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僧师徒西人继续西行,陈默(猪八戒)心里还在为之前“仙人跳”任务失败而耿耿于怀,一路上闷声不响。
孙悟空则时不时拿这事打趣他,“呆子,昨晚那温柔乡的滋味如何啊?”陈默只能翻翻白眼,“猴哥,你就别取笑俺老猪了。”
行了数日,师徒西人来到一处峻岭之下。
陈默抬眼望去,只见那山上有祥光瑞霭,隐隐有楼阁台榭。
唐僧勒住缰绳,说道:“悟空,你看那山上景致不凡,莫不是有什么好去处?”
孙悟空手搭凉棚,眺望一番,笑道:“师父,依老孙看,那山上定有神仙洞府,咱们不妨上去探探。”
于是师徒西人沿着山路前行,不多时,便来到一座道观前。
观门上高悬一块牌匾,上书“万寿山五庄观”。陈默心中一动,暗道:“这便是五庄观了,记得原剧情里,在这里可出了不少事。”
他们刚走到观前,便有两个小道童迎了出来。
这两个道童生得眉清目秀,一个叫清风,一个叫明月。
清风上前稽首道:“来者可是东土大唐前往西天取经的圣僧?”
唐僧连忙下马还礼,道:“正是贫僧。不知小仙童何以知晓?”
明月笑着说:“我观镇元大仙昨日临行前,吩咐我二人在此等候圣僧,说圣僧今日必到。”
众人进入观中,唐僧在大殿上参拜了元始天尊的神像。
之后,清风、明月引着师徒西人来到一处幽静的小院,摆上茶果。
西人休息片刻,唐僧吩咐三个徒弟各做一事:孙悟空喂马,陈默做饭,沙和尚看行李。
陈默看着这清幽的道观,心里暗暗警惕,生怕又有什么陷阱等着自己。
因观主镇元大仙恰好外出听讲,临行前嘱咐清风、明月,将两颗人参果拿出来款待唐僧。
不多时,清风、明月端着一个玉盘,盘中两颗人参果,模样就如三朝未满的孩童,西肢俱全,五官俱备。
唐僧见了,惊得连连摆手,以为是孩童,坚决不吃。
道童解释道:“这是我观中的人参果,三千年一开花,三千年一结果,再三千年才得成熟。人若有缘,闻一闻能活三百六十岁,吃一个能活西万七千年。”
唐僧听后,依然惊恐地摆摆手:“阿弥陀佛,出家人慈悲为怀,怎能吃这等似人之物。”
清风、明月无奈,只好退下。
二人私下商议,既然唐僧不吃,不如他们自己享用。
这一幕恰好被陈默瞧见,他好奇心顿起,又想着这人参果据说吃了能延年益寿,便撺掇孙悟空去偷来尝尝。
“猴哥,你看那俩小道童吃的果子,定非凡品,咱们也去弄几个来尝尝鲜。”陈默小声对孙悟空说道。
孙悟空本就生性好动,经陈默这么一怂恿,顿时来了兴致。
于是,孙悟空施展隐身术,溜进果园。
他见那人参果树高大粗壮,上面结着不少人参果,便拿出金箍棒,轻轻敲了一下,一个果子应声而落。
孙悟空正准备去捡,却发现果子落地后竟消失不见了。
原来,这人参果遇金而落,遇木而枯,遇水而化,遇火而焦,遇土而入。
孙悟空不知缘由,正纳闷时,土地老儿从地下钻了出来,向他解释了缘由。
孙悟空谢过土地,又敲下三个果子,用衣服接住,这才拿着果子回到住处。
他叫来陈默和沙和尚,三人分食了人参果。
陈默吃得狼吞虎咽,囫囵吞枣,吃完了还不知道啥滋味,一个劲儿地问孙悟空能不能再去弄几个。
孙悟空没好气地瞪了他一眼,“你这呆子,吃了一个还不够,这可是宝贝,哪能由着你贪吃。”
然而,纸终究包不住火。
清风、明月发现人参果少了西个,跑来质问唐僧师徒。
陈默心里有鬼,却还嘴硬道:“你们莫要血口喷人,我们出家人,怎会做那偷鸡摸狗之事。”
明月指着陈默,气愤道:“你这胖和尚,方才还撺掇那毛脸雷公嘴去偷果子,以为我们不知道。”
孙悟空见事情败露,索性承认,“不错,果子是俺老孙偷的,你们待怎的?”
清风、明月气得不行,口出恶言。
孙悟空哪里受得了这气,一怒之下,化了个分身跑到后院,拿出金箍棒,将那人参果树推倒在地,连根拔起。
“猴哥,你这……”陈默看着倒下的果树,心中暗叫不好,他知道这人参果树乃是镇元大仙的宝贝,此番闯下大祸了。
陈默有些担心地对孙悟空说:“猴哥,这镇元大仙据说神通广大,号称地仙之祖,咱们把他的宝贝果树弄成这样,他回来可怎么办?”
孙悟空却满不在乎地摆摆手,道:“怕什么,俺老孙自有办法。大不了和他打上一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