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云轩被立为太子之后,东宫俨然成了权力运作的新中心,他每日都忙于接见各方臣子,试图将朝堂势力彻底纳入自己的掌控之中。只要是对他稍有倾向或者在某些事务上表现出可利用价值的官员,云轩都会以极为亲和的姿态拉拢,许以高官厚禄、锦绣前程,使得不少意志不坚者纷纷投身其麾下,一时间,云轩的党羽在朝堂之上迅速蔓延,形成了一股庞大且极具影响力的势力。
与之相对的,那些秉持着公正原则、不愿轻易站队,尤其是对云轩种种行径不认同的大臣们,日子就变得愈发艰难起来。云轩毫不掩饰自己的打压意图,对于不顺从者,从朝堂议事的话语权,到实际官职的调动、手中权力的削弱,无所不用其极,使得朝堂之上一片压抑,人人自危。
楚逸,这位在朝堂上以刚正不阿著称的年轻官员,自然也成了云轩眼中的一根刺。楚逸出身书香世家,自幼饱读诗书,心怀天下,入仕以来,始终坚守自己的为官准则,在处理政务时,只认道理,不看权势。面对云轩的拉拢,他毫不犹豫地选择了拒绝。
那是一个阳光明媚的午后,东宫的太监总管亲自来到楚逸府上,满脸堆笑,手中捧着一份厚重的礼盒,说是太子殿下听闻楚大人清正廉洁,特来送上一份薄礼,以表敬意。楚逸心中明白,这所谓的 “薄礼” 不过是云轩拉拢自己的手段,当即脸色一正,严肃地说道:“公公,烦请您转告太子殿下,楚某食君之禄,忠君之事,只愿凭自己的本事为朝廷效力,无功不受禄,这礼物楚某断不能收。”
太监总管脸上的笑容一僵,但仍不死心地劝说道:“楚大人,您可要想清楚了,太子殿下如今圣眷正隆,日后更是要继承大统的,与太子殿下交好,那可是前途无量啊。您何必如此固执呢?” 楚逸不为所动,冷冷地回应道:“公公,楚某自有自己的行事准则,还望公公莫要为难楚某。” 见楚逸态度坚决,太监总管也不好再强行留下礼物,只得悻悻而去。
云轩得知此事后,心中大为恼怒,他没想到在如今这朝堂之上,竟然还有如此不识抬举之人。在他看来,楚逸的拒绝不仅仅是对他个人的不尊重,更是对他未来皇权的挑战。从那以后,云轩便暗暗将楚逸视为眼中钉,肉中刺,决心要让他为自己的 “愚蠢” 行为付出代价。
不久之后,朝堂之上就一件关于水利工程修缮的议案展开讨论。这本是关乎民生的大事,楚逸经过实地考察,精心准备了一套详细且合理的方案,满怀热忱地在朝堂上陈述自己的观点:“陛下,微臣以为,此次水利工程修缮,应当优先加固堤坝,疏通河道。臣己实地勘察过,如今几处关键河道淤积严重,若不及时疏通,汛期来临之时,极有可能引发洪涝灾害,危及沿岸百姓的生命财产安全。而且,加固堤坝需选用优质石料,虽成本稍高,但能保堤坝长久稳固。”
然而,云轩的一位党羽,工部侍郎孙宏却站出来反对:“陛下,楚大人所言虽有道理,但微臣认为,楚大人的方案成本过高,耗时过长。如今国库并不充裕,不如采用更为简便的方法,只需简单清理一下河道,用普通的泥土加固堤坝即可,如此既能节省开支,又能在短时间内完成工程。”
楚逸一听,心中着急,连忙反驳道:“孙大人,您这是只顾眼前,不顾长远。普通泥土怎能与石料相比?一旦汛期洪水来袭,普通泥土加固的堤坝根本无法抵御,到时候百姓将遭受巨大灾难,这可是关乎万千生灵的大事,怎能如此草率决定!”
孙宏被楚逸说得面红耳赤,但他背后有云轩撑腰,自然不肯轻易认输,于是恼羞成怒地说道:“楚逸,你莫不是故意在此危言耸听,夸大其词?你如此坚持自己的方案,是不是从中收受了什么好处,想要借此谋取私利?”
楚逸闻言,心中一阵愤怒,他向来清正廉洁,如今却被无端污蔑,怎能不气:“孙大人,您怎能如此血口喷人!楚某一心只为朝廷和百姓着想,绝无半点私心。您若不信,可以派人去实地核查,看楚某所言是否属实。”
就在两人争论不休之时,云轩缓缓开口了:“好了,两位爱卿莫要再争了。依本太子看,孙大人的方案更为合理。如今国库确实紧张,应当以节省开支为重。楚大人,你虽一片热忱,但也要考虑实际情况。此次水利工程,就按照孙大人的方案执行吧。”
楚逸心中一沉,他知道这是云轩故意在打压自己,明明自己的方案才是对百姓最为有利的,却因为云轩的一句话而被否定。他还想再争辩几句,却被皇帝抬手制止:“此事就依太子所言,退朝吧。”
楚逸满心无奈与愤懑,却又无可奈何。他知道,在云轩的打压下,自己在朝堂上想要施展抱负,将会变得异常艰难。但他骨子里那股刚正不阿的劲儿却让他不愿就此妥协,他暗自发誓,一定要找到机会,揭露云轩的真面目,还朝堂一片清明。
然而,云轩对楚逸的打压并未就此停止。在之后的日子里,但凡楚逸提出的建议,云轩总会想方设法地否定,甚至在一些场合故意刁难他。一次朝会上,讨论关于边境贸易的问题,楚逸提出了一系列有利于促进边境贸易繁荣,同时又能保障国家利益的措施。但云轩却故意曲解他的意思,说道:“楚大人,你这方案看似周全,实则暗藏隐患。你如此急切地想要推动边境贸易,是不是与那些边境商人有什么勾结,想要从中谋取私利?”
楚逸心中愤怒不己,但他还是强忍着怒火,耐心地解释道:“太子殿下,微臣所提方案皆是经过深思熟虑,为的是国家的长远利益。边境贸易若能繁荣发展,不仅能增加国家的财政收入,还能促进边境地区的稳定。微臣绝无半点私心,还望太子殿下明察。”
但云轩根本不听他的解释,继续说道:“哼,楚大人,你说得倒是好听。本太子看你就是居心叵测。诸位爱卿,你们觉得楚大人的方案可行吗?” 在云轩的暗示下,他的那些党羽纷纷站出来附和,对楚逸的方案提出各种质疑和反对,使得楚逸在朝堂上陷入了孤立无援的境地。
在这样的打压下,楚逸在朝堂上屡屡受挫,他的仕途变得异常坎坷。原本一些支持他的大臣,在看到云轩对他的态度后,也不敢再轻易与他站在一起,生怕受到牵连。楚逸感到前所未有的压力,他甚至开始怀疑自己坚持的正义是否还有意义。
但每当他看到民间百姓的疾苦,想到自己入仕时的初心,心中又燃起了斗志。他知道,不能就这样被云轩打倒,必须要找到应对之策。于是,楚逸开始暗中收集云轩及其党羽在朝堂上结党营私、打压异己的证据,希望有一天能将这些证据呈递给皇帝,让皇帝看清云轩的真面目。
他利用自己在朝堂上的人脉关系,从一些正首的官员那里获取线索,同时,也开始留意云轩党羽们在处理政务时的种种不当行为。每收集到一条证据,楚逸都如获至宝,小心翼翼地保存起来,他深知,这些证据将是他反击云轩的关键。
而在宫廷之中,云瑶也察觉到了楚逸在朝堂上的困境。她对楚逸的刚正不阿十分敬佩,也为他的遭遇感到担忧。云瑶找到楚逸,关切地说道:“楚公子,我听说你在朝堂上屡屡受挫,皆是因为云轩的打压。你可要多加小心,莫要让自己陷入危险之中。”
楚逸看着云瑶,眼中闪过一丝感动:“多谢公主关心。楚某身为朝廷官员,自当坚守正义。云轩如此行径,若不加以制止,朝堂必将陷入混乱,百姓也将深受其害。楚某绝不退缩。” 云瑶听后,心中对楚逸的敬佩之情更甚:“楚公子,你放心,我也会想办法帮你。这宫廷之中,不能任由云轩胡作非为。”
两人商议之后,决定相互配合,云瑶利用自己在宫廷中的身份,留意云轩在宫中的一举一动,而楚逸则继续在朝堂上收集证据。他们相信,只要坚持不懈,终有一天能够揭露云轩的真面目,还朝堂一片安宁。
然而,他们的行动并没有逃过云轩的眼线。云轩得知云瑶与楚逸暗中往来后,心中更加恼怒,他不仅想要在朝堂上打压楚逸,还想让云瑶也为自己的行为付出代价。于是,云轩开始在皇帝面前进谗言,说云瑶与外臣勾结,意图不轨。
皇帝听后,心中十分疑惑,他深知云瑶向来乖巧懂事,不像是会做出这种事情的人。但云轩说得有模有样,再加上他如今身为太子,皇帝也不得不有所顾虑。于是,皇帝决定派人暗中调查云瑶与楚逸之间的关系。
而此时的云瑶和楚逸,还不知道他们己经被云轩盯上,正面临着巨大的危机。他们依旧在为揭露云轩的阴谋而努力着,却不知前方等待着他们的,将是一场更为严峻的考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