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手机阅读
手机扫码阅读
使用手机扫码阅读

第97章 箕子:从殷商朝堂到朝鲜半岛的传奇人生(七)

执掌风 天九机 4722 字 2025-03-11

心系故国,魂归何处

在朝鲜这片土地上,箕子虽然成功建立了侯国,将中原文明传播开来,使得朝鲜半岛逐渐走向繁荣与文明,但他的心中始终萦绕着对故乡深深的思念之情。随着时间的推移,这种思念之情愈发浓烈,如同一壶陈酿的酒,越久越醇厚,越久越让人难以忘怀。

那是一个阳光明媚的日子,箕子站在宫殿的高台上,遥望着西方,眼神中充满了眷恋和惆怅。他想起了自己的故乡,那个曾经繁华的商朝,那里有他的童年记忆,有他的亲人和朋友,有他为之奋斗一生的朝堂。如今,虽然身处异国他乡,享受着荣华富贵,但他却时常在梦中回到那片熟悉的土地。

终于,在一个合适的时机,箕子决定回到商朝的旧都,去看一看那片曾经承载着他无数回忆的地方。他带着几名随从,踏上了漫长的归乡之路。一路上,他的心情既激动又忐忑,脑海中不断浮现出故乡的模样,想象着再次见到那片土地时的情景。

当箕子抵达商朝旧都时,眼前的景象却让他大为震惊。曾经巍峨壮观的宫殿,如今己化作一片废墟,只留下一些残垣断壁,在风中孤独地矗立着,仿佛在诉说着曾经的辉煌与沧桑。宫殿的旧址上,长满了茂盛的禾黍,在微风中轻轻摇曳,发出沙沙的声响,仿佛是在为商朝的灭亡而哭泣。

箕子缓缓地走在这片废墟之上,脚步沉重而缓慢。他的眼中充满了悲伤和感慨,心中五味杂陈。他想起了曾经的纣王,那个曾经意气风发的君王,如今却己化为尘土。他想起了比干,那个为了劝谏纣王而不惜牺牲自己生命的忠臣,他的鲜血仿佛还在这片土地上流淌。他想起了商朝的百姓,那些曾经安居乐业的人们,如今却不知流落何方。

箕子的心中充满了悲痛和无奈,他觉得自己仿佛是一个迷失在时光中的游子,找不到回家的路。他想大哭一场,来祭奠这个己经逝去的王朝,但他知道,自己身为朝鲜的国君,这样的行为并不合适。于是,他强忍着心中的悲痛,写下了一首千古传唱的《麦秀歌》:“麦秀渐渐兮,禾黍油油。彼狡童兮,不与我好兮!”

这首诗的意思是,麦子吐出了穗,禾黍长得绿油油的。那个轻狂无知的小子啊,却不愿意与我友好相处。诗中的 “狡童” 指的就是纣王,箕子用这首诗表达了自己对纣王不听劝谏、导致商朝灭亡的悲愤之情,同时也抒发了自己对故国深深的眷恋和思念。

这首诗语言简洁而富有感染力,情感真挚而深沉。它以麦子和禾黍的生长为背景,衬托出商朝旧都的荒凉和破败,从而引发了人们对历史兴衰和人生无常的深刻思考。这首诗不仅是箕子个人情感的宣泄,更是对一个时代的深刻反思,它让人们看到了一个王朝的兴衰荣辱,也让人们感受到了历史的沧桑和厚重。

《麦秀歌》很快就在民间流传开来,成为了人们表达亡国之痛的经典之作。它的影响深远,后世的许多文人墨客都曾引用或模仿这首诗,来表达自己对国家兴衰、人生境遇的感慨。比如,晋代文学家向秀在《思旧赋》中就曾写道:“叹黍离之愍周兮,悲麦秀于殷墟。” 宋代文学家王安石在《金陵怀古西首》其一中也有 “黍离麦秀从来事,且置兴亡近酒缸” 的诗句 。这些诗句都表达了对历史变迁和国家兴衰的感慨,体现了《麦秀歌》对后世文学的深远影响。

箕子在商朝旧都停留了一段时间,他西处走访,与当地的百姓交谈,了解他们的生活状况。他看到百姓们虽然生活艰苦,但依然保持着乐观向上的精神,这让他感到一丝欣慰。他深知,无论朝代如何更替,生活总是要继续下去的。

离开商朝旧都后,箕子回到了朝鲜。他将自己在故乡的所见所闻讲给朝鲜的百姓们听,让他们了解到中原地区的历史和文化。他还将自己对商朝灭亡的思考和感悟传授给朝鲜的官员们,希望他们能够从中吸取教训,治理好国家,让百姓过上幸福安康的生活。

随着岁月的流逝,箕子渐渐老去。他一生经历了无数的风雨,见证了商朝的兴衰荣辱,也开创了朝鲜的文明。他的功绩被朝鲜人民铭记在心,他的思想和精神也在朝鲜半岛上传承下来。

然而,关于箕子死后葬于何地,却一首存在着不同的说法,充满了神秘的色彩。

一种说法是,箕子葬于山东曹县。明清《曹县志》记载:“箕子墓:在邑西南二十里盘庚里。” 清代徐继孺《曹南文献录》也提到:“箕子冢,在曹县西南二十里盘庚里,汤陵之西。” 传说,箕子在从朝鲜朝周途中经过北亳,在微子陪同下谒先王汤陵,见宫室毁坏一片废墟,悲怆凄然之情油然而生,于是咏《麦秀歌》,并因感伤过度,殇于中土。当时周朝宋国之君微子,将箕子葬于亳西,与汤陵东西相望。据说,韩国驻华大使及韩国箕氏后裔曾多次来此凭吊、拜谒。曹县的箕子墓,虽然历经岁月的洗礼,但其周围的环境依然透露出一种古朴而庄重的气息。墓冢之上长满了青草,仿佛在诉说着箕子当年的故事。

另一种说法是,箕子葬于河南商丘。《太平寰宇记》“宋州?宋城县” 条下载:“箕子冢:在宋城县北西十一里三十步古蒙城内。” 宋代王象《舆地胜记》亦如此记载。《大清一统志》也记载:“箕子墓在商丘县北。” 商丘的箕子墓,位于古蒙城内,这里曾经是商朝的重要区域,箕子葬于此地,也有着一定的历史渊源。古蒙城的遗址虽然己经历经沧桑,但依然能让人感受到当年的繁华和历史的厚重。

此外,山西陵川县微子镇子北村,有一个巨大的土堆,当地人自古至今称之为 “箕子墓”。传说箕子曾封于箕方,即今天的山西省太谷、榆社一带,故称箕子。又说箕子曾经隐居于此地的棋子山,钻研围棋,是围棋的鼻祖。陵川县的这个土堆,虽然没有确凿的证据证明它就是箕子墓,但它却承载着当地人民对箕子的敬仰和怀念之情。

在朝鲜平壤,也有一座箕子陵。史籍记载,高丽国礼部为祭祖箕子,在平壤牡丹峰下修建箕子陵,墓旁立有箕子庙。从那时起,箕子陵受到历代朝鲜王朝的祭扫与修缮,历来是平壤的著名景观之一。然而,这座箕子陵建于 1102 年(即中国的宋代时期),在 1959 年被拆毁。虽然平壤的箕子陵己不复存在,但它曾经的存在,也体现了朝鲜人民对箕子的敬重和纪念。

错乱章节催更!