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爱的读者:
此刻,当你们合上这个关于因果与自由的故事时,或许正站在人生的某个十字路口。就像林秋白在雾界之门前徘徊三百年,我们都曾在命运的迷雾中寻找那道属于自己的光。
创作这个故事时,我常望着窗外的梧桐树出神。秋风掠过枝头,每一片叶子飘落的轨迹都不同,却都遵循着相同的物理法则。这让我想到,人类的命运何尝不是如此?我们被因果的锁链束缚,却又在每一次选择中重塑自我。就像苏绾绾在人界的千万次轮回,看似重复的轨迹里,每一次指尖的颤抖都是对自由的呐喊。
故事中的雾界之门,是我对命运的一种隐喻。它既非天堂也非地狱,而是灵魂的自由港。当钟离三兄弟用生命铸就法则熔炉,当林秋白与苏绾绾以命魂为桥,他们对抗的不是天道,而是将因果异化为枷锁的认知。就像我们在现实中,真正束缚我们的往往不是命运本身,而是对"应该如此"的执念。
记得在描写因果审判庭时,我反复修改灵魂选择的场景。那些在光雾中浮现的前世今生,那些在遗忘与铭记间颤抖的指尖,其实都是我们内心的投影。我们害怕面对过去的遗憾,又恐惧未知的改变,就像幽冥界的鬼差执着于生死簿上的既定轨迹。但就像故事中所展现的,当因果成为选择而非必然时,灵魂才能真正展翅翱翔。
在塑造苏绾绾这个角色时,我刻意保留了她每一世轮回中的残缺。她的袈裟永远少一颗纽扣,断玉的缺口始终存在,这些不完美正是人性最真实的注脚。就像我们都带着原生家庭的伤痕、成长经历的烙印,但正是这些残缺,让我们在寻找完整的过程中,学会了慈悲与宽恕。
最令我感动的,是钟离三兄弟最终化作雾界基石的场景。他们曾是法则的守护者,却在见证无数灵魂的挣扎后,选择将自己融入混沌青莲。这让我想到现实中那些默默奉献的普通人——他们或许没有拯救世界的壮举,却在平凡的岗位上用爱与责任,编织着社会的因果锁链。
故事的结局,我特意让林秋白与苏绾绾的转世成为因果摆渡人。他们不再是高高在上的救世主,而是像你我一样的普通人。这是我对自由最朴素的理解:它不是打破一切规则的放纵,而是在认清生活真相后,依然选择用爱与勇气编织属于自己的命运。
最后,当三界的法则在虹桥上共鸣时,我仿佛看见无数个平行时空的自己在向我微笑。那些曾经被我放弃的创作方向,那些在凌晨三点纠结的对话,此刻都化作了故事中的星辰。就像林秋白的黄泉剑最终成为连接三界的桥梁,我们人生中每一次看似无用的挣扎,都在为某个重要的时刻积蓄力量。
窗外的梧桐叶又落了一片,我忽然明白:命运不是一条必须走完的路,而是无数可能性的集合。当我们学会把因果视为翅膀而非枷锁,当我们在每一次选择中注入爱与善意,我们就能像雾界的灵魂一样,在混沌中开辟出属于自己的彩虹桥。
愿这本书成为你们人生旅途中的一盏萤火,照亮那些被遗忘的可能性。记住,当因果成为选择时,你永远有重塑命运的力量。
此致
带着露水的晨光
二〇二五年三月于雾界河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