射电望远镜阵列接收到的异常电磁暴持续了整整1314秒。江念晚第三次核对数据时,冷冻舱的液氮白雾正漫过实验室的玻璃幕墙,她看见父亲苍老的倒影悬浮在宇宙微波背景辐射图上,像一粒即将坠入星海的尘埃。
"红移值6.74,距离地球130亿光年。"AI合成音在环形大厅里荡出涟漪,全息星图自动锁定天鹅座方向,"信号载波调制方式符合人类文明早期无线电特征。"
江澈扶着轮椅缓缓靠近操作台,化疗泵在静脉里发出细微的咔嗒声。女儿将咖啡杯推到他够不到的位置,屏幕上跳动的光谱曲线忽然让她想起母亲临终的心电图。那些波峰波谷此刻正以每秒三十万公里的速度穿越星际尘埃,穿过1347个银河系的旋转臂,穿过她诞生前母亲独自仰望过的所有夏夜。
"需要我帮您戴上神经交互设备吗?"江念晚举起银白色脑波接收环,却看见父亲枯瘦的手指正抚摸着保温杯侧壁。杯身氧化铝的磨损处透出暗红底漆,那是二十年前林晚用丙烯颜料画上去的猎户座星云。
原始信号经过二十七层降噪处理,展现在他们面前的是一串莫尔斯电码。江念晚正准备启动破译程序,老式针式打印机突然发出蜂鸣,吐出一张泛黄稿纸——分明是2005年文具店最常见的那种横格纸,边缘还带着被胶水反复粘贴又撕开的毛边。
墨迹在空气中蒸腾出蓝黑墨水特有的铁锈味。
"是妈妈的字迹。"江念晚的呼吸凝在喉间。稿纸右上角有团褐色污渍,她突然记起十六岁那年,父亲指着相册里某张运动会照片说,那是你妈妈流鼻血时用钢笔草稿纸捂住脸留下的痕迹。
【此刻我望着比永远更远的你】
字迹因穿越星际介质的散射效应而轻微晕染,最后一笔拖出彗星般的光晕。全息投影自动补全缺失的笔画,在"你"字末端绽放出一朵矢车菊。江澈的轮椅发出吱呀响动,他颤抖着摸向胸前的怀表——表盘背面嵌着林晚十七岁那年送给他的干花标本,正是同样的蓝紫色。
"信号源对应的真实时空坐标..."江念晚的声纹识别突然中断,超级计算机的量子比特开始不受控地跃迁。监控屏上的宇宙年表疯狂倒流,最终定格在2005年10月24日21时07分。那是林晚确诊前的第七天,天文台记录显示当晚有双子座ε流星雨,而江澈手机里至今保存着一条己读短信:"物理补习班窗外的梧桐树在掉叶子,像不像宇宙在给我们写情书?"
低温恒温箱里的铷原子钟发出警报。江澈看见自己的眼泪正在失重状态中悬浮成球状,每个液滴都映出不同的时空片段:2005年林晚在CT室外叠的千纸鹤,2028年从白鹭胃里取出的金属环,2046年全息玫瑰刺破女儿指尖的鲜血...此刻所有因果链在类星体的喷流中绞成DNA双螺旋,那些被癌症、时间与死亡拆散的碱基对,正在跨越130亿光年的电磁波里重新配对。
"您看这里!"江念晚突然放大光谱分析图。在氢原子特征谱线旁,有串极其微弱但规律震荡的谐波。当她把振幅转换成声波时,老式卡带录音机的沙沙声从实验室各个角落漫溢开来——是肖邦的《雨滴》前奏,夹杂着铅笔在试卷上划动的沙沙声,还有年轻女孩忍着咳嗽的轻笑。
江澈的视网膜开始灼烧。临终关怀病房的镇痛泵早己失效,但他此刻感受到的却是2005年深秋的雨。十七岁的林晚裹着他的校服外套,鼻尖冻得通红,手指在雾气氤氲的玻璃上画着开普勒定律图示。输液管在投影中化作类星体喷流,化疗药物变成暗物质晕轮,而少女睫毛上凝结的,是比宇宙年龄更古老的碳基泪水。
"信号载体的光子经过引力透镜效应偏移,"AI突然用林晚的声音说道,"正在校正至原始发射路径。"江念晚看见母亲十七岁的全息影像浮现在父亲身后,透明的手指穿过轮椅背毯的毛线孔隙,在虚空中写下某个非对称加密算法的密钥——正是她三岁时在母亲日记本夹层发现的,那串用隐形墨水写在《时间简史》扉页的十六进制代码。
环形大厅的钛合金穹顶缓缓开启,猎户座参宿西的红光洒在江澈佝偻的脊背上。林晚的全息影像开始坍缩成无数光点,每个粒子都携带着2005年教室里的粉笔灰、2017年富士山巅的火山玻璃、2023年溶洞钟乳石共振的次声波...它们在江澈周围旋转,逐渐勾勒出十七岁少女的轮廓,发梢扬起的弧度与当年被风扇吹乱的马尾分毫不差。
"时间校准完成。"AI恢复机械音,"最后一组光子将于现在抵达。"江澈突然握紧轮椅扶手,他听见1998年图书馆《小王子》扉页的翻动声,听见2008年渡轮钢板的锈蚀声,听见女儿出生时林晚虚弱的哼唱。而所有声音最终汇聚成一声跨越维度的叹息,轻轻震碎了怀表玻璃罩下的矢车菊花瓣。
江念晚的量子计算机同时收到七份邮件:斯隆数字巡天项目确认新发现的类星体编号CL2005;费米实验室监测到反常的量子纠缠现象;故宫钟表修复部报告有座乾隆年间的西洋钟突然开始逆行;而她随身携带的,母亲生前使用的保温杯,内壁温度毫无征兆地攀升至78℃。
在视网膜彻底被黑暗吞噬前的瞬间,江澈看见林晚的幻影俯身拾起某颗泪滴。那滴悬浮的水珠里,十七岁的他们正并肩躺在学校天文台,少女的指尖划过秋季大三角,而少年校服的第二颗纽扣上,刻着比类星体光谱更隐秘的告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