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手机阅读
手机扫码阅读
使用手机扫码阅读

第97章 办公室举办迷你非遗展

执掌风 幻境引路人 10188 字 2025-04-13

霜降后的首个周末,晨光携着丝丝缕缕的暖意,穿过写字楼那气派恢宏的玻璃幕墙,于地面上洒下一片片规整的菱形光斑。这些光斑紧密排列,宛如一幅精心铺就的金色拼图,给整个广告公司办公区披上了一层梦幻而又柔和的薄纱。往日里忙碌得如同蜂巢般喧嚣的办公区,此刻己全然褪去匆忙模样,摇身一变,化作一座古韵悠然的非遗展厅。空气中,淡淡的檀香与窗外飘进的丝丝桂花香悄然交融,营造出一种静谧而典雅的氛围,让人仿若置身于时空交错的奇妙之境。

苏婉清身着一袭淡蓝色改良旗袍,旗袍上绣着精致的海棠花图案,每一针每一线都倾注着她精湛的手艺,尽显古韵风姿。她身姿轻盈,稳稳地踩着梯子,全神贯注地将蜀锦裁成的云纹帷幔往天花板上悬挂。手中那根纤细的绣针,在 LED 灯带间仿若一只灵动的蝴蝶,翩翩起舞,轻盈穿梭。每落下一针,帷幔上的银杏叶图案便仿佛被赋予了鲜活的生命力,微微颤动起来,与窗外随风飘落的真实银杏叶形成了奇妙的共振。这别出心裁的设计,灵感源自她从咖啡渍染出敦煌壁画的独特经历。她巧妙运用草木染技法,将各种植物的汁液悉心融合,经过无数次的反复调试,才使得蜀锦拥有了随着季节变换色彩的神奇效果。此刻的银杏叶泛着温润的金黄,与窗外的秋意相得益彰,宛如一幅流动的画卷,每一片叶子似乎都在轻声诉说着一个古老而美好的故事,令人心生向往。

“小心电线!” 程翊的声音从下方传来,那声音中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关切,恰似微风拂过湖面,泛起层层涟漪。他的机械臂迅速而平稳地伸出,稳稳托住了微微摇晃的梯子。镜片闪过一道不易察觉的微光,那是鉴宝术启动的标志。不过这次,他扫描的并非展品,而是苏婉清腕间的 “护宝” 刻纹。那是婚礼上她盲绣誓词时留下的印记,在晨光的映照下若隐若现,仿佛在静静诉说着他们之间那段刻骨铭心的爱情故事,满含深情与眷恋。程翊嘴角微微上扬,露出一丝少见的温和笑意,递上放大镜,里面显示着周子墨开发的 AI 刺绣软件界面:“天工开物模块己经能复刻你 60% 的针法,不过,” 他语气稍作停顿,目光中带着肯定与期待,宛如夜空中闪烁的星辰,“给机器人穿宋锦外衣时,还是需要你亲自校准经纬线。机器终究代替不了人的手,那些细微之处的灵动与韵味,只有你能赋予。你的每一针,都像是在与织物深情对话,带着灵魂与情感,这是代码无法模拟的,也是非遗技艺的独特魅力所在。”

苏婉清低头看着他,眼中满是笑意,恰似春日里盛开的花朵,明媚动人。她发现程翊今天难得地没有穿西装,而是换上了绣着暗纹的中式衬衫,领口处别着一枚小巧的璇玑纹胸针,正是她上周送给他的生日礼物。那枚胸针在阳光下闪烁着柔和的光芒,与他整个人的气质相得益彰,使他显得更加儒雅帅气,仿佛从古老画卷中走出的温润公子。“看来周子墨的 AI 还得再加把劲,” 她一边笑着接过放大镜,一边调侃道,眼中闪烁着俏皮的光芒,“不过能把非遗技艺转化成代码,己经很了不起了。你看,” 她抬手指向正在角落演示的周子墨,“他连螺蛳粉包装上的云雷纹都能解析,这钻研精神可值得我们学习。说不定哪天,他的 AI 就能像我一样,绣出栩栩如生的花鸟鱼虫了,到时候我可得有危机感咯。”

这时,茶水间传来瓷器相碰的清脆声响,仿若悦耳的乐章,打破了片刻的宁静。李曼妮端着托盘走了出来,托盘上,造型别致的驼奶烙饼摆放得整整齐齐,每一块烙饼都被精心装饰,边缘还点缀着小小的枸杞,色泽,看起来既美味又可口。不同于平日干练的职业装,她今天身着改良版的壮锦围裙,腰间别着从张阿婆那里得来的青铜罗盘,整个人焕发出别样的活力,仿佛变身为从古老时光中走来的神秘使者。“尝尝看!” 她热情地将烙饼分给众人,香气中隐约带着一丝若有若无的硝烟味,仿若穿越时空,将人带回那段战火纷飞的岁月。“按照 1943 年护宝队的野战食谱做的,张阿婆说当年驿卒就是用这种纹路标记补给点。” 她指了指围裙上的云雷纹,与展柜里螺蛳粉包装的防伪纹如出一辙,仿佛在无声诉说着一段跨越时空的传奇故事。“你们知道吗,当年护宝队在艰苦的环境下,就是靠着这些简单的食物和非凡的智慧,坚守着他们的使命。今天我们用这种方式重现,也算是对那段历史的一种深情致敬,让后人铭记先辈们的英勇与坚韧。” 李曼妮一边说着,眼中闪烁着光芒,仿佛亲身经历过那段波澜壮阔的历史,言语间满是对先辈的崇敬之情。

赵师傅推着清洁车缓缓经过,车斗里不见清洁工具,取而代之的是整齐摆放着从垃圾站捡来的 “宝贝”:锈迹斑斑的信鸽脚环,似乎在诉说着曾经传递信息的使命;泛着铜光的前朝铜钱,见证了岁月的沧桑变迁;还有半片刻着璇玑纹的陶片,古朴而神秘。他戴着白手套,动作小心翼翼,如同对待稀世珍宝一般,将这些物件摆进展柜。随后,他目光落在苏婉清的蜀锦帷幔上,拿起放大镜指着陶片边缘,眼神中满是对传统技艺的尊崇,仿佛在凝视着历史的瑰宝:“苏姑娘,你看这陶片上的针脚,和你绣在智能手表上的纹路,相差不过 0.3 毫米。当年护宝队的绣娘,手艺真是了不得,历经岁月,这精湛的技艺依然散发着独特的魅力。这些针脚,就像是历史的密码,记录着那个时代的故事和匠人的心血,每一针都蕴含着先辈们的智慧与汗水。” 赵师傅说着,轻轻抚摸着陶片,仿佛在与历史进行一场跨越时空的对话,感受着岁月的温度。

“赵师傅,您又在变魔术啦?” 王富贵的大嗓门从展厅中央传来,如洪钟般响亮,瞬间吸引了众人的目光。他的电动车停在展柜旁,车筐里的非遗流苏己换成苏婉清新绣的牵魂丝,正是无人机编队用过的款式,在微风中轻轻摇曳,散发着独特的韵味。此刻,他正兴致勃勃地手把手教实习生使用算盘,那股子认真劲儿就像在传授绝世武功,一招一式都饱含着对传统技艺的热爱:“看好了,这珠子拨三下,就是你们说的‘101’,和我电动车上的非遗防盗锁一个原理!老祖宗的智慧,比现代密码还牢靠。” 车把上挂着的充电线,绣着小小的护宝驿徽记,随着他的动作轻轻晃动,仿佛在见证着传统与现代的奇妙融合,成为时代变迁的独特见证者。“你们可别小看这算盘,在过去,它可是算账的神器。现在虽然有了电脑,但这算盘里的学问,一点都不过时。这里面的门道啊,能教会你们很多数学和逻辑的知识,就像一座智慧的宝库。” 王富贵一边说着,一边熟练地拨动着算盘珠子,发出清脆悦耳的声响,如同演奏着一首古老的乐章。

周子墨的展位被人群围得水泄不通,他站在屏幕前,神色紧张又兴奋,恰似即将奔赴战场的战士,既充满期待又略带忐忑。他正演示 AI 复原的失传绣谱,屏幕上,修复的绣谱与苏婉清的实时绣样同步更新,针脚间闪烁着二进制代码的微光,仿佛在编织着一张连接过去与未来的科技之网。“输入任何非遗纹样,软件都能生成对应的现代针法,” 他推了推鼻梁上的眼镜,目光不经意间落在不远处的苏婉清身上,顿时有些走神,思绪仿佛飘向了远方。“比如螺蛳粉包装上的云雷纹,不仅能防伪,还能……” 话还没说完,实习生突然指着屏幕惊呼:“周哥,针脚错位了!” 周子墨这才猛地回过神来,手忙脚乱地调试,额头上冒出细密的汗珠,神色略显慌张。慌乱中,他瞥见苏婉清正用螺子黛在 VR 眼镜上绘制架构图,笔尖划过之处,虚拟绣品竟在空气中显形,如梦如幻。他的脸瞬间涨得通红,耳根也跟着红了起来,赶忙将注意力转回屏幕,加快调试的动作,心中暗自懊恼自己的失态。“不好意思,刚才走神了。这软件还有些不稳定,不过很快就能修复好。大家再给我一点时间,我一定能让它完美运行。” 周子墨一边擦着额头的汗,一边向大家解释着,眼神中透露出坚定与执着。

“各位,来看这里。” 程翊的声音在展厅中响起,清晰而有力,如同夜空中的一声惊雷,吸引了所有人的目光。他打开办公室博物馆的玻璃柜,镇馆之宝 —— 程老夫人的绣架和修复的怀表终于揭开了神秘面纱。怀表内部的驼队纹正在自动旋转,与窗外王富贵电动车的流苏轨迹完全一致,仿佛在诉说着一段跨越时空的奇妙缘分。程翊的声音难得地柔和,带着一丝对家族传承的深情与对非遗的敬畏,仿佛在讲述一个古老而珍贵的传说:“1943 年的护宝驿,不在深山里,不在古籍中,就在我们每个人的生活里。这块怀表曾跟着祖母穿越战火,历经风雨,如今它的齿轮仍在转动,就像非遗技艺,从未停止传承。岁月流转,却磨灭不了它们的光芒。每一次齿轮的转动,都像是在诉说着家族的故事,传承着非遗的精神,将先辈们的智慧与信念代代相传。” 程翊说着,轻轻拿起怀表,眼中满是感慨,仿佛透过怀表看到了家族的兴衰变迁和非遗传承的艰辛历程。

苏婉清忽然感到指尖一阵刺痛,这是焚香祭留下的后遗症,如同一道难以抹去的印记。她下意识地望向展厅角落,张阿婆送来的旧收音机正播放着 1943 年的驿卒歌谣,那熟悉的旋律在空气中回荡,宛如穿越时空的使者,唤醒了沉睡的记忆。而李曼妮的非遗菜谱旁,螺蛳粉坛碎片与智能手表的璇玑纹正发生着微弱共振,仿佛在传递着某种神秘的信息。她心中一动,忽然明白,这场展览远不止是文化展示 —— 展柜里的信鸽脚环、陶片、蜀锦,甚至王富贵电动车的流苏,都在无形中校准着时空梭的频率。这些看似普通的物件,串联起了过去与现在,成为非遗传承路上的关键纽带,将历史的脉络清晰地展现在人们眼前。“原来如此,这些看似毫无关联的东西,竟然有着这样紧密的联系。非遗的传承,远比我们想象的更加复杂而又神奇。就像一张无形的大网,将过去、现在和未来紧紧相连。” 苏婉清喃喃自语道,眼中闪烁着恍然大悟的光芒。

“苏姐姐,这个怎么扫不出来呀?” 林晓柔举着手机,一脸困惑地走过来,屏幕上是香道辨绿茶时用过的香灰二维码,始终无法识别,仿佛在诉说着一个未解之谜。苏婉清微笑着走过去,拿起绣针在香灰上轻轻补了两笔。神奇的事情发生了,二维码瞬间显形为护宝驿的立体地图,山峦与河流间点缀着小小的驼队标记,栩栩如生。苏婉清轻轻摸着林晓柔的手机,语重心长地说:“非遗不是摆在展柜里的老物件,它是活在每个人手中的传承。就像你用奶茶渍画商业地图,赵师傅在垃圾站捡文物,都是在给老手艺找新的家。我们每个人都能成为非遗传承的参与者,让这些古老的技艺在现代社会中重新焕发生机。每一个小小的举动,都可能成为非遗传承的关键一步,如同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暮色渐渐漫进展厅,玻璃幕墙上倒映出两个重叠的场景:现代同事们围在展品前惊叹,与 1943 年护宝队员在驿站传递绣品的画面奇妙重合,宛如一幅跨越时空的画卷。程翊的机械臂递来能量检测仪,显示所有展品的非遗纹样正形成微弱的时空场,仿佛在为未来的星际之旅储备能量,充满了无限的可能性。苏婉清摸着腕间的 “护宝” 刻纹,望向正在教智能音箱唱苏州评弹的程翊,忽然轻笑出声,笑声中充满了对未来的憧憬与期待。

“在想什么?” 程翊察觉到她的笑意,走近问道,镜片映着她眼中的微光,仿佛捕捉到了夜空中最亮的星。

“在想,” 苏婉清看着王富贵的电动车流苏扫过展台上的螺蛳粉包装、智能手表和蜀锦帷幔,眼中满是憧憬,恰似望向浩瀚星空,期待着未知的探索,“下一站,该让这些老手艺去更远的地方了。比如,跟着无人机去太空,或者让 AI 把绣谱翻译成宇宙语言。非遗的传承不应有边界,它可以跨越时空,走向更广阔的天地。想象一下,在遥远的太空中,也能感受到非遗的魅力,那将是多么奇妙的事情。就像人类的文明之光,照亮宇宙的每一个角落。”

程翊顺着她的目光望去,展厅里,李曼妮正用壮锦围裙兜着驼奶烙饼分发给实习生,脸上洋溢着热情的笑容,如阳光般温暖;赵师傅在给周子墨讲解陶片针脚,神情专注,仿佛在传授千古奥秘;王富贵的算盘声与智能音箱的评弹声交织成奇妙的韵律,宛如一首和谐的交响曲。他忽然明白,非遗的传承从来不是博物馆里的单向展示,而是像苏婉清手中的绣针,将过去、现在与未来,缝合成一幅永不褪色的文化长卷。每一个参与其中的人,都在为这幅长卷增添色彩,让非遗在岁月的长河中持续绽放光彩,成为人类文明宝库中璀璨的明珠。“你说得对,非遗的传承需要我们每个人的努力,也需要不断创新,走向更广阔的世界。我们要成为非遗传承的火炬手,将这光芒传递下去。” 程翊说着,轻轻握住苏婉清的手,两人的目光交汇,充满了对未来的坚定信念。

当最后一缕阳光消失在璇玑纹胸针上,展厅的灯光次第亮起,照亮了 “护宝驿 2025” 的全息投影。那是周子墨用 AI 生成的 logo,由蜀锦纹路与二进制代码共同构成,象征着传统与现代的完美融合。正如苏婉清所说,非遗从未死去,它只是换了一种方式,在每个人的生活里,在每个时代的脉搏中,继续散发着耀眼的光芒,见证着历史的变迁,也憧憬着未来的无限可能,开启一段又一段新的传奇篇章。

错乱章节催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