,小声说道:“小姐,咱们真能在这里找到那疤脸人吗?” 苏瑶轻声安慰道:“试试便知,既来了,总会有些收获。”
两人在茶楼坐了一上午,却并未见到刘叔描述的疤脸人。苏瑶虽有些失望,但并未气馁。她心想,或许那人并非每日都会来。于是,接下来的几日,苏瑶每日都早早来到茶楼,一坐就是一整天。终于,在第三天午后,一个身材高大、脸上有疤的男子走进了茶楼。
苏瑶一眼便认出了他,心跳陡然加快。她给翠儿使了个眼色,翠儿会意,悄悄起身,绕到疤脸男子身后,趁他不注意,在他椅子腿上绑了一根细绳。苏瑶则端起茶杯,佯装喝茶,实则留意着疤脸男子的一举一动。
疤脸男子坐下后,要了一壶茶,开始与旁边的人攀谈起来。没聊几句,便开始说起苏瑶的坏话,添油加醋地编造着各种不实之事。周围的人听了,纷纷露出惊讶和鄙夷的神色。苏瑶强忍着心中的怒火,待疤脸男子说得兴起,翠儿轻轻一拉细绳,疤脸男子的椅子突然向后倾斜,他毫无防备,整个人向后倒去,摔了个西脚朝天。
茶楼里顿时一片哄笑。疤脸男子狼狈地爬起来,正要发火,却见苏瑶己经走到他面前。“你…… 你是苏瑶?” 疤脸男子惊恐地看着苏瑶,脸上的疤痕因紧张而扭曲。苏瑶冷冷地看着他,“不错,正是我。你为何要在这里散布关于我的谣言?是谁指使你的?” 疤脸男子眼神闪烁,支支吾吾地说不出话来。
苏瑶见状,对周围的人说道:“各位乡亲,此人在此恶意诋毁我,如今被我当场抓住。大家想想,若我真如他所说那般不堪,又怎会怕他这些谣言?” 周围的人听了,纷纷点头,开始对疤脸男子投去怀疑的目光。疤脸男子见势不妙,想要逃跑,却被苏瑶带来的家丁拦住。
“说,到底是谁让你这么做的?若你如实招来,我可以饶你一命。否则,今休想离开这里。” 苏瑶的声音冰冷而坚定。疤脸男子吓得脸色苍白,扑通一声跪在地上,“苏姑娘饶命,我说,我说。是一个自称王管事的人,给了我一大笔钱,让我在茶楼散布这些谣言。我…… 我也是为了钱,才一时糊涂。”
苏瑶心中一喜,终于有了新的线索。她继续追问:“这个王管事,你可知道他住在哪里?长什么模样?” 疤脸男子连忙说道:“我只知道他在城西的一座大宅子办事,每次都是他来找我,具体模样…… 他每次都戴着斗笠,看不清脸。” 苏瑶皱了皱眉头,虽然线索依旧模糊,但这己经是一个重要突破。
从茶楼离开后,苏瑶立刻着手调查城西的大宅子。她通过各种关系,打听到城西有一座宅子,是一位名叫赵福的富商所有。而这个赵福,与朝中的一些官员来往密切。苏瑶怀疑,这个所谓的王管事,很可能就与这座宅子有关。
为了进一步了解情况,苏瑶决定去拜访一位在城西颇有威望的老大夫 —— 张太医。张太医为人正首,且医术高明,在城西一带深受百姓敬重。苏瑶带着礼物来到张太医家中,表明来意。张太医听后,沉思片刻,说道:“苏姑娘,老朽倒是听闻,那赵福的宅子里,近日来了几个神秘人,行事十分低调,从不与外人接触。老朽本以为是他家的生意伙伴,如今听姑娘这么一说,倒有些可疑。”
苏瑶谢过张太医,心中愈发笃定,那座宅子必定与流言之事有关。她决定亲自去宅子附近打探一番。夜晚,月色如水,苏瑶带着几个身手敏捷的家丁,悄悄来到赵福宅子的附近。他们躲在暗处,观察着宅子的动静。只见宅子里灯火通明,不时有几个黑衣人进出,神色匆匆。
苏瑶正想着如何才能进入宅子一探究竟,突然听到一阵轻微的脚步声从身后传来。她心中一惊,示意家丁们躲起来。待那人走近,苏瑶定睛一看,竟是一个丫鬟模样的女子。那丫鬟手里提着一个篮子,神色慌张,似乎在躲避着什么。苏瑶灵机一动,从暗处走了出来,轻声说道:“姑娘,莫怕,我并无恶意。我看你神色匆匆,可是遇到了什么难事?”
丫鬟看到苏瑶,先是一愣,随即眼中闪过一丝希望,“你…… 你是苏瑶苏姑娘?” 苏瑶点了点头,“正是。姑娘,你为何认识我?” 丫鬟扑通一声跪在地上,“苏姑娘,救救我。我本是赵府的丫鬟,近日听到府里的人在谋划一件坏事,与姑娘有关。我实在看不下去,想要偷偷出来告诉姑娘,却又怕被发现。”
苏瑶连忙将丫鬟扶起,“姑娘快起来,慢慢说。到底是怎么回事?” 丫鬟擦了擦眼泪,说道:“府里的王管事,受了赵公子的指使,花钱雇了一些人,在京城各处散布关于姑娘的谣言。他们还打算…… 还打算对姑娘不利。” 苏瑶心中大怒,“这个赵公子,到底是谁?为何要如此针对我?” 丫鬟说道:“赵公子名叫赵玉郎,是赵福的侄子,在朝中也有些势力。他似乎与萧公子有过节,所以才想通过诋毁姑娘,来打击萧公子。”
真相终于大白,苏瑶心中既愤怒又欣慰。她知道,是时候让这些阴谋浮出水面了。苏瑶带着丫鬟回到府中,详细地将事情经过告诉了萧逸尘。萧逸尘听后,也是怒不可遏,“这个赵玉郎,屡次与我们作对,这次绝不能轻易放过他。” 苏瑶点头,“逸尘,我们必须将此事公之于众,让所有人都知道他的阴谋。”
第二日,萧逸尘和苏瑶来到朝堂之上。萧逸尘将赵玉郎散布流言、企图破坏苏瑶声誉以及打压自己的阴谋,一五一十地奏明了皇帝。皇帝听后,龙颜大怒,下令立刻严查此事。在皇帝的命令下,赵玉郎的种种恶行被一一揭露。他不仅散布流言,还在朝堂上结党营私,贪污受贿。最终,赵玉郎被革职查办,打入大牢。
随着赵玉郎的倒台,那些关于苏瑶的流言也瞬间失去了根基,不攻自破。京城的百姓们得知真相后,纷纷对苏瑶表示同情和支持。苏瑶站在府中的庭院里,望着晴朗的天空,心中感慨万千。这一场风波,终于落下帷幕,但她知道,未来的路还很长,还会有更多的挑战等待着她和萧逸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